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歷史同人] 穿唐後,導師和我麵麵相覷 作者:金玉滿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老僕見著李長安略有些驚訝,不過片刻後就掩飾好了自己的驚訝,恭敬如對待成人一樣,甚至比對待成人更恭敬七分。
這樣小的孩子就能有一個平康坊的鋪子,必定是家中大人贈予,能將平康坊價值千金的鋪子送給小兒逗趣兒的人家,整個大唐也找不出來幾家。
李長安也從他們口中得知了這個鋪子的部分由來。
這個鋪子原來是屬於一戶姓杜的人家的,後來那戶姓杜的人家就將這個鋪子送給了一位姓張的貴人,再然後就不知道了,他們二人原本是杜家的家僕,就一直隨著這鋪麵被送來送去,到後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的主家是誰了。
再往後的事情李長安大概能猜個八分,估計是這鋪麵被一路往上送,從某個想要求官的官員手中送到了武惠妃手中,武惠妃名下的財富太多了,這麵積不大地段也不頂好的鋪子地契被她拿著隨手壓了箱底,直至近幾日想著送後輩一個彩頭才從角落中翻出地契和老僕的身契給了她。
這鋪子就這麽到了她手中。
這兩個老僕兩個都姓杜,一個叫杜正,一個叫杜清,都是打小在長安長大的老人,對長安十分熟悉,大事小事都知道一點,還會識字算帳,要不然也不會被當作鋪子的一部分送給貴人。
武惠妃把這兩個人給她的時候難道是覺得“孩子大了,應該學著培養自己的小小勢力”嗎?
雖然李長安覺得武惠妃可能從來就沒注意過跟這個鋪子綁定在一起還有兩個老僕。
“你們在這鋪子幹了多少年的活計了?”李長安不動聲色套話。
名為杜正的方臉老人拱手道:“有二十年了,這鋪子原是杜老太爺留給子孫的產業,我二人也是杜老太爺一手教出來的掌櫃,隻是子孫不成器,當街鬥毆被抓進了獄裏,為了將人撈出來,隻能將這間鋪子送了人疏通關係……這糕點鋪裏的糕娘子投了別處,就剩下我二人身契在此,隻得守著這鋪子空度日。”
難怪武惠妃給自己這個鋪子呢,原來這鋪子原本是個糕點鋪子,送糕點鋪子給六歲小孩,的確很合適了。
杜正一口氣把他知道的東西都講了出來,而後就眼巴巴看著李長安,眼中的期盼都要溢出來的。
沒辦法,鋪子倒閉後的這兩年他們連這鋪子的主家是誰都不知道,更別提去上門要工錢了,他們雖是賣身的奴籍,可平日也是要吃喝的呀。這兩年裏,他們二人隻能偷摸做些零工養活自己,苦極了。
可偏偏礙於奴籍又不敢跑,隻能在這守著這個空鋪子,祈禱著素未蒙麵的主人家有朝一日能想起這個鋪子,順帶著給他們兩個老僕包攬吃住。
“既如此,那往後接著做糕點鋪子就是了,正好我平日也愛鑽研糕點。”李長安這倒不是假話。
她現在也沒其他事情能幹,平日就是看看書琢磨琢磨吃喝。小院中隻有她和曹野那姬兩個人居住,宮內膳房送來的飯菜不難吃但也不算好吃,偶爾饞了,李長安就會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吃。
“要把鋪子重新開起來就你們二人可不夠,得去東市再雇幾個人來。”李長安伸出手指盤算著,“兩個打雜的,兩個跑腿的,還要再買幾個胡姬做糕點和招攬客人。”
“娘子,這些人手咱家都有,何必再從外麵找不知根底的雜工呢?”跟在李長安身後負責保護她的侍衛不由出聲。
李長安對著他眨了眨眼,略帶撒嬌道:“我頭迴經營鋪子,自然應當一切都自己親自動手了。咱家雖有人,可用母親的人和我自己找的人手是不一樣的。”
侍衛就不再說話了,他本來就隻是武惠妃派來保護李長安的,方才的事情,他插嘴已經是僭越了。
說到底不過是五歲孩童小打小鬧,小公主願意玩便玩吧。
本來此事交給老僕去辦即可,可李長安非要自己親自去買人,一副湊熱鬧的模樣。
畢竟還隻是個孩子,天性愛玩。
李長安的錢財雖說跟其他皇子公主比起來不值一提,可放在皇家之外卻也不算少了,曹野那姬從曹國帶來的嫁妝,武惠妃平日的賞賜,加起來也有千貫。
她十分大手筆的買了四個年輕小廝,又買了四個貌美胡姬。
“咱們這丁點大的鋪子,哪用得著四個胡姬招待啊。”杜正倒是已經想著給自己的新主家省錢了。
胡姬可不便宜,一個就要幾千錢呢。
“買就買了,我還差那點錢嗎?”李長安的視線在幾個胡姬臉上轉了一圈,像是小兒玩笑一般,“況且你不覺得這幾個美姬長得有三分像我嗎?”
