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浴室關了洗衣機的蓋子,拉開窗簾,星月夜,燈火闌珊。
固定電話鈴響起,許晏清走出來去接。
現在家裏還用座機的人真的不多了,他算一個。
當年托潘毅駿轉告她,他這個公寓的固定電話。
也是怕她萬一有事找不到自己,至少這個號碼不會變。
隻是那麽多的騷擾電話裏,從來沒有她的來電。
為此他特地去開通了來電顯示,剛開始的時候,還經常會去看看,有沒有021開頭的來電,但事實證明,沒有,從來沒有。
自他們分手之後,她的手機他再也打不通了,也許是被她列入了拒接的黑名單裏了。
她,大概是真的很恨他吧,就這樣放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就這樣選擇了妥協。
就像剛開始,他也那麽恨她一樣,恨她的懦弱,恨她的退縮,恨她把愛拱手相讓。
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哪兒還能恨得起來呢?隻是想她,十分的想她而已。
許晏清笑自己矯情,接起了電話,是出版社的編輯跟他約時間。
出版社要把上次他成稿的那兩本關於未來公共政策導向解讀和關於最新社會發展趨勢概述的著作再核一核稿,然後就要排版印刷出版了。
也是這兩年開始,他逐步將以前的一些手稿進行了修改和整理。
第一本是關於經濟改革前沿解讀的,被許多行政學院列為了推薦書目和教材,已經印刷了80萬冊。
此後又出版了4本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論著的著作,印刷量都突破了百萬,甚至其中兩本政策解讀的著作,成了備考公考的聖經。
反正閑來無事,就寫一些時政類文章,用筆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這次的未來公共政策導向解讀,也是他專欄文章的一部合集。
約定了去新成文化大廈的時間,掛了電話,坐到辦公桌前用郵箱收編輯發來的已經完成排版的pdf文件。
不自覺點進了標星郵件那一欄,裏麵都是曾經,跟她分手後,他寫給她的郵件,隻是從未發送過。
最初的那些信,每日都有,字裏行間都是不甘和憤恨。
原來他也有情緒那麽激動的時候,那感受真是陌生。
然而時間流逝,歲月翻篇,那些念頭也都淡了。
最後一封,是在五年前。
他不由得想,對她的愛,到底有沒有淡?到底,還愛不愛她?
上次迴滬,明明那麽想見她,卻怕看到她,於是隻是問了新區陪同的區領導,她現在在哪裏,怎麽樣了。幸好那位區領導並不認識她,隻是顯然的,她的籍籍無名,定然是因為她的處境恐怕好不到哪裏去吧?
而她後來有沒有想起過他?還是真的已經放下了?
提示音顯示文件已經下載完畢了,許晏清拉迴了思緒,關了郵箱,收了文件導入到pad上翻看。
不知不覺專注地看著,一頁頁地翻著,看完了之後起身,才發現已經淩晨兩點了,匆忙睡下,甚至忘了吃晚飯。
周六早上起來,腹中飢鳴。
若是她在,一定又會說他,那麽不會照顧自己,但必然是第一時間幫他下一碗麵,加兩個荷包蛋,她親手下的麵,那滋味真的很不錯,跟當年奶奶煮的一樣好吃。
那是家的味道。
隻是,再也吃不到了。
換衣服出門前照了照鏡子,鏡子裏的自己,也不知何時開始冒出了一根白髮。
是不是這一世,終究,隻能這樣了?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今天有公務接待,夏瑾嫻匆匆忙忙化了淡妝出門,他說過,淡妝是職場女性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就像他說過,文章就是一個部門的臉麵一樣。
他教她的那麽多,可是當她學會了,他早就已經退出了她的世界。
中介公司打電話來說,前一任租客欠了九個月的房租,現在已經被趕走了。
中介小哥對夏瑾嫻一通馬屁,夏瑾嫻卻不吃這套。
夏瑾嫻道,「我的幾套房都是掛在你們這裏出租的,我一般都挺好說話,但是這套的租客必須要我親自看過才行,如果下次再這樣,我隻能說抱歉了。」
對方中介小哥自知理虧,但畢竟做銷售的,除了嘴巴厲害,臉皮也厚,說了半天,就是希望留住這單租房生意。
看來最近房產淡季,生意不好,連帶租房這些蠅頭小利也不能落下。
夏瑾嫻趕著去接待,不耐煩跟他囉嗦,隻道,「必須是三口之家。」
她總覺得,那套他買下的,隻寫了她名字的房子,就該住著和和美美,倖幸福福的一家人。
就當是,成全了當年他們未能完成的心願吧。
機管局的公務車來接她,夏瑾嫻把停車證放在前擋的位置,司機老張是熟人了,打了招唿,就往考斯特最後一排去了。
車開去了集合點,她拿著名單核對著,每個委員的電話她都有,這也是她諸多習慣之一。
那時候剛到管委會的時候她還是個實習生,什麽都不懂。
上班第一天,許晏清扔了一本通訊錄給她,讓她這一整天什麽都不要做,先把通訊錄上所有人的電話都輸入到手機裏,還必須分門別類做好備註。
那天輸號碼輸到了晚上8點才輸完,手都要廢了。
