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更不提他那句流傳甚廣的“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反正?自從孟浩然?寫完這首上怨皇帝下怨朋友的詩之後?,就?再也沒人提出?要舉薦他了。
交代完了孟浩然?後?,李長安就?盯上了她一開始看中的那個村子,正?是前幾日她和孟浩然?一同去招兵的村子。
寧村,一個村子裏幾乎全都是姓寧的。
也是李長安選擇的試驗村。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知己知彼。
李長安沒有帶任何人,隻她一個人背著小書包日日往寧村跑,書包裏背著她的一日三餐。
每日一大早,李長安就?啃著胡餅來到寧村,然?後?就?往村頭一坐,村頭這棵榕樹下是寧村的情報基地?,老?人和閑暇無事的婦人都在此處聊天?。
一開始李長安湊過來這些村民?還不適應,後?來來的次數多了,再加上偶爾李長安會給她們分享胡餅,也就?熟了起來。
“所以你家七十畝地?就?收不過來了?”李長安饒有興致聽一個老?婦抱怨。
在前幾天?的聊天?中,李長安已經?知道了這位寧七娘家裏的情況。
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生了孩子但?沒分家,兩個女兒嫁出?去了,加上她和老?伴,家裏一共有十二口人,家裏有四十畝祖上傳下來的永業田,還另外分了三十畝朝廷的田,總共七十畝。
隻是現在二兒子在州府裏服役,三兒子的夫人懷著孕月份又大了,家裏剩下的勞動力?人手不夠,地?到現在還沒有翻完。
也不止這一戶人家有這個情況,荊州近來在修整運河水道,許多人家家中的男丁都要去服徭役,寧村去了好幾十個男丁,自家地?裏的活就?耽誤了。
李長安覺得這個時候不該大規模徵發民?夫修整水道。七月正?是農忙的時候,田地?裏的勞動力?不充足會耽誤明年的收成。
不過已經?徵發了,那也沒辦法再把人給叫迴來,隻能從別的地?方補迴來。
李長安看著不遠處的稻田,一隻老?黃牛正?拖著犁,還有兩個穿著粗布麻衣的男人在牛後?麵推著,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迴頭轉彎很吃力?,需要那兩個人把犁抬起再換方向。
大唐應當已經?有了曲轅犁,隻是現在還沒有傳播開。
李長安打算今天?迴去以後?帶著裴素去一趟木行,打兩架曲轅犁帶過來。
這邊又聊開了新的話題,話題的內容圍繞著村東頭那個死了男人的寧大虎家的娘子,說她男人寧大虎戰死沙場了,村裏就?有不三不四的人去欺負她這個寡婦。
還得加強法治建設。李長安豎著耳朵聽著,把這事記了下來。
入夜後?,李長安在書房奮筆疾書。
[一,打造農具加快生產效率……二,照顧戰死將士遺孀,明天?去她家看看情況……三,入冬以後?不用種地?村民?有大把空閑時間可以安排……]
第31章
第二日一早,李長安就帶著裴素來到了寧村,她第一個去的人家正是那家缺了耳朵的郎君之?家。
此?人名叫寧成,家中?有足足一百五十畝地,在?寧村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地主,還讀過書,能識字寫字,屬於良家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和?這村的村正家有矛盾。本來他家中兄長瘸腿,按照大唐徵兵的規矩,獨子不征,雖說他?家中有二子不算獨子,可他?兄長明顯沒法當家作主,情理上來說也不該征他。隻是他家前幾年因為嫁女之?事和?村正鬧了矛盾,村正心存報復,就把他?報給了官府,寧成也就不得不削了自己一隻耳朵來躲避兵役。
這是破家之?仇啊。
李長安一開始想通過村正來組織起?寧村,隻是那個村正仗著家裏的女兒嫁給了縣衙的縣尉就完全不把她一個小兒放在?眼裏,李長安找上他?,他?還冷嘲熱諷了一頓李長安。
把李長安都給氣笑了。
在?長安沒人敢刁難她,一個小小的村正倒是對她冷嘲熱諷。
李長安也動過念頭往張九齡那裏告上一狀,將這個老頭連同他?那個當縣尉的女婿一同收拾了。可最後還是沒告狀,畢竟她告狀容易,一個真正出身底層的小吏想往上告狀不容易。
她要實驗的是一條人人都能走的路,而不是隻有公主王孫才能走通的路。
所以李長安就選中?了寧成,在?村中?有些名望,自?己也年輕力壯朝氣蓬勃,還讀書識字,這樣的良家子不但適合當兵,做鄉官也很合適。
寧成見到李長安進來,匆匆迎了上來,李長安昨日就同他?說了要改良農具,他?早已經把自?家的犁拿了出來。
