第一卷 第161章 你盡管說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 作者:五味子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晨四點,馮素蓮再次醒來,炊事班常規起床時間。
躡手躡腳穿戴好,將被子蓋迴許紅英身上。
許紅英睜眼看一眼沒說話。
來到炊事班,戰士們已經在蒸饅頭、熬粥,然後磨豆漿。
馮素蓮摸了摸菜棚子的地,揭開孔洞,裏麵還有餘溫,又燒了些柴火。
早上戰士們打飯,就見馮素蓮將點成的豆腐腦倒入模板中,壓豆腐。
紛紛打聽是不是中午吃豆腐,結果被告知做豆腐乳。
雖然不能吃上豆腐菜,但豆腐乳也不錯,下饅頭、下粥香得很。
吃過早飯,已是七點半。
“豌豆啥時候種?”炊事班的戰士們問。
“馬上!”馮素蓮指揮大家再往孔洞中加柴火。
揭開蓋著的油氈布,上麵全是水汽,地上不時冒著縷縷白煙。
馮素蓮將地起壟,呈梯形狀,大約二十公分高,壟與壟間隔二十公分,僅容一人通行。
“這是做啥?”大家看著奇怪的種地法。
“起壟,可以堢水,防止水分流失,也防止水過多,漚爛根部。”馮素蓮迴道。
這些都是後麵幾十年裏,農村一點點改進的科學種地法。
戰士們也沒問從哪裏學的,照做就是,
一分地沒費多少時間,便起得整整齊齊的,一壟一壟,像排列整齊的士兵。
在壟上按一定間距打窩,每窩撒上兩粒豌豆,蓋上土,淋上水。
因為有孔洞柴火保溫,這塊地時不時冒白煙,熱氣騰騰,水霧嫋嫋。
“咋樣?”陳師長和劉政委過來看效果。
“謔,這地整的可真齊整!新式種地法?”陳師長背著手。
“嗯!一直按這個保溫,要不了幾天豌豆就能出苗。”馮素蓮越來越有信心,自己的方向沒錯。
“那就好,辛苦各位!”陳師長、劉政委很滿意。
“這兩天咱們就蓋上!不用曬太陽!”馮素蓮看看天上沒多少溫度的太陽。
蓋上油氈布,又添了一把柴火,堵上洞門就不管了。
看了看壓著的豆腐,已成型。
取出來切成三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在鋪著秸稈的簸箕上,足足鋪了五簸箕。
用秸稈蓋上,再用油氈布蓋在麵上,放灶旁捂菌絲。
馮素蓮他們一刻不得閑,這邊工地上也幹得熱火朝天、你追我趕。
一部分戰士從山頭上拔出枯草、枯葉燒地,一部分戰士在後麵跟著挖。
那速度比之前挖冰碴子不知快了多少!
有火烤著,挖的速度又快,沒一會兒大家熱得腦門上冒煙。
陳師長叉著腰喘著粗氣,擦著額頭上的汗,“格老子的,早用這辦法,這山頭早就弄平了!”
幹不動了,比不上年輕人。
身上有舊傷,又四十出頭,這種高速度的勞作,還真比不贏年輕人。
劉政委不比陳師長好多少,杵著鋤頭,“看來咱們老咯,思想跟不上年輕人!”
下工哨吹響,大家覺得沒幹多會兒,怎麽就到中午了?
雄赳赳、氣昂昂迴來吃飯,各個神氣十足,很有成就感。
中午是酸辣土豆絲、烙豆渣餅盒子飯。
豆渣餅加鹽,用油烙的幹餅子,掰碎放粥裏熬。
滾燙的濃粥裏有豆香味兒的餅子,雖然滿口鑽,但有鹽有油,吃起來不難吃。
配上開胃的酸辣土豆絲,很是下飯。
土豆絲的酸辣用的泡蘿卜水。
馮素蓮還想著做一壇米醋,結果老馮翻遍了,愣是找不出一個壇子,隻得作罷。
午飯後女兵們拿著書在地窩子門口看。
這是師部,除了警衛連,剩餘的都是機關幹部,都是文化人,哪裏見得書?
