刕鶴春自覺自己向來不愛管後宅這些瑣事。但她身邊的人實在是愚笨,便頓了頓,耐著性子跟她說此事:「你身邊確實沒有一個像樣的。」
又想起她從前的身份,便知道折家對庶出的女兒不上心,問:「你隻帶了一個小丫鬟過來吧?」
折綰詫異他竟然會開口。刕鶴春卻已經繼續說了:「我瞧著你身邊有個媽媽還算是能唬住人。」
折綰想了想,「唐媽媽吧?她不聽我的。」
刕鶴春沒想到她竟然如此直白!他偏過頭去看她,隻見她依舊溫溫柔柔的,好似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令人詫異的話,輕柔的笑著道:「所以我留下蟬月做大丫鬟可以嗎?」
自然是可以的。他隻是再一次詫異她的直白。
她竟然是個說話如此直接的人麽?他之前聽聞她的性子怯弱是謠言?或者說,因為怯弱,所以在他麵前不敢說瞎話?
刕鶴春斟酌了一瞬:「你院子……人都是新進的,以前的奴僕都調走了,這些人可以用,至於怎麽用,你自己做主就好。」
折綰便呆了呆。她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
她上輩子一點兒也不知道。
她呆愣了一瞬才明白過來,道:「多謝你。」
這應該是刕鶴春的手筆。要是院子裏全是老人,那她的路就更難走。
她便發現自己原來也不是很了解年輕時候的刕鶴春。他在這個時候,似乎默默的也為她做了點事情。
是怕她鎮不住場子吧?
至少比十五年後的刕鶴春要好說話很多,也有良心許多。
她吃下最後一塊蝦餅,準備抓住他年輕時候最後這點善心,「那院子裏麵其他人,是你給我留的人,所以可以放心用對嗎?」
這句話有點怪怪的,還藏著一些她的小心思,刕鶴春沒有怪罪,也沒有細究。他點頭,「是。」
折綰:「我知曉了。」
然後就沒再說話。
刕鶴春直到快跟她一塊走到山海院的時候才發現她那句「我知曉了」的語氣和習慣,簡直跟他一模一樣。
什麽時候學的?
他有些啼笑皆非,覺得折綰學人的舉止十分可笑。
學他的語氣和神態做什麽?
折綰卻沒意識到這點。她隻是習慣性的說這句話。
她還在默默感慨刕鶴春的傲慢。
上輩子,她一直謹慎小心的跟他相處,事事盡心盡責,遷就討好,但後來發現根本沒用。他根本不在意她的用心。
於是在最後幾年,她依稀記得是在素膳死後的那一年,她看得開了一些,頓悟了一些,跟他這般冷情冷肺之人說話也變得直來直往了。
她要什麽,不再委婉,不再猶豫,也不再刻意討好,而是告訴他:我想要。
沒想到摸對了路。他自詡是個君子,且擁有得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她要的那些一星半點,他根本不在意,隨意她去拿。
慢慢的,她好似就覺察出了跟他相處之道。
直來直去的最好。他看不起你的時候,你委婉謹慎,努力周旋,他還笑話你的城府不深,聰慧不夠。
他是個自傲極了的人。
這般的人,十五年來,也是有跌落塵埃之時的。折綰想起他被幽禁在國公府裏頹然的模樣,突然就覺得他其實也不是什麽大智慧者。
她思緒一頓,不經又想:若是聰慧被分為先天聰慧和後天聰慧,他聰明成這般模樣卻還能被關起來,馬失前蹄,那自己呢?
自己雖然愚笨,但她多活了十五年,擁有了許多見識,再跟他一塊站在這裏,能不能算後天智慧,能不能與他比一比呢?
這個念頭一出,她就瞬間顫了顫,覺得血液都灼熱起來。
和光而不汙(6)
折綰一直都覺得自己不聰明。一旦有了這個認知,便遇見大事不敢自己拿主意,拿了主意怕拿錯主意,即便是主意已經證明是個好主意,她都擔心以後會不會變成壞主意。
所以她一直都習慣聽別人的。
即便是重來一迴,她對以往的舊事敢拿主意了——比如說敢對付唐媽媽,敢不把川哥兒接迴來,但她覺得這都是舊事,都已經發生過了的,事事都有痕跡,所以她敢這麽做。
對於沒發生的,沒有嚐試過的事情,她依舊沒敢去想。
她痛恨這般的自己,也羨慕如同刕鶴春這般天生聰慧有膽氣的人。
她希望自己也成為這般的人。
隻要一想到這個可能,她便不自覺就笑了起來。她是個素來柔和的人,突然發笑也不突兀,更顯得整個人籠了一層柔光,刕鶴春不明白她怎麽迴事,但也沒有問。
他真不是個話多的性子。
除非碰見比他還話少的人。
於是進了山海院裏,折綰一味的低頭不言不語,夫妻一體,他在母親的注視之下,隻能開口說了一句:「明日三朝迴門,川哥兒也跟著一塊吧?」
英國公夫人趙氏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自然是跟著。」
好嘛,一個兒子已經夠沉默寡言了,又來了一個更加不說話的兒媳婦。
她當初就不該同意這門婚事!
