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再也不用餓肚子
穿越農門,全家團聚闖災年 作者:別催我睡覺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頭逐漸西沉。
“...山上有地下泉?有十足的把握嗎?”林氏差點沒壓住聲音。
這與栗子林沒有可比性。
水是萬物之根,尤其眼下的現狀,全村人對水的渴求日甚一日。
這不是小事。
老媽如此鄭重,崔昭昭心裏也有些沒底,地圖上隻標注了地下泉,但她確實沒親眼看到。
“要不,咱們先挖挖試試?”
林氏想了又想,在公司高層的位置來看,一切沒有落實到實際事情,都有無數的未知性。
在沒有親眼看到結果,願景再美好都是空談。
“明日一早去山上看看。”林氏用木鏟將鍋裏餃子鏟出來。
天要黑了,再急也得過了今夜。
林氏手裏炒著菜,腦子合計著地下水的事情。
小六興衝衝跑迴來,手裏攥著一根木枝,上麵串著兩團烤得焦黑的東西,獻寶一樣遞到林氏麵前。
“娘,你吃。”
“這是?”林氏鼻子動了動,倒是有點香。
“這是雀兒花,何伯伯用彈弓打的,嗖嗖嗖——,可厲害了!”小六星星眼。
見娘不吃,小六又遞給二姐,“姐你吃,可香了。”
崔昭昭扯下條腿,吹了吹表麵的浮灰。
她之前吃過烤鵪鶉,這鳥的體型比鵪鶉小一些。
“有嚼勁,是不錯,娘你也嚐嚐。”崔昭昭扯下塊肉,塞進老媽嘴裏。
就是肉太少,兩條腿吃完,剩下的勉強夠嗦嗦味。
林氏心裏壓著事,再說也就兩絲肉,嚐不出別樣的風味,隨口哄了小六幾句,就把他趕迴屋換衣服去。
小六大方的與二姐分享美味。
“何伯伯說這鳥吃糧食,是壞鳥,看見一隻吃一隻。”小六同仇敵愾。
“何伯伯答應給我做彈弓,明天我也去打壞鳥,把它們都吃光光!”
想到焦焦脆脆的鳥肉,口水順著嘴角流下。
其實壞鳥也不是一無是處。
崔昭昭捏了捏他瘦如細杆的小胳膊,不忍心打消他的積極性。
“明天能不能吃飽,就指望你了。”
“瞧我的!”
踏著昏黃的暮色。
一輛牛車滿載而歸,車後跟著一串洋溢的笑臉,村子像重新活了過來。
下河村好久沒有這麽高興過了。
“這下不愁吃不飽了,我還多換了一些米糠,一斤栗子能換五斤糠呢,總比吃草根強。”
“我也換了糠,這下冬天也不怕了。”一個黃臉嬸子笑著接話,“哎我怎麽感覺腳下輕飄飄的,真不是做夢嗎?”
有相同感受的何止是她,整個下河村都像飄在空中。
下午沿途一路看過去,莊稼凋零,蔫頭巴腦的,長得還沒地裏的草高,人們吃不飽飯鋤頭都拎不起來,隻能眼睜睜看著野草瘋長。
要不是村裏發現了栗子,他們的日子也會這樣。
“這事,真虧有景文娘。”
“是啊是啊。”
熱鬧喜氣淌入每戶每家。
“爺,奶!我們迴來了!”
糧袋快要將四郎的頭壓進肩膀裏,也擋不住他眉開眼笑。
他們兄妹再不用餓肚子了!
二郎撐著身子推開窗:“趕緊把糧袋放下,別讓爺奶動手,送到上房屋裏。”
四郎閉上了嘴,腳步輕鬆,穩穩當當將糧食搬到上房。
出發之前爺奶委托他幫忙換掉十斤栗子。
“四哥呲著牙,也不怕把糧袋戳破咯。”立冬眉眼彎彎,好久沒這麽高興了。
崔景文吭哧吭哧將自家換的糧拖迴東屋,還沒喘口氣,一扭頭就對上三雙亮晶晶的眼睛。
“怎麽樣?”
“有你哥我在,出不了岔子。”崔景文扶著腰站直,挺直脊梁。
“縣令怎麽判的?”崔昭昭迫不及待。
“咳咳。”崔景文捏捏喉嚨,“一下午沒喝水,這嗓子有點幹呐。”
崔昭昭飛快倒了碗水,雙手捧上前。
崔景文吸溜一口:“嘶,有點燙啊。”
林氏舉著鍋鏟,緩緩從灶台前坐起來。
崔景文蹦出三步遠:“娘,您坐下,我這就說。”
林氏瞪了他一眼,坐了迴去。
“...汪縣令看完我寫的狀紙,那火氣壓都壓不住。”崔景文意氣自得,“二話不說,一人先打了二十杖。”
“嘖嘖,你們沒看到,打的趙有根血肉模糊,屎尿糊了一身。”
“沒了?”
