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肯定會成功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著把麥穗放在手心,雙手合十使勁搓了幾下,待麥粒和外殼分散,小心翼翼攤開手,衝著手心輕輕吹了口氣,外殼四散離去,剩下飽滿的麥粒。
林氏和翠翠各拿了幾粒,放進嘴裏。
林氏已經好多年沒吃過新鮮的麥粒了,滿口都是清新的麥香。
翠翠驚喜道:“好吃,比往年的都甜!”
“我種了半輩子地,就今年的麥子吃著最香,他們都說山泉水澆出來的麥子都帶著甜味。”
林氏拿了幾粒麥子放在手心,盯著不知道在想什麽。
還是翠翠晃了晃她:“嬸子咱們快去送飯,待會要涼了。”
“噢走。”
與喜悅的村人告別後,二人快步去了新房子,招唿翠翠爹他們吃飯。
工地熱火朝天,短短一日已經規整出一片平地,工坊的雛形也顯露出來。
“爹,快洗手吃飯,晌午菜是我幫林嬸炒的,可好吃了。”
這邊全是五大三粗的漢子,還都不認識,翠翠打了盆幹淨水,小跑到自家爹旁邊,紅著臉催促。
“這麽厲害呢,那爹可要好好嚐嚐。” 立馬扔掉手裏的工具,樂顛顛聽話洗手。
其他人目瞪口呆。
“別人是聽媳婦,王哥你怎麽聽自家閨女的話?”
翠翠爹把髒水往地上一潑,臉上沒有尷尬,倒是十分驕傲。
“聽閨女話怎麽了,我閨女為我好,為啥不聽?”
王家就翠翠一個孩子,翠翠爹稀罕得如珠如寶,聽不得任何人說自家閨女,當即領著翠翠去了舊房子裏頭。
工匠平日吃住都在工地,舊房子臨時當做宿舍。
其他人結伴先去河邊洗澡,翠翠親眼看到自家爹嚐了菜,並認真誇獎後才開心地離開。
沒什麽比廚藝被認可更開心的事了。
迴去路上,翠翠晃著腦袋,發辮也隨著跳躍。
林氏也不由莞爾。
“翠翠,你這麽喜歡廚藝,有沒有想過做點什麽?”
翠翠立馬道:“我想開酒樓,想做菜給所有人吃。”
“酒樓啊,那可需要一大筆銀子。”
翠翠點頭:“我知道這不可能實現,林嬸你別笑話我,我做飯的時候會偷偷想象自己是酒樓大師傅,一想到別人愛吃我炒的菜就很滿足,比我自己吃都高興。”
有人愛吃,就有人愛做。
“不過開酒樓要很多銀子,娘也不可能讓我去炒菜,所以偷偷想想就好啦。”
翠翠臉上沒有失落,因為她也知道這個夢太過遙遠。
“我倒覺得並不是很難,幾個月前嬸子剛來下河村的時候什麽都沒有,現在已經蓋上新房子,不試試怎麽知道呢。” 林氏聲音溫柔。
“林嬸你這麽厲害,不是我能比得上的。”
“大家各有所長,你廚藝上的天賦比嬸子強,肯定也會成功的。”
翠翠眼睛閃閃發光,雖然隻是一句鼓勵,但她很開心。
“謝謝林嬸,我不會放棄廚藝的,就算開不了酒樓,我也會做好每一頓飯。”
其實有件事她不好意思說,她偷偷聽爹娘談過,打算再過幾年招上門女婿,到時候給她在縣裏盤個鋪子...
上門女婿這句可以忽略,主要是後半句。
雖然酒樓開不成,但她可以開吃食鋪子,肉絲麵、包子、小炒這些她都可以。
見林嬸隻笑著不說話,翠翠紅著臉控訴:“林嬸你是不是在笑我。”
這些話她都沒有跟娘說過。
林氏正了正神,認真給她提建議。
“嬸子這有個想法,你要不要聽聽看?”
翠翠也很認真:“要!”
“你應該也知道,你們每日切的菜絲是賣給縣裏酒樓的,你若是願意,不妨也研究一道菜賣給酒樓,如此不用開酒樓,也能讓大家吃到你做的食物。”
翠翠一下停在原地,呆呆看著林嬸。
恍惚間仿佛有一道光照耀在林嬸身上,連帶說出的話都閃著金光。
“真的可以嗎!”
