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長安輕咳兩聲:“在荊州,我非公主,隻是李二十九娘。”
她跟李隆基報備的,可還是她來荊州道觀抄經呢。
好在李泌也隻是略一思索就想通了其中關鍵。
他笑道:“公主若有心儀人選,某可代為推薦其為下任玉溪縣令。”
隨後李泌沉思片刻。
雖說他年紀還小,可已然是鐵板上釘釘的下一輩遼東李氏家主了。
這位壽安公主年雖幼,卻天?資不凡,如此倒不如順水推舟送個人情。
先有武皇,後有太?平公主,就算是當今不如前?輩的玉真公主也有舉薦人才之權,李唐皇室的女人最終能走到什麽地步,誰也不敢輕視……
“若公主有多位人才備選,附近幾個縣的縣令之職,遼東李氏也願為公主周旋。”
李泌覺得賣個人情結個善緣也不錯。
雖說是周旋,可有遼東李氏幫扶,加上張九齡任如今的荊州刺史,李泌敢說這話已經是十拿九穩。
“那便恭敬不如從命。”李長安估摸了一下,覺得李泌雖然走了,但是實際地盤擴大了幾倍,利大於弊,別欣然接受了。
三日後,李泌辭官,並推舉漳縣縣尉寧成?為新任玉溪縣令。
秋風颯颯,李泌騎著白馬走在玉溪縣外的小道上,他身後還跟著兩個下仆。
李泌抬眼看著天?空,遼闊澄澈,一望無際,他深吸一口?氣,微涼的空氣穿過鼻翼直入肺腑,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你們先迴家,這一年並不必來找我了。”李泌扭頭吩咐道。
“怎能如此,郎君一人在外若是遇到歹人……”李泌身後的家僕急切開?口?。
“尋常歹人奈何不了我,我亦從小習劍。”李泌淡淡道,“無需多言。”
二人雖不放心,可主子既然開?口?,便沒有他們再多勸的份。自家小郎君一向堅持己見,連自家郎君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更?別說他們兩個家僕了。
無奈之下,二人隻能看著李泌一人騎馬離開?。
已經入秋,鋪在地上的枯枝敗葉仿佛燃燒的火焰一樣。
李泌騎著馬走過,他的脊樑挺得筆直,白色的馬蹄仿佛在踏火前?行……
稻田終於開?始收割了。
李長安直接搬到了裴素別業中,眼巴巴地蹲在稻田邊上看著佃戶收割水稻。
第55章
這是占城稻收穫的?第一年,不過現在還沒有占城這個地方,於是這個稻種就改了名字,叫做安素稻。
取李長安之安,裴素之素,一個派遣人馬萬裏迢迢尋迴了稻種,一個夙興夜寐將稻種種出。
李長安已經等這片麥子等了許久,若不是惦記著?安素稻的?產量,李長安早在兩月前便跟著?沈初王縉一同迴長安了。
如今稻子終於可以收穫了。
李長安站在田壟上,她的?身側是抱著?記錄板的?裴素。
“我預估的?產量是每畝收兩斛。”裴素淡淡道。
李長安倒吸一口氣。
目前唐朝的?糧食種植,北方粟米小麥約每畝收不到一石,南方水稻產量要?高一點大概是小麥的?一倍半。
十鬥為一斛,在唐朝,斛是石的?別稱,一斛等於一石,一石約為六十公斤,用後世單位計算,就是北方小麥畝產約一百斤每畝,水稻產量約一百五十斤每畝。
直接將水稻產量提高到三百斤每畝了,翻了一倍!
而且安素稻最大的?優勢並?不是它的?畝產,而是它可以一年兩熟三熟。
隻是對於這個結果裴素並?不滿意,她顰眉道:“我正在製化肥……隻是即便達到清末的?農業生產力?,也隻能到一百八十公斤每畝。明清時?期農耕成熟,再想往上提升產量就不容易了。”
清末有多少人來著??四萬萬人,四億。就算打個對摺也有兩億,現在大唐人口也就八千萬,隻要?假以時?日推廣開,完全夠養活全大唐的?百姓了。
李長安忙不迭道:“夠用了,夠用了。”
裴素沉默片刻道:“糧食永遠不會夠用。”
頓了頓她又道:“在這塊地上畝產能到三斛,是因為我用了最好的?條件去照顧田地,若是普通百姓耕種,應當隻有兩斛至兩斛五鬥。”
“任重而道遠。”裴素認真看著?李長安。
這塊田地周遭還圍了許多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百姓。
裴素的?別業在附近幾個縣內的?名氣不小於李娘子,百姓們都知道這裏住了一位神農娘子,他們所用的?好農具都是這位神農娘子製造。
何況田地一側的?路上每日都有許多人來來往往,隻要?是略懂種地的?百姓,都能一眼看出來這塊地裏的?水稻長勢有多好。
一聽說神農娘子要?開始收割稻米了,周遭的?百姓立刻拖家帶口地想要?來沾沾喜氣。
此時?已經收割完了一畝,一旁已經有人抬來了秤,就地處理完上稱,三石四鬥,曬幹脫水後三石略高一點。
