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被強行化緣
重生1988之我要變強 作者:半夏微涼的時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走著走著,李建華:突然問兩個人:“你們倆想要找兼職嗎?”
苗海清:“想啊,你要給我們介紹嗎?做什麽的?”
李建華:“看看你們想做什麽?我跟兩個同學搞了一個補習班,幫初中、高中的學生補課的。你們都是經過高考的人,可以當補習的老師,也可以出去發傳單,給我們找生源。”
苗海清:“嘿嘿,不過我學習不咋地,當時能夠考上本科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估計給別人講課的話有點困難。不過我們曉紅行啊,她考的比我強多了,給初中生講課,肯定沒有問題。”
劉曉紅拍了坑貨室友一巴掌:“滾一邊去,你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我也是低空飛過的好吧,一樣也那麽長時間沒有正兒八經的看書做題哦。估計早都還給老師了。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具體能做什麽,到時候再說唄?”
劉曉紅心裏想的是:培訓行業,現在是朝陽產業,未來近20年的最有前景的行業,一定要找一家有實力的品牌投資,以後就能夠坐在家等著數錢了。
至於發傳單、做補課老師,抱歉,她可沒有有那個美國時間。既然有更便捷的掙錢渠道,幹嘛還要苦哈哈的去掙那個辛苦錢呢?她又不需要在體驗生活了。還不如多找幾家未來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公司,投資呢,這樣既掙了錢,又讓錢更值錢了。
當然,這個就不需要告訴苗海清了,雖然是室友,但是該有的邊界感還是要有的。目前為止,這幾個室友表現的還挺好的。
苗海清想找兼職,自然想要更可能多的了解李建華的補習班,兩個人前麵聊得愈發的熱火朝天起來。
苗海清:“李建華,你們現在的補習班有多少學生啊?幾個老師?帶得過來嗎?”
李建華:“學生有幾十個,老師就不太夠了。有的家長要求比較高,希望能單獨給他家的孩子補課,這樣,就不能兼顧其他的學生,加上他們還有課,所以比較缺老師。”
劉曉紅:“一對一啊?”
李建華:“啊?對。你這樣總結,確實精準。這種學生家裏條件比較好,不在乎錢,隻要能出成績,多交點錢也願意。”
劉曉紅:“不缺錢啊,這樣好啊。這樣的學生,越多越好。你們補習班這樣的學生多嗎?占整體學生的多少百分比?”
李建華:“目前不是很多,一個年級也就三四個人,就這已經安排不過來了呢。不過,我的補習班也是剛剛起步,條件不是特別好,你們一會開了之後,希望不會特別失望。”
劉曉紅:“不會,剛起步,都不會特別好,都是慢慢來的。你一直都是高高在上,話少的要命,從來沒有想到,你會做補習班。”
李建華:“我也沒想到,後來發現還是學校裏的環境,更單純,更適合我,也算是學有所用,正好有同學提起來,幹脆就一起做了。”
劉曉紅:“挺好的,找個適合自己的,也是自己喜歡的行業,特別不容易,隻有這樣,才能堅持下去。不然,很難堅持的下去,最後還會跳槽轉行,從頭開始,那樣更痛苦。”
苗海清:“曉紅,如果不是咱倆是室友,聽你說的這樣有感觸,我會以為你真的經曆過呢。”
“啊?哪有,不過是被我爸媽他們天天念叨得,我也是現學現賣呢。”劉曉紅的聲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前世,她就是畢業之後,不知道做什麽,隨便找個工作,後來不停地跳槽,6~7年之後,才找到自己還算喜歡的行業,轉行,從頭開始,花了整整三年,經濟上才緩過來。
李建華的培訓班是租一個職高的老校區的一層樓作為教室的,大多都是初三、高三的學生。他們到的時候,正好有個學生家長,帶著一個學生正在諮詢,苗海清好奇心重,跑過去看熱鬧去了。劉曉紅跟著李建華去了老師辦公室。
李建華一邊給劉曉紅倒水,一邊說:“你也看到了,條件確實比較簡陋,要不要來湊個熱鬧?”
