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種地也是一項技能,有人技能等級高,知道該怎麽施肥怎麽除草,遇到蟲害該怎麽辦,這種人種的地糧食產量就高。可?還?有的人技能等級低,就隻知道埋頭出力,這種人種的地糧食產量就低。
後一類人並不是不想知道怎麽才能把地種好,隻是他們有心學習卻沒有老師教導。
種地好的人會心想我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經驗憑什麽教給你,種地差的人又拿不出錢來學技能,他們要是有錢早就不種地了,所?以農吏的設立就十分有必要了。
必須得?官府領頭組織人手,把種地的各種技巧都給總結到一本書上,然後再由老師免費進行教導,這樣農民才能學到本事,糧食的產量才會更高。
原來是平均等級十級的百姓種等級十級的種子,李長安現在想要更多的糧食,隻靠裴素將糧種的等級提升到五十級隻能將糧食的產量提高五成,而糧種的等級想要再往上提高就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了。
所?以李長安還?需要種地的百姓平均等級提高,隻要百姓的平均水平提高到三十級,那糧食產量還?能再往上提高三成。
當然提高糧種的等級和提高百姓的平均等級成本肯定不一樣,不過如果算上在教百姓種地技能的同時,還?可?以順便教他們識字,再順便教他們一點要知恩圖報,李娘子滴水之恩他們要湧泉相?報,這就很值得?了。
“農校要擴招,今明兩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種地。”李長安道,想了一下又加上了一句。
“然後可?以再修一修襄陽城的城牆,提供就業崗位收納流民。”
張九齡此?時才發?出疑問:“修襄陽城的城牆?”
對李長安口?中所?說的提供就業崗位收納流民這些話,張九齡經過這數年的相?處已經知道了什麽意思。
從前朝隋朝時期天下的流民問題就很嚴重,一直到本朝,流民問題依然很嚴重。這些流民寧可?不分土地也不願意承擔稅賦,很是讓官府頭疼。
這麽多年來也一直沒有人能想出好辦法讓流民自願加入戶籍,直到李長安在漳縣大興土木,不用徭役而是改為僱傭工人以後,漳縣的流民才紛紛又有了身份做工需要戶籍證明,做工的工錢遠高於每年繳納的稅賦,利大於弊,流民自然就願意擁有戶籍了。
這個方?法唯一的要求就是官府需要有足夠的錢給工人開工錢,這倒不是什麽大問題,江陵這五年的積累富得?流油,庫房裏堆滿了糧食和銅錢,足夠支撐幾個大型工程實施了。
隻是張九齡不太明白李長安為什麽要修襄陽城的城牆。
在張九齡看來應當拿錢在山南東道境內興修水利,防止未來幾年有洪澇災害才合適。
修城牆……襄陽城位於大唐腹地,若是敵人都達到了襄陽,豈不是說明洛陽長安都淪陷了?
如今國力尚盛,這怎麽可?能呢。
李長安卻隻是幽幽嘆息了一聲:“防患於未然嘛……而且上年已經下了大雨,今年應當不會再有洪澇雪災了。”
畢竟萬一李隆基有個什麽騷操作,洛陽真守不住了,那就真得?守襄陽了。雖說李長安覺得?洛陽在她手中經營幾年就能變成她的洛陽,可?大唐畢竟還?是李隆基的大唐,李隆基腦子一抽還?真不一定能弄出什麽事來,畢竟歷史上他的腦子就是那麽抽。
方?案一就是守住洛陽,兩都守住一都,她名正言順在洛陽舉旗收復天下。方?案二,若是洛陽守不住,那就守襄陽,再伺機光復兩京,隻是這樣戰線就不得?不被拉得?更長了。
至於今年沒有大雨大雪,李長安還?真不是亂說。
沈初牌天氣預報告訴她:天寶元年,是冬無冰。
張九齡聽?著?李長安語氣堅定,也就沒有再說什麽,畢竟他是輔佐李長安,到底還?是李長安說了算。
“再招募郡兵,剿匪。先招收五千郡兵,而後再招幾萬的臨時兵”李長安又提了一項。
如今府兵製已經廢除了,募兵製實行,監察使雖然不能如節度使那麽光明正大建立屬於自己的軍隊,可?借著?剿匪的名頭招募幾千郡兵再加上一兩萬不在編內的臨時兵也不算僭越。
“臨時兵?”張九齡又聽?到一個他不明白的新詞。
李長安理直氣壯:“這部分人不用上報朝廷,因為臨時兵隻是我們目前需要剿滅的盜匪過多,郡中原有的軍隊不夠用所?以臨時花錢招募的將士,並不是正式的將士。”
張九齡看著?李長安,眼?神中滿是迷茫。
招兵還?有臨時兵一說嗎?
