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馮,你還真是說行動就行動!”老鄭一幫炊事班戰士挖泥土。


    這裏土壤肥沃,是種植的好土壤,就是太冷,適應這種溫度的作物少,而且僅有夏季,能種的作物更少。


    “嘿嘿!這不是想早點兒種上辣椒麽!”馮素蓮將土壤裏夾雜的根須撿出來。


    籮筐裏的土壤濕潤、鬆軟、肥沃,上好的土壤。


    “咦,這裏還有辣子草?”有戰士扒拉到一簇熟悉的草。


    “我瞧瞧!”大家全都擠過來。


    辣子草又叫辣蓼草,在內地很多地方路邊、水溝邊常見。


    沒想到這高原上也能見到,太神奇了。


    “摘一些迴去!”馮素蓮突然有了想法。


    “拿去幹嘛?葉子都老了,不好吃!”在老鄭眼中,這是野菜。


    “誰說不能吃?別把它摘光了,留著它再長些!”


    這裏就一簇,看來在高原上它們生長也不易,不能一下給薅光。


    這是辣蓼草的一種,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產雪域高原,生山坡草地、河灘草叢,海拔4500-5000米。


    辣蓼草的作用很多,鄉下多用蓼花做酒曲。


    水辣蓼和大紅蓼的葉子不但可做酒曲,嫩葉還能吃,也能用來做辣味兒調料。


    也有的釣魚佬用辣蓼草扔水塘裏醉魚,農村也有將辣蓼草丟旱廁裏,殺蛆蟲。


    “做啥?這點兒也不夠大家吃啊!”老鄭不解。


    “看能不能做成酒曲,捂醪糟!”馮素蓮笑嘻嘻道。


    “真的?”戰士們一聽,寡淡的嘴裏全是口水,仿佛聞到酸酸甜甜的米酒香甜味兒。


    “這東西做酒曲?”老鄭驚了。


    自己做飯這麽多年,才知道酒曲竟是這草製成!


    別說老鄭,戰士們也都一次聽聞,明明酒曲是一團粉子啊,不是綠色的!


    “行不行不一定,試試看!”這裏的氣溫低,沒有老酒曲,馮素蓮沒把握。


    前世自己苦難日子裏常做,做一次酒曲能用兩三年。


    孩子們饞了,捂點兒醪糟,二毛、細毛開心地又蹦又跳,天天問好多次,醪糟好了沒有?


    聞到屋裏飄著酒香時,拉著她快打開看看,那是娘仨最開心的時候。


    原本沒當迴事的戰士們這下把它當寶貝,小心翼翼采摘,好像這是易碎品。


    “差不多了!”馮素蓮道,“先試試看,不摘多了!做酒曲最好是蓼花。”


    炊事班的戰士們抬著幾籮筐土迴來,圍觀馮素蓮做酒曲。


    “你們別光看,幫個忙,磨點兒米粉!”馮素蓮分配任務。


    “好勒!”小戰士們舀了點兒米,沒有石磨,用石塊搗成米粉。


    馮素蓮將辣蓼草切成小段,倒入沸水中煮軟撈起,擰幹水分。


    與米粉、麩皮混合,加入適量水攪成糊狀,搓成小丸子。


    麵篩裏均勻擺放丸子,用新鮮鬆針蓋住,放在陰涼、通風處。


    “就好啦?”戰士們沒想到這麽簡單。


    “嗯,等一兩天發酵,長出菌絲就算成了,沒有老酒曲,不然該裹些,肯定能發出來。”馮素蓮笑道。


    “沒有老酒曲,就完全靠它自己發酵,估計效果不是很好!”


    “喲,今晚不吃飯啊?”木工組的戰士扛著幾隻木箱過來。


    “呀,這麽快就做好了?”炊事班的戰士接過木箱。


    用邊角料做的,算是廢舊利用,底部貼心的鑽了幾個眼子漏水。


    “能不快嗎?早日弄好,咱們早日有菜吃!”木工戰士樂嗬嗬道。


    營長任務安排下來,聽到種菜用,個個積極得很。


    送完木箱,沒舍得走,幫著一起裝土,然後眼巴巴看著馮素蓮。


    老鄭拿出辣椒口袋,袋子裏麵辣椒籽不少。


    馮素蓮將幹癟籽剔出來,留下飽滿、色澤鮮豔的籽,溫水浸泡。


    “好啦?”大家看得莫名其妙。


    以為小馮洗種子,結果泡在熱水裏不管了。


    “還要等會兒,大概半個小時取出,這叫催芽!”馮素蓮解釋。


    這些是前世村官黃毓秀教她的科學種植法,新農村時代的催芽方式,出芽快,出芽率高、成活率高。


    “我滴乖乖!小馮,你這是啥神仙種地法啊,溫水泡種子!”農村兵第一次聽聞。


    “泡了就可以種了?”老鄭學得認真,每日除了做飯就是做飯,學種菜當成生活小樂趣,


    “還不行,用紙包著,幾天後出芽了!再移栽。”馮素蓮搖頭。


    盆裏鋪上草紙,浸泡過的辣椒籽平鋪上麵,將草紙噴濕,蓋上紗布,每天定時噴濕,4-5天就能發芽。


    “我滴乖乖!以前種地種子直接種地裏,今天小馮這搞得好高深,我都懷疑自己會不會種地!”


    農村戰士撓撓頭,看得暈暈乎乎。


    馮素蓮笑笑,前世自己一把年紀,黃毓秀來科普時,自己也一樣,但催芽的種子確實比撒種出芽快,長得好!


    傍晚吃過晚飯,陸遠平給馮素蓮講課,本著自願的原則,想聽的來聽就是。


    張誌成、伍三思閑著無聊,也翻了兩本教材來看著玩。


    得知這裏有書,大家都來借書。


    實在無聊,每天除了幹活,就是吃飯,天黑就睡覺。


    難得有本書讓腦子裏不那麽空。


    “這樣,我們分成三組,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想聽課的自由選擇。”陸遠平順勢分配任務。


    拉上張誌成、伍三思現組成臨時教學小組,戰士們分成三組,聽老師講課。


    講的課隨時打斷提問,都很隨意,想到什麽就問什麽。


    營地氣氛活躍,不像往日沉悶,吃完飯就迴帳篷躺著。


    有精神糧食,人的精氣神就不一樣。


    教一年級的伍三思那邊人最多,好多戰士不識字,圍著教導員學寫自己名字。


    學會了的找人借筆和紙,寫下來用手一筆一筆描摹。


    陸遠平這裏的三年課程有些深,聽的人不多,有的聽一會兒聽不懂,轉去聽二年級張誌成的。


    “剛才講的相遇問題、追擊問題明白了嗎?”陸遠平講完後問。


    “明白了!”馮素蓮點頭。


    有人講解就是不一樣,好些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理解了。


    “不錯,學得挺快,明天教你水流問題。”陸遠平表揚道。


    “什麽是水流問題?”馮素蓮懵逼。


    “就是河水流動時船順流、逆流的速度、達到時間,還有人遊到對岸的時間,到岸邊的位置。”


    陸遠平簡單介紹。


    “啊?”馮素蓮呆呆傻傻,好複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味子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味子1並收藏重生五零,女兵上雪域高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