劉曉紅:“上班還是算了。我的精力有限,本身也不擅長理科,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生意,為了能夠看懂報表,才不會學這個專業呢。”
李建華:“你覺得補習班這個行業怎麽樣?有沒有摻一腳的想法?”
劉曉紅:“我就知道你沒事不會讓我們來看你的培訓班,果然是為了化緣。這個行業是不錯,可是成本低啊,管控也不嚴,你們算是反應比較快的。隻要幾個大學生,幾間教室,就可以做了,質量咋樣,說不準的。”
李建華:“是都可以做,但是想要做的好,專業,成為行業領頭羊就不是那麽容易得了。我既然做了,肯定是想做好的。現在確實遇到了資金的問題,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考慮要不要投一點。你自己不也說了,這個行業,很有發展前景。”
劉曉紅那個:“你應該不缺錢啊?你爸媽隨便支援一點,也夠你這個補習班的開銷了。”
李建華:“實不相瞞,就是因為跟他們鬧翻了。家裏麵原本給我找了一個銀行裏麵的工作,筆試、麵試也通過,但是我不想去。所以一生氣,就斷了我的經濟來源。”
劉曉紅豎起一個大拇哥:“牛!果然,你這算是遲來的叛逆期嗎?”
李建華:“就是突然不想一成不變,聽他們的話,走他們規劃好的路了。我也想靠我自己,試試看,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遠。”
劉曉紅:“厲害!有腦子的人和沒腦子的人就是不一樣。在商言商,那就給我介紹介紹你們這個補習班吧?我也不知道我手裏這倆小錢,夠不夠你折騰。”
李建華:“好啊。這個補習班啊,從去年正式招生開課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的。”
劉曉紅:“你請的老師都是在校學生是嗎?”
李建華:“我的三個同學都是已經畢業了的,其他的老師也都是大二、大三的學生。”
劉曉紅:“這樣吧,你把你剛才介紹的,還有去年的教學成果,匯總成年終總結給我一份,再寫一份發展計劃給我。看完之後,我再給你迴複。”
李建華:“正好,我這裏正好有現成的,稍等一下,馬上拿給你。”
苗海清:“想啊,你要給我們介紹嗎?做什麽的?”
李建華:“看看你們想做什麽?我跟兩個同學搞了一個補習班,幫初中、高中的學生補課的。你們都是經過高考的人,可以當補習的老師,也可以出去發傳單,給我們找生源。”
苗海清:“嘿嘿,不過我學習不咋地,當時能夠考上本科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估計給別人講課的話有點困難。不過我們曉紅行啊,她考的比我強多了,給初中生講課,肯定沒有問題。”
劉曉紅拍了坑貨室友一巴掌:“滾一邊去,你這不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嗎?我也是低空飛過的好吧,一樣也那麽長時間沒有正兒八經的看書做題哦。估計早都還給老師了。不如我們先去看看,具體能做什麽,到時候再說唄?”
劉曉紅心裏想的是:培訓行業,現在是朝陽產業,未來近20年的最有前景的行業,一定要找一家有實力的品牌投資,以後就能夠坐在家等著數錢了。
至於發傳單、做補課老師,抱歉,她可沒有有那個美國時間。既然有更便捷的掙錢渠道,幹嘛還要苦哈哈的去掙那個辛苦錢呢?她又不需要在體驗生活了。還不如多找幾家未來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公司,投資呢,這樣既掙了錢,又讓錢更值錢了。
當然,這個就不需要告訴苗海清了,雖然是室友,但是該有的邊界感還是要有的。目前為止,這幾個室友表現的還挺好的。
苗海清想找兼職,自然想要更可能多的了解李建華的補習班,兩個人前麵聊得愈發的熱火朝天起來。
苗海清:“李建華,你們現在的補習班有多少學生啊?幾個老師?帶得過來嗎?”
李建華:“學生有幾十個,老師就不太夠了。有的家長要求比較高,希望能單獨給他家的孩子補課,這樣,就不能兼顧其他的學生,加上他們還有課,所以比較缺老師。”
劉曉紅:“一對一啊?”
