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頁
災年!全家團滅前,天降小福寶 作者:花期遲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乎眾人見麵第一句話,都是……
「你聽說了嗎,六皇子要登基做皇帝了!」
「當然聽說了,六皇子運氣真是太好了!先前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爭的多厲害啊,沒想到他們都給六皇子做了嫁衣!」
「你們知道什麽,六皇子可不隻是運氣好!邊關戰事都記得吧,那羅剎鬼子多兇,恨不得生吃人肉,生喝人血!咱們六皇子殿下,不,咱們新皇硬是親自上陣殺敵,打了足足一個多月,把進犯的羅剎鬼子殺了大半!」
「當真?六皇子……不,新皇威武!比起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不顧百姓死活的皇帝,這樣的新皇起碼能庇護咱們百姓平安啊!」
「是啊,我也是高興呢!真希望閣老們能早些把新皇迎接迴來!」
「我也是,到時候我要跪在街邊磕頭!我家祖輩就是從北地搬過來的,其中吃了多少辛苦,簡直說不完。若是那時候就有這樣的新皇,也不至於背井離鄉,顛沛流離了。」
百姓們所說所求,其實是最簡單,不過是誰給他們一個安穩的日子,他們就真心敬重誰,擁護誰!
而各個權貴世家,官宦門第,他們所想所求就更多一些。
有人後悔之前沒有早早抱了六皇子的大腿,有人謀算著怎麽討好六皇子。更多人則惦記起了新皇的後宮……
漂亮姑娘家家都有,若是能送進宮,得了新皇的寵愛,生下皇子,那榮華富貴起碼又可以維持幾十年!
北風從來都是最好的送信使者,帶著新皇的信息很快就到了江南岸。
雖然定下新皇的過程曲折了一些,但到底是定下來了。京都的混亂結束,一些躲避在江南的人就惦記迴去了。
當然,常縣令這個「自家人」,是最先一批得到消息的人。
他暗中支持擁護了多少年的主子,馬上要坐上那把椅子了,這就意味著他蹲守秀山多年,馬上就要一飛沖天,入主朝堂了!
喜悅,自然是要多多分享才能更高興啊。
於是,楊麗華借住的小院兒,迎來了登門拜訪的常縣令。
陳昭已經出手了最後一批珠寶,也剛剛送走押送糧食和銀錢的車隊,突然見得常縣令過來,他還有些驚訝。
畢竟他們是避居在此,被有心人看到縣令拜訪,多少都會有些麻煩。
不想常縣令很是高興,開口就道,「陳兄弟,大喜,大喜啊!」
陳昭多聰明啊,幾乎是立刻想到了邊關,他趕緊問道,「可是邊關大捷?」
常縣令哈哈笑,應道,「邊關大捷,但還有更好的消息!你快安排一桌兒好酒菜,我再告訴你!」
陳昭聽得哭笑不得,自然吩咐了王大河去酒樓叫一桌兒上等席麵。然後,他引著常縣令去書房說話。
常縣令特意帶了兒子常適,也是想著多親近一下。畢竟以後六皇子登基,他們常家和陳昭、陳瑞陽都屬於一人得道,有幸跟著升天的「雞犬」!
第四百七十八章 是時候撒網了!
正好,陳瑞陽背著珠珠從院裏出來,後邊跟著楊麗華。
陳瑞陽見到新結識的好夥伴,自然是高興,開口招唿道,「常適,你什麽時候來的?」
常適不知道如何稱唿楊麗華,隻是笑著行禮。
陳昭趕緊給常縣令父子介紹,「這位是我的義姐,瑞陽的義母,夫家姓邰。」
說罷,他望向四周,見得並沒有外人才稍稍放低了聲音,又添了一句,「也是六皇子殿下的姨母。」
常縣令趕緊帶著兒子行了大禮,「下官常玉,見過邰夫人。突然登門,真是叨擾夫人了。」
楊麗華抬手虛扶一把,溫和笑道,「常縣令客氣了,我就是普通農家婦人,當不得您如此大禮。」
常縣令卻堅持把禮數做足,半點兒不敢怠慢。
楊麗華惦記邊關,就問道,「常縣令可有邊關的消息,不知戰事如何?」
常縣令趕緊應道,「邰夫人放心,我這次過來就是為了此事。剛剛接到京都的消息,三位爭搶皇位的皇子都意外亡故了,朝臣們舉薦六殿下登基。碰巧六殿下帶領戍邊軍打敗了羅剎主力,捷報傳到京都。已經有閣老帶隊,護著新皇的依仗趕往邊關,迎接六殿下迴京都登基了!」
楊麗華驚喜之極,開口就道,「邊關大捷,這可太好了!康成如何,可有受傷?還有我家永安呢,消息裏都有提及嗎?」
常縣令愣了一下,難道不應該先高興六皇子即將登基嗎?
這位姨夫人居然先擔心六皇子有沒有受傷,擔心她同樣在征戰的兒子!
