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炙烤大地。


    衣背被汗水浸透。


    崔成良不在村子裏,沒有找到人。


    四郎和五郎縮在邊上,大氣不敢喘。


    “能發現水源全靠村裏這名後生,景文啊,快給縣令大人仔細講講是如何發現的水源。”


    裏正瘋狂給他使眼色,這可是在縣令麵前露臉的好機會,別人求都求不來。


    崔景文慢吞吞行了個禮,心裏迴想一遍路上老媽給他惡補的知識。


    “...學生曾看過一本書,書上的幾句口訣很有意思,就多看幾遍記了下來,這次找水也是靠著這幾句口訣。”


    裴師爺好奇道:“是什麽樣的口訣?”


    他也研究過風水之術,可此類書籍與有趣實在相差甚遠。


    “兩溝相交,泉水滔滔。”


    “山嘴對山嘴,嘴下有好水。”


    “兩山夾孤山,常常水不幹。”


    ......


    裴師爺目瞪口呆,這麽簡單?


    仔細琢磨一番,不由暗歎口訣的精妙,短短一句話將地形描述透徹,文筆通俗易懂,即便大字不識的村民也能理解其中意思。


    “確實有意思。”縣令哈哈大笑。


    崔景文給他的感覺,真不像是能寫出狀紙中那些文縐縐的話,倒是這些話更適合從他嘴裏說出來。


    “不過我有個疑問。”汪縣令看向崔景文,“你既然知道這些,那為何早些時候不找呢?”


    縣令趕忙解釋道:“縣令大人不知,景文這孩子也是前幾日才迴到我們下河村。”


    寒門求學,被迫中斷,如今困於村野。


    沒想到表麵毫不在意的書生,命途如此坎坷,汪縣令深感惋惜。


    “發現水源是對民生有利的好事,既然有功,那縣裏理應嘉獎。”


    汪縣令像發現了蒙塵的明珠,言語欣賞道:“待我迴去,與明德書院山長說明你的情況,往後你安心求學,一切學雜費用縣裏幫你出了。”


    村人一片嘩然。


    縣令大人竟然資助他讀書!


    即便羨慕,但圍觀的人沒有一個人嫉妒,開玩笑,這可是下河村最有出息的孩子。


    放眼十裏八村,哪個村的讀書人能得縣令青睞。


    村民暗暗挺直腰板。


    裏正更是激動的要拉著崔景文磕頭,崔景文卻皺起眉頭,一副欲言又止。


    他不想讀書啊。


    好不容易熬過高中,上完大學,還沒過幾年好日子,怎麽又要上學。


    他寧願抄書也不想上學!


    更何況老媽和妹妹還要靠他抄書養著。


    汪縣令麵色稍冷:“怎麽,你可是不願意?”


    裏正“撲通”一聲跪下:“縣令大人息怒,這孩子...就是一時沒反應過來,太激動了。”


    裏正急得直扯崔景文的衣角。


    崔景文拽著裏正胳膊,將他拉起來。


    “迴縣令大人,學生確實不願意。”


    裏正腳下一軟,又滑到地上,完了完了。


    汪縣令不出所料黑了臉。


    裴師爺暗暗著急:“大膽,你莫不是高興昏頭了。”


    他也是寒門一路考上來的,知道求學路上能遇貴人賞識有多不易,更何況崔景文不止有天賦,更能學以致用,這是極為難得的。


    他不忍心如此優秀的學子被耽誤。


    林氏知道兒子心裏在想什麽,歎了口氣,上前再次將裏正從地上拖起來,但裏正哭喪著臉說什麽也不起來。


    “別管我,我跪著心裏踏實。”


    “我再問一遍,你當真不願意?”


    林氏上前一步:“縣令大人,民婦是景文的娘,可否容民婦說幾句?”


    汪縣令冷臉哼了一聲,裴師爺衝她點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如縣令所見,景文從啟蒙起便比旁人聰穎幾分,在學堂便得夫子賞識,十三歲就在童生試取得了頭名。”


    林氏越說心裏越滴血,多好的腦子,可惜落在了她兒子那個懶貨頭上。


    汪縣令麵色稍有緩和,但依舊不悅。


    林氏凝聲接著道:“民婦學問不高,但也知人各有命,景文比旁人聰慧,是他的命,但家境貧寒,也是他的命。”


    汪縣令緩緩抬起頭,認真看向說話的婦人。


    “老天爺不會將所有優點都傾注在他一個人身上,他既有了比旁人更卓越的才智,那他也應該自己想辦法克服出身的欠缺,無論何人都不能幫助他一輩子,包括我。”


    “如果習慣了伸手,依靠旁人的力量才能讀書,那即便考出功名,也隻是會讀書而已。”


    汪縣令收起臉上的不悅,將手背在身後,腦中不斷迴想著林氏所說的話。


    沒想到能在一名村婦口中,聽到如此透徹的見解。


    “你是他的娘?”


    林氏微微躬身:“正是民婦。”


    “好,好。”


    汪縣令臉上看不出喜怒,隻重複說了兩個好,後又將視線落在崔景文身上:“你也是如此想的?”


    “是。”


    汪縣令忽地笑了,親手將跪在地上的裏正扶起來。


    有如此見解的娘,也不怪能養出如此爭氣的孩子。


    可能崔景文身上那股與別的學子不同的氣質,就是由此而來。


    也終於理解,為何崔景文能直麵拒絕自己拋出的好處,因為即便沒有他,崔景文照樣能考取功名,時間問題而已。


    這個孩子他記住了,他等著他青雲直上之時。


    “既然不要縣裏資助讀書,那就換一個獎賞。”


    裏正現在聽到獎賞,下意識就想跪,不是高興,是怕的!


    崔家可別再拒絕了!


    汪縣令環視崔家幾人:“發掘水源一共幾人?”


    裏正擦汗:“六人,有一個不在,剩下五個都在這了。”


    說完將四郎和五郎拽上前,汪縣令看了二人一眼,將視線再次轉迴到崔景文身上。


    “那就一人賞兩畝地,這十二畝地,五年內無需交賦稅。”


    十二畝地好好種,也能夠供出一個學子。


    五年,足夠考出一個秀才,到時崔家的地也都不用交賦稅了。


    裏正喜不自勝:“謝縣令大...”見身後沒動靜,忙不迭給林氏幾人使眼色。


    “謝縣令大人。”林氏溫聲道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催我睡覺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催我睡覺了並收藏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