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搶收玉米
重生1988之我要變強 作者:半夏微涼的時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裏的玉米說熟就熟了,劉曉紅姊妹仨這次放假也是農忙假。這個時候的農村學生,都有這個假。農忙時節,一家人不管大小,都是齊上陣的。
天還沒亮的時候,王光英已經在叫孩子們起床了。
王光英:“都別睡了,趕緊起來,也不看看現在都幾點了,還睡?咱早點去,早點幹完不就迴來了嗎?”
劉曉芳動作還快點,劉大誌、劉曉紅真的是勉強起來的,人根本沒有醒過來,迷迷糊糊的走出門洗漱。王光英一看他倆這樣,知道還得一會才能走,幹脆也不等了:“曉芳跟俺一起走,不等他倆了。恁倆,也別擱這磨蹭了,洗了臉就趕緊跟上來。去咱家最大的那塊大的地,今個就掰那一塊地的玉米。”
等劉大誌、劉曉紅趕到地裏的時候,劉曉芳、王光英母女倆已經掰完兩趟子玉米了。他倆人雖然不大,都是幹過活的,就算是最小的劉曉紅,也有前世記憶的加持,自然不用王光英催促,就知道幹活。兩個人,一人拿著一個袋子,自覺的下地掰玉米去了。
感謝前世的記憶,劉曉紅穿的是長褂、長褲,再加上頭上的毛巾,沒怎麽被玉米葉拉。哥哥劉大誌雖然和劉曉紅身上的衣服一樣,可是頭上戴的是草帽,臉上被拉了好幾道印子,汗水一蟄,火辣辣地疼。
劉大誌一邊幹活一邊嘟囔著:“也不知道,這恁些玉米,啥時候能掰完啊?這臉拉的,真的讓人受不了啊。”
劉曉紅跟沒聽見一樣,一句話沒說。這時候她可不準備和他講究兄妹情份,她要保存體力。她人小力氣小,玉米棒子裝了半袋子的時候,已經拖不動了,她隻能拉迴地頭上,藏在玉米地裏。
再找一個新的袋子,折迴來,繼續掰玉米。一早上,來來迴迴,劉曉紅都不記得自己跑了多少趟。身上也是早就汗濕透了,隱約聽到王光英叫自己。
王光英:“曉紅、曉紅……”
劉曉紅跑出玉米地,看到王光英一邊喝水,一邊對自己說:“你把這一趟子掰完,然後和大誌一起迴去做飯。燒茶溜饃就行,做好恁倆先吃,然後再給俺倆帶點到地裏來。”
劉曉紅:“好。”
王光英:“一會再把水壺帶迴去,再燒一壺水帶過來,留嘍咱上午喝。有空的時候,再看看咱家裏麵,還有沒有閑的麻袋,有多少都帶過來,裝玉米用。”
劉曉紅:“好。”
劉曉紅把劉大誌叫出來,轉達了媽媽的話:“咱倆誰先掰完這趟子玉米,誰在地頭上等著,然後咱倆再一起迴去做飯。”聽到劉大誌答應後,劉曉紅也不再廢話,就去地裏繼續幹活了。
這時候燒飯絕對不是啥好活,可是媽媽和姐姐都要幹活,隻能自己來,誰讓哥哥不會呢。迴家的路上,劉曉紅、劉大誌兩個人,累得一句話也沒有說。
一到家就忙個不停,恨不得自己有八隻手,菜依然是涼拌黃瓜,鍋裏麵燒著飯,姊妹倆開始滿屋子裏找王光英讓帶的東西。東西找好了,飯也做好了。兩個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頓,剩下的打包帶走。
這時候家裏也沒有打包用的飯盒,涼菜直接用盆裝,饅頭用蒸饃的布包著,帶上麻袋、水壺又去地裏了。
穿過不少等飯的人群,走到自己家地頭上的時候,就看到王光英、劉曉芳正在地頭上坐著等著他倆了。看到飯來了,二話不說,洗洗手開始吃飯。這時候都累得不得了,話都懶得說,再加上爸爸劉大軍不在家,少了一個男勞力,所有的體力活,都是靠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媽媽自己做飯不好吃,要求也特別低。隻要做熟了,基本上給啥吃啥。不等劉曉紅坐下,她已經開始安排活了:“恁倆別光想著休息,一人找個袋子,趕緊掰玉米去。”
得,原本還想休息的兩個人,誰也也別想休息了,隻能拿著袋子,繼續早上的工作。一上午活幹下來,胳膊、手都已經累的不行了。即使在王光英的眼裏,他們已經休息了一會了,可是兩個年齡不大的小人兒還是覺得累。
尤其是劉曉紅,到底年紀小,累得不行也不敢說,也不敢休息,隻能是慢慢幹。這時候,劉曉紅萬分想念21世紀的聯合收割機,機器往地裏一開,一下午能幹50畝地。可是現在沒有機器,隻能自己幹!