比起遙不可及的酒樓,林嬸給的建議簡直觸手可及,她甚至迫不及待想撲到灶台前研究。
“隻要你想做,任何事都可以,現在你要考慮的是做什麽菜,不需要現炒也能存放,最重要的是其他人不能仿製。”
每家百年老字號都有其密不外傳的方子,或者另辟蹊徑,售賣市麵上買不到的菜,就如海藻菜。
“對,要想想做什麽...”
翠翠壓住心中狂喜,認真思索起來。
“...炒菜肯定不行,點心也要新出爐的才好吃,要做涼了也能吃的東西...” 翠翠想到早上燉的兔子,突然有了主意,“林嬸,我做鹵肉怎麽樣,就用你給我的那些稀罕調料!”
鹵肉放的越久越入味,再適合不過,晚上鹵出來,隔天一早送到酒樓,就算夏日裏也能放一兩日。
最重要的是,林嬸的調料她在酒樓沒有吃到過,多做幾次定能嚐試出完美的鹵肉方子。
“我覺得可以試試,不止鹵肉,鹵雞、鹵鴨、鹵菜都可以。”
林氏又點撥了幾句,她心中合計的也是讓翠翠賣鹵味。
酒樓這條線已經在打通,往後供應的酒樓肯定越來越多,但隻有小菜過於單一,她想做鹵肉但實在分身乏術。
翠翠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不是無償幫她賣,翠翠負責製作,她負責找路子售賣,收入二人分成。
當然翠翠還小,分成的事需要跟王嫂子談,現在隻是指出方向,讓她先迴去研究方子。
翠翠現在充滿幹勁,匆匆跟林氏告別跑迴了家。
四郎和崔老漢兩邊也收工迴了家,一家人熱熱鬧鬧吃晌午飯。
崔老漢沒急著吃,看了圈桌上眾人。
“今晚都早早睡,咱家明天開始收麥子,爭取三日內收完。”
秋收的號角吹響。
所有人臉上洋溢著憧憬的笑容,這半年千難萬苦,終於熬到了收獲的日子。
秋收的時候全家都要出動,四郎估算了下曬穀場的庫存,跟崔老漢請了半天假。
飯吃到一半,林氏猛然想起粗脖子幾人還沒迴來,急忙親自出門去找。
他們幾個是生麵孔,別是迴來路上被村人當成偷麥子的賊抓住了。
林氏和翠翠各拿了幾粒,放進嘴裏。
林氏已經好多年沒吃過新鮮的麥粒了,滿口都是清新的麥香。
翠翠驚喜道:“好吃,比往年的都甜!”
“我種了半輩子地,就今年的麥子吃著最香,他們都說山泉水澆出來的麥子都帶著甜味。”
林氏拿了幾粒麥子放在手心,盯著不知道在想什麽。
還是翠翠晃了晃她:“嬸子咱們快去送飯,待會要涼了。”
“噢走。”
與喜悅的村人告別後,二人快步去了新房子,招唿翠翠爹他們吃飯。
工地熱火朝天,短短一日已經規整出一片平地,工坊的雛形也顯露出來。
“爹,快洗手吃飯,晌午菜是我幫林嬸炒的,可好吃了。”
這邊全是五大三粗的漢子,還都不認識,翠翠打了盆幹淨水,小跑到自家爹旁邊,紅著臉催促。
“這麽厲害呢,那爹可要好好嚐嚐。” 立馬扔掉手裏的工具,樂顛顛聽話洗手。
其他人目瞪口呆。
“別人是聽媳婦,王哥你怎麽聽自家閨女的話?”
翠翠爹把髒水往地上一潑,臉上沒有尷尬,倒是十分驕傲。
“聽閨女話怎麽了,我閨女為我好,為啥不聽?”
王家就翠翠一個孩子,翠翠爹稀罕得如珠如寶,聽不得任何人說自家閨女,當即領著翠翠去了舊房子裏頭。
工匠平日吃住都在工地,舊房子臨時當做宿舍。
其他人結伴先去河邊洗澡,翠翠親眼看到自家爹嚐了菜,並認真誇獎後才開心地離開。
沒什麽比廚藝被認可更開心的事了。
迴去路上,翠翠晃著腦袋,發辮也隨著跳躍。
林氏也不由莞爾。
“翠翠,你這麽喜歡廚藝,有沒有想過做點什麽?”