或許是李長安太過理直氣壯,所?以最後張九齡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應了下來。
該說的事情都說完了,李長安這才離開賀知章的府邸,張九齡沒有離開,他是來拜訪老友,自然要好好暢聊一番。
在旁人看來,隻是喜歡和詩人交朋友的壽安公主來拜訪詩壇名宿賀知章,卻恰好碰上賀知章招待舊友,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就識趣離開了,而張九齡,與老友相?聚,則是從早待到晚,一直到宵禁之前半個時辰,才離開賀知章府上。
這個旁人,特指小心眼?的李林甫派來跟蹤張九齡的人,直到張九齡返迴驛館,此?人才不再尾隨張九齡,三繞兩繞,身影沒入平康坊右相?府中。
後一類人並不是不想知道怎麽才能把地種好,隻是他們有心學習卻沒有老師教導。
種地好的人會心想我祖祖輩輩總結出來的經驗憑什麽教給你,種地差的人又拿不出錢來學技能,他們要是有錢早就不種地了,所?以農吏的設立就十分有必要了。
必須得?官府領頭組織人手,把種地的各種技巧都給總結到一本書上,然後再由老師免費進行教導,這樣農民才能學到本事,糧食的產量才會更高。
原來是平均等級十級的百姓種等級十級的種子,李長安現在想要更多的糧食,隻靠裴素將糧種的等級提升到五十級隻能將糧食的產量提高五成,而糧種的等級想要再往上提高就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了。
所?以李長安還?需要種地的百姓平均等級提高,隻要百姓的平均水平提高到三十級,那糧食產量還?能再往上提高三成。
當然提高糧種的等級和提高百姓的平均等級成本肯定不一樣,不過如果算上在教百姓種地技能的同時,還?可?以順便教他們識字,再順便教他們一點要知恩圖報,李娘子滴水之恩他們要湧泉相?報,這就很值得?了。
“農校要擴招,今明兩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種地。”李長安道,想了一下又加上了一句。
“然後可?以再修一修襄陽城的城牆,提供就業崗位收納流民。”
張九齡此?時才發?出疑問:“修襄陽城的城牆?”
對李長安口?中所?說的提供就業崗位收納流民這些話,張九齡經過這數年的相?處已經知道了什麽意思。
從前朝隋朝時期天下的流民問題就很嚴重,一直到本朝,流民問題依然很嚴重。這些流民寧可?不分土地也不願意承擔稅賦,很是讓官府頭疼。
這麽多年來也一直沒有人能想出好辦法讓流民自願加入戶籍,直到李長安在漳縣大興土木,不用徭役而是改為僱傭工人以後,漳縣的流民才紛紛又有了身份做工需要戶籍證明,做工的工錢遠高於每年繳納的稅賦,利大於弊,流民自然就願意擁有戶籍了。
這個方?法唯一的要求就是官府需要有足夠的錢給工人開工錢,這倒不是什麽大問題,江陵這五年的積累富得?流油,庫房裏堆滿了糧食和銅錢,足夠支撐幾個大型工程實施了。
隻是張九齡不太明白李長安為什麽要修襄陽城的城牆。
在張九齡看來應當拿錢在山南東道境內興修水利,防止未來幾年有洪澇災害才合適。
修城牆……襄陽城位於大唐腹地,若是敵人都達到了襄陽,豈不是說明洛陽長安都淪陷了?
如今國力尚盛,這怎麽可?能呢。
李長安卻隻是幽幽嘆息了一聲:“防患於未然嘛……而且上年已經下了大雨,今年應當不會再有洪澇雪災了。”
畢竟萬一李隆基有個什麽騷操作,洛陽真守不住了,那就真得?守襄陽了。雖說李長安覺得?洛陽在她手中經營幾年就能變成她的洛陽,可?大唐畢竟還?是李隆基的大唐,李隆基腦子一抽還?真不一定能弄出什麽事來,畢竟歷史上他的腦子就是那麽抽。
方?案一就是守住洛陽,兩都守住一都,她名正言順在洛陽舉旗收復天下。方?案二,若是洛陽守不住,那就守襄陽,再伺機光復兩京,隻是這樣戰線就不得?不被拉得?更長了。
至於今年沒有大雨大雪,李長安還?真不是亂說。
沈初牌天氣預報告訴她:天寶元年,是冬無冰。
張九齡聽?著?李長安語氣堅定,也就沒有再說什麽,畢竟他是輔佐李長安,到底還?是李長安說了算。
“再招募郡兵,剿匪。先招收五千郡兵,而後再招幾萬的臨時兵”李長安又提了一項。
如今府兵製已經廢除了,募兵製實行,監察使雖然不能如節度使那麽光明正大建立屬於自己的軍隊,可?借著?剿匪的名頭招募幾千郡兵再加上一兩萬不在編內的臨時兵也不算僭越。
“臨時兵?”張九齡又聽?到一個他不明白的新詞。
李長安理直氣壯:“這部分人不用上報朝廷,因為臨時兵隻是我們目前需要剿滅的盜匪過多,郡中原有的軍隊不夠用所?以臨時花錢招募的將士,並不是正式的將士。”
張九齡看著?李長安,眼?神中滿是迷茫。
招兵還?有臨時兵一說嗎?
或許是李長安太過理直氣壯,所?以最後張九齡也沒有再說什麽隻是應了下來。
該說的事情都說完了,李長安這才離開賀知章的府邸,張九齡沒有離開,他是來拜訪老友,自然要好好暢聊一番。
在旁人看來,隻是喜歡和詩人交朋友的壽安公主來拜訪詩壇名宿賀知章,卻恰好碰上賀知章招待舊友,所?以沒過多長時間就識趣離開了,而張九齡,與老友相?聚,則是從早待到晚,一直到宵禁之前半個時辰,才離開賀知章府上。
這個旁人,特指小心眼?的李林甫派來跟蹤張九齡的人,直到張九齡返迴驛館,此?人才不再尾隨張九齡,三繞兩繞,身影沒入平康坊右相?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