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高力士拿準了主意,麵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王維沉思一陣,很快就打好了腹稿,迴?到李隆基身前緩緩開口:“欲笑周文歌宴鎬,遙輕漢武樂橫汾。”
竟然第一句就以周文王和漢武帝起?調做鋪墊。
李隆基來了興致,身體微微往前傾。
“……萬歲千秋奉聖君。”王維念完了最後一句。
李隆基拊掌:“好好好。”
竟是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人?總是愛聽吹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李隆基覺得他的盛世需要詩賦點?綴。
原本李隆基正想著賀知章辭官迴?鄉之後,誰能接替賀知章的位置陪他吟詩作賦,如今看來這個王維倒還不錯。
“朕聽聞你還頗善音律和畫道?”李隆基又問。
一個時辰之前,李隆基對王維的印象還隻停留在他是某一年的狀元上,一個時辰之後李隆基已經知曉了王維擅長之事。
李隆基隻要對一個人?感?興趣,自然會有下麵的宦官將這個人?的消息告訴他。
王維倒是不謙虛:“臣與吳道子是好友,曾一起?為?佛寺提過壁畫。音律一道,臣也略擅琴、蕭。”
“甚妙。”李隆基朗聲?大?笑,看王維的眼神已經帶上了欣賞。
他倒是不怕王維誇大?,天?下間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撒謊。
“你的武藝如何?”李隆基又問。
王維按照李長安教他的說法:“臣曾學劍術,隻是身體不好,學無?所成。”
王維選擇性?將自己?跟隨邊將在大?漠奔襲百裏,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記憶暫時遺忘。
他的劍術的確不好,跟他的好友劍聖裴旻比起?來不好,這麽說也不算是欺君。
不知為?何,李隆基心中竟對王維生起?了淡淡的憐憫。
畢竟李隆基自己?文武雙全。
“無?礙,身體不好,好好養著便是,張九……朕的大?臣也並非人?人?皆是身強體壯之人?。”李隆基下意識想起?了張九齡,話說到半截又忽然停頓了一下。
整整一天?,李隆基跟王維暢談不停,聊琴棋書畫,聊詩歌賦,聊音律舞蹈,李隆基驚喜地發現無?論他說什麽王維都能接上一兩?句,就算偶爾有王維不知道的東西,他也會坦言自己?不知道。
有張九齡之風度,卻無?張九齡之嚴肅。有李白之文采,卻無?李白之狂傲。
從興慶宮中出來時,王維已經由吏部員外郎變成了吏部員外郎加翰林侍讀,正五品的官職。
勤政樓內,李隆基卻輕輕嘆息了一聲?。
“不如張九齡擅治政務啊……”
可惜,張九齡雖然處處都合他的心意,隻是李隆基不再需要一個總是頂撞他的臣子了。
縱使張九齡對他再忠心,李隆基也不得不為?了大?局,將張九齡發配出長安。
壽安公主府,李長安打了個噴嚏,心裏卻美滋滋的。
“肯定是老師在荊州惦記我。”李長安手中拿著幾張信紙。
這是張九齡寄給她的信,狠狠誇讚了一通李長安上年強烈要求興修水利的決定。
今歲雨雪泛濫,荊州卻因為?水利完善而沒有受到什麽災害,甚至因為?安素稻推廣糧食產量總體還上漲了兩?成。
在信中,張九齡還關心李長安去洛陽救災有沒有受傷,還叮囑李長安洪澇之後常有疫病讓李長安多加小心。
一句都沒有提李隆基,句句都不離李長安!
第99章
今歲的冬日格外長,已經到了正月,可雪還沒有停。
一陣一陣的下,長安城街道上的積雪還沒有化完,便又覆蓋上了新的一層。
李長安坐著一輛十分平平無奇的馬車在?東市和?西?市的各個店鋪中穿梭,膝蓋上鋪著帳本,到了哪一個店鋪便將那個店鋪的帳目翻出來查帳,然後遞給坐在?她對麵的李明錦。
李明錦已經完全出落成了少女模樣,她比起上次見麵來安靜了許多,一舉一動都顯得十分溫柔典雅,像一湖水,平靜溫柔。
李長安今天見到李明錦甚至有見到了第二個韋太子妃的錯覺。
查完了帳,李長安便帶著李明錦迴了壽安公主府。
近來李長安喜歡窩在?花廳裏,炭盆燒得十分溫暖,花廳中還擱了一張胡床,上麵放著軟乎乎的毯子。
“我想再開兩間鋪子。”李明錦遲疑了一下,“姑母能否借我些錢?”
李長安詫異:“這?兩年你?的分紅還不夠開兩間鋪子嗎?”