李建華:“啊?對。你這樣總結,確實精準。這種學生家裏條件比較好,不在乎錢,隻要能出成績,多交點錢也願意。”
劉曉紅:“不缺錢啊,這樣好啊。這樣的學生,越多越好。你們補習班這樣的學生多嗎?占整體學生的多少百分比?”
李建華:“目前不是很多,一個年級也就三四個人,就這已經安排不過來了呢。不過,我的補習班也是剛剛起步,條件不是特別好,你們一會開了之後,希望不會特別失望。”
劉曉紅:“不會,剛起步,都不會特別好,都是慢慢來的。你一直都是高高在上,話少的要命,從來沒有想到,你會做補習班。”
李建華:“我也沒想到,後來發現還是學校裏的環境,更單純,更適合我,也算是學有所用,正好有同學提起來,幹脆就一起做了。”
劉曉紅:“挺好的,找個適合自己的,也是自己喜歡的行業,特別不容易,隻有這樣,才能堅持下去。不然,很難堅持的下去,最後還會跳槽轉行,從頭開始,那樣更痛苦。”
苗海清:“曉紅,如果不是咱倆是室友,聽你說的這樣有感觸,我會以為你真的經曆過呢。”
“啊?哪有,不過是被我爸媽他們天天念叨得,我也是現學現賣呢。”劉曉紅的聲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前世,她就是畢業之後,不知道做什麽,隨便找個工作,後來不停地跳槽,6~7年之後,才找到自己還算喜歡的行業,轉行,從頭開始,花了整整三年,經濟上才緩過來。
李建華的培訓班是租一個職高的老校區的一層樓作為教室的,大多都是初三、高三的學生。他們到的時候,正好有個學生家長,帶著一個學生正在諮詢,苗海清好奇心重,跑過去看熱鬧去了。劉曉紅跟著李建華去了老師辦公室。
李建華一邊給劉曉紅倒水,一邊說:“你也看到了,條件確實比較簡陋,要不要來湊個熱鬧?”
劉曉紅:“上班還是算了。我的精力有限,本身也不擅長理科,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生意,為了能夠看懂報表,才不會學這個專業呢。”
李建華:“你覺得補習班這個行業怎麽樣?有沒有摻一腳的想法?”
劉曉紅:“我就知道你沒事不會讓我們來看你的培訓班,果然是為了化緣。這個行業是不錯,可是成本低啊,管控也不嚴,你們算是反應比較快的。隻要幾個大學生,幾間教室,就可以做了,質量咋樣,說不準的。”
李建華:“是都可以做,但是想要做的好,專業,成為行業領頭羊就不是那麽容易得了。我既然做了,肯定是想做好的。現在確實遇到了資金的問題,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考慮要不要投一點。你自己不也說了,這個行業,很有發展前景。”
劉曉紅那個:“你應該不缺錢啊?你爸媽隨便支援一點,也夠你這個補習班的開銷了。”
李建華:“實不相瞞,就是因為跟他們鬧翻了。家裏麵原本給我找了一個銀行裏麵的工作,筆試、麵試也通過,但是我不想去。所以一生氣,就斷了我的經濟來源。”
劉曉紅豎起一個大拇哥:“牛!果然,你這算是遲來的叛逆期嗎?”
李建華:“就是突然不想一成不變,聽他們的話,走他們規劃好的路了。我也想靠我自己,試試看,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遠。”
劉曉紅:“厲害!有腦子的人和沒腦子的人就是不一樣。在商言商,那就給我介紹介紹你們這個補習班吧?我也不知道我手裏這倆小錢,夠不夠你折騰。”
李建華:“好啊。這個補習班啊,從去年正式招生開課的……大致情況就是這樣的。”
劉曉紅:“你請的老師都是在校學生是嗎?”
李建華:“我的三個同學都是已經畢業了的,其他的老師也都是大二、大三的學生。”
劉曉紅:“這樣吧,你把你剛才介紹的,還有去年的教學成果,匯總成年終總結給我一份,再寫一份發展計劃給我。看完之後,我再給你迴複。”
李建華:“正好,我這裏正好有現成的,稍等一下,馬上拿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