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給貴妃的幾位姐姐送一份厚禮,還有右相手下得力的官員,都送厚禮,還有巡查使節……不用?吝嗇錢財。”
安祿山感慨了一聲:“錢財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啊……”
迴到朔方以後?,王忠嗣派去調查安祿山手下幾個鐵礦和軍隊裏兵器消耗情況的探子也迴來了。
王忠嗣照著李長安給他的方法計算,發現安祿山手下那?幾個鐵礦的產鐵量和明麵上產出?的兵器數量的確對不上。
大唐人還沒有經歷過信息戰的洗禮,也沒有統計學的概念,他們?並不重視這些帳目上的信息,甚至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並不高,王忠嗣很輕鬆就從安祿山手下的匠人手裏得到了這些消息。
“安祿山此賊,瞞報了大半的兵器產出?,他的武庫中必然堆滿了兵器。”王忠嗣對李光弼道。
王忠嗣的眉宇間滿是對大唐的擔憂:“範陽的糧食價格也比朔方要高一倍。”
分?明範陽比朔方要更往南,土地更適合種植,按照道理來講範陽的糧價應當比朔方更便宜才是。
唯一的答案就是有人在大量儲存糧食,導致範陽市場上的糧食比朔方更少,所以糧食價格才會更貴。
高築城牆,囤積糧食,收買人心。
每一條都和二十?九妹信中所言對上了。
王忠嗣的心沉了下去,他猛然抬頭對李光弼沉聲道:“我得上書告知朝廷此事。”
李光弼麵色一變,急促勸道:“將軍不可啊,若無直接證據,朝廷豈會因為將軍一麵之詞就相信安祿山謀逆呢?”
“安祿山建造雄武城已經稟告了朝廷,無論是囤積兵械還是囤積糧食,他大可都將其?推到防範外敵身上。”李光弼勸著王忠嗣,“將軍就算要揭發安祿山,也大可再等幾年,等到證據充足了再向朝廷上書啊。”
王忠嗣目光堅定道:“我早一日告知朝廷,朝廷便能早一日處理逆賊。我是大唐的臣子,看到了大唐生了毒瘡,難道能夠視而不見嗎?”
李光弼拱手:“將軍大義?。”
“你先下去吧,傳本將的調令,命田神功去河東,整備軍械,備戰。”王忠嗣斬釘截鐵道。
他要做好?萬一安祿山不聽朝廷處置直接反叛的準備,若是安祿山敢反抗,他就帶河東軍長驅直入攻打範陽為大唐擒拿此賊。
是夜,靈武城軍署書房中的燭火亮了一整夜。
王忠嗣負手而立站在院子中抬頭看著滿天的星辰,朔方的星辰很亮。
或許是靈武城的地勢比長安城高,靈武城的星星看著也比長安城更明亮一些。
王忠嗣抬起手,仿佛想?要抓住星辰一樣。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王忠嗣低聲念著,這是李白的新詩。大唐人人都愛李白的詩,王忠嗣自然也愛李白的詩。
或許也不新了,這首詩從中原腹地傳到朔方邊境,或許要傳一年,或者更長時間。
靈武城比起王忠嗣長大的長安城實在太過荒蕪寂寥了。長安城有美酒,有牡丹,有美人的溫柔鄉,有遊俠兒的快意恩仇,有火樹銀花,有金枝玉樹,有看不完的歌舞;靈武城隻有身披鐵甲手拿長戈巡邏的將士和漫天的風沙。
王忠嗣偶爾會懷念長安城,卻從未後?悔過守著靈武城,他在靈武城戰戰兢兢,就是為了守護長安的繁華。
長安城是他長大的地方,那?麽好?那?麽好?,他要守護好?長安,守護好?大唐。
王忠嗣搖曳不定的心逐漸堅定了起來,他沒有再看夜空,直接轉身走入了書房,提筆沾墨。
燭火灑在桌案一角,幾張被?揉的皺巴巴的紙頁被?攤平放在桌案上。
最下麵一張露出?了小?半頁紙。
【……吾兄切莫告知朝廷,聖人年老,奸臣當道……】
燭光明暗不定。
【……或反遭誣陷,恐有性命之危……】
王忠嗣伏案奮筆疾書,在奏摺中一一闡述著他為何會認為安祿山謀逆,當然隱去了他寫信詢問李長安這一段。
夜深了,風從窗戶縫裏麵吹來,掀起了桌案上紙頁的一角。
【……切記妹言,三思而行?。】
【妹,李二十?九】
一滴蒼白的蠟淚滴在了信紙上,兩滴、三滴……
書房外,夜風嗚咽嚎叫著,捲起漫天的沙塵。
王忠嗣寫完了奏摺,滿意和衣而眠。
第二日一早,王忠嗣又最後?看了一遍奏摺,猶豫片刻。
“有幾條似乎不太清楚。”王忠嗣猶豫一下,將這封奏摺放入了多寶盒內,又重新拿了一份空白的奏摺,細細闡述著他認為安祿山謀反的原因。
一寫就是一個時辰。
寫完之後?,王忠嗣卻仍然覺得不太滿意,長嘆一聲,又重新拿了一份奏摺。
這一日,王忠嗣隻喝了半壺茶水,一滴米都沒有進。
節度使這麽高級別的封疆大吏謀反絕對能算得上震驚朝野的大事,王忠嗣自己?就掌握兵權,他太清楚久在邊疆戰鬥的精兵悍將和中央朝廷那?些養尊處優的金吾衛的差距了。
安祿山感慨了一聲:“錢財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啊……”
迴到朔方以後?,王忠嗣派去調查安祿山手下幾個鐵礦和軍隊裏兵器消耗情況的探子也迴來了。
王忠嗣照著李長安給他的方法計算,發現安祿山手下那?幾個鐵礦的產鐵量和明麵上產出?的兵器數量的確對不上。
大唐人還沒有經歷過信息戰的洗禮,也沒有統計學的概念,他們?並不重視這些帳目上的信息,甚至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並不高,王忠嗣很輕鬆就從安祿山手下的匠人手裏得到了這些消息。
“安祿山此賊,瞞報了大半的兵器產出?,他的武庫中必然堆滿了兵器。”王忠嗣對李光弼道。
王忠嗣的眉宇間滿是對大唐的擔憂:“範陽的糧食價格也比朔方要高一倍。”
分?明範陽比朔方要更往南,土地更適合種植,按照道理來講範陽的糧價應當比朔方更便宜才是。
唯一的答案就是有人在大量儲存糧食,導致範陽市場上的糧食比朔方更少,所以糧食價格才會更貴。
高築城牆,囤積糧食,收買人心。
每一條都和二十?九妹信中所言對上了。
王忠嗣的心沉了下去,他猛然抬頭對李光弼沉聲道:“我得上書告知朝廷此事。”
李光弼麵色一變,急促勸道:“將軍不可啊,若無直接證據,朝廷豈會因為將軍一麵之詞就相信安祿山謀逆呢?”
