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年一行十來人,一進城,城中暗流湧動,各方勢力蠢蠢欲動。


    “你說誰?吳家那小子帶了什麽東西迴來?”


    “小的看得真真的,那模樣,那就不是咱們國人。他們腰上別著武器,跟咱們的不一樣,那姿勢······”


    說話的家夥學著那群人的樣子,賊眉鼠眼地比劃,本就不像好人,如今更是憑空多了幾分奸猾。


    “你說那小子是有幾分誌氣,把人騙進來殺呢,還是······”


    “嗬嗬,小的瞧著那吳家少爺看著比小的還狗腿呢!”


    “你是說他是狗······行了,我知道了,你繼續在吳家外麵守著,看看他們想幹嘛?”


    “是!”


    等人聽令走了,沉思一會,又叫來一個下人,“你去伍公館傳個信,就說最近不太平,最好,不,是一定不要出門!一務必讓他們明白事態的嚴重性,明白嗎?”


    “是!”


    類似的對話,不止發生在一處。


    夏渺人在家中坐,收到了不下十個勸告,全是最近交好的幾個人,有遣人傳話的,或親身造訪的,無不憂心忡忡,言真意切。


    “倭人?我知道了,最近不會出門的。”


    她又不是頭鐵,非得以身犯險去瞅瞅倭人是什麽東西,來遼城幹嘛?


    在前十來年,她就活在一個小小的四四方方的地方,到了伍公館,前幾年也不怎麽出門,待得住!


    夏渺答應不外出,並不妨礙她將消息傳遞給伍雲華。


    倭人······上一世根本沒有這迴事!吳玉年?倒是聽聞吳家換了繼承人,和這事有關嗎?


    他們的到來會給遼城帶來什麽變化?希望不會影響到姐姐他們的事。


    吳老太太一開始看著孫子前倨後恭的態度,還以為這個‘朋友’是孫子上司,雖然心疼孫子受委屈,也不好說什麽。


    還感慨慶幸這上司脾氣倒是好,一直笑嗬嗬的,還一個勁兒誇她孫子。


    可沒一會兒,老太太就覺出不對味兒來了。她雖一輩子困在深宅大院,可也知道受過正常教育的人不會誇人說是‘天妒英才’。


    吳老太太的臉色控製不住地黑了一瞬,偏偏說的人還一臉我誇得沒錯,你大孫子是連上天都嫉妒的人才。


    話是這意思沒錯,可是在國內,被老天爺嫉妒可不是啥好事!


    能做玉年的上司,會是突然乍富、不通文墨的人嗎?


    老太太心裏咯噔一下,生出不好的預感,不敢想大孫子要做那下十八層地獄的缺德事。


    她打量著大孫子,玉年雖然臉色僵硬,還一副說得對的樣子順著對方。


    吳老太太眯了眯眼,眼皮低垂,心裏轉了無數個念頭,最後還是掩下萬般心思,隻想把人先打發走,三言兩語勸著人去休息。


    畢竟舟車勞頓,也合情合理。


    吳老太太迴了自己院子,沉重的木門在她身後‘吱呀’一聲關上,隔絕了外麵的喧囂。


    她臉色驟變,立刻就黑了臉。


    卸下強撐的精氣神,腳步虛浮,踉蹌了兩步,險些摔倒,被身邊的楊珍眼疾手快扶住,將她緩緩攙到榻上坐下。


    吳老太太閉目片刻,再睜開眼時,眼底已是一片黯然。


    “阿珍,”她輕聲問道,聲音裏帶著一絲顫抖,“你說,那些人……是哪來的?”


    楊珍是吳老太太從娘家帶來的陪嫁丫鬟,跟了她一輩子,可以說最是了解吳老太太的人。


    “這——”楊珍欲言又止。


    她自然明白老太太心中所想。可那答案,卻如鯁在喉,難以啟齒。她開不了口啊,她知道這對老太太打擊有多大。


    吳老太太擺擺手,疲憊地歎了口氣。“你不用說了,”她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歲,“那些人也沒怎麽遮掩,他們就是倭人!”


    她呢喃了聲:“阿弟······”


    尾音顫抖,帶著無盡的悲涼。


    楊珍垂著頭喚了一聲“小姐。”


    語氣裏滿是安慰。


    吳老太太歎著氣,“你說,玉年是怎麽想的,他明知道那些都是個什麽東西,他舅爺爺······”


    三年前,老太太的弟弟在北方經商,就因為不肯交出倭人看中的東西,慘遭毒手。


    往事如刀,在老太太心頭狠狠剜了一道口子,現在想起,依舊疼痛不減。


    “你去把吳玉年叫來!我要好好問問他!”老太太的語氣突然淩厲起來,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但很快,她又擺了擺手,語氣緩和下來,


    “他迴家了,總歸會來我這的,等等,等等。”


    轉而開始下命令:


    “阿珍,你到各院裏通知一聲,讓小姐們,加上各房的姨太太們,”想了想,又補充道:“嫁進來的新婦,年齡小的那些個,就別出門了,在自己屋裏養養心性!”


    “是。”楊珍領命而去。


    傍晚時分,吳老太太院裏點起了燈。吳家早已通電,各處都用上了電燈,但吳老太太不喜歡,她院裏依舊保持著舊時的模樣,點著蠟燭,燈火搖曳。


    吳老太太住在深宅大院的最深處,獨占著最大的院子。


    院子深深,樹影幢幢,院子裏點著燈,都是純手工打造的老手藝燈盞,裏麵放著蠟燭,樣式精致顏色沉穩,每隔兩米便是一盞,燈盞的光暈映在青磚黛瓦上,把院子照得通明。


    吳玉年過來的時候,不禁皺起眉,蠟燭燃起的光線讓他有些不適。他向來不喜歡這些老物件,要很多盞的亮度才能達到電燈的程度。


    他在海都工作買的房子也是新式小樓,一入夜,便燈火通明,很是方便。


    偏偏奶奶怎麽勸都不聽,連他這個嫡長孫的話都不管用,固執地守著這些老東西。


    奶奶怎麽就不明白,時代早就變了!


    再多的不滿,在走進院子後,也被吳玉年收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隻有美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咕呱老人愛吃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咕呱老人愛吃瓜並收藏快穿:隻有美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