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是?李隆基不聽張九齡,覺得安祿山能?有什麽威脅呢,就把安祿山給放了。
事實也證明?張九齡看人?的確很準。
而李泌,也的確如張九齡所?判斷的一樣?,在官場上狠狠摔了跤,並且不僅摔了一迴。
李長安覺得張九齡識人?的本事的確高明?,不禁湊到張九齡麵前,好奇問:“老師既有識人?的本事,那老師覺得我日後前途會如何呢?”
張九齡淡淡看了李長安一眼,輕哼一聲。
“刺史府那兩個守門的門衛姓甚名何?”張九齡卻不說他?如何看李長安,而是?話題一轉問起了與此完全無關的事情。
李長安思索了一下:“一個姓何,一個姓陳,都是?江陵人?氏,陳三郎住在左五大街上,何六郎住在城西,和?他?那個賣羊湯的夫人?一同住在店中。”
“你一個公主為何會對兩個身份低微的守門士卒如此知?根知?底?”張九齡問。
從玄武門之變後誰還敢看不起守門的士卒啊?
李長安瞪大眼睛,她不用開口說話,張九齡就能?從她臉上的表情猜出她心裏想的是?什麽。
張九齡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好歹你姓李。”
農戶拿著鐮刀隻想著種?地,屠戶拿著屠刀便想殺豬宰羊,將軍拿著刀劍就想要上陣殺敵。
刀如此,人?亦如此。
尋常人?看到守門的士卒,隻會想到此門不可擅闖。李長安看到守門的士卒,想到的卻是?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
張九齡已經看到了李長安的誌向?。
到最後李長安也沒能?從張九齡口中聽到他?對自己的評價,隻能?悻悻而返,心想遲早就要發生的事情,提前知?道了也沒什麽意思,她又?不會因為張九齡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行?事。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
李長安去往漳縣縣衙時腦子裏還想著要如何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最大程度上減輕水患。
若是?想要徹底根治依照現在的生產力還是?不可能?的,要徹底根治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水患至少需要百年之功,著急也無用,慢慢來就是?了。
穿過縣衙的前堂,李長安輕車熟路走到縣衙後院,找到了正坐在柳樹下看書的孟浩然。
說明?了她的來意,孟浩然捋須讚賞了一番李長安為國為民的仁心,接著就二話不說提筆寫了封摺子,縣令大印一蓋就給了李長安,然後接著翻開書頁看他?的書了。
從前他?怎麽沒發現當官竟是?一件如此輕鬆的事情呢?孟浩然望著李長安匆匆離開的背影美滋滋想。
李長安親自把摺子送到了刺史府,正要離開,張九齡的書童卻把她攔了下來,將她帶到了張九齡的書房。
李長安有些奇怪,往日都是?她主動找張九齡,今日張九齡有什麽事情竟然還主動找她了?
到了書房,張九齡身側卻站了一個前幾日李長安剛見過的人?。
正是?李泌,隻是?今日李泌身上穿的不是?道袍,而是?一身和?孟浩然一模一樣?的縣令官袍。他?年方十五,穿著這一身官袍,顯得十分老氣橫秋。
“李泌小友已經出仕為官,擔任的正是?玉溪縣縣令一職。”張九齡看著李泌的眼神也有些無奈。
他?也沒想到李泌這麽快就謀了個縣令之位,而且還是?漳縣隔壁的玉溪縣。依照李泌的家世,他?要出仕根本不用在荊州擔任一個小縣令,直接在長安出仕做天子近臣才是?最合適的路,更何況前幾日李泌還都沒有出仕的心思,見了李長安後他?忽然就不聲不響謀了官,還是?在李長安隔壁縣做縣令。
若說和?李長安無關,張九齡都不信。
第44章
對?李泌的心思,李長安也能猜到幾分。
都是少年?天才,誰能服誰呢?李泌如今也就十五歲,換到後世也就是初入高中的學生?,李長安先前十五歲的時候也看著年?級第一不服氣,兩個人你拚我學的爭了三年?,最?後以李長安高考多一分險勝……她那個高中還隻是市重點呢。
而如今站在李長安麵前的李泌可是名滿天下的天才少年?,心氣隻會更高。
就像張九齡說的一樣,這樣的少年?天才,不狠狠跌一跤,絕不會承認自己弱於旁人。
加上張九齡那日說的那番話,李泌特意?謀求玉溪縣令一職,估計就是打算和她比比治理地?方的本事了。
張九齡看看站在自?己身側的李泌,又望望站在三步外?的李長安,心中滿是看熱鬧的愉悅。
年?紀大了總是愛看小輩熱鬧。
無論是李長安還是李泌,在張九齡眼中都還隻是個孩子,張九齡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他最?大的一個孫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李長安和李泌在張九齡眼中都隻是他的後輩。
兩個後輩要比一比誰更厲害,張九齡樂見其成?。
張九齡靜靜看著李泌和李長安離去的背影,在心裏?評估著二人的輸贏。
李泌有宰相之才,這是張九齡對?李泌的評價。李泌是一塊玉石,隻需要稍加打磨,磨去他的年?輕氣盛,他就是張九齡見過的最?好的一塊美玉,這樣的人註定?要封侯拜相,張九齡絲毫不懷疑李泌的成?就會高於?他。
事實也證明?張九齡看人?的確很準。
而李泌,也的確如張九齡所?判斷的一樣?,在官場上狠狠摔了跤,並且不僅摔了一迴。
李長安覺得張九齡識人?的本事的確高明?,不禁湊到張九齡麵前,好奇問:“老師既有識人?的本事,那老師覺得我日後前途會如何呢?”
