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設計師去哪了
重生1988之我要變強 作者:半夏微涼的時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棉紡廠的很多職工也在背地裏討論這件事情。昨天報紙出來的時候,就有很多議論的聲音,後來主管們傳達廠長的最高指示——禁止討論,不僅在廠子裏討論,迴家也不許說。
結果今天的報紙上就登了這麽一份詳細的案例分析。很多職工不由自主的對號入座:
“哎,你說,咱們廠長是不是就是犯了這個盜版的罪?”
“咱們廠的那幾十件樣品,是不是沒有得到人家的授權?是不是就是報紙上說的侵權啊?”
“那咱們是不是要賠那個小女孩好多好多錢啊?那還有錢給咱們發工資嗎?”
“你們說那個小女孩會不會真的告我們廠啊?不然怎麽年前不說,突然就上報紙了呢?咱們廠不會關門吧?我不想失去工作。”
畢竟他們可不是外人,那場秀,前前後後準備了那麽長時間,很多人都是見過劉曉紅的。特別是劉愛華,這件事,從頭到尾,她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她現在特別害怕,誰找她打聽什麽?
會議室裏靜得讓人害怕,一眾廠領導看著桌麵上的那篇報道,一個敢說話的人都沒有。
看到報紙上刺目那句“未經許可生產、製造專利產品,要賠償銷售價的1-5倍”,有的人已經忍不住捶桌子泄憤。
“廠長,現在怎麽辦?真的要賠嗎?”
往日意氣風發的廠長,還在不敢置信的看著報紙。往日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可是從來都是私了的,這次為什麽就能鬧到了明麵上來?這個專利法真的有報紙上說的這麽厲害?他有種不妙的感覺,難道自己這次真的踢到鐵板了?
他一言不發地離開了會議室,手裏還緊緊攥著早上的那份報紙。
清晨的太陽照常升起,四麵八方的人都在朝著最近的那個報刊亭跑去。
“老板,給我來一份市報。”
“還有我,我也要一份。”
“不知道那個倒黴的設計師找到了沒有。我看就是那個廠仗勢欺人!”
今天時報的頭版頭條是——尋找設計師。編輯再次以大量筆墨描述了,沒有這個秀之前,服裝廠經曆過得悲慘時光。
擅長領域的單子被搶,生產的服裝賣不出去,職工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這場秀之後,當天就簽了幾十份合同。這位設計師到底有多重要,十個人都知道。編輯甚至還打聽到,模特是設計師特別要求找的,還是設計師專門培訓的,甚至當時電台、電視台做宣傳的費用還是人家自己墊的。就為了辦好那場秀。
這樣一位專業又善良的服裝設計師怎麽就消失無影無蹤了呢?在他消失之前到底經曆了什麽?他和三緘其口的棉紡廠領導是否達成了怎樣的協議?
文章最後連續的幾個問號,徹底激發了人們的八卦心裏,希望報社能夠繼續追蹤報道該事件的進展,還有人往報社寄信、寄錢,拜托他們幫忙找到這位才華橫溢的服裝設計師。
劉曉紅看著前麵正在接電話的王光英笑得溫柔極了,這迴自己不再孤單,也是有人護著了。
王光英:“趕緊的,你爸爸讓你接電話。”
劉曉紅:“爸爸。”
劉大軍:“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不要擔心,也不用做多餘的事情。每天看看報紙就行了,時間到了,會有人處理的。到時候讓你媽陪著你去,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劉曉紅:“好的,爸爸。”
劉大軍:“嗯。”
王光英:“你們姊妹仨,你爸爸除了你哥,最疼的就是你了。為了你這點事,還特意花了十幾塊,打了個電話迴來。以後你長大了,得對你爸好點,可不能沒良心。”
劉曉紅:“我知道了,媽媽。放心,你們是我的父母,我肯定會孝順你的。”
應付完王光英,劉曉紅不善良的笑了,不知道現在的廠長有沒有後悔啊?
