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你讓朕,看的就是這個?
開局被老朱綁架,我反手踹他大胯 作者:似風無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看著李世民的時候,後者的目光也在看著他。
這一刻,這兩人的會麵,連帶著顧淵的目光都滿是好奇。
說起來,這也算是兩大史詩級秦王的會麵了!
秦國的王號,是嬴政與生俱來的,他將秦王變成了秦皇。
而李世民,則是將秦王的王號抬到了另一個高度。
在唐以前,封王者,以晉為尊。
而唐以後,秦王的字號便一躍成為了諸王之最。
秦王也成為了另一個象征。
嬴政看著眼前的李世民,目光中倒也多了份讚賞。
眼前的人,看起來英武不凡,一身的氣勢連帶著都有些不輸於他,這樣的後輩皇帝,倒也沒侮辱了皇帝的名號。
同樣的,李世民亦是死死的盯著嬴政。
在聽到承乾喊對方始皇帝的那一刻,李世民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對方的身上。
這位史書記載的暴君,並沒有書上說的那般生的虎狼之像,那一份淩厲的氣勢,連他都不得不讚歎。
果然是橫掃六國的始皇帝啊!
對於始皇帝,李世民心裏說不上厭惡,甚至於對於對方能的功績,他的心裏也是認可的。
至於對方的暴虐,他倒也沒多大的看法,甚至於以此自薦。
“大唐皇帝,見過始皇帝!”
終究是後輩,兩人對視,李世民還是率先見了一禮。
嬴政點頭:“大唐皇帝,倒也不錯!”
隻是簡單的應答,兩者之間似乎都沒有往下說的打算。
顧淵有些訝異,原以為兩人見麵多少會說些什麽,沒想到結果就這般草草結束了。
嬴政又坐迴去翻看著手中的漢語字典。
顧淵則是簡單的給李世民介紹了一下後世的情況。
“這麽說,如今的這裏,便是長安了?”
在聽到顧淵的講述後,李世民的目光充滿了好奇。
知曉了此地身處於後世的長安之後,那份好奇心不由的便變得更重了。
顧淵點了點頭,一邊的李承乾這功夫跟著開口。
“顧兄,承乾一直以來也未曾見過後世長安的繁華,此番過來,倒是想帶著兕子去看一看……”
李承乾笑著開口,聽到這般請求後,顧淵倒也沒猶豫,直接便點了點頭。
“閑著倒也是閑著,我也好長時間沒在西都城轉一轉了!”
“今天天氣正好,我便帶著你們看一看吧!”
說著,顧淵的目光隨即落在始皇帝身上。
“政哥,一起看看吧,大秦的鹹陽,如今也被包含在西都城內!”
話音落下,嬴政朝著顧淵看了一眼,隨即想了想便點了點頭。
此前一直在養病,他對於後世的印象也沒有多少。
眼下顧淵提議,嬴政索性便也跟著起身答應了下來。
不多時。
從私家莊園出發,顧淵開著一輛越野車,拉著一眾人,直接轉身便上了環城高速。
“這是去哪?”
副駕上的嬴政一邊好奇的打量著環城高架,一邊隨口朝著顧淵問了一句。
聽到詢問,後者嘴角翹了翹。
“去看看政哥你的大秦兵卒!”
眼下時間還早,邊上還有著始皇帝,顧淵下意識想到的便是兵馬俑和始皇陵。
大秦的鹹陽城,現如今也隻剩下遺址,新建起來的跟他在大秦看過的鹹陽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帶著始皇帝看鹹陽遺址,有什麽意思。
要帶,就帶他去始皇陵看看。
也不知道等會始皇帝看到兵馬俑的時候,會是什麽心情。
大秦兵卒?
嬴政愣了下?
難不成,現如今的後世,還有著所謂的大秦兵士?
他臉上有些疑惑,身後李世民三人也是一臉的好奇。
直至,一眾人出現在兵馬俑的俑坑之前,嬴政的臉色多少有些發黑了起來。
“你讓朕看的就是這個?”
