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麵孟嚐明日就要上街去打聽有哪一路落魄英雄需要我出手接濟了,若是到時候掏不出錢來,就要惹得各路豪雄恥笑了。”
李長安聞言得意地一仰頭,解下了掛在腰間的繡包,解開口,將裏麵的東西往桌上一倒。
隻見金燦燦的金塊鋪在桌麵上,少說也得有二十兩黃金。
又伸手將這一小堆黃金分成兩小堆,李長安將其中一堆推到沈初麵前。
“這十兩黃金是我批給老師的實踐資金。另外那些我打算拿著去東市買一個鋪子用來賣茶葉。”
一貫錢六斤四兩重,隨身攜帶大量銅錢顯然是不現實的,雖然現在開元通寶和絹帛才是大唐最流通的貨幣,可黃金在任何朝代都是有價值的,按照如今的行情,一兩金子能換八千錢,也就是八貫,十兩黃金就是八十貫,八萬錢。
如今正值開元盛世,一鬥米才十三文,八萬錢足夠沈初接濟一段時間的窮苦百姓了。
就是不知道她買完鋪子之後還能不能有錢買幾畝茶樹。現在的氣候濕潤溫暖,長安附近也是有茶樹種植的,就是品相不如南方的好,不過用來做普通茶葉足夠了。大唐人愛喝茶的愛好本來就是被僧人帶火的,長安大大小小的寺廟都有專門的田地種植茶樹,她走走關係應該能買幾畝。
等第一批茶葉賣出去以後,她才能再有錢僱人去江南地區開茶廠製茶,畢竟這時候的運輸條件不行,沒法把新鮮的茶樹葉運到長安來,必須到原材料產地去製茶,將新鮮茶葉製成幹燥好儲存的茶葉之後才好再運到長安這個大唐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來販賣。
李長安跟沈初辭別,打算再去自己的糕點鋪子看看就迴宮,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中旬了,臨近過年,她總不好待在宮外太長時間。
走到院門前,沈初卻忽然叫住了李長安。
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紅包來,將紅包遞給李長安,猶豫了片刻才從牙縫中擠出三個字。
“壓歲錢。”
李長安傻乎乎接過了紅包,紅包的分量並不算太重,畢竟沈初是一個連新羊皮襖都買不起的窮書生。
可這是壓歲錢哎!這還是她長到五歲第一次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
沈初低頭看了李長安一眼,又迅速移開了視線:“大唐還沒有給小孩壓歲錢這個習俗,一直到宋才有壓歲錢這個習俗。”
像是在解釋他為什麽會給李長安壓歲錢,也像隻是單純給她科普歷史知識。
李長安感動的眼淚汪汪,一把抱住了沈初的腰。
“老師,我肯定好好拍我爹的馬屁,給你鋪出一條青雲路來!一定讓你五年當上禦史大夫,七年當上大唐丞相!”
沈初:……
倒也不必。
可沒等到沈初再出聲說些什麽李長安就已經轉身爬上了馬車,看著漸漸遠去的馬車,沈初臉上的表情越發憂愁。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他該不會被李長安安排著從唾棄楊國忠到成為楊國忠吧?
李長安行動力很強,她迴到長清殿以後迅速拿起紙筆寫了一份計劃書去找武惠妃。
到了年末,長清殿內的人也不少,武惠妃所在的正殿中除了她之外還有另外一小群人,有男有女,大多捧著薄冊後候著武惠妃詢問。
武惠妃正拿著一冊帳薄翻看,到了年底,她也要清算自己今歲的收入。
不過比起李長安單一的收入,武惠妃的收入構成就複雜多了。宮妃的俸祿,她手裏的田莊和土地,各個商鋪的利潤,還有手下官員的孝敬,單單清點這些錢財和糧食收入,武惠妃都要忙好一陣。
好在武惠妃做這些事情已經很多年了,十分嫻熟,所以也不著急,隻是不疾不徐地翻看薄冊,偶爾有覺得出差錯的地方就讓身邊隨侍拿著算盤和紙筆仔細記下,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就直接開口詢問殿內候著的這些人。
隻是看了一整天,武惠妃麵上也難免露出乏意,一抬頭正好看到殿門邊上正探頭探腦往裏看的李長安,她幹脆放下手中的薄冊,揮手讓這些人今日先迴去,明日再繼續。
等到殿內外人都行禮退下以後,武惠妃招招手示意李長安過來。
“在那探頭探腦的幹什麽呢?”
李長安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武惠妃身邊,卻沒有如往常一樣撲到武惠妃懷裏,而是鄭重地站在武惠妃麵前。
“阿娘,我有一個絕佳的賺錢好點子。”李長安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靠譜一點。
可惜五歲的小孩無論她做什麽都沒法讓三十九歲的大人覺得她靠譜。
武惠妃捂著嘴,從指縫間竄出兩聲輕笑,顯然是被李長安這副小大人的模樣的逗笑了。
“我是很認真的。”李長安將自己寫的幾張計劃書塞進武惠妃手裏。
“現在不是茶樹發芽的時候,所以暫時我沒法拿出成品來讓阿娘嚐一嚐,可是等到明年二月茶樹長芽,我就可以找人炒揉茶葉,阿娘到時候就是新版茶葉有多好喝了。到時候全大唐的人都會買咱們的茶葉,我們就會有花不完的錢了!”