但迴過神之後,他對楊麗華更恭敬了三分。
顯然,在楊麗華心裏,權勢沒有親人的安危重要。
怪不得六皇子看重這位姨母,特意送到他這裏避居,還曾吩咐他,凡事一定以這位姨母的安危為重。
「邰夫人放心,六殿下一切安好,消息裏也沒說任何人受傷。邊關大捷,戍邊軍氣勢如虹,想必很快就會徹底殲滅來犯之敵!」
楊麗華稍稍放了心,笑著同陳昭說道,「常大人帶來如此喜訊,理應慶賀一番。你們到書房喝茶,我去安排酒菜。」
陳昭趕緊說道,「大姐不要費心,我已經安排下去了。」
這時候,一直被忽略的珠珠卻不幹了,奶聲奶氣抗議,「舅舅,舅舅!你忘了珠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你聽說了嗎,六皇子要登基做皇帝了!」
「當然聽說了,六皇子運氣真是太好了!先前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爭的多厲害啊,沒想到他們都給六皇子做了嫁衣!」
「你們知道什麽,六皇子可不隻是運氣好!邊關戰事都記得吧,那羅剎鬼子多兇,恨不得生吃人肉,生喝人血!咱們六皇子殿下,不,咱們新皇硬是親自上陣殺敵,打了足足一個多月,把進犯的羅剎鬼子殺了大半!」
「當真?六皇子……不,新皇威武!比起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不顧百姓死活的皇帝,這樣的新皇起碼能庇護咱們百姓平安啊!」
「是啊,我也是高興呢!真希望閣老們能早些把新皇迎接迴來!」
「我也是,到時候我要跪在街邊磕頭!我家祖輩就是從北地搬過來的,其中吃了多少辛苦,簡直說不完。若是那時候就有這樣的新皇,也不至於背井離鄉,顛沛流離了。」
百姓們所說所求,其實是最簡單,不過是誰給他們一個安穩的日子,他們就真心敬重誰,擁護誰!
而各個權貴世家,官宦門第,他們所想所求就更多一些。
有人後悔之前沒有早早抱了六皇子的大腿,有人謀算著怎麽討好六皇子。更多人則惦記起了新皇的後宮……
漂亮姑娘家家都有,若是能送進宮,得了新皇的寵愛,生下皇子,那榮華富貴起碼又可以維持幾十年!
北風從來都是最好的送信使者,帶著新皇的信息很快就到了江南岸。
雖然定下新皇的過程曲折了一些,但到底是定下來了。京都的混亂結束,一些躲避在江南的人就惦記迴去了。
當然,常縣令這個「自家人」,是最先一批得到消息的人。
他暗中支持擁護了多少年的主子,馬上要坐上那把椅子了,這就意味著他蹲守秀山多年,馬上就要一飛沖天,入主朝堂了!
喜悅,自然是要多多分享才能更高興啊。
於是,楊麗華借住的小院兒,迎來了登門拜訪的常縣令。
陳昭已經出手了最後一批珠寶,也剛剛送走押送糧食和銀錢的車隊,突然見得常縣令過來,他還有些驚訝。
畢竟他們是避居在此,被有心人看到縣令拜訪,多少都會有些麻煩。
不想常縣令很是高興,開口就道,「陳兄弟,大喜,大喜啊!」
陳昭多聰明啊,幾乎是立刻想到了邊關,他趕緊問道,「可是邊關大捷?」
常縣令哈哈笑,應道,「邊關大捷,但還有更好的消息!你快安排一桌兒好酒菜,我再告訴你!」
陳昭聽得哭笑不得,自然吩咐了王大河去酒樓叫一桌兒上等席麵。然後,他引著常縣令去書房說話。
常縣令特意帶了兒子常適,也是想著多親近一下。畢竟以後六皇子登基,他們常家和陳昭、陳瑞陽都屬於一人得道,有幸跟著升天的「雞犬」!
第四百七十八章 是時候撒網了!
正好,陳瑞陽背著珠珠從院裏出來,後邊跟著楊麗華。
陳瑞陽見到新結識的好夥伴,自然是高興,開口招唿道,「常適,你什麽時候來的?」
常適不知道如何稱唿楊麗華,隻是笑著行禮。
陳昭趕緊給常縣令父子介紹,「這位是我的義姐,瑞陽的義母,夫家姓邰。」
說罷,他望向四周,見得並沒有外人才稍稍放低了聲音,又添了一句,「也是六皇子殿下的姨母。」
常縣令趕緊帶著兒子行了大禮,「下官常玉,見過邰夫人。突然登門,真是叨擾夫人了。」
楊麗華抬手虛扶一把,溫和笑道,「常縣令客氣了,我就是普通農家婦人,當不得您如此大禮。」
常縣令卻堅持把禮數做足,半點兒不敢怠慢。
楊麗華惦記邊關,就問道,「常縣令可有邊關的消息,不知戰事如何?」
常縣令趕緊應道,「邰夫人放心,我這次過來就是為了此事。剛剛接到京都的消息,三位爭搶皇位的皇子都意外亡故了,朝臣們舉薦六殿下登基。碰巧六殿下帶領戍邊軍打敗了羅剎主力,捷報傳到京都。已經有閣老帶隊,護著新皇的依仗趕往邊關,迎接六殿下迴京都登基了!」
楊麗華驚喜之極,開口就道,「邊關大捷,這可太好了!康成如何,可有受傷?還有我家永安呢,消息裏都有提及嗎?」
常縣令愣了一下,難道不應該先高興六皇子即將登基嗎?
這位姨夫人居然先擔心六皇子有沒有受傷,擔心她同樣在征戰的兒子!
但迴過神之後,他對楊麗華更恭敬了三分。
顯然,在楊麗華心裏,權勢沒有親人的安危重要。
怪不得六皇子看重這位姨母,特意送到他這裏避居,還曾吩咐他,凡事一定以這位姨母的安危為重。
「邰夫人放心,六殿下一切安好,消息裏也沒說任何人受傷。邊關大捷,戍邊軍氣勢如虹,想必很快就會徹底殲滅來犯之敵!」
楊麗華稍稍放了心,笑著同陳昭說道,「常大人帶來如此喜訊,理應慶賀一番。你們到書房喝茶,我去安排酒菜。」
陳昭趕緊說道,「大姐不要費心,我已經安排下去了。」
這時候,一直被忽略的珠珠卻不幹了,奶聲奶氣抗議,「舅舅,舅舅!你忘了珠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