好在媽媽也不催他們,一家人重複著機械般地勞動。半下午的時候,開始往外運玉米。
王光英、劉曉芳小袋子可以成袋的背,麻袋也需要兩個人一起抬。劉大誌、劉曉紅隻能兩個小孩一起抬著半袋子,往地頭上送。到那裏,再合成一袋子,裝在架車上,等裝夠一車子,再往家裏拉。一家人誰也不說話,悶頭幹著活。
一車玉米裝好,王光英帶著劉曉芳,一個人在前麵拉扯,一個人在後麵推著。這是怕半路上玉米掉了,能夠及時撿迴來。劉曉紅、劉大誌依然被安排了掰玉米。
劉曉紅幹到地頭上的時候,聽到媽媽正在跟誰說話。伸頭一看,是自己的小舅舅。記憶中這個小舅舅和媽媽關係挺好的,爸爸常年不在家,農忙的時候,他都會來幫幫忙。不過小舅媽就不是個東西了,具體要說的話,就是不讓外婆幫忙給自己閨女帶孩子。
其實按道理說,小舅舅家最小的一個孩子,和劉曉芳一樣大,也是個女孩。一起幫忙帶一下自家小姑姐的孩子也沒什麽。可是小舅媽就是不同意。
前世劉曉紅不止一次地聽她媽媽說過,送過兩次姐姐去小舅舅家。後來,外婆就不讓她再往那邊送去了,說啥兒媳婦說話陰陽怪氣的,不讓她給她帶孩子。可是媽媽也沒有辦法把丁點大的孩子丟在家裏,隻能走哪帶到哪,所以姐姐小時候是吃了不少苦的。
不過一瞬間的迴憶,劉曉紅打量著小舅舅:“俺妹子,你別著急,俺家裏人多,幹得快。等俺那邊幹完了,就來幫你幹。”
王光英:“好,俺哥,俺不著急,你也不用著急,先把恁自己家活幹完再說。俺自己先慢慢幹,這天看著還能晴幾天,隻要不下雨,就不礙事。恁趕緊迴去吧,俺嫂子別又找你了。”
劉曉紅看著媽媽攆走了小舅舅,自己也不敢過多的停留,繼續幫著運玉米到地頭上。兩個大人,兩個小孩,一天下來,也把這三畝地的玉米掰完了。
天還沒亮的時候,王光英已經在叫孩子們起床了。
王光英:“都別睡了,趕緊起來,也不看看現在都幾點了,還睡?咱早點去,早點幹完不就迴來了嗎?”
劉曉芳動作還快點,劉大誌、劉曉紅真的是勉強起來的,人根本沒有醒過來,迷迷糊糊的走出門洗漱。王光英一看他倆這樣,知道還得一會才能走,幹脆也不等了:“曉芳跟俺一起走,不等他倆了。恁倆,也別擱這磨蹭了,洗了臉就趕緊跟上來。去咱家最大的那塊大的地,今個就掰那一塊地的玉米。”
等劉大誌、劉曉紅趕到地裏的時候,劉曉芳、王光英母女倆已經掰完兩趟子玉米了。他倆人雖然不大,都是幹過活的,就算是最小的劉曉紅,也有前世記憶的加持,自然不用王光英催促,就知道幹活。兩個人,一人拿著一個袋子,自覺的下地掰玉米去了。
感謝前世的記憶,劉曉紅穿的是長褂、長褲,再加上頭上的毛巾,沒怎麽被玉米葉拉。哥哥劉大誌雖然和劉曉紅身上的衣服一樣,可是頭上戴的是草帽,臉上被拉了好幾道印子,汗水一蟄,火辣辣地疼。
劉大誌一邊幹活一邊嘟囔著:“也不知道,這恁些玉米,啥時候能掰完啊?這臉拉的,真的讓人受不了啊。”
劉曉紅跟沒聽見一樣,一句話沒說。這時候她可不準備和他講究兄妹情份,她要保存體力。她人小力氣小,玉米棒子裝了半袋子的時候,已經拖不動了,她隻能拉迴地頭上,藏在玉米地裏。
再找一個新的袋子,折迴來,繼續掰玉米。一早上,來來迴迴,劉曉紅都不記得自己跑了多少趟。身上也是早就汗濕透了,隱約聽到王光英叫自己。
王光英:“曉紅、曉紅……”
劉曉紅跑出玉米地,看到王光英一邊喝水,一邊對自己說:“你把這一趟子掰完,然後和大誌一起迴去做飯。燒茶溜饃就行,做好恁倆先吃,然後再給俺倆帶點到地裏來。”
劉曉紅:“好。”
王光英:“一會再把水壺帶迴去,再燒一壺水帶過來,留嘍咱上午喝。有空的時候,再看看咱家裏麵,還有沒有閑的麻袋,有多少都帶過來,裝玉米用。”