拉投資就要使勁吹噓前景,先別管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先把美好前景吹噓出來才能讓投資人有投資意願。
武惠妃聽著李長安這一番天花亂墜的吹噓,還真對她這個“驚天動地”的大買賣產生了一點興趣,她拿起李長安塞給她的計劃書。
李長安聞言得意地一仰頭,解下了掛在腰間的繡包,解開口,將裏麵的東西往桌上一倒。
隻見金燦燦的金塊鋪在桌麵上,少說也得有二十兩黃金。
又伸手將這一小堆黃金分成兩小堆,李長安將其中一堆推到沈初麵前。
“這十兩黃金是我批給老師的實踐資金。另外那些我打算拿著去東市買一個鋪子用來賣茶葉。”
一貫錢六斤四兩重,隨身攜帶大量銅錢顯然是不現實的,雖然現在開元通寶和絹帛才是大唐最流通的貨幣,可黃金在任何朝代都是有價值的,按照如今的行情,一兩金子能換八千錢,也就是八貫,十兩黃金就是八十貫,八萬錢。
如今正值開元盛世,一鬥米才十三文,八萬錢足夠沈初接濟一段時間的窮苦百姓了。
就是不知道她買完鋪子之後還能不能有錢買幾畝茶樹。現在的氣候濕潤溫暖,長安附近也是有茶樹種植的,就是品相不如南方的好,不過用來做普通茶葉足夠了。大唐人愛喝茶的愛好本來就是被僧人帶火的,長安大大小小的寺廟都有專門的田地種植茶樹,她走走關係應該能買幾畝。
等第一批茶葉賣出去以後,她才能再有錢僱人去江南地區開茶廠製茶,畢竟這時候的運輸條件不行,沒法把新鮮的茶樹葉運到長安來,必須到原材料產地去製茶,將新鮮茶葉製成幹燥好儲存的茶葉之後才好再運到長安這個大唐最繁華的商業中心來販賣。
李長安跟沈初辭別,打算再去自己的糕點鋪子看看就迴宮,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中旬了,臨近過年,她總不好待在宮外太長時間。
走到院門前,沈初卻忽然叫住了李長安。
他從懷中掏出一個紅包來,將紅包遞給李長安,猶豫了片刻才從牙縫中擠出三個字。
“壓歲錢。”
李長安傻乎乎接過了紅包,紅包的分量並不算太重,畢竟沈初是一個連新羊皮襖都買不起的窮書生。
可這是壓歲錢哎!這還是她長到五歲第一次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
沈初低頭看了李長安一眼,又迅速移開了視線:“大唐還沒有給小孩壓歲錢這個習俗,一直到宋才有壓歲錢這個習俗。”
像是在解釋他為什麽會給李長安壓歲錢,也像隻是單純給她科普歷史知識。
李長安感動的眼淚汪汪,一把抱住了沈初的腰。
“老師,我肯定好好拍我爹的馬屁,給你鋪出一條青雲路來!一定讓你五年當上禦史大夫,七年當上大唐丞相!”
沈初:……
倒也不必。
可沒等到沈初再出聲說些什麽李長安就已經轉身爬上了馬車,看著漸漸遠去的馬車,沈初臉上的表情越發憂愁。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他該不會被李長安安排著從唾棄楊國忠到成為楊國忠吧?
李長安行動力很強,她迴到長清殿以後迅速拿起紙筆寫了一份計劃書去找武惠妃。
到了年末,長清殿內的人也不少,武惠妃所在的正殿中除了她之外還有另外一小群人,有男有女,大多捧著薄冊後候著武惠妃詢問。
武惠妃正拿著一冊帳薄翻看,到了年底,她也要清算自己今歲的收入。
不過比起李長安單一的收入,武惠妃的收入構成就複雜多了。宮妃的俸祿,她手裏的田莊和土地,各個商鋪的利潤,還有手下官員的孝敬,單單清點這些錢財和糧食收入,武惠妃都要忙好一陣。
好在武惠妃做這些事情已經很多年了,十分嫻熟,所以也不著急,隻是不疾不徐地翻看薄冊,偶爾有覺得出差錯的地方就讓身邊隨侍拿著算盤和紙筆仔細記下,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就直接開口詢問殿內候著的這些人。
隻是看了一整天,武惠妃麵上也難免露出乏意,一抬頭正好看到殿門邊上正探頭探腦往裏看的李長安,她幹脆放下手中的薄冊,揮手讓這些人今日先迴去,明日再繼續。
等到殿內外人都行禮退下以後,武惠妃招招手示意李長安過來。
“在那探頭探腦的幹什麽呢?”
李長安三步並作兩步走到武惠妃身邊,卻沒有如往常一樣撲到武惠妃懷裏,而是鄭重地站在武惠妃麵前。
“阿娘,我有一個絕佳的賺錢好點子。”李長安努力讓自己看起來更靠譜一點。
可惜五歲的小孩無論她做什麽都沒法讓三十九歲的大人覺得她靠譜。
武惠妃捂著嘴,從指縫間竄出兩聲輕笑,顯然是被李長安這副小大人的模樣的逗笑了。
“我是很認真的。”李長安將自己寫的幾張計劃書塞進武惠妃手裏。
“現在不是茶樹發芽的時候,所以暫時我沒法拿出成品來讓阿娘嚐一嚐,可是等到明年二月茶樹長芽,我就可以找人炒揉茶葉,阿娘到時候就是新版茶葉有多好喝了。到時候全大唐的人都會買咱們的茶葉,我們就會有花不完的錢了!”
拉投資就要使勁吹噓前景,先別管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先把美好前景吹噓出來才能讓投資人有投資意願。
武惠妃聽著李長安這一番天花亂墜的吹噓,還真對她這個“驚天動地”的大買賣產生了一點興趣,她拿起李長安塞給她的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