廠長後悔嗎?悔啊,悔的腸子都要青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迴到劉曉紅找他要錢的時候,他一定不會再耍滑頭,一定會想都不想,直接把錢給她結了。可是,現實是沒有如果。
棉紡廠家屬院,一個白發長長的老人,恨鐵不成鋼的罵著:“你是個豬腦子嗎?專利法都頒布三四年了,連我這個老頭子都知道,你一個堂堂的棉紡廠的廠長,竟然連這麽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
廠長:“爸爸,對不起。我沒想到事情會這樣。以前大家都這樣也沒事……”
老人:“一個廠子都管理不好,就這還成天想著升官呢?”
廠長夫人:“爸,現在事情已經出了,你再罵他也沒有用,還是想想應該怎麽解決問題吧?這個設計師是誰?背後有沒有什麽靠山?咱們托個人私下說個情怎麽樣?”
老人:“現在也隻有這樣了。咱們必須盡快找到這人,上門賠禮道歉,把該給人家的設計費給了,不然明天這個報紙上,不知道還會說些什麽呢?”
廠長夫人:“老公,爸的話你聽到了嗎?這個設計師到底是誰?住在哪裏?”
廠長:“一個農村的小丫頭。”
廠長夫人:“農村的小丫頭?能設計出這樣好看、新潮的衣服?你是不是搞錯了?”
廠長:“我怎麽可能搞錯,她幾次到我們廠,推銷他們的過年大禮包。她家就是去年在街上賣薯片、薯塔的那個。後來掙了錢,租了個門店,開了家專門做小零食的店鋪。”
廠長夫人:“哦,我知道了。這家店我還去過呢,生意特別好,東西也挺好吃的。如果不是太遠了,我也會經常去買的。”
老人:“他啊,就是老毛病又犯了,看不起人。你也不想想,往上數三代,誰家還不是泥腿子?你趕快去給人家賠禮道歉,人家要是不原諒你,你就想辦法讓她原諒。就算是跪,你也得毫不猶豫的跪下去,你知道嗎?不然你這個廠長也當到頭了。”
廠長夫人:“爸,有那麽嚴重嗎?”
老人說:“去了你就知道了,希望人家能讓你們進門。”
結果今天的報紙上就登了這麽一份詳細的案例分析。很多職工不由自主的對號入座:
“哎,你說,咱們廠長是不是就是犯了這個盜版的罪?”
“咱們廠的那幾十件樣品,是不是沒有得到人家的授權?是不是就是報紙上說的侵權啊?”
“那咱們是不是要賠那個小女孩好多好多錢啊?那還有錢給咱們發工資嗎?”
“你們說那個小女孩會不會真的告我們廠啊?不然怎麽年前不說,突然就上報紙了呢?咱們廠不會關門吧?我不想失去工作。”
畢竟他們可不是外人,那場秀,前前後後準備了那麽長時間,很多人都是見過劉曉紅的。特別是劉愛華,這件事,從頭到尾,她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她現在特別害怕,誰找她打聽什麽?
會議室裏靜得讓人害怕,一眾廠領導看著桌麵上的那篇報道,一個敢說話的人都沒有。
看到報紙上刺目那句“未經許可生產、製造專利產品,要賠償銷售價的1-5倍”,有的人已經忍不住捶桌子泄憤。
“廠長,現在怎麽辦?真的要賠嗎?”
往日意氣風發的廠長,還在不敢置信的看著報紙。往日這種事情不是沒有過,可是從來都是私了的,這次為什麽就能鬧到了明麵上來?這個專利法真的有報紙上說的這麽厲害?他有種不妙的感覺,難道自己這次真的踢到鐵板了?
他一言不發地離開了會議室,手裏還緊緊攥著早上的那份報紙。
清晨的太陽照常升起,四麵八方的人都在朝著最近的那個報刊亭跑去。
“老板,給我來一份市報。”
“還有我,我也要一份。”
“不知道那個倒黴的設計師找到了沒有。我看就是那個廠仗勢欺人!”