“安祿山建造雄武城已經稟告了朝廷,無論是囤積兵械還是囤積糧食,他大可都將其?推到防範外敵身上。”李光弼勸著王忠嗣,“將軍就算要揭發安祿山,也大可再等幾年,等到證據充足了再向朝廷上書啊。”
王忠嗣目光堅定道:“我早一日告知朝廷,朝廷便能早一日處理逆賊。我是大唐的臣子,看到了大唐生了毒瘡,難道能夠視而不見嗎?”
李光弼拱手:“將軍大義?。”
“你先下去吧,傳本將的調令,命田神功去河東,整備軍械,備戰。”王忠嗣斬釘截鐵道。
他要做好?萬一安祿山不聽朝廷處置直接反叛的準備,若是安祿山敢反抗,他就帶河東軍長驅直入攻打範陽為大唐擒拿此賊。
是夜,靈武城軍署書房中的燭火亮了一整夜。
王忠嗣負手而立站在院子中抬頭看著滿天的星辰,朔方的星辰很亮。
或許是靈武城的地勢比長安城高,靈武城的星星看著也比長安城更明亮一些。
王忠嗣抬起手,仿佛想?要抓住星辰一樣。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王忠嗣低聲念著,這是李白的新詩。大唐人人都愛李白的詩,王忠嗣自然也愛李白的詩。
或許也不新了,這首詩從中原腹地傳到朔方邊境,或許要傳一年,或者更長時間。
靈武城比起王忠嗣長大的長安城實在太過荒蕪寂寥了。長安城有美酒,有牡丹,有美人的溫柔鄉,有遊俠兒的快意恩仇,有火樹銀花,有金枝玉樹,有看不完的歌舞;靈武城隻有身披鐵甲手拿長戈巡邏的將士和漫天的風沙。
王忠嗣偶爾會懷念長安城,卻從未後?悔過守著靈武城,他在靈武城戰戰兢兢,就是為了守護長安的繁華。
長安城是他長大的地方,那?麽好?那?麽好?,他要守護好?長安,守護好?大唐。
王忠嗣搖曳不定的心逐漸堅定了起來,他沒有再看夜空,直接轉身走入了書房,提筆沾墨。
燭火灑在桌案一角,幾張被?揉的皺巴巴的紙頁被?攤平放在桌案上。
最下麵一張露出?了小?半頁紙。
【……吾兄切莫告知朝廷,聖人年老,奸臣當道……】
燭光明暗不定。
【……或反遭誣陷,恐有性命之危……】
王忠嗣伏案奮筆疾書,在奏摺中一一闡述著他為何會認為安祿山謀逆,當然隱去了他寫信詢問李長安這一段。
夜深了,風從窗戶縫裏麵吹來,掀起了桌案上紙頁的一角。
【……切記妹言,三思而行?。】
【妹,李二十?九】
一滴蒼白的蠟淚滴在了信紙上,兩滴、三滴……
書房外,夜風嗚咽嚎叫著,捲起漫天的沙塵。
王忠嗣寫完了奏摺,滿意和衣而眠。
第二日一早,王忠嗣又最後?看了一遍奏摺,猶豫片刻。
“有幾條似乎不太清楚。”王忠嗣猶豫一下,將這封奏摺放入了多寶盒內,又重新拿了一份空白的奏摺,細細闡述著他認為安祿山謀反的原因。
一寫就是一個時辰。
寫完之後?,王忠嗣卻仍然覺得不太滿意,長嘆一聲,又重新拿了一份奏摺。
這一日,王忠嗣隻喝了半壺茶水,一滴米都沒有進。
節度使這麽高級別的封疆大吏謀反絕對能算得上震驚朝野的大事,王忠嗣自己?就掌握兵權,他太清楚久在邊疆戰鬥的精兵悍將和中央朝廷那?些養尊處優的金吾衛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