透過明顯的隔離鏡,視野中一道道的巨坑之內,是排列的整整齊齊各式各樣的大秦兵卒。
對於嬴政來說,類似於兵馬俑這樣的東西,不過是大秦曆代先輩們的陪葬之物。
而這功夫聽著邊上導遊扯著嗓子的介紹,他自然也明白,這裏就是驪山陵邊上的陪葬坑,而這些兵俑,就是陪葬他這位始皇帝的。
嬴政的心情多少有些不太美妙。
自己觀摩自己的陵寢,能有什麽好的心情。
他沒想到後世之人,已經將觀摩自己的陵寢當作了一個景點一般。
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人影,這種被人瞪大眼睛觀摩的場景,嬴政的心情多少有些糟糕。
倒是邊上的李家父子三人,此刻正目不轉睛的趴在玻璃上盯著下麵的一個個俑坑。
“沒想到這些泥俑竟然看起來栩栩如生!”
這也叫栩栩如生?
嬴政撇了撇嘴,他記得工匠燒製完這些陶俑,會給這些陶俑上色,每一個陶俑都有一個專門的工匠負責。
而他印象中的陶俑根本不是這般樣子。
這功夫,一邊突然有人扯了扯嬴政的衣袖。
“這位老哥,一看就是始皇帝的忠實粉絲吧,來看兵馬俑還穿著大秦的常服!”
“不得不說,老哥,你這一身太讚了!”
“對對對,這眼神,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始皇帝啊!”
邊上突然冒出來的人影讓始皇帝有些側目,連帶著顧淵等人的目光也跟著落在了對方的身上。
顧淵朝著那人看了一眼,對方的胸口別著麥克風,似乎是場館的導遊。
或許是政哥這一身吸引了到了對方,連帶著這位導遊直接便帶著一大票人湊了過來。
嬴政的臉色有些發黑,心裏似乎強忍著怒意。
直至,他聽到邊上這位喋喋不休的人突然朝著麵前的那些人開口。
“各位,你們知道嗎?始皇帝可是我華夏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他雄才偉略,奠定了我華夏之基!”
“歐洲知道吧,同一時期古羅馬跟華夏也是大差不差的,但直至今天,歐洲卻依舊處於多國林立。”
“而我們華夏,因為在兩千年前橫空出世了一位驚才絕豔的帝王!”
“他一統六合,將整個華夏凝聚在一起,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而立郡縣……”
“是他的出現,華夏自此有了大一統的觀念……”
……
——
這一刻,這兩人的會麵,連帶著顧淵的目光都滿是好奇。
說起來,這也算是兩大史詩級秦王的會麵了!
秦國的王號,是嬴政與生俱來的,他將秦王變成了秦皇。
而李世民,則是將秦王的王號抬到了另一個高度。
在唐以前,封王者,以晉為尊。
而唐以後,秦王的字號便一躍成為了諸王之最。
秦王也成為了另一個象征。
嬴政看著眼前的李世民,目光中倒也多了份讚賞。
眼前的人,看起來英武不凡,一身的氣勢連帶著都有些不輸於他,這樣的後輩皇帝,倒也沒侮辱了皇帝的名號。
同樣的,李世民亦是死死的盯著嬴政。
在聽到承乾喊對方始皇帝的那一刻,李世民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落在了對方的身上。
這位史書記載的暴君,並沒有書上說的那般生的虎狼之像,那一份淩厲的氣勢,連他都不得不讚歎。
果然是橫掃六國的始皇帝啊!
對於始皇帝,李世民心裏說不上厭惡,甚至於對於對方能的功績,他的心裏也是認可的。
至於對方的暴虐,他倒也沒多大的看法,甚至於以此自薦。
“大唐皇帝,見過始皇帝!”
終究是後輩,兩人對視,李世民還是率先見了一禮。
嬴政點頭:“大唐皇帝,倒也不錯!”
隻是簡單的應答,兩者之間似乎都沒有往下說的打算。
顧淵有些訝異,原以為兩人見麵多少會說些什麽,沒想到結果就這般草草結束了。
嬴政又坐迴去翻看著手中的漢語字典。
顧淵則是簡單的給李世民介紹了一下後世的情況。
“這麽說,如今的這裏,便是長安了?”
在聽到顧淵的講述後,李世民的目光充滿了好奇。
知曉了此地身處於後世的長安之後,那份好奇心不由的便變得更重了。
顧淵點了點頭,一邊的李承乾這功夫跟著開口。
“顧兄,承乾一直以來也未曾見過後世長安的繁華,此番過來,倒是想帶著兕子去看一看……”
李承乾笑著開口,聽到這般請求後,顧淵倒也沒猶豫,直接便點了點頭。
“閑著倒也是閑著,我也好長時間沒在西都城轉一轉了!”
