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倒是比楊家?人?更像是我的姐妹。”楊玉環看?著麵前貼心的李長安,不由想起了她母族,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她看?了眼李長安,似乎在估計些什麽。


    最後嘆了口氣。


    人?在世上總要有依靠,若是連一個能訴說之人?都沒有,豈不是成了徹底的孤家?寡人??連李隆基這位天子?都還?需要她解悶逗趣呢。


    楊玉環壓低聲音譏諷道:“我仲叔要將我的三?個姐姐送到長安,藉口說要幫我固寵。”


    “我那三?個姐姐,各個天姿國色,尤其是我的三?姐楊玉瑤,大膽不羈,美貌不在我下,風情?猶在我上。”楊玉環耿耿於懷的並?不是三?個姐姐要同她爭奪寵愛,而是楊家?的態度。


    姐妹共侍一夫,這樣的醜聞他們也?不在意,楊家?已經嚐到了一個貴妃受寵的甜頭,卻還?是不滿足,非要攀附更大的富貴。


    自己被逼著入宮伺候前阿翁,楊家?非但不覺得她可憐,還?想著借著她再往長安送更多楊家?的女人?,獲得帝王更多的寵愛。


    這一切都讓楊玉環覺得她隻是一個用來給娘家?貼金的工具。


    從楊家?的女兒到壽王妃,再到如今的楊貴妃,她從來都沒得選,事事身不由己。


    可她不願意也?沒有什麽辦法,她畢竟是楊家?的女兒,若是不扶持母族,那她又能做些什麽呢?


    思及此處,楊玉環便覺得意興闌珊。


    楊玉環輕輕揮了揮手,不願再多想母家?對她的利用:“也?罷,便由她們去吧。這又不是什麽好東西,她們想來分食一口便分食一口吧,我也?管不了陛下寵愛誰。”


    “父皇總要扶持一門外?戚。”李長安看?到的東西又和楊玉環看?到的不一樣。


    先前武惠妃在時,武家?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可不小?,武惠妃又不單隻是李隆基的枕邊人?,還?是他的政治同盟,武家?外?戚在朝堂上可是李隆基指誰就咬誰。


    以?武惠妃為主的武黨、以?張九齡為首的文人?黨,還?有以?太子?李瑛為首的太子?黨,三?個黨派在朝中並?立形成了穩定的三?角結構。


    隻是武惠妃和李林甫過於厲害,一吞二打掉了另外?兩個黨派,所以?將朝堂搞得一團亂。


    結果又引起了李隆基的忌憚,李隆基親自出手削弱了武黨。


    而目前的朝堂上,隻有兩股勢力。一個是繼承了武黨勢力的右相李林甫黨,另一個則是剛開始露出頭角的新太子?黨。


    盡管李隆基沒學過三?角形最穩定這個知識點,不過他的帝王心術也?讓他無師自通領悟了三?方勢力最穩定這件事。


    李隆基恰好又是個擅長權術的聰明人?,他必定會建立第三?方勢力來平衡朝堂。


    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外?戚了。


    在李隆基的設想中,日後的朝堂應當是由楊家?外?戚勢力、李林甫的右相黨、太子?黨三?方組成,三?個政黨之間?誰也?不服誰,鬥得臉紅脖子?粗,而他則穩坐釣魚台上,高高在上地看?著下麵的臣子?為了討好他而無所不用其極。


    “原來如此。”楊玉環聽完了李長安的分析後,幽幽嘆息了一聲。


    隨後楊玉環又譏笑:“隻怕楊家?擔不起這個重擔來,我的那些兄長各頂各的廢物。”


    說起來也?真是奇怪。


    楊家?的女兒無論性情?如何,個個生得天姿國色,性格能歌善舞,通曉詩書,就算是有心腸壞的,也?能壞出個轟轟烈烈來。


    偏偏楊家?的男兒,一個比一個沒用,整日不琢磨著自己上進?,一心隻想著攀附女人?的裙帶關?係。借著楊玉環的東風,第一時間?想的卻不是利用好這個機會讓族中的男兒做出一番事業,而是想著將楊玉環的姐妹也?送到長安來穩固帝王寵愛……


    事實?上,楊國忠都不能算楊玉環的兄長,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一表三?千裏,得數到曾祖父那一代才有關?係,最終那麽多的楊家?男人?裏也?隻有他一個冒了頭靠的還?不是他自己的才華,而是一手討好李隆基的本事。


    就連李長安一想到這事也?覺得嘖嘖稱奇,親戚之間?的聯繫相當奇妙。


    楊國忠的舅舅正是張易之,就是則天皇帝晚年的那個男寵。到了楊國忠這輩,依然是靠著討好帝王得到的富貴。


    這一家?人?在如何討好大唐帝王上,稱得上蛇鼠一窩,沒一個好東西。


    “朕為政務操勞,玉環卻在這兒和旁人?說著小?話,爾等?聊什麽呢,讓朕也?聽聽。”


    李長安和楊玉環正在竊竊私語,忽然聽到了殿門外?傳來的腳步聲,二人?齊刷刷閉上了嘴巴。


    待到李隆基走進?來,李長安才從楊玉環身邊離開,和楊玉環一同給李隆基行了個萬福禮。


    “妾身正和安娘在這聊她給妾身帶來的小?玩意兒呢。”楊玉環笑臉盈盈走到李隆基身邊,扶著他坐上了主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玉滿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玉滿庭並收藏[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