今天時報的頭版頭條是——尋找設計師。編輯再次以大量筆墨描述了,沒有這個秀之前,服裝廠經曆過得悲慘時光。
擅長領域的單子被搶,生產的服裝賣不出去,職工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這場秀之後,當天就簽了幾十份合同。這位設計師到底有多重要,十個人都知道。編輯甚至還打聽到,模特是設計師特別要求找的,還是設計師專門培訓的,甚至當時電台、電視台做宣傳的費用還是人家自己墊的。就為了辦好那場秀。
這樣一位專業又善良的服裝設計師怎麽就消失無影無蹤了呢?在他消失之前到底經曆了什麽?他和三緘其口的棉紡廠領導是否達成了怎樣的協議?
文章最後連續的幾個問號,徹底激發了人們的八卦心裏,希望報社能夠繼續追蹤報道該事件的進展,還有人往報社寄信、寄錢,拜托他們幫忙找到這位才華橫溢的服裝設計師。
劉曉紅看著前麵正在接電話的王光英笑得溫柔極了,這迴自己不再孤單,也是有人護著了。
王光英:“趕緊的,你爸爸讓你接電話。”
劉曉紅:“爸爸。”
劉大軍:“事情我已經知道了,你不要擔心,也不用做多餘的事情。每天看看報紙就行了,時間到了,會有人處理的。到時候讓你媽陪著你去,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劉曉紅:“好的,爸爸。”
劉大軍:“嗯。”
王光英:“你們姊妹仨,你爸爸除了你哥,最疼的就是你了。為了你這點事,還特意花了十幾塊,打了個電話迴來。以後你長大了,得對你爸好點,可不能沒良心。”
劉曉紅:“我知道了,媽媽。放心,你們是我的父母,我肯定會孝順你的。”
應付完王光英,劉曉紅不善良的笑了,不知道現在的廠長有沒有後悔啊?
廠長後悔嗎?悔啊,悔的腸子都要青了。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迴到劉曉紅找他要錢的時候,他一定不會再耍滑頭,一定會想都不想,直接把錢給她結了。可是,現實是沒有如果。
棉紡廠家屬院,一個白發長長的老人,恨鐵不成鋼的罵著:“你是個豬腦子嗎?專利法都頒布三四年了,連我這個老頭子都知道,你一個堂堂的棉紡廠的廠長,竟然連這麽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
廠長:“爸爸,對不起。我沒想到事情會這樣。以前大家都這樣也沒事……”
老人:“一個廠子都管理不好,就這還成天想著升官呢?”
廠長夫人:“爸,現在事情已經出了,你再罵他也沒有用,還是想想應該怎麽解決問題吧?這個設計師是誰?背後有沒有什麽靠山?咱們托個人私下說個情怎麽樣?”
老人:“現在也隻有這樣了。咱們必須盡快找到這人,上門賠禮道歉,把該給人家的設計費給了,不然明天這個報紙上,不知道還會說些什麽呢?”
廠長夫人:“老公,爸的話你聽到了嗎?這個設計師到底是誰?住在哪裏?”
廠長:“一個農村的小丫頭。”
廠長夫人:“農村的小丫頭?能設計出這樣好看、新潮的衣服?你是不是搞錯了?”
廠長:“我怎麽可能搞錯,她幾次到我們廠,推銷他們的過年大禮包。她家就是去年在街上賣薯片、薯塔的那個。後來掙了錢,租了個門店,開了家專門做小零食的店鋪。”
廠長夫人:“哦,我知道了。這家店我還去過呢,生意特別好,東西也挺好吃的。如果不是太遠了,我也會經常去買的。”
老人:“他啊,就是老毛病又犯了,看不起人。你也不想想,往上數三代,誰家還不是泥腿子?你趕快去給人家賠禮道歉,人家要是不原諒你,你就想辦法讓她原諒。就算是跪,你也得毫不猶豫的跪下去,你知道嗎?不然你這個廠長也當到頭了。”
廠長夫人:“爸,有那麽嚴重嗎?”
老人說:“去了你就知道了,希望人家能讓你們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