寧成年紀輕輕,正是野心勃勃的年紀,在?察覺到李長安對他?表示友好之?後寧成就立刻對李長安表了忠心機會難得,若是錯過了李長安,他?再想尋一個能和?縣尉對抗的靠山可不容易。
“這位是我家阿姊,你喚她裴大娘子即可。”李長安指著裴素道。
交代完了孟浩然?後?,李長安就?盯上了她一開始看中的那個村子,正?是前幾日她和孟浩然?一同去招兵的村子。
寧村,一個村子裏幾乎全都是姓寧的。
也是李長安選擇的試驗村。
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知己知彼。
李長安沒有帶任何人,隻她一個人背著小書包日日往寧村跑,書包裏背著她的一日三餐。
每日一大早,李長安就?啃著胡餅來到寧村,然?後?就?往村頭一坐,村頭這棵榕樹下是寧村的情報基地?,老?人和閑暇無事的婦人都在此處聊天?。
一開始李長安湊過來這些村民?還不適應,後?來來的次數多了,再加上偶爾李長安會給她們分享胡餅,也就?熟了起來。
“所以你家七十畝地?就?收不過來了?”李長安饒有興致聽一個老?婦抱怨。
在前幾天?的聊天?中,李長安已經?知道了這位寧七娘家裏的情況。
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生了孩子但?沒分家,兩個女兒嫁出?去了,加上她和老?伴,家裏一共有十二口人,家裏有四十畝祖上傳下來的永業田,還另外分了三十畝朝廷的田,總共七十畝。
隻是現在二兒子在州府裏服役,三兒子的夫人懷著孕月份又大了,家裏剩下的勞動力?人手不夠,地?到現在還沒有翻完。
也不止這一戶人家有這個情況,荊州近來在修整運河水道,許多人家家中的男丁都要去服徭役,寧村去了好幾十個男丁,自家地?裏的活就?耽誤了。
李長安覺得這個時候不該大規模徵發民?夫修整水道。七月正?是農忙的時候,田地?裏的勞動力?不充足會耽誤明年的收成。
不過已經?徵發了,那也沒辦法再把人給叫迴來,隻能從別的地?方補迴來。
李長安看著不遠處的稻田,一隻老?黃牛正?拖著犁,還有兩個穿著粗布麻衣的男人在牛後?麵推著,犁是長直轅犁,耕地?時迴頭轉彎很吃力?,需要那兩個人把犁抬起再換方向。
大唐應當已經?有了曲轅犁,隻是現在還沒有傳播開。
李長安打算今天?迴去以後?帶著裴素去一趟木行,打兩架曲轅犁帶過來。
這邊又聊開了新的話題,話題的內容圍繞著村東頭那個死了男人的寧大虎家的娘子,說她男人寧大虎戰死沙場了,村裏就?有不三不四的人去欺負她這個寡婦。
還得加強法治建設。李長安豎著耳朵聽著,把這事記了下來。
入夜後?,李長安在書房奮筆疾書。
[一,打造農具加快生產效率……二,照顧戰死將士遺孀,明天?去她家看看情況……三,入冬以後?不用種地?村民?有大把空閑時間可以安排……]
第31章
第二日一早,李長安就帶著裴素來到了寧村,她第一個去的人家正是那家缺了耳朵的郎君之?家。
此?人名叫寧成,家中?有足足一百五十畝地,在?寧村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地主,還讀過書,能識字寫字,屬於良家子。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和?這村的村正家有矛盾。本來他家中兄長瘸腿,按照大唐徵兵的規矩,獨子不征,雖說他?家中有二子不算獨子,可他?兄長明顯沒法當家作主,情理上來說也不該征他。隻是他家前幾年因為嫁女之?事和?村正鬧了矛盾,村正心存報復,就把他?報給了官府,寧成也就不得不削了自己一隻耳朵來躲避兵役。
這是破家之?仇啊。
李長安一開始想通過村正來組織起?寧村,隻是那個村正仗著家裏的女兒嫁給了縣衙的縣尉就完全不把她一個小兒放在?眼裏,李長安找上他?,他?還冷嘲熱諷了一頓李長安。
把李長安都給氣笑了。
在?長安沒人敢刁難她,一個小小的村正倒是對她冷嘲熱諷。
李長安也動過念頭往張九齡那裏告上一狀,將這個老頭連同他?那個當縣尉的女婿一同收拾了。可最後還是沒告狀,畢竟她告狀容易,一個真正出身底層的小吏想往上告狀不容易。
她要實驗的是一條人人都能走的路,而不是隻有公主王孫才能走通的路。
所以李長安就選中?了寧成,在?村中?有些名望,自?己也年輕力壯朝氣蓬勃,還讀書識字,這樣的良家子不但適合當兵,做鄉官也很合適。
寧成見到李長安進來,匆匆迎了上來,李長安昨日就同他?說了要改良農具,他?早已經把自?家的犁拿了出來。
寧成年紀輕輕,正是野心勃勃的年紀,在?察覺到李長安對他?表示友好之?後寧成就立刻對李長安表了忠心機會難得,若是錯過了李長安,他?再想尋一個能和?縣尉對抗的靠山可不容易。
“這位是我家阿姊,你喚她裴大娘子即可。”李長安指著裴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