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謀之前,太多人身不由己,隔著一層人皮,對方心裏的想法永遠難以捉摸。
離開時,許亦洲帶著那個竹筒,老僧送了他們一程,他站在寺門後,沒邁出門檻,像有一層無形的牢籠將他囚禁。
走出數十步台階,身後的視線還沒有消失,許亦洲鬼使神差地向後看去,老僧看著自己,無聲地說了一句話。
「過兩個星期。」
許亦洲不動聲色地移開視線,站定幾秒,恍若沒看見似的,在程修詢第二次看向自己時,和對方一塊下山了。
和白老先生告了別,他們迴到小凱家裏。
彼時天色已經晚了,小凱一家剛吃完晚飯,一如他們來時,花奶奶坐在門庭前洗衣服,白爺爺剛從地裏迴來,和小凱一塊幫洗著碗。
小凱眼神好,見許亦洲和程修詢從山坡上來,連忙從矮凳上爬下來。
許亦洲正幫程修詢拍掉褲腳處沾上的灰塵,小凱已經遠遠跑來,邊跑邊喊他們。
「洲洲哥哥!詢詢哥哥!」
許亦洲顧不上手上的動作,就被小朋友撲了滿懷,毛茸茸的腦袋蹭著他的肚子,笑聲朗朗。
「你們迴來啦!」
許亦洲捏捏他的臉,心裏的不舍藏都藏不住,「嗯呢,迴來了。」
許亦洲拉著小凱的左手,程修詢則自然而然地拉著他的右手,一塊帶著小凱往家裏走。
程修詢問他,「小凱想去外麵看看嗎?」
「小凱想,小凱以後要帶著爺爺奶奶一起去外麵,還有爸爸媽媽。」
程修詢也捏了捏他的臉,「好孩子。」
到了家裏,花奶奶問他們吃過飯了沒有,許亦洲和程修詢在山腳時一人買了一個餅吃,算是吃過了。他和花奶奶交談幾句,留下來幫她洗衣服,程修詢則帶著小凱迴到屋裏幫著洗碗。
多了兩個人的幫助,家務事比往常提早半個小時完成,花奶奶晾好衣服走進屋裏,其他四個人正圍著火爐坐著。
柴火燒得劈裏啪啦,發出陣陣的焦香,冒出來的熱氣漸漸蔓延到整間屋子。
高山上的人們難免流失一些財富,卻得到宛如天籟的歌喉,沒有音樂相合,白爺爺就著柴火聲,唱起遼闊悠揚的歌。
歌聲飄出窗外,搗衣聲停了,花奶奶晾好衣服走進來,身體隨著歌聲搖擺,坐在小凱的另一邊,也跟著輕輕唱起來。
雖然隻是外鄉人,高原上的歌聲盪進許亦洲心裏,那是一種淳樸和自然並齊的樂章。
不記得待了多久,什麽時候睡著的,等他再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晨了。
他們要迴平城了。
許亦洲把竹筒帶去茶館,楊必忠的反應比他還激動,許亦洲一句話沒說,他便已經兩眼通紅,要落下淚來。
「從哪找到?你爸爸就和我提過這事,他……」
「金洲的一間寺廟。」
許亦洲隻迴答前半句問題,他的腦子其實也很亂。
他有種很矛盾的心理,做這麽多,無非就是想查清當年的真相,證實這些事情是許良甫做的,讓許良甫付出代價。
但他像個傻子一樣被騙了那麽多年,許良甫早就謀劃好了一切,就連遠在金洲的希望小學,或許也是他為了掩蓋罪行的工具。
已經不是單純的痛恨了,許亦洲甚至覺得自己和他冠著一樣的姓,身上留著相近的血,怎麽能劃分出清晰的分界線呢。
「餘白梁不信佛。」楊必忠說道。
「廟裏就一個僧人,應該和餘白梁交情不錯。」許亦洲拿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角度很刁鑽,是他偷偷拍的,「他帶我們到一個空房間,竹筒就放在裏麵。」
畫麵中的僧人直視鏡頭,似乎已經發現了他的動作,卻沒有阻止。
楊必忠見了那張照片,雙手肉眼可見地發顫,含糊不清的字眼在嗓子眼繞了又繞,好半天才說出口,那是一個名字。
餘白棟。
世界似乎在那一刻被摁下了靜音鍵,許亦洲想過很多可能性,當然也沒落下餘白棟。
但當他真正聽見確切的答案,就像等待死刑的罪人實實在在聽見了槍響。
他見到的老僧和他從各個方麵、或是小時候見過的餘白棟不一樣,甚至連那張臉都格外陌生。
許亦洲翻閱記憶,才發現自己缺失的記憶碎片零碎而廣泛,很多東西他都記不清了。
可能他把誰的臉安到了餘白棟的身上,或是把誰記成了他,才產生錯亂的認知。
而餘白棟當時看著自己的複雜情緒就不用多說了,他和餘白梁的關係、餘白棟為什麽知道他是許家的兒子也不言而喻。
但餘白棟為什麽會變得那麽蒼老,為什麽呢?