圍上來問書從哪裏來的?能不能借一本看?也不嫌棄是教材書,有書打發時間就好。
“小馮的!”女兵們指了指馮素蓮。
“小馮,借一本看看!”幹部們眼神渴望。
“呃,等一下!”馮素蓮不好拒絕,進屋把書都搬出來。
線裝藏書用陸遠平那件舊大衣包裹好,單獨放一個箱子裏。
“哎喲,這麽多!”這一下吸引更多的人來借。
“看吧、看吧!”馮素蓮把箱子放那兒,自己拿書看。
大家都窩在自己宿舍門口,津津有味地看書。
陳師長、劉政委閑著無事,也各拿一本翻起來。
“這新式學校的書跟私塾的不一樣,還挺好看的。”陳師長被吸引,手裏拿的初中物理。
私塾裏隻念古文、珠算,沒有新式教學裏的新式數學、物理、化學等。
“嗯!”劉政委正看著化學書,什麽磷的燃燒點低,什麽銅燃燒是綠色…
一箱子書給搶光了,馮素蓮沒得看。
隻得把羊毛拖出來裝簸箕裏翻曬,將裏麵沒有完全抖開的羊毛撚散。
“你這羊毛用來做啥?”老馮見這丫頭沒個停歇。
“搓毛線,織毛衣。”馮素蓮沒抬頭。
“咋搓?”老馮好奇。
“手啊!”
“這麽多,你搓得完?”老馮沒見過咋弄,看著足足四簸箕的羊毛,直搖頭。
“跟棉花撚線一樣的,沒啥難的。”馮素蓮說著輕輕撚羊毛給老馮看。
“用棍子纏住線頭,慢慢纏起來,這邊用手撚,就成了毛線。”
“嘿,小鬼,你還懂這個?”劉政委放下書。
“嘿嘿,東西死的,人是活的,想轍唄!棉花紡過,試了下,羊毛也能這麽紡。
隻是紡得不均勻,不緊實。”馮素蓮撓撓頭。
“嗯,不錯,善於思考!”劉政委點頭,“還知道帶書上來!解決了戰士們的精神糧食饑荒!”
“政委!提個建議!”馮素蓮看著劉政委,欲言又止。
“啥?你盡管說!”劉政委好笑,這丫頭很逗。
“書這麽看,總有同誌看不到,不如分組講課,找有文化的同誌講,大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組聽課。
大家學習知識,也打發時間,我們在一營就是這麽解決書本不夠的問題。”
劉政委愣了一瞬,這丫頭太聰明了!
對呀,戰士中不少沒文化,有的連名字都不會寫。
既然高原苦寒,那就把枯燥的時間用來學習。
“政委,還可以學習藏語!方便跟老鄉打交道!”話都說到這裏,馮素蓮不介意再提一個。
躡手躡腳穿戴好,將被子蓋迴許紅英身上。
許紅英睜眼看一眼沒說話。
來到炊事班,戰士們已經在蒸饅頭、熬粥,然後磨豆漿。
馮素蓮摸了摸菜棚子的地,揭開孔洞,裏麵還有餘溫,又燒了些柴火。
早上戰士們打飯,就見馮素蓮將點成的豆腐腦倒入模板中,壓豆腐。
紛紛打聽是不是中午吃豆腐,結果被告知做豆腐乳。
雖然不能吃上豆腐菜,但豆腐乳也不錯,下饅頭、下粥香得很。
吃過早飯,已是七點半。
“豌豆啥時候種?”炊事班的戰士們問。
“馬上!”馮素蓮指揮大家再往孔洞中加柴火。
揭開蓋著的油氈布,上麵全是水汽,地上不時冒著縷縷白煙。
馮素蓮將地起壟,呈梯形狀,大約二十公分高,壟與壟間隔二十公分,僅容一人通行。
“這是做啥?”大家看著奇怪的種地法。
“起壟,可以堢水,防止水分流失,也防止水過多,漚爛根部。”馮素蓮迴道。
這些都是後麵幾十年裏,農村一點點改進的科學種地法。
戰士們也沒問從哪裏學的,照做就是,
一分地沒費多少時間,便起得整整齊齊的,一壟一壟,像排列整齊的士兵。
在壟上按一定間距打窩,每窩撒上兩粒豌豆,蓋上土,淋上水。
因為有孔洞柴火保溫,這塊地時不時冒白煙,熱氣騰騰,水霧嫋嫋。
“咋樣?”陳師長和劉政委過來看效果。
“謔,這地整的可真齊整!新式種地法?”陳師長背著手。
“嗯!一直按這個保溫,要不了幾天豌豆就能出苗。”馮素蓮越來越有信心,自己的方向沒錯。
“那就好,辛苦各位!”陳師長、劉政委很滿意。
“這兩天咱們就蓋上!不用曬太陽!”馮素蓮看看天上沒多少溫度的太陽。
蓋上油氈布,又添了一把柴火,堵上洞門就不管了。
看了看壓著的豆腐,已成型。
取出來切成三厘米見方的小塊,放在鋪著秸稈的簸箕上,足足鋪了五簸箕。
用秸稈蓋上,再用油氈布蓋在麵上,放灶旁捂菌絲。
馮素蓮他們一刻不得閑,這邊工地上也幹得熱火朝天、你追我趕。
一部分戰士從山頭上拔出枯草、枯葉燒地,一部分戰士在後麵跟著挖。
那速度比之前挖冰碴子不知快了多少!