翠翠立馬道:“我想開酒樓,想做菜給所有人吃。”
“酒樓啊,那可需要一大筆銀子。”
翠翠點頭:“我知道這不可能實現,林嬸你別笑話我,我做飯的時候會偷偷想象自己是酒樓大師傅,一想到別人愛吃我炒的菜就很滿足,比我自己吃都高興。”
有人愛吃,就有人愛做。
“不過開酒樓要很多銀子,娘也不可能讓我去炒菜,所以偷偷想想就好啦。”
翠翠臉上沒有失落,因為她也知道這個夢太過遙遠。
“我倒覺得並不是很難,幾個月前嬸子剛來下河村的時候什麽都沒有,現在已經蓋上新房子,不試試怎麽知道呢。” 林氏聲音溫柔。
“林嬸你這麽厲害,不是我能比得上的。”
“大家各有所長,你廚藝上的天賦比嬸子強,肯定也會成功的。”
翠翠眼睛閃閃發光,雖然隻是一句鼓勵,但她很開心。
“謝謝林嬸,我不會放棄廚藝的,就算開不了酒樓,我也會做好每一頓飯。”
其實有件事她不好意思說,她偷偷聽爹娘談過,打算再過幾年招上門女婿,到時候給她在縣裏盤個鋪子...
上門女婿這句可以忽略,主要是後半句。
雖然酒樓開不成,但她可以開吃食鋪子,肉絲麵、包子、小炒這些她都可以。
見林嬸隻笑著不說話,翠翠紅著臉控訴:“林嬸你是不是在笑我。”
這些話她都沒有跟娘說過。
林氏正了正神,認真給她提建議。
“嬸子這有個想法,你要不要聽聽看?”
翠翠也很認真:“要!”
“你應該也知道,你們每日切的菜絲是賣給縣裏酒樓的,你若是願意,不妨也研究一道菜賣給酒樓,如此不用開酒樓,也能讓大家吃到你做的食物。”
翠翠一下停在原地,呆呆看著林嬸。
恍惚間仿佛有一道光照耀在林嬸身上,連帶說出的話都閃著金光。
“真的可以嗎!”
比起遙不可及的酒樓,林嬸給的建議簡直觸手可及,她甚至迫不及待想撲到灶台前研究。
“隻要你想做,任何事都可以,現在你要考慮的是做什麽菜,不需要現炒也能存放,最重要的是其他人不能仿製。”
每家百年老字號都有其密不外傳的方子,或者另辟蹊徑,售賣市麵上買不到的菜,就如海藻菜。
“對,要想想做什麽...”
翠翠壓住心中狂喜,認真思索起來。
“...炒菜肯定不行,點心也要新出爐的才好吃,要做涼了也能吃的東西...” 翠翠想到早上燉的兔子,突然有了主意,“林嬸,我做鹵肉怎麽樣,就用你給我的那些稀罕調料!”
鹵肉放的越久越入味,再適合不過,晚上鹵出來,隔天一早送到酒樓,就算夏日裏也能放一兩日。
最重要的是,林嬸的調料她在酒樓沒有吃到過,多做幾次定能嚐試出完美的鹵肉方子。
“我覺得可以試試,不止鹵肉,鹵雞、鹵鴨、鹵菜都可以。”
林氏又點撥了幾句,她心中合計的也是讓翠翠賣鹵味。
酒樓這條線已經在打通,往後供應的酒樓肯定越來越多,但隻有小菜過於單一,她想做鹵肉但實在分身乏術。
翠翠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然不是無償幫她賣,翠翠負責製作,她負責找路子售賣,收入二人分成。
當然翠翠還小,分成的事需要跟王嫂子談,現在隻是指出方向,讓她先迴去研究方子。
翠翠現在充滿幹勁,匆匆跟林氏告別跑迴了家。
四郎和崔老漢兩邊也收工迴了家,一家人熱熱鬧鬧吃晌午飯。
崔老漢沒急著吃,看了圈桌上眾人。
“今晚都早早睡,咱家明天開始收麥子,爭取三日內收完。”
秋收的號角吹響。
所有人臉上洋溢著憧憬的笑容,這半年千難萬苦,終於熬到了收獲的日子。
秋收的時候全家都要出動,四郎估算了下曬穀場的庫存,跟崔老漢請了半天假。
飯吃到一半,林氏猛然想起粗脖子幾人還沒迴來,急忙親自出門去找。
他們幾個是生麵孔,別是迴來路上被村人當成偷麥子的賊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