當年她以為那是他給她的一記下馬威,後來才知道,這是多麽好的一個習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固定電話鈴響起,許晏清走出來去接。
現在家裏還用座機的人真的不多了,他算一個。
當年托潘毅駿轉告她,他這個公寓的固定電話。
也是怕她萬一有事找不到自己,至少這個號碼不會變。
隻是那麽多的騷擾電話裏,從來沒有她的來電。
為此他特地去開通了來電顯示,剛開始的時候,還經常會去看看,有沒有021開頭的來電,但事實證明,沒有,從來沒有。
自他們分手之後,她的手機他再也打不通了,也許是被她列入了拒接的黑名單裏了。
她,大概是真的很恨他吧,就這樣放棄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就這樣選擇了妥協。
就像剛開始,他也那麽恨她一樣,恨她的懦弱,恨她的退縮,恨她把愛拱手相讓。
可是這麽多年過去了,哪兒還能恨得起來呢?隻是想她,十分的想她而已。
許晏清笑自己矯情,接起了電話,是出版社的編輯跟他約時間。
出版社要把上次他成稿的那兩本關於未來公共政策導向解讀和關於最新社會發展趨勢概述的著作再核一核稿,然後就要排版印刷出版了。
也是這兩年開始,他逐步將以前的一些手稿進行了修改和整理。
第一本是關於經濟改革前沿解讀的,被許多行政學院列為了推薦書目和教材,已經印刷了80萬冊。
此後又出版了4本政策解讀和發展趨勢論著的著作,印刷量都突破了百萬,甚至其中兩本政策解讀的著作,成了備考公考的聖經。
反正閑來無事,就寫一些時政類文章,用筆名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這次的未來公共政策導向解讀,也是他專欄文章的一部合集。
約定了去新成文化大廈的時間,掛了電話,坐到辦公桌前用郵箱收編輯發來的已經完成排版的pdf文件。
不自覺點進了標星郵件那一欄,裏麵都是曾經,跟她分手後,他寫給她的郵件,隻是從未發送過。
最初的那些信,每日都有,字裏行間都是不甘和憤恨。
原來他也有情緒那麽激動的時候,那感受真是陌生。
然而時間流逝,歲月翻篇,那些念頭也都淡了。
最後一封,是在五年前。
他不由得想,對她的愛,到底有沒有淡?到底,還愛不愛她?
上次迴滬,明明那麽想見她,卻怕看到她,於是隻是問了新區陪同的區領導,她現在在哪裏,怎麽樣了。幸好那位區領導並不認識她,隻是顯然的,她的籍籍無名,定然是因為她的處境恐怕好不到哪裏去吧?
而她後來有沒有想起過他?還是真的已經放下了?
提示音顯示文件已經下載完畢了,許晏清拉迴了思緒,關了郵箱,收了文件導入到pad上翻看。
不知不覺專注地看著,一頁頁地翻著,看完了之後起身,才發現已經淩晨兩點了,匆忙睡下,甚至忘了吃晚飯。
周六早上起來,腹中飢鳴。
若是她在,一定又會說他,那麽不會照顧自己,但必然是第一時間幫他下一碗麵,加兩個荷包蛋,她親手下的麵,那滋味真的很不錯,跟當年奶奶煮的一樣好吃。
那是家的味道。
隻是,再也吃不到了。
換衣服出門前照了照鏡子,鏡子裏的自己,也不知何時開始冒出了一根白髮。
是不是這一世,終究,隻能這樣了?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今天有公務接待,夏瑾嫻匆匆忙忙化了淡妝出門,他說過,淡妝是職場女性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就像他說過,文章就是一個部門的臉麵一樣。
他教她的那麽多,可是當她學會了,他早就已經退出了她的世界。
中介公司打電話來說,前一任租客欠了九個月的房租,現在已經被趕走了。
中介小哥對夏瑾嫻一通馬屁,夏瑾嫻卻不吃這套。
夏瑾嫻道,「我的幾套房都是掛在你們這裏出租的,我一般都挺好說話,但是這套的租客必須要我親自看過才行,如果下次再這樣,我隻能說抱歉了。」
對方中介小哥自知理虧,但畢竟做銷售的,除了嘴巴厲害,臉皮也厚,說了半天,就是希望留住這單租房生意。
看來最近房產淡季,生意不好,連帶租房這些蠅頭小利也不能落下。
夏瑾嫻趕著去接待,不耐煩跟他囉嗦,隻道,「必須是三口之家。」
她總覺得,那套他買下的,隻寫了她名字的房子,就該住著和和美美,倖幸福福的一家人。
就當是,成全了當年他們未能完成的心願吧。
機管局的公務車來接她,夏瑾嫻把停車證放在前擋的位置,司機老張是熟人了,打了招唿,就往考斯特最後一排去了。
車開去了集合點,她拿著名單核對著,每個委員的電話她都有,這也是她諸多習慣之一。
那時候剛到管委會的時候她還是個實習生,什麽都不懂。
上班第一天,許晏清扔了一本通訊錄給她,讓她這一整天什麽都不要做,先把通訊錄上所有人的電話都輸入到手機裏,還必須分門別類做好備註。
那天輸號碼輸到了晚上8點才輸完,手都要廢了。
當年她以為那是他給她的一記下馬威,後來才知道,這是多麽好的一個習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