“老?天爺啊,祖宗保佑,裴大娘子保佑……”
她跟李隆基報備的,可還是她來荊州道觀抄經呢。
好在李泌也隻是略一思索就想通了其中關鍵。
他笑道:“公主若有心儀人選,某可代為推薦其為下任玉溪縣令。”
隨後李泌沉思片刻。
雖說他年紀還小,可已然是鐵板上釘釘的下一輩遼東李氏家主了。
這位壽安公主年雖幼,卻天?資不凡,如此倒不如順水推舟送個人情。
先有武皇,後有太?平公主,就算是當今不如前?輩的玉真公主也有舉薦人才之權,李唐皇室的女人最終能走到什麽地步,誰也不敢輕視……
“若公主有多位人才備選,附近幾個縣的縣令之職,遼東李氏也願為公主周旋。”
李泌覺得賣個人情結個善緣也不錯。
雖說是周旋,可有遼東李氏幫扶,加上張九齡任如今的荊州刺史,李泌敢說這話已經是十拿九穩。
“那便恭敬不如從命。”李長安估摸了一下,覺得李泌雖然走了,但是實際地盤擴大了幾倍,利大於弊,別欣然接受了。
三日後,李泌辭官,並推舉漳縣縣尉寧成?為新任玉溪縣令。
秋風颯颯,李泌騎著白馬走在玉溪縣外的小道上,他身後還跟著兩個下仆。
李泌抬眼看著天?空,遼闊澄澈,一望無際,他深吸一口?氣,微涼的空氣穿過鼻翼直入肺腑,讓他精神為之一振。
“你們先迴家,這一年並不必來找我了。”李泌扭頭吩咐道。
“怎能如此,郎君一人在外若是遇到歹人……”李泌身後的家僕急切開?口?。
“尋常歹人奈何不了我,我亦從小習劍。”李泌淡淡道,“無需多言。”
二人雖不放心,可主子既然開?口?,便沒有他們再多勸的份。自家小郎君一向堅持己見,連自家郎君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更?別說他們兩個家僕了。
無奈之下,二人隻能看著李泌一人騎馬離開?。
已經入秋,鋪在地上的枯枝敗葉仿佛燃燒的火焰一樣。
李泌騎著馬走過,他的脊樑挺得筆直,白色的馬蹄仿佛在踏火前?行……
稻田終於開?始收割了。
李長安直接搬到了裴素別業中,眼巴巴地蹲在稻田邊上看著佃戶收割水稻。
第55章
這是占城稻收穫的?第一年,不過現在還沒有占城這個地方,於是這個稻種就改了名字,叫做安素稻。
取李長安之安,裴素之素,一個派遣人馬萬裏迢迢尋迴了稻種,一個夙興夜寐將稻種種出。
李長安已經等這片麥子等了許久,若不是惦記著?安素稻的?產量,李長安早在兩月前便跟著?沈初王縉一同迴長安了。
如今稻子終於可以收穫了。
李長安站在田壟上,她的?身側是抱著?記錄板的?裴素。
“我預估的?產量是每畝收兩斛。”裴素淡淡道。
李長安倒吸一口氣。
目前唐朝的?糧食種植,北方粟米小麥約每畝收不到一石,南方水稻產量要?高一點大概是小麥的?一倍半。
十鬥為一斛,在唐朝,斛是石的?別稱,一斛等於一石,一石約為六十公斤,用後世單位計算,就是北方小麥畝產約一百斤每畝,水稻產量約一百五十斤每畝。
直接將水稻產量提高到三百斤每畝了,翻了一倍!
而且安素稻最大的?優勢並?不是它的?畝產,而是它可以一年兩熟三熟。
隻是對於這個結果裴素並?不滿意,她顰眉道:“我正在製化肥……隻是即便達到清末的?農業生產力?,也隻能到一百八十公斤每畝。明清時?期農耕成熟,再想往上提升產量就不容易了。”
清末有多少人來著??四萬萬人,四億。就算打個對摺也有兩億,現在大唐人口也就八千萬,隻要?假以時?日推廣開,完全夠養活全大唐的?百姓了。
李長安忙不迭道:“夠用了,夠用了。”
裴素沉默片刻道:“糧食永遠不會夠用。”
頓了頓她又道:“在這塊地上畝產能到三斛,是因為我用了最好的?條件去照顧田地,若是普通百姓耕種,應當隻有兩斛至兩斛五鬥。”
“任重而道遠。”裴素認真看著?李長安。
這塊田地周遭還圍了許多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百姓。
裴素的?別業在附近幾個縣內的?名氣不小於李娘子,百姓們都知道這裏住了一位神農娘子,他們所用的?好農具都是這位神農娘子製造。
何況田地一側的?路上每日都有許多人來來往往,隻要?是略懂種地的?百姓,都能一眼看出來這塊地裏的?水稻長勢有多好。
一聽說神農娘子要?開始收割稻米了,周遭的?百姓立刻拖家帶口地想要?來沾沾喜氣。
此時?已經收割完了一畝,一旁已經有人抬來了秤,就地處理完上稱,三石四鬥,曬幹脫水後三石略高一點。
“老?天爺啊,祖宗保佑,裴大娘子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