有火烤著,挖的速度又快,沒一會兒大家熱得腦門上冒煙。
陳師長叉著腰喘著粗氣,擦著額頭上的汗,“格老子的,早用這辦法,這山頭早就弄平了!”
幹不動了,比不上年輕人。
身上有舊傷,又四十出頭,這種高速度的勞作,還真比不贏年輕人。
劉政委不比陳師長好多少,杵著鋤頭,“看來咱們老咯,思想跟不上年輕人!”
下工哨吹響,大家覺得沒幹多會兒,怎麽就到中午了?
雄赳赳、氣昂昂迴來吃飯,各個神氣十足,很有成就感。
中午是酸辣土豆絲、烙豆渣餅盒子飯。
豆渣餅加鹽,用油烙的幹餅子,掰碎放粥裏熬。
滾燙的濃粥裏有豆香味兒的餅子,雖然滿口鑽,但有鹽有油,吃起來不難吃。
配上開胃的酸辣土豆絲,很是下飯。
土豆絲的酸辣用的泡蘿卜水。
馮素蓮還想著做一壇米醋,結果老馮翻遍了,愣是找不出一個壇子,隻得作罷。
午飯後女兵們拿著書在地窩子門口看。
這是師部,除了警衛連,剩餘的都是機關幹部,都是文化人,哪裏見得書?
圍上來問書從哪裏來的?能不能借一本看?也不嫌棄是教材書,有書打發時間就好。
“小馮的!”女兵們指了指馮素蓮。
“小馮,借一本看看!”幹部們眼神渴望。
“呃,等一下!”馮素蓮不好拒絕,進屋把書都搬出來。
線裝藏書用陸遠平那件舊大衣包裹好,單獨放一個箱子裏。
“哎喲,這麽多!”這一下吸引更多的人來借。
“看吧、看吧!”馮素蓮把箱子放那兒,自己拿書看。
大家都窩在自己宿舍門口,津津有味地看書。
陳師長、劉政委閑著無事,也各拿一本翻起來。
“這新式學校的書跟私塾的不一樣,還挺好看的。”陳師長被吸引,手裏拿的初中物理。
私塾裏隻念古文、珠算,沒有新式教學裏的新式數學、物理、化學等。
“嗯!”劉政委正看著化學書,什麽磷的燃燒點低,什麽銅燃燒是綠色…
一箱子書給搶光了,馮素蓮沒得看。
隻得把羊毛拖出來裝簸箕裏翻曬,將裏麵沒有完全抖開的羊毛撚散。
“你這羊毛用來做啥?”老馮見這丫頭沒個停歇。
“搓毛線,織毛衣。”馮素蓮沒抬頭。
“咋搓?”老馮好奇。
“手啊!”
“這麽多,你搓得完?”老馮沒見過咋弄,看著足足四簸箕的羊毛,直搖頭。
“跟棉花撚線一樣的,沒啥難的。”馮素蓮說著輕輕撚羊毛給老馮看。
“用棍子纏住線頭,慢慢纏起來,這邊用手撚,就成了毛線。”
“嘿,小鬼,你還懂這個?”劉政委放下書。
“嘿嘿,東西死的,人是活的,想轍唄!棉花紡過,試了下,羊毛也能這麽紡。
隻是紡得不均勻,不緊實。”馮素蓮撓撓頭。
“嗯,不錯,善於思考!”劉政委點頭,“還知道帶書上來!解決了戰士們的精神糧食饑荒!”
“政委!提個建議!”馮素蓮看著劉政委,欲言又止。
“啥?你盡管說!”劉政委好笑,這丫頭很逗。
“書這麽看,總有同誌看不到,不如分組講課,找有文化的同誌講,大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組聽課。
大家學習知識,也打發時間,我們在一營就是這麽解決書本不夠的問題。”
劉政委愣了一瞬,這丫頭太聰明了!
對呀,戰士中不少沒文化,有的連名字都不會寫。
既然高原苦寒,那就把枯燥的時間用來學習。
“政委,還可以學習藏語!方便跟老鄉打交道!”話都說到這裏,馮素蓮不介意再提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