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


    秦寡婦輕聲喊了聲,小心翼翼走在田壟上。


    她特意穿了一身沒有補丁的衣裳,腳上的鞋也是今天新做的。


    大誌看熱鬧不嫌事大,笑著打招唿:“二弟妹來了。”


    秦寡婦夫家跟大誌家是拐著彎的親戚,一聲二弟妹讓她臉臊得通紅。


    “大誌哥也在啊,我有事來找三哥幫忙。”


    秦寡婦眼巴巴瞅著坐在地上的崔成良。


    大誌不滿地嚷嚷道:“我二弟雖然不在了,但咱兩家也算親戚,有難處你找我啊,三哥一個外人能幫上什麽。”


    崔成良低著頭,悶聲道:“我家地裏活多,還是讓大誌幫你吧。”


    大誌大聲叫著洪來,他自己肯定不會去幫忙幹活。


    秦寡婦想找塊布把大誌嘴堵上。


    洪來直愣愣從田裏鑽出來,擼起袖子就要跟秦寡婦走。


    秦寡婦咬唇站在原地,她設想的不是這樣。


    昨天林氏收攤後,她最後還是找人打聽了,原來他們賣的碗盆是修補好的。


    林氏跟客人說過,是她男人的手藝。


    她這才明白為什麽林氏生意出奇的好,那名客人還給她看了從林氏那買的盆,果然一點瑕疵都沒有,如同新的一樣。


    秦寡婦更加覺得自己看對了人,同時也為崔成良感到惋惜,這麽好的手藝,修補破爛陶碗能掙什麽錢,林氏真是捧著金碗去討飯。


    所以今早看到崔成良沒進城後,特地迴家收拾一番,想找個沒人的地方跟崔成良說幾句好話,把修補的法子問出來。


    被大誌一攪和,秦寡婦進退兩難。


    “大誌哥,我家房頂漏了,洪來啥也不懂,還是讓三哥......”


    大誌看看天上明晃晃的太陽,臉色嚴肅幾分。


    “這是個大事,不過已經兩個多月沒下雨了,估摸十天半個月內也不會有雨,你放心,等秋收後,我喊幾個人幫你修修。”


    崔成良默默坐在地上,仿佛什麽都沒聽見。


    秦寡婦泫然欲泣:“我忍一忍沒什麽,柳葉晚上凍得都睡不著,三哥你看......”


    崔成良“騰”的站起身。


    之前看她寡婦失業,帶著孩子不容易,想著能幫就幫一把,沒想到他的同情心成了秦寡婦索取的底氣。


    大誌說得對,他就不應該心軟。


    “我有媳婦孩子,去寡婦家不好看,你...你找親戚幫忙吧,實在沒人幫,可以求求裏正,村子裏這麽多人,總不會讓你們娘倆破著房子過冬。”


    崔成良從沒說過狠話,攥緊拳頭,強迫自己直視秦寡婦震驚的臉。


    “以後...你別再來找我幫忙了,我不想叫村裏人說閑話,也不想讓我媳婦知道後生氣。” 說完撇開臉,不再多看秦寡婦一眼。


    雖然林氏可能不會在乎。


    但他要規範好自己的言行。


    空氣一瞬間安靜,連蝗蟲都不敢飛了。


    秦寡婦臉上像開了染坊,一會白一會黑,最後羞憤的滿臉通紅。


    為了林氏,崔成良竟然要跟她劃清界限!


    既然對她沒意思,之前為什麽要幫她?!


    秦寡婦噙著淚,眼中恨意洶湧,突然,抹了把淚甩身離去。


    大誌偷偷向崔成良比了個大拇指:“洪來,趕緊跟上你二嬸,親戚裏道的,別說咱家不幫忙。”


    “不用!別跟著我!”


    秦寡婦頭也不迴。


    大誌直到秦寡婦徹底離去,才放聲大笑。


    洪來憨實的撓著頭:“那我還去嗎?”


    “去什麽,自家活都忙不過來,閑得慌去湊她的冷臉。”


    大誌對秦寡婦十分不屑,就算找人幫忙,也該去找家裏婦人,哪有一個寡婦往男人堆裏湊的。


    也就三哥傻不愣登。


    耽誤了這麽一會兒,大誌拍了拍崔成良肩膀,各自迴地裏幹活去了。


    希望三哥真的想明白了。


    其他人也沒閑著。


    二郎對下種這件事十分鄭重,前一天晚上特地讓所有人都洗了澡,第二天穿上崔老太做的新衣裳,拿著香和草紙,領著弟弟妹妹去了地頭。


    這是屬於他們兄妹五人的田,更是第一次下種。


    二郎站在下水的田埂上,五人一字排開,就連小七也繃著臉蛋,表情嚴肅。


    五人感觸的看著開墾平整的四畝地。


    這是他們新生活的開始。


    “行禮。”


    二郎點燃三根線,麵對田板,虔誠的彎下脊背,嘴裏向土地公公念叨著祝禱詞,保佑秧苗生長旺盛,無病無災。


    其餘四人有樣學樣。


    行完禮,把香插在田埂上,再焚燒草紙。


    看著三炷香平穩的燒完,二郎臉上展露出輕鬆的笑。


    拜完土地公公,四郎和五郎跟著林氏去了縣城,二郎迴家找崔昭昭拿豆種。


    柳樹村的李家兄弟也在。


    崔昭昭給了他一大盆豆種,約莫有二十斤。


    “二哥你先種著,我和三哥去趟柳樹村,要是豆種不夠你跟我說,等今晚我再泡些。”


    她沒種過地,種子也是估摸著泡的。


    二郎掂了掂種子的重量:“差不多夠用了。”


    老宅院子嘈雜了一瞬,院門開合間,又歸於平靜。


    崔昭昭和崔景文跟著張家兄弟去了柳樹村,二郎帶著立冬和小七去了田裏。


    家裏隻剩下崔老太,還有照顧雞和狗的小六。


    崔老太給菜園子澆著水,喝飽了水的菜苗一天一個樣兒,韭菜已經快長到兩捺長。


    貼著韭菜根部,崔老太拿剪刀哢嚓哢嚓剪了小半盆,剛澆過水的韭菜帶著水珠,翠嫩欲滴。


    今天兩房孩子田裏都要下種,是大日子,值得吃上一頓餃子。


    冰冷清澈的泉水澆在嫩綠的韭菜上,崔老太不自覺哼起小調。


    嘩啦啦打開院子門。


    看見韭菜綠茵茵點點花兒紅。


    一齊兒韭菜一齊兒蔥......


    小調悠悠,飄向半空,隨著清風一路追上進城的牛車,與車軲轆聲相互交織。


    林氏本來打算今天去臨冬縣的,不過昭昭那邊要下種,並且還得去鐵匠鋪訂農具,一忙活大半天就過去了,要是再趕去臨東縣,今晚就迴不來了,索性延後一天。


    牛車快要被崔家人包場,除了林氏三人,就剩下於氏和立秋,還有同村的兩個婦人。


    其中一個正是前天去城裏賣雞蛋的王家大嫂。


    昨天沒看到她去城裏賣雞蛋,想來是於氏跟她說了什麽,今天一早也拎著家裏的雞,搭著於氏的伴兒進城賣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催我睡覺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催我睡覺了並收藏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