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暈車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272章 暈車
隔天上午。
牛車從城裏送完貨迴來,直接停在門口,崔家人進進出出,門口一片歡聲笑語。
四郎一早和立冬跟著牛車進城,繼續去臨東縣擺攤賣肉夾饃。
工坊門口新買的五十畝地昨天已經完全開墾出來,今天雇了村人挑水澆地,地裏的事都歸崔昭昭管,也就沒跟林氏過去。
二郎腳還沒完全消腫,留在家裏看門。
崔老漢領著剩下的幾人去地裏幹活。
林氏準備好錢,又收拾了一簍子東西,裏麵有前些日子買的布頭,一塊細布,一塊粗布,還有兩條自家曬的臘肉,肥瘦相間味道很不錯,最後是一包點心、一包糖。
四樣禮是村裏走親戚的最高規格了。
而崔老太則是一布口袋樸實無華的新糧,沉甸甸的很實用。
牛車上還有崔景文,手上攥著本書充當背景板。
於氏過來,看到牛車上堆得東西,眼眶一紅,捂著嘴說不出話。
“快上來吧,一晃十多年沒見過老親家了,早早過去多說會話。” 崔老太心情很好。
秋高氣爽,牛車慢悠悠駛在村道上,清風拂起笑意。
林氏一路上都在看路邊的景色。
和進城的官道不同,這一路都是村間小路,顛的身子發麻,但沿路的天然景色卻看的心中無限開闊。
這頭林氏欣賞沿途美景,牛車另一頭,崔老太捂著胸口,好心情蕩然無存。
“老三媳婦啊,我這胸口怎麽悶的厲害。”
林氏趕忙看向崔老太,平時健步如飛的崔老太,此時臉色蠟黃,懨懨靠在車沿上。
於氏嚇壞了:“娘臉色怎麽這麽差,該不會生病了吧。”
“暈車了,四福先停車。”
林氏鎮定的把崔老太扶起來,崔老太很少出門,以她節省的性格,就算進城也不舍得花上兩文錢坐車,加上這一路顛的厲害,肯定要暈車的。
四福連忙把牛車停下,林氏慢慢扶著崔老太下來,正好旁邊有條小溪,陪崔老太過去洗了把臉,喝了些冰涼的溪水。
“哎呦,好歹能喘上口氣了。” 崔老太撫著胸口,臉色比剛剛好看多了。
溪邊空氣涼爽,崔老太叉腰站了一會,總算把嗓子眼那股惡心的感覺壓下去了。
林氏幫她撫著後背:“咱們不急,娘你多緩一會。”
崔老太擺擺手:“我沒事,就是沒那個金貴命,牛車我是坐不了了,你們坐車我走過去。”
崔老太死也不坐牛車了,他們也可能扔崔老太一人在後頭走,於是空蕩蕩的牛車在前頭晃悠悠,一行人在後麵跟著。
好在已經走了一大半,說說笑笑沒一會就到了。
於氏雖然昨日剛迴過娘家,但現在崔老太和妯娌林氏都在,加上自家三個孩子陪著,心情說不出的舒暢。
“於家閨女迴來啦。” 一進村子就有村人圍上來,“是不是東家有消息了,定下什麽時候來收葡萄苗?”
“昨天你說完,我們一家人就上山了,挖了不少呢,院子都快堆不下了,就等東家上門來收了。”
有人注意到於氏身旁幾人。
“這些人是?”
隔天上午。
牛車從城裏送完貨迴來,直接停在門口,崔家人進進出出,門口一片歡聲笑語。
四郎一早和立冬跟著牛車進城,繼續去臨東縣擺攤賣肉夾饃。
工坊門口新買的五十畝地昨天已經完全開墾出來,今天雇了村人挑水澆地,地裏的事都歸崔昭昭管,也就沒跟林氏過去。
二郎腳還沒完全消腫,留在家裏看門。
崔老漢領著剩下的幾人去地裏幹活。
林氏準備好錢,又收拾了一簍子東西,裏麵有前些日子買的布頭,一塊細布,一塊粗布,還有兩條自家曬的臘肉,肥瘦相間味道很不錯,最後是一包點心、一包糖。
四樣禮是村裏走親戚的最高規格了。
而崔老太則是一布口袋樸實無華的新糧,沉甸甸的很實用。
牛車上還有崔景文,手上攥著本書充當背景板。
於氏過來,看到牛車上堆得東西,眼眶一紅,捂著嘴說不出話。
“快上來吧,一晃十多年沒見過老親家了,早早過去多說會話。” 崔老太心情很好。
秋高氣爽,牛車慢悠悠駛在村道上,清風拂起笑意。
林氏一路上都在看路邊的景色。
和進城的官道不同,這一路都是村間小路,顛的身子發麻,但沿路的天然景色卻看的心中無限開闊。
這頭林氏欣賞沿途美景,牛車另一頭,崔老太捂著胸口,好心情蕩然無存。
“老三媳婦啊,我這胸口怎麽悶的厲害。”
林氏趕忙看向崔老太,平時健步如飛的崔老太,此時臉色蠟黃,懨懨靠在車沿上。
於氏嚇壞了:“娘臉色怎麽這麽差,該不會生病了吧。”
“暈車了,四福先停車。”
林氏鎮定的把崔老太扶起來,崔老太很少出門,以她節省的性格,就算進城也不舍得花上兩文錢坐車,加上這一路顛的厲害,肯定要暈車的。
四福連忙把牛車停下,林氏慢慢扶著崔老太下來,正好旁邊有條小溪,陪崔老太過去洗了把臉,喝了些冰涼的溪水。
“哎呦,好歹能喘上口氣了。” 崔老太撫著胸口,臉色比剛剛好看多了。
溪邊空氣涼爽,崔老太叉腰站了一會,總算把嗓子眼那股惡心的感覺壓下去了。
林氏幫她撫著後背:“咱們不急,娘你多緩一會。”
崔老太擺擺手:“我沒事,就是沒那個金貴命,牛車我是坐不了了,你們坐車我走過去。”
崔老太死也不坐牛車了,他們也可能扔崔老太一人在後頭走,於是空蕩蕩的牛車在前頭晃悠悠,一行人在後麵跟著。
好在已經走了一大半,說說笑笑沒一會就到了。
於氏雖然昨日剛迴過娘家,但現在崔老太和妯娌林氏都在,加上自家三個孩子陪著,心情說不出的舒暢。
“於家閨女迴來啦。” 一進村子就有村人圍上來,“是不是東家有消息了,定下什麽時候來收葡萄苗?”
“昨天你說完,我們一家人就上山了,挖了不少呢,院子都快堆不下了,就等東家上門來收了。”
有人注意到於氏身旁幾人。
“這些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