趙氏恨恨道:「川哥兒跟著你們去,我是真不放心,待會兒我就將婆子配齊了幫著,好歹能中用。」
這話自然是在點折綰無用。刕鶴春皺眉,認為母親過於苛責。他轉頭去看折綰,卻見她無動於衷,臉色一點兒沒變,正在默默的端著一碟已經剝好的石榴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又想起她從前的身份,便知道折家對庶出的女兒不上心,問:「你隻帶了一個小丫鬟過來吧?」
折綰詫異他竟然會開口。刕鶴春卻已經繼續說了:「我瞧著你身邊有個媽媽還算是能唬住人。」
折綰想了想,「唐媽媽吧?她不聽我的。」
刕鶴春沒想到她竟然如此直白!他偏過頭去看她,隻見她依舊溫溫柔柔的,好似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麽令人詫異的話,輕柔的笑著道:「所以我留下蟬月做大丫鬟可以嗎?」
自然是可以的。他隻是再一次詫異她的直白。
她竟然是個說話如此直接的人麽?他之前聽聞她的性子怯弱是謠言?或者說,因為怯弱,所以在他麵前不敢說瞎話?
刕鶴春斟酌了一瞬:「你院子……人都是新進的,以前的奴僕都調走了,這些人可以用,至於怎麽用,你自己做主就好。」
折綰便呆了呆。她沒想到還有這麽一出。
她上輩子一點兒也不知道。
她呆愣了一瞬才明白過來,道:「多謝你。」
這應該是刕鶴春的手筆。要是院子裏全是老人,那她的路就更難走。
她便發現自己原來也不是很了解年輕時候的刕鶴春。他在這個時候,似乎默默的也為她做了點事情。
是怕她鎮不住場子吧?
至少比十五年後的刕鶴春要好說話很多,也有良心許多。
她吃下最後一塊蝦餅,準備抓住他年輕時候最後這點善心,「那院子裏麵其他人,是你給我留的人,所以可以放心用對嗎?」
這句話有點怪怪的,還藏著一些她的小心思,刕鶴春沒有怪罪,也沒有細究。他點頭,「是。」
折綰:「我知曉了。」
然後就沒再說話。
刕鶴春直到快跟她一塊走到山海院的時候才發現她那句「我知曉了」的語氣和習慣,簡直跟他一模一樣。
什麽時候學的?
他有些啼笑皆非,覺得折綰學人的舉止十分可笑。
學他的語氣和神態做什麽?
折綰卻沒意識到這點。她隻是習慣性的說這句話。
她還在默默感慨刕鶴春的傲慢。
上輩子,她一直謹慎小心的跟他相處,事事盡心盡責,遷就討好,但後來發現根本沒用。他根本不在意她的用心。
於是在最後幾年,她依稀記得是在素膳死後的那一年,她看得開了一些,頓悟了一些,跟他這般冷情冷肺之人說話也變得直來直往了。
她要什麽,不再委婉,不再猶豫,也不再刻意討好,而是告訴他:我想要。
沒想到摸對了路。他自詡是個君子,且擁有得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她要的那些一星半點,他根本不在意,隨意她去拿。
慢慢的,她好似就覺察出了跟他相處之道。
直來直去的最好。他看不起你的時候,你委婉謹慎,努力周旋,他還笑話你的城府不深,聰慧不夠。
他是個自傲極了的人。
這般的人,十五年來,也是有跌落塵埃之時的。折綰想起他被幽禁在國公府裏頹然的模樣,突然就覺得他其實也不是什麽大智慧者。
她思緒一頓,不經又想:若是聰慧被分為先天聰慧和後天聰慧,他聰明成這般模樣卻還能被關起來,馬失前蹄,那自己呢?
自己雖然愚笨,但她多活了十五年,擁有了許多見識,再跟他一塊站在這裏,能不能算後天智慧,能不能與他比一比呢?
這個念頭一出,她就瞬間顫了顫,覺得血液都灼熱起來。
和光而不汙(6)
折綰一直都覺得自己不聰明。一旦有了這個認知,便遇見大事不敢自己拿主意,拿了主意怕拿錯主意,即便是主意已經證明是個好主意,她都擔心以後會不會變成壞主意。
所以她一直都習慣聽別人的。
即便是重來一迴,她對以往的舊事敢拿主意了——比如說敢對付唐媽媽,敢不把川哥兒接迴來,但她覺得這都是舊事,都已經發生過了的,事事都有痕跡,所以她敢這麽做。
對於沒發生的,沒有嚐試過的事情,她依舊沒敢去想。
她痛恨這般的自己,也羨慕如同刕鶴春這般天生聰慧有膽氣的人。
她希望自己也成為這般的人。
隻要一想到這個可能,她便不自覺就笑了起來。她是個素來柔和的人,突然發笑也不突兀,更顯得整個人籠了一層柔光,刕鶴春不明白她怎麽迴事,但也沒有問。
他真不是個話多的性子。
除非碰見比他還話少的人。
於是進了山海院裏,折綰一味的低頭不言不語,夫妻一體,他在母親的注視之下,隻能開口說了一句:「明日三朝迴門,川哥兒也跟著一塊吧?」
英國公夫人趙氏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自然是跟著。」
好嘛,一個兒子已經夠沉默寡言了,又來了一個更加不說話的兒媳婦。
她當初就不該同意這門婚事!
趙氏恨恨道:「川哥兒跟著你們去,我是真不放心,待會兒我就將婆子配齊了幫著,好歹能中用。」
這話自然是在點折綰無用。刕鶴春皺眉,認為母親過於苛責。他轉頭去看折綰,卻見她無動於衷,臉色一點兒沒變,正在默默的端著一碟已經剝好的石榴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