因著李長安自己一年中大半時間都不待在?長安城,她就?拉了李明錦替她管著長安城的鋪子,給李明錦一小部分分紅。
雖說李長安的鋪子隻有一小部分在?長安城,可就?這?十幾家鋪子也利潤不菲,去歲一年就?賺了三千多貫的利潤,長安城畢竟繁華,這?十幾家鋪子比其他州府五十家鋪子賺的都多。
這?幾年分給李明錦的分紅也有近千貫,應當足夠開幾個新鋪子。
王維沉思一陣,很快就打好了腹稿,迴?到李隆基身前緩緩開口:“欲笑周文歌宴鎬,遙輕漢武樂橫汾。”
竟然第一句就以周文王和漢武帝起?調做鋪墊。
李隆基來了興致,身體微微往前傾。
“……萬歲千秋奉聖君。”王維念完了最後一句。
李隆基拊掌:“好好好。”
竟是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人?總是愛聽吹捧,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李隆基覺得他的盛世需要詩賦點?綴。
原本李隆基正想著賀知章辭官迴?鄉之後,誰能接替賀知章的位置陪他吟詩作賦,如今看來這個王維倒還不錯。
“朕聽聞你還頗善音律和畫道?”李隆基又問。
一個時辰之前,李隆基對王維的印象還隻停留在他是某一年的狀元上,一個時辰之後李隆基已經知曉了王維擅長之事。
李隆基隻要對一個人?感?興趣,自然會有下麵的宦官將這個人?的消息告訴他。
王維倒是不謙虛:“臣與吳道子是好友,曾一起?為?佛寺提過壁畫。音律一道,臣也略擅琴、蕭。”
“甚妙。”李隆基朗聲?大?笑,看王維的眼神已經帶上了欣賞。
他倒是不怕王維誇大?,天?下間還沒有人?敢在他麵前撒謊。
“你的武藝如何?”李隆基又問。
王維按照李長安教他的說法:“臣曾學劍術,隻是身體不好,學無?所成。”
王維選擇性?將自己?跟隨邊將在大?漠奔襲百裏,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記憶暫時遺忘。
他的劍術的確不好,跟他的好友劍聖裴旻比起?來不好,這麽說也不算是欺君。
不知為?何,李隆基心中竟對王維生起?了淡淡的憐憫。
畢竟李隆基自己?文武雙全。
“無?礙,身體不好,好好養著便是,張九……朕的大?臣也並非人?人?皆是身強體壯之人?。”李隆基下意識想起?了張九齡,話說到半截又忽然停頓了一下。
整整一天?,李隆基跟王維暢談不停,聊琴棋書畫,聊詩歌賦,聊音律舞蹈,李隆基驚喜地發現無?論他說什麽王維都能接上一兩?句,就算偶爾有王維不知道的東西,他也會坦言自己?不知道。
有張九齡之風度,卻無?張九齡之嚴肅。有李白之文采,卻無?李白之狂傲。
從興慶宮中出來時,王維已經由吏部員外郎變成了吏部員外郎加翰林侍讀,正五品的官職。
勤政樓內,李隆基卻輕輕嘆息了一聲?。
“不如張九齡擅治政務啊……”
可惜,張九齡雖然處處都合他的心意,隻是李隆基不再需要一個總是頂撞他的臣子了。
縱使張九齡對他再忠心,李隆基也不得不為?了大?局,將張九齡發配出長安。
壽安公主府,李長安打了個噴嚏,心裏卻美滋滋的。
“肯定是老師在荊州惦記我。”李長安手中拿著幾張信紙。
這是張九齡寄給她的信,狠狠誇讚了一通李長安上年強烈要求興修水利的決定。
今歲雨雪泛濫,荊州卻因為?水利完善而沒有受到什麽災害,甚至因為?安素稻推廣糧食產量總體還上漲了兩?成。
在信中,張九齡還關心李長安去洛陽救災有沒有受傷,還叮囑李長安洪澇之後常有疫病讓李長安多加小心。
一句都沒有提李隆基,句句都不離李長安!
第99章
今歲的冬日格外長,已經到了正月,可雪還沒有停。
一陣一陣的下,長安城街道上的積雪還沒有化完,便又覆蓋上了新的一層。
李長安坐著一輛十分平平無奇的馬車在?東市和?西?市的各個店鋪中穿梭,膝蓋上鋪著帳本,到了哪一個店鋪便將那個店鋪的帳目翻出來查帳,然後遞給坐在?她對麵的李明錦。
李明錦已經完全出落成了少女模樣,她比起上次見麵來安靜了許多,一舉一動都顯得十分溫柔典雅,像一湖水,平靜溫柔。
李長安今天見到李明錦甚至有見到了第二個韋太子妃的錯覺。
查完了帳,李長安便帶著李明錦迴了壽安公主府。
近來李長安喜歡窩在?花廳裏,炭盆燒得十分溫暖,花廳中還擱了一張胡床,上麵放著軟乎乎的毯子。
“我想再開兩間鋪子。”李明錦遲疑了一下,“姑母能否借我些錢?”
李長安詫異:“這?兩年你?的分紅還不夠開兩間鋪子嗎?”
因著李長安自己一年中大半時間都不待在?長安城,她就?拉了李明錦替她管著長安城的鋪子,給李明錦一小部分分紅。
雖說李長安的鋪子隻有一小部分在?長安城,可就?這?十幾家鋪子也利潤不菲,去歲一年就?賺了三千多貫的利潤,長安城畢竟繁華,這?十幾家鋪子比其他州府五十家鋪子賺的都多。
這?幾年分給李明錦的分紅也有近千貫,應當足夠開幾個新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