“今天天氣正好,我便帶著你們看一看吧!”
說著,顧淵的目光隨即落在始皇帝身上。
“政哥,一起看看吧,大秦的鹹陽,如今也被包含在西都城內!”
話音落下,嬴政朝著顧淵看了一眼,隨即想了想便點了點頭。
此前一直在養病,他對於後世的印象也沒有多少。
眼下顧淵提議,嬴政索性便也跟著起身答應了下來。
不多時。
從私家莊園出發,顧淵開著一輛越野車,拉著一眾人,直接轉身便上了環城高速。
“這是去哪?”
副駕上的嬴政一邊好奇的打量著環城高架,一邊隨口朝著顧淵問了一句。
聽到詢問,後者嘴角翹了翹。
“去看看政哥你的大秦兵卒!”
眼下時間還早,邊上還有著始皇帝,顧淵下意識想到的便是兵馬俑和始皇陵。
大秦的鹹陽城,現如今也隻剩下遺址,新建起來的跟他在大秦看過的鹹陽宮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帶著始皇帝看鹹陽遺址,有什麽意思。
要帶,就帶他去始皇陵看看。
也不知道等會始皇帝看到兵馬俑的時候,會是什麽心情。
大秦兵卒?
嬴政愣了下?
難不成,現如今的後世,還有著所謂的大秦兵士?
他臉上有些疑惑,身後李世民三人也是一臉的好奇。
直至,一眾人出現在兵馬俑的俑坑之前,嬴政的臉色多少有些發黑了起來。
“你讓朕看的就是這個?”
透過明顯的隔離鏡,視野中一道道的巨坑之內,是排列的整整齊齊各式各樣的大秦兵卒。
對於嬴政來說,類似於兵馬俑這樣的東西,不過是大秦曆代先輩們的陪葬之物。
而這功夫聽著邊上導遊扯著嗓子的介紹,他自然也明白,這裏就是驪山陵邊上的陪葬坑,而這些兵俑,就是陪葬他這位始皇帝的。
嬴政的心情多少有些不太美妙。
自己觀摩自己的陵寢,能有什麽好的心情。
他沒想到後世之人,已經將觀摩自己的陵寢當作了一個景點一般。
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人影,這種被人瞪大眼睛觀摩的場景,嬴政的心情多少有些糟糕。
倒是邊上的李家父子三人,此刻正目不轉睛的趴在玻璃上盯著下麵的一個個俑坑。
“沒想到這些泥俑竟然看起來栩栩如生!”
這也叫栩栩如生?
嬴政撇了撇嘴,他記得工匠燒製完這些陶俑,會給這些陶俑上色,每一個陶俑都有一個專門的工匠負責。
而他印象中的陶俑根本不是這般樣子。
這功夫,一邊突然有人扯了扯嬴政的衣袖。
“這位老哥,一看就是始皇帝的忠實粉絲吧,來看兵馬俑還穿著大秦的常服!”
“不得不說,老哥,你這一身太讚了!”
“對對對,這眼神,簡直就是我心目中的始皇帝啊!”
邊上突然冒出來的人影讓始皇帝有些側目,連帶著顧淵等人的目光也跟著落在了對方的身上。
顧淵朝著那人看了一眼,對方的胸口別著麥克風,似乎是場館的導遊。
或許是政哥這一身吸引了到了對方,連帶著這位導遊直接便帶著一大票人湊了過來。
嬴政的臉色有些發黑,心裏似乎強忍著怒意。
直至,他聽到邊上這位喋喋不休的人突然朝著麵前的那些人開口。
“各位,你們知道嗎?始皇帝可是我華夏第一位大一統的皇帝,他雄才偉略,奠定了我華夏之基!”
“歐洲知道吧,同一時期古羅馬跟華夏也是大差不差的,但直至今天,歐洲卻依舊處於多國林立。”
“而我們華夏,因為在兩千年前橫空出世了一位驚才絕豔的帝王!”
“他一統六合,將整個華夏凝聚在一起,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而立郡縣……”
“是他的出現,華夏自此有了大一統的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