張九齡淡淡看了李長安一眼,輕哼一聲。
“刺史府那兩個守門的門衛姓甚名何?”張九齡卻不說他?如何看李長安,而是?話題一轉問起了與此完全無關的事情。
李長安思索了一下:“一個姓何,一個姓陳,都是?江陵人?氏,陳三郎住在左五大街上,何六郎住在城西,和?他?那個賣羊湯的夫人?一同住在店中。”
“你一個公主為何會對兩個身份低微的守門士卒如此知?根知?底?”張九齡問。
從玄武門之變後誰還敢看不起守門的士卒啊?
李長安瞪大眼睛,她不用開口說話,張九齡就能?從她臉上的表情猜出她心裏想的是?什麽。
張九齡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好歹你姓李。”
農戶拿著鐮刀隻想著種?地,屠戶拿著屠刀便想殺豬宰羊,將軍拿著刀劍就想要上陣殺敵。
刀如此,人?亦如此。
尋常人?看到守門的士卒,隻會想到此門不可擅闖。李長安看到守門的士卒,想到的卻是?太宗皇帝玄武門之變。
張九齡已經看到了李長安的誌向?。
到最後李長安也沒能?從張九齡口中聽到他?對自己的評價,隻能?悻悻而返,心想遲早就要發生的事情,提前知?道了也沒什麽意思,她又?不會因為張九齡的評價而改變自己的行?事。
第二日一早,天蒙蒙亮。
李長安去往漳縣縣衙時腦子裏還想著要如何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最大程度上減輕水患。
若是?想要徹底根治依照現在的生產力還是?不可能?的,要徹底根治黃河和?長江流域的水患至少需要百年之功,著急也無用,慢慢來就是?了。
穿過縣衙的前堂,李長安輕車熟路走到縣衙後院,找到了正坐在柳樹下看書的孟浩然。
說明?了她的來意,孟浩然捋須讚賞了一番李長安為國為民的仁心,接著就二話不說提筆寫了封摺子,縣令大印一蓋就給了李長安,然後接著翻開書頁看他?的書了。
從前他?怎麽沒發現當官竟是?一件如此輕鬆的事情呢?孟浩然望著李長安匆匆離開的背影美滋滋想。
李長安親自把摺子送到了刺史府,正要離開,張九齡的書童卻把她攔了下來,將她帶到了張九齡的書房。
李長安有些奇怪,往日都是?她主動找張九齡,今日張九齡有什麽事情竟然還主動找她了?
到了書房,張九齡身側卻站了一個前幾日李長安剛見過的人?。
正是?李泌,隻是?今日李泌身上穿的不是?道袍,而是?一身和?孟浩然一模一樣?的縣令官袍。他?年方十五,穿著這一身官袍,顯得十分老氣橫秋。
“李泌小友已經出仕為官,擔任的正是?玉溪縣縣令一職。”張九齡看著李泌的眼神也有些無奈。
他?也沒想到李泌這麽快就謀了個縣令之位,而且還是?漳縣隔壁的玉溪縣。依照李泌的家世,他?要出仕根本不用在荊州擔任一個小縣令,直接在長安出仕做天子近臣才是?最合適的路,更何況前幾日李泌還都沒有出仕的心思,見了李長安後他?忽然就不聲不響謀了官,還是?在李長安隔壁縣做縣令。
若說和?李長安無關,張九齡都不信。
第44章
對?李泌的心思,李長安也能猜到幾分。
都是少年?天才,誰能服誰呢?李泌如今也就十五歲,換到後世也就是初入高中的學生?,李長安先前十五歲的時候也看著年?級第一不服氣,兩個人你拚我學的爭了三年?,最?後以李長安高考多一分險勝……她那個高中還隻是市重點呢。
而如今站在李長安麵前的李泌可是名滿天下的天才少年?,心氣隻會更高。
就像張九齡說的一樣,這樣的少年?天才,不狠狠跌一跤,絕不會承認自己弱於旁人。
加上張九齡那日說的那番話,李泌特意?謀求玉溪縣令一職,估計就是打算和她比比治理地?方的本事了。
張九齡看看站在自?己身側的李泌,又望望站在三步外?的李長安,心中滿是看熱鬧的愉悅。
年?紀大了總是愛看小輩熱鬧。
無論是李長安還是李泌,在張九齡眼中都還隻是個孩子,張九齡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他最?大的一個孫子都已經娶妻生?子了。李長安和李泌在張九齡眼中都隻是他的後輩。
兩個後輩要比一比誰更厲害,張九齡樂見其成?。
張九齡靜靜看著李泌和李長安離去的背影,在心裏?評估著二人的輸贏。
李泌有宰相之才,這是張九齡對?李泌的評價。李泌是一塊玉石,隻需要稍加打磨,磨去他的年?輕氣盛,他就是張九齡見過的最?好的一塊美玉,這樣的人註定?要封侯拜相,張九齡絲毫不懷疑李泌的成?就會高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