崔景文眉毛挑起:“這才哪到哪,後頭還有呢。”
崔昭昭將飯擺好,一家四口邊吃邊聽。
“...板子剛打完,有根娘就領著柳樹村一群人闖了進來。”崔景文捏起一個煎餃扔到嘴裏。
“柳樹村的人說咱們村不仁義,反怪咱們不分栗子給他們,說是我們自找的。”
柳樹村裏正頭頂比燒光的山還光溜,站在堂下振振有詞。
當時場麵一群混亂,要不是在縣衙大堂,兩個村子的人能打的不可開交。
“要不是咱們,他們還不知道栗子能吃呢,好意思指責我們村。”崔昭昭一心窩的火。
栗子林又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她們沒來下河村之前,怎麽不見他們來搶。
“汪縣令也是這麽說的,當場把輿地圖拿出來,當著柳樹村裏正的麵,將積石山一分為二,明明白白寫上,下河村和柳樹村各占一半。”
積石山橫在兩個村子中間,往常都是哪個村離得近,哪邊就歸誰,大家心照不宣。
本來柳樹村還想渾水摸魚,沒想到汪縣令當場白紙黑字寫下來。
柳樹村人的臉色精彩極了。
崔昭昭狠狠解了氣,以往電視劇小說裏都是貪官橫行,沒想到穿越而來,遇到了公正嚴明的父母官。
“柳樹村裏正見說不動縣令,就將矛頭對準了趙有根,說都是他挑唆的。”
有根娘本以為請柳樹村裏正過去,能幫著說情開罪,沒想到最後搬石頭砸了自己腳。
柳樹村裏正最後幾根頭發都要被有根娘薅光了。
“...最後柳樹村四人各又打了四十杖,趙有根杖六十,流放兩千裏。”崔景文停頓了下,略顯惋惜,“不過六十杖打完他也站不起來了,隻能先扔大獄。”
地皮菜肥脆爽口,四個人大快朵頤。
有趙有根的例子在前,再有人想動手,恐怕也不敢了。
“...山上有地下泉?有十足的把握嗎?”林氏差點沒壓住聲音。
這與栗子林沒有可比性。
水是萬物之根,尤其眼下的現狀,全村人對水的渴求日甚一日。
這不是小事。
老媽如此鄭重,崔昭昭心裏也有些沒底,地圖上隻標注了地下泉,但她確實沒親眼看到。
“要不,咱們先挖挖試試?”
林氏想了又想,在公司高層的位置來看,一切沒有落實到實際事情,都有無數的未知性。
在沒有親眼看到結果,願景再美好都是空談。
“明日一早去山上看看。”林氏用木鏟將鍋裏餃子鏟出來。
天要黑了,再急也得過了今夜。
林氏手裏炒著菜,腦子合計著地下水的事情。
小六興衝衝跑迴來,手裏攥著一根木枝,上麵串著兩團烤得焦黑的東西,獻寶一樣遞到林氏麵前。
“娘,你吃。”
“這是?”林氏鼻子動了動,倒是有點香。
“這是雀兒花,何伯伯用彈弓打的,嗖嗖嗖——,可厲害了!”小六星星眼。
見娘不吃,小六又遞給二姐,“姐你吃,可香了。”
崔昭昭扯下條腿,吹了吹表麵的浮灰。
她之前吃過烤鵪鶉,這鳥的體型比鵪鶉小一些。
“有嚼勁,是不錯,娘你也嚐嚐。”崔昭昭扯下塊肉,塞進老媽嘴裏。
就是肉太少,兩條腿吃完,剩下的勉強夠嗦嗦味。
林氏心裏壓著事,再說也就兩絲肉,嚐不出別樣的風味,隨口哄了小六幾句,就把他趕迴屋換衣服去。
小六大方的與二姐分享美味。
“何伯伯說這鳥吃糧食,是壞鳥,看見一隻吃一隻。”小六同仇敵愾。
“何伯伯答應給我做彈弓,明天我也去打壞鳥,把它們都吃光光!”
想到焦焦脆脆的鳥肉,口水順著嘴角流下。
其實壞鳥也不是一無是處。
崔昭昭捏了捏他瘦如細杆的小胳膊,不忍心打消他的積極性。
“明天能不能吃飽,就指望你了。”
“瞧我的!”