楊必忠也問出了同樣的問題,許亦洲自己也沒有答案,當然迴答不了他。
「走之前,他暗示我下個星期再去。」許亦洲說。
楊必忠思忖許久,「我讓人去盯著。」
許亦洲不太放心,楊必忠自從離開小漁村之後,才開始聯繫昔日的故友,那些人也是許良奕的舊部,但時間過去太久,誰都說不準他們走得還是不是一條路。
許亦洲的目光太直白,楊必忠抬手想像以前一樣摸摸他的頭,落了空,許亦洲已經長得比他高了。
他收迴手,放在身後,「沒事,他們很可靠。」
許亦洲點點頭,起身了。
離開時,許亦洲帶著那個竹筒,老僧送了他們一程,他站在寺門後,沒邁出門檻,像有一層無形的牢籠將他囚禁。
走出數十步台階,身後的視線還沒有消失,許亦洲鬼使神差地向後看去,老僧看著自己,無聲地說了一句話。
「過兩個星期。」
許亦洲不動聲色地移開視線,站定幾秒,恍若沒看見似的,在程修詢第二次看向自己時,和對方一塊下山了。
和白老先生告了別,他們迴到小凱家裏。
彼時天色已經晚了,小凱一家剛吃完晚飯,一如他們來時,花奶奶坐在門庭前洗衣服,白爺爺剛從地裏迴來,和小凱一塊幫洗著碗。
小凱眼神好,見許亦洲和程修詢從山坡上來,連忙從矮凳上爬下來。
許亦洲正幫程修詢拍掉褲腳處沾上的灰塵,小凱已經遠遠跑來,邊跑邊喊他們。
「洲洲哥哥!詢詢哥哥!」
許亦洲顧不上手上的動作,就被小朋友撲了滿懷,毛茸茸的腦袋蹭著他的肚子,笑聲朗朗。
「你們迴來啦!」
許亦洲捏捏他的臉,心裏的不舍藏都藏不住,「嗯呢,迴來了。」
許亦洲拉著小凱的左手,程修詢則自然而然地拉著他的右手,一塊帶著小凱往家裏走。
程修詢問他,「小凱想去外麵看看嗎?」
「小凱想,小凱以後要帶著爺爺奶奶一起去外麵,還有爸爸媽媽。」
程修詢也捏了捏他的臉,「好孩子。」
到了家裏,花奶奶問他們吃過飯了沒有,許亦洲和程修詢在山腳時一人買了一個餅吃,算是吃過了。他和花奶奶交談幾句,留下來幫她洗衣服,程修詢則帶著小凱迴到屋裏幫著洗碗。
多了兩個人的幫助,家務事比往常提早半個小時完成,花奶奶晾好衣服走進屋裏,其他四個人正圍著火爐坐著。
柴火燒得劈裏啪啦,發出陣陣的焦香,冒出來的熱氣漸漸蔓延到整間屋子。
高山上的人們難免流失一些財富,卻得到宛如天籟的歌喉,沒有音樂相合,白爺爺就著柴火聲,唱起遼闊悠揚的歌。
歌聲飄出窗外,搗衣聲停了,花奶奶晾好衣服走進來,身體隨著歌聲搖擺,坐在小凱的另一邊,也跟著輕輕唱起來。
雖然隻是外鄉人,高原上的歌聲盪進許亦洲心裏,那是一種淳樸和自然並齊的樂章。
不記得待了多久,什麽時候睡著的,等他再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晨了。
他們要迴平城了。
許亦洲把竹筒帶去茶館,楊必忠的反應比他還激動,許亦洲一句話沒說,他便已經兩眼通紅,要落下淚來。
「從哪找到?你爸爸就和我提過這事,他……」
「金洲的一間寺廟。」
許亦洲隻迴答前半句問題,他的腦子其實也很亂。
他有種很矛盾的心理,做這麽多,無非就是想查清當年的真相,證實這些事情是許良甫做的,讓許良甫付出代價。
但他像個傻子一樣被騙了那麽多年,許良甫早就謀劃好了一切,就連遠在金洲的希望小學,或許也是他為了掩蓋罪行的工具。
已經不是單純的痛恨了,許亦洲甚至覺得自己和他冠著一樣的姓,身上留著相近的血,怎麽能劃分出清晰的分界線呢。
「餘白梁不信佛。」楊必忠說道。
「廟裏就一個僧人,應該和餘白梁交情不錯。」許亦洲拿出手機,翻出一張照片,角度很刁鑽,是他偷偷拍的,「他帶我們到一個空房間,竹筒就放在裏麵。」
畫麵中的僧人直視鏡頭,似乎已經發現了他的動作,卻沒有阻止。
楊必忠見了那張照片,雙手肉眼可見地發顫,含糊不清的字眼在嗓子眼繞了又繞,好半天才說出口,那是一個名字。
餘白棟。
世界似乎在那一刻被摁下了靜音鍵,許亦洲想過很多可能性,當然也沒落下餘白棟。
但當他真正聽見確切的答案,就像等待死刑的罪人實實在在聽見了槍響。
他見到的老僧和他從各個方麵、或是小時候見過的餘白棟不一樣,甚至連那張臉都格外陌生。
許亦洲翻閱記憶,才發現自己缺失的記憶碎片零碎而廣泛,很多東西他都記不清了。
可能他把誰的臉安到了餘白棟的身上,或是把誰記成了他,才產生錯亂的認知。
而餘白棟當時看著自己的複雜情緒就不用多說了,他和餘白梁的關係、餘白棟為什麽知道他是許家的兒子也不言而喻。
但餘白棟為什麽會變得那麽蒼老,為什麽呢?
楊必忠也問出了同樣的問題,許亦洲自己也沒有答案,當然迴答不了他。
「走之前,他暗示我下個星期再去。」許亦洲說。
楊必忠思忖許久,「我讓人去盯著。」
許亦洲不太放心,楊必忠自從離開小漁村之後,才開始聯繫昔日的故友,那些人也是許良奕的舊部,但時間過去太久,誰都說不準他們走得還是不是一條路。
許亦洲的目光太直白,楊必忠抬手想像以前一樣摸摸他的頭,落了空,許亦洲已經長得比他高了。
他收迴手,放在身後,「沒事,他們很可靠。」
許亦洲點點頭,起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