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豆花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隔日清晨。
沒了往日的喧鬧,一群人站在院門口,卻安靜的出奇。
崔老太歎了口氣,打破沉默:“走吧,出去看看也不是壞事,地裏的活不用惦記,你阿爺會幫忙盯著。”
昨晚老三媳婦特地找她,說了二郎自己的打算。
村裏的規矩,長子都是留在身邊,尤其老二兩口子甩手不管孩子,小五和小七又小,剛一聽到她就不讚同。
可老三媳婦說的也對,爹娘的錯不能總讓這孩子背著,二郎已經為了弟弟妹妹們付出很多了。
四郎他們也很敬重這個長兄,不會願意成為二郎的負擔。
反正他們老兩口身子還硬朗,照看幾個孩子還是輕輕鬆鬆。
崔老太拿出新做好的衣裳,雖然是粗布,但一針一線縫的很密實。
“往後天兒一日比一日冷,這件衣裳你帶上,出門在外別凍著。”
二郎沉默著收下,“謝謝阿奶。”
林氏把提前準備的包袱給他,笑道:“正好,把衣服裝包裏,裏麵有一雙鞋,和幾張剛烙好的油餅,夠你吃上三天了。”
四郎抹了把淚,強勢地往二郎手裏塞了個錢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錢。
“二哥你出去別去找賣氣力的活兒,我現在能掙錢了,你四處看看,就當玩一趟,聽見了沒?”
掙了錢說話聲音都大了,雖然聲線顫抖,但不影響他說教的氣勢。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當家大哥。
二郎失笑,摸了摸四郎的腦袋。
“行,二哥知道了,你也別太累,小七就交給你們了。”
聽到這話,立冬再也忍不住,背過身無聲哭出來,而小七也流著淚,把頭埋進小六懷裏。
小六張了張嘴,學著娘哄自己的樣子,笨拙地拍著小七的後背。
“乖小七不哭哦。”
四郎死死抿著唇,喉嚨哽咽到發緊。
他們兄妹五人從小就沒分開過,尤其是二哥,發生任何事都陪在他們身旁,從沒離開過。
現在二哥想出去看看,即便不舍,他們也不會阻攔一句。
二哥對他們好,他們也更希望二哥活的自在。
“你最好說到做到。” 四郎梗著脖子不再說話。
“二郎出門是好事,大家怎麽這麽沉重。” 林氏笑著出聲,“日頭要出來了,趕緊出發吧。”
牛車在旁邊等了有一會了,二郎點點頭,上了牛車。
“到了地方記得往家裏捎個口信。”
牛車走遠。
二郎笑著點點頭,衝大家揮揮手,迴過頭看向村口的方向,不再迴頭。
“唉。”
崔老太悵然地歎了口氣,悠悠迴了屋子。
聚散離合,但生活依舊繼續。
二郎走走離開後,四郎像被刺激到,更加努力的掙錢,進城買了個磨盤,跟林氏學了做豆花後,每天磨上一桶豆花帶過去賣。
崔家有自家的牛車,到了城裏直接把四郎送到鏢局,四福幫忙抬到馬車上,多加一桶豆花也並不負累。
豆花比豆漿吃起來方便,既不像豆腐那麽柴,又不像豆漿灌一肚子水。
嫩嫩的豆花配上甜口的鹵水,幾口吸溜進肚子,既頂飽又暖和。
所以一推出,買的人還不少。
有的人就算不餓,也會在歇息的時候喝上一碗解解渴。
沒了往日的喧鬧,一群人站在院門口,卻安靜的出奇。
崔老太歎了口氣,打破沉默:“走吧,出去看看也不是壞事,地裏的活不用惦記,你阿爺會幫忙盯著。”
昨晚老三媳婦特地找她,說了二郎自己的打算。
村裏的規矩,長子都是留在身邊,尤其老二兩口子甩手不管孩子,小五和小七又小,剛一聽到她就不讚同。
可老三媳婦說的也對,爹娘的錯不能總讓這孩子背著,二郎已經為了弟弟妹妹們付出很多了。
四郎他們也很敬重這個長兄,不會願意成為二郎的負擔。
反正他們老兩口身子還硬朗,照看幾個孩子還是輕輕鬆鬆。
崔老太拿出新做好的衣裳,雖然是粗布,但一針一線縫的很密實。
“往後天兒一日比一日冷,這件衣裳你帶上,出門在外別凍著。”
二郎沉默著收下,“謝謝阿奶。”
林氏把提前準備的包袱給他,笑道:“正好,把衣服裝包裏,裏麵有一雙鞋,和幾張剛烙好的油餅,夠你吃上三天了。”
四郎抹了把淚,強勢地往二郎手裏塞了個錢袋子,也不知道有多少錢。
“二哥你出去別去找賣氣力的活兒,我現在能掙錢了,你四處看看,就當玩一趟,聽見了沒?”
掙了錢說話聲音都大了,雖然聲線顫抖,但不影響他說教的氣勢。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當家大哥。
二郎失笑,摸了摸四郎的腦袋。
“行,二哥知道了,你也別太累,小七就交給你們了。”
聽到這話,立冬再也忍不住,背過身無聲哭出來,而小七也流著淚,把頭埋進小六懷裏。
小六張了張嘴,學著娘哄自己的樣子,笨拙地拍著小七的後背。
“乖小七不哭哦。”
四郎死死抿著唇,喉嚨哽咽到發緊。
他們兄妹五人從小就沒分開過,尤其是二哥,發生任何事都陪在他們身旁,從沒離開過。
現在二哥想出去看看,即便不舍,他們也不會阻攔一句。
二哥對他們好,他們也更希望二哥活的自在。
“你最好說到做到。” 四郎梗著脖子不再說話。
“二郎出門是好事,大家怎麽這麽沉重。” 林氏笑著出聲,“日頭要出來了,趕緊出發吧。”
牛車在旁邊等了有一會了,二郎點點頭,上了牛車。
“到了地方記得往家裏捎個口信。”
牛車走遠。
二郎笑著點點頭,衝大家揮揮手,迴過頭看向村口的方向,不再迴頭。
“唉。”
崔老太悵然地歎了口氣,悠悠迴了屋子。
聚散離合,但生活依舊繼續。
二郎走走離開後,四郎像被刺激到,更加努力的掙錢,進城買了個磨盤,跟林氏學了做豆花後,每天磨上一桶豆花帶過去賣。
崔家有自家的牛車,到了城裏直接把四郎送到鏢局,四福幫忙抬到馬車上,多加一桶豆花也並不負累。
豆花比豆漿吃起來方便,既不像豆腐那麽柴,又不像豆漿灌一肚子水。
嫩嫩的豆花配上甜口的鹵水,幾口吸溜進肚子,既頂飽又暖和。
所以一推出,買的人還不少。
有的人就算不餓,也會在歇息的時候喝上一碗解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