踏著昏黃的暮色。
一輛牛車滿載而歸,車後跟著一串洋溢的笑臉,村子像重新活了過來。
下河村好久沒有這麽高興過了。
“這下不愁吃不飽了,我還多換了一些米糠,一斤栗子能換五斤糠呢,總比吃草根強。”
“我也換了糠,這下冬天也不怕了。”一個黃臉嬸子笑著接話,“哎我怎麽感覺腳下輕飄飄的,真不是做夢嗎?”
有相同感受的何止是她,整個下河村都像飄在空中。
下午沿途一路看過去,莊稼凋零,蔫頭巴腦的,長得還沒地裏的草高,人們吃不飽飯鋤頭都拎不起來,隻能眼睜睜看著野草瘋長。
要不是村裏發現了栗子,他們的日子也會這樣。
“這事,真虧有景文娘。”
“是啊是啊。”
熱鬧喜氣淌入每戶每家。
“爺,奶!我們迴來了!”
糧袋快要將四郎的頭壓進肩膀裏,也擋不住他眉開眼笑。
他們兄妹再不用餓肚子了!
二郎撐著身子推開窗:“趕緊把糧袋放下,別讓爺奶動手,送到上房屋裏。”
四郎閉上了嘴,腳步輕鬆,穩穩當當將糧食搬到上房。
出發之前爺奶委托他幫忙換掉十斤栗子。
“四哥呲著牙,也不怕把糧袋戳破咯。”立冬眉眼彎彎,好久沒這麽高興了。
崔景文吭哧吭哧將自家換的糧拖迴東屋,還沒喘口氣,一扭頭就對上三雙亮晶晶的眼睛。
“怎麽樣?”
“有你哥我在,出不了岔子。”崔景文扶著腰站直,挺直脊梁。
“縣令怎麽判的?”崔昭昭迫不及待。
“咳咳。”崔景文捏捏喉嚨,“一下午沒喝水,這嗓子有點幹呐。”
崔昭昭飛快倒了碗水,雙手捧上前。
崔景文吸溜一口:“嘶,有點燙啊。”
林氏舉著鍋鏟,緩緩從灶台前坐起來。
崔景文蹦出三步遠:“娘,您坐下,我這就說。”
林氏瞪了他一眼,坐了迴去。
“...汪縣令看完我寫的狀紙,那火氣壓都壓不住。”崔景文意氣自得,“二話不說,一人先打了二十杖。”
“嘖嘖,你們沒看到,打的趙有根血肉模糊,屎尿糊了一身。”
“沒了?”
崔景文眉毛挑起:“這才哪到哪,後頭還有呢。”
崔昭昭將飯擺好,一家四口邊吃邊聽。
“...板子剛打完,有根娘就領著柳樹村一群人闖了進來。”崔景文捏起一個煎餃扔到嘴裏。
“柳樹村的人說咱們村不仁義,反怪咱們不分栗子給他們,說是我們自找的。”
柳樹村裏正頭頂比燒光的山還光溜,站在堂下振振有詞。
當時場麵一群混亂,要不是在縣衙大堂,兩個村子的人能打的不可開交。
“要不是咱們,他們還不知道栗子能吃呢,好意思指責我們村。”崔昭昭一心窩的火。
栗子林又不是憑空冒出來的,她們沒來下河村之前,怎麽不見他們來搶。
“汪縣令也是這麽說的,當場把輿地圖拿出來,當著柳樹村裏正的麵,將積石山一分為二,明明白白寫上,下河村和柳樹村各占一半。”
積石山橫在兩個村子中間,往常都是哪個村離得近,哪邊就歸誰,大家心照不宣。
本來柳樹村還想渾水摸魚,沒想到汪縣令當場白紙黑字寫下來。
柳樹村人的臉色精彩極了。
崔昭昭狠狠解了氣,以往電視劇小說裏都是貪官橫行,沒想到穿越而來,遇到了公正嚴明的父母官。
“柳樹村裏正見說不動縣令,就將矛頭對準了趙有根,說都是他挑唆的。”
有根娘本以為請柳樹村裏正過去,能幫著說情開罪,沒想到最後搬石頭砸了自己腳。
柳樹村裏正最後幾根頭發都要被有根娘薅光了。
“...最後柳樹村四人各又打了四十杖,趙有根杖六十,流放兩千裏。”崔景文停頓了下,略顯惋惜,“不過六十杖打完他也站不起來了,隻能先扔大獄。”
地皮菜肥脆爽口,四個人大快朵頤。
有趙有根的例子在前,再有人想動手,恐怕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