劉曉紅:“好。”
劉曉紅把劉大誌叫出來,轉達了媽媽的話:“咱倆誰先掰完這趟子玉米,誰在地頭上等著,然後咱倆再一起迴去做飯。”聽到劉大誌答應後,劉曉紅也不再廢話,就去地裏繼續幹活了。
這時候燒飯絕對不是啥好活,可是媽媽和姐姐都要幹活,隻能自己來,誰讓哥哥不會呢。迴家的路上,劉曉紅、劉大誌兩個人,累得一句話也沒有說。
一到家就忙個不停,恨不得自己有八隻手,菜依然是涼拌黃瓜,鍋裏麵燒著飯,姊妹倆開始滿屋子裏找王光英讓帶的東西。東西找好了,飯也做好了。兩個人狼吞虎咽的吃了一頓,剩下的打包帶走。
這時候家裏也沒有打包用的飯盒,涼菜直接用盆裝,饅頭用蒸饃的布包著,帶上麻袋、水壺又去地裏了。
穿過不少等飯的人群,走到自己家地頭上的時候,就看到王光英、劉曉芳正在地頭上坐著等著他倆了。看到飯來了,二話不說,洗洗手開始吃飯。這時候都累得不得了,話都懶得說,再加上爸爸劉大軍不在家,少了一個男勞力,所有的體力活,都是靠媽媽一個人來完成的。
媽媽自己做飯不好吃,要求也特別低。隻要做熟了,基本上給啥吃啥。不等劉曉紅坐下,她已經開始安排活了:“恁倆別光想著休息,一人找個袋子,趕緊掰玉米去。”
得,原本還想休息的兩個人,誰也也別想休息了,隻能拿著袋子,繼續早上的工作。一上午活幹下來,胳膊、手都已經累的不行了。即使在王光英的眼裏,他們已經休息了一會了,可是兩個年齡不大的小人兒還是覺得累。
尤其是劉曉紅,到底年紀小,累得不行也不敢說,也不敢休息,隻能是慢慢幹。這時候,劉曉紅萬分想念21世紀的聯合收割機,機器往地裏一開,一下午能幹50畝地。可是現在沒有機器,隻能自己幹!
好在媽媽也不催他們,一家人重複著機械般地勞動。半下午的時候,開始往外運玉米。
王光英、劉曉芳小袋子可以成袋的背,麻袋也需要兩個人一起抬。劉大誌、劉曉紅隻能兩個小孩一起抬著半袋子,往地頭上送。到那裏,再合成一袋子,裝在架車上,等裝夠一車子,再往家裏拉。一家人誰也不說話,悶頭幹著活。
一車玉米裝好,王光英帶著劉曉芳,一個人在前麵拉扯,一個人在後麵推著。這是怕半路上玉米掉了,能夠及時撿迴來。劉曉紅、劉大誌依然被安排了掰玉米。
劉曉紅幹到地頭上的時候,聽到媽媽正在跟誰說話。伸頭一看,是自己的小舅舅。記憶中這個小舅舅和媽媽關係挺好的,爸爸常年不在家,農忙的時候,他都會來幫幫忙。不過小舅媽就不是個東西了,具體要說的話,就是不讓外婆幫忙給自己閨女帶孩子。
其實按道理說,小舅舅家最小的一個孩子,和劉曉芳一樣大,也是個女孩。一起幫忙帶一下自家小姑姐的孩子也沒什麽。可是小舅媽就是不同意。
前世劉曉紅不止一次地聽她媽媽說過,送過兩次姐姐去小舅舅家。後來,外婆就不讓她再往那邊送去了,說啥兒媳婦說話陰陽怪氣的,不讓她給她帶孩子。可是媽媽也沒有辦法把丁點大的孩子丟在家裏,隻能走哪帶到哪,所以姐姐小時候是吃了不少苦的。
不過一瞬間的迴憶,劉曉紅打量著小舅舅:“俺妹子,你別著急,俺家裏人多,幹得快。等俺那邊幹完了,就來幫你幹。”
王光英:“好,俺哥,俺不著急,你也不用著急,先把恁自己家活幹完再說。俺自己先慢慢幹,這天看著還能晴幾天,隻要不下雨,就不礙事。恁趕緊迴去吧,俺嫂子別又找你了。”
劉曉紅看著媽媽攆走了小舅舅,自己也不敢過多的停留,繼續幫著運玉米到地頭上。兩個大人,兩個小孩,一天下來,也把這三畝地的玉米掰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