“哪能像您啊,也就鼻子有兩分相似……”杜正絮絮叨叨。
李長安沒有再說什麽。
的確和她不是很像,但是和如今消瘦到美貌所剩無幾的曹野那姬就實打實有或多或少的幾分相似了,不枉她轉遍了整個東市才找到這幾個胡姬。
第5章
有了人手,這店鋪中該賣什麽糕點又是難題。
買的四個胡姬中,有一個胡姬名叫青珠的是廚娘出身,會做糖脆餅,還會做軟棗糕,隻是這幾樣點心都不是什麽稀奇玩意,青珠做出的味道也隻是平平無奇,並不足以撐起一個糕點鋪子。
“去買些山楂和黃糖來,我教青珠做冰糖葫蘆。”李長安想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一個好上手的甜點。
這樣小的孩子就能有一個平康坊的鋪子,必定是家中大人贈予,能將平康坊價值千金的鋪子送給小兒逗趣兒的人家,整個大唐也找不出來幾家。
李長安也從他們口中得知了這個鋪子的部分由來。
這個鋪子原來是屬於一戶姓杜的人家的,後來那戶姓杜的人家就將這個鋪子送給了一位姓張的貴人,再然後就不知道了,他們二人原本是杜家的家僕,就一直隨著這鋪麵被送來送去,到後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的主家是誰了。
再往後的事情李長安大概能猜個八分,估計是這鋪麵被一路往上送,從某個想要求官的官員手中送到了武惠妃手中,武惠妃名下的財富太多了,這麵積不大地段也不頂好的鋪子地契被她拿著隨手壓了箱底,直至近幾日想著送後輩一個彩頭才從角落中翻出地契和老僕的身契給了她。
這鋪子就這麽到了她手中。
這兩個老僕兩個都姓杜,一個叫杜正,一個叫杜清,都是打小在長安長大的老人,對長安十分熟悉,大事小事都知道一點,還會識字算帳,要不然也不會被當作鋪子的一部分送給貴人。
武惠妃把這兩個人給她的時候難道是覺得“孩子大了,應該學著培養自己的小小勢力”嗎?
雖然李長安覺得武惠妃可能從來就沒注意過跟這個鋪子綁定在一起還有兩個老僕。
“你們在這鋪子幹了多少年的活計了?”李長安不動聲色套話。
名為杜正的方臉老人拱手道:“有二十年了,這鋪子原是杜老太爺留給子孫的產業,我二人也是杜老太爺一手教出來的掌櫃,隻是子孫不成器,當街鬥毆被抓進了獄裏,為了將人撈出來,隻能將這間鋪子送了人疏通關係……這糕點鋪裏的糕娘子投了別處,就剩下我二人身契在此,隻得守著這鋪子空度日。”
難怪武惠妃給自己這個鋪子呢,原來這鋪子原本是個糕點鋪子,送糕點鋪子給六歲小孩,的確很合適了。
杜正一口氣把他知道的東西都講了出來,而後就眼巴巴看著李長安,眼中的期盼都要溢出來的。
沒辦法,鋪子倒閉後的這兩年他們連這鋪子的主家是誰都不知道,更別提去上門要工錢了,他們雖是賣身的奴籍,可平日也是要吃喝的呀。這兩年裏,他們二人隻能偷摸做些零工養活自己,苦極了。
可偏偏礙於奴籍又不敢跑,隻能在這守著這個空鋪子,祈禱著素未蒙麵的主人家有朝一日能想起這個鋪子,順帶著給他們兩個老僕包攬吃住。
“既如此,那往後接著做糕點鋪子就是了,正好我平日也愛鑽研糕點。”李長安這倒不是假話。
她現在也沒其他事情能幹,平日就是看看書琢磨琢磨吃喝。小院中隻有她和曹野那姬兩個人居住,宮內膳房送來的飯菜不難吃但也不算好吃,偶爾饞了,李長安就會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吃。
“要把鋪子重新開起來就你們二人可不夠,得去東市再雇幾個人來。”李長安伸出手指盤算著,“兩個打雜的,兩個跑腿的,還要再買幾個胡姬做糕點和招攬客人。”
“娘子,這些人手咱家都有,何必再從外麵找不知根底的雜工呢?”跟在李長安身後負責保護她的侍衛不由出聲。
李長安對著他眨了眨眼,略帶撒嬌道:“我頭迴經營鋪子,自然應當一切都自己親自動手了。咱家雖有人,可用母親的人和我自己找的人手是不一樣的。”
侍衛就不再說話了,他本來就隻是武惠妃派來保護李長安的,方才的事情,他插嘴已經是僭越了。
說到底不過是五歲孩童小打小鬧,小公主願意玩便玩吧。
本來此事交給老僕去辦即可,可李長安非要自己親自去買人,一副湊熱鬧的模樣。
畢竟還隻是個孩子,天性愛玩。
李長安的錢財雖說跟其他皇子公主比起來不值一提,可放在皇家之外卻也不算少了,曹野那姬從曹國帶來的嫁妝,武惠妃平日的賞賜,加起來也有千貫。
她十分大手筆的買了四個年輕小廝,又買了四個貌美胡姬。
“咱們這丁點大的鋪子,哪用得著四個胡姬招待啊。”杜正倒是已經想著給自己的新主家省錢了。
胡姬可不便宜,一個就要幾千錢呢。
“買就買了,我還差那點錢嗎?”李長安的視線在幾個胡姬臉上轉了一圈,像是小兒玩笑一般,“況且你不覺得這幾個美姬長得有三分像我嗎?”
“哪能像您啊,也就鼻子有兩分相似……”杜正絮絮叨叨。
李長安沒有再說什麽。
的確和她不是很像,但是和如今消瘦到美貌所剩無幾的曹野那姬就實打實有或多或少的幾分相似了,不枉她轉遍了整個東市才找到這幾個胡姬。
第5章
有了人手,這店鋪中該賣什麽糕點又是難題。
買的四個胡姬中,有一個胡姬名叫青珠的是廚娘出身,會做糖脆餅,還會做軟棗糕,隻是這幾樣點心都不是什麽稀奇玩意,青珠做出的味道也隻是平平無奇,並不足以撐起一個糕點鋪子。
“去買些山楂和黃糖來,我教青珠做冰糖葫蘆。”李長安想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一個好上手的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