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天災:開局一座山,囤貨?種田 作者:寄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休息的間隙,從原主屋裏拿出來了一個袋子,裏麵裝著白色的石膏。
「這是原主人用來做藥材的石膏,中醫叫做煆石膏,也就是熟石膏,我記得點豆腐用的也是熟石膏吧?」
趙葉青接過,往塑膠袋裏探頭聞了聞,確實是石膏的味道。
她答:「應該是一樣的。」
有了石膏做豆花就比較簡單了,要是用白醋點豆腐,做出來的豆花是散的,用石膏就能燜出一整塊結實的豆腐腦。
做石膏豆腐,黃豆和豆腐的比例大概是1比3左右,一斤黃豆能出三斤豆腐。
磨出來的豆漿過濾好後拿一半來做豆腐,另外一半再分成兩份,一小份煮開了當飲料喝,一大份用來做腐竹。
過濾出來的豆腐渣也好吃,加點蒜苗和辣椒炒一炒就是一道菜,用來拌飯比肉還香。
趙葉青把石膏兌上水,等豆漿煮好放涼一會後,在分幾次將石膏水倒入攪動起來的豆漿裏,看到裏麵逐漸變成絮狀,就蓋上蓋子燜著,十分鍾就能凝固成豆腐花。
穆奚在煮第二鍋豆漿,這一鍋是用來喝的,豆漿會假沸,得看到沸騰之後再多煮五分鍾才能盛出來喝。
這個天氣熱豆漿沒人喝,都得放涼了才行。
熱豆花燜好,趙葉青想吃又嫌它是熱的,盛出來了兩大碗豆花放進冰箱裏冰鎮降溫。
家裏沒有保鮮膜了,隻能另外拿兩個盤子來當蓋子用。
熱豆漿得放涼一會再拿進冰箱,等放涼的功夫,還得煮第三鍋豆漿。
這一鍋是用來做腐竹的,煮好的豆漿把溫度稍微降下去一點後再重新燒開,文火慢慢加熱,直到豆漿的麵上出現凝結的豆皮,過程有些像是冬天做奶皮子的時候。
火不能太大,太大了表麵的豆皮就會破裂,過程十分費時,每一張豆皮都得花費七八分鍾來製作,薄薄的豆皮用一根稍微粗的鐵絲撩起來懸掛在已經準備好的小竹竿上麵。
穆奚做腐竹的時候,趙葉青就在準備做豆腐。
豆腐模具是用前兩天穆奚砍樹迴來做菌房的時候剩下的木頭做的,眼看著就要打黃豆了,便趁著空閑的時候隨手釘了一個模具。
把紗布鋪在四四方方的模具裏麵,再將白花花的豆花倒進去,紗布收攏過來蓋上,再把上麵的蓋子用力按壓。
模具下麵有許多擠壓豆花出來的水分,趙葉青在上麵放了一個大石頭,等到豆花的水分都被壓出來,這豆腐才算是做成了。
趙葉青把豆腐做好,穆奚那邊的腐竹才出來了四五張,盆裏用來做腐竹的豆漿還有一大半,她又起了一鍋也一起做腐竹。
一斤半左右的黃豆最後做出來的腐竹隻有不到一斤,趙葉青這也是第一次上手實操,之前都是見爺爺奶奶在過年的時候會做。
第一次得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就能多做一些。
豆漿晾涼的差不多了,趙葉青倒了兩碗出來,剩下的都放進冰箱裏。
兩碗豆漿裏加上白糖,用豆漿的餘溫攪拌至融化後,再在碗裏加上兩顆冰塊。
幹完活,一人一杯冰鎮豆漿,剛才在火邊做腐竹出的一身汗都變得沒有那麽難受了,瞬間身體神清氣爽,唿出來氣都是冰冰涼涼的。
豆腐壓一個小時就差不多了,模具的尺寸不大,得做兩次才能做完所有的豆腐。
趙葉青把第一板豆腐給取出來,打開紗布,用手指輕輕戳了一下,qq彈彈的,不老不嫩,老家這邊管這種豆腐叫水豆腐。
用手掰了一塊豆腐放在碗裏,用筷子隨意戳爛一些,撒上蔥花芝麻辣椒油和生抽,就是最簡單的涼拌豆腐。
她之前還擔心石膏味會不會太濃,畢竟沒有廚房秤,沒辦法精準的稱重石膏的重量,她又沒有太多經驗,隻能迴憶著記憶中的畫麵嚐試製作。
沒想到意外的成功,豆腐入口豆香味十足,微乎其微的石膏味可以忽略不計,搭配著蔥香和一點點辣椒油提鮮,清淡爽口十分適合夏天。
隻可惜豆腐不能久放,放在冰箱裏也隻能放兩三天就會壞掉,以前奶奶都是把豆腐泡在水裏,能多堅持幾天。
水不能是打上來的井水,得是燒開過的涼白開,涼白開的細菌少,裏麵加一點鹽再泡豆腐,能保存一周以上。
可即使是這樣時間也不長,現在不像是以前,想吃隨時能買到,現在想吃就得磨豆子,再過濾,煮沸,點豆腐,壓豆腐後才能吃上。
兩斤半的黃豆得到了七斤半豆腐,趙葉青拿兩斤出來泡在水裏準備後續做菜吃,剩下的五斤半用來做油豆腐和豆幹。
第239章 蔬菜培育室
這天氣早晚都是燥熱的,沒有露水潮氣,腐竹放在屋簷底下晾曬著也不怕受潮。
一個晚上就完全幹透了。
一早起來,兩人把腐竹都收迴屋子裏去,就準備把昨天剩下的五斤半豆腐都做成油豆腐和豆幹。
做豆幹也得晾幹,隻是豆腐的水分要比豆皮多,想要快點晾幹,最好是上鍋蒸一會再晾曬。
趙葉青把豆腐都切成四四方方一厘米厚的豆腐塊,整齊的擺在蒸屜裏頭,每一塊豆腐都抹上少許食鹽。
水開蒸十分鍾拿下來,鋪上簸箕上再拿到外頭晾曬。
本想著要不要做點五香的豆幹,可家裏現在的香料不夠,還有兩三種香料還沒有去找迴來,每次說要出去找香料,總會被許多事情絆住手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是原主人用來做藥材的石膏,中醫叫做煆石膏,也就是熟石膏,我記得點豆腐用的也是熟石膏吧?」
趙葉青接過,往塑膠袋裏探頭聞了聞,確實是石膏的味道。
她答:「應該是一樣的。」
有了石膏做豆花就比較簡單了,要是用白醋點豆腐,做出來的豆花是散的,用石膏就能燜出一整塊結實的豆腐腦。
做石膏豆腐,黃豆和豆腐的比例大概是1比3左右,一斤黃豆能出三斤豆腐。
磨出來的豆漿過濾好後拿一半來做豆腐,另外一半再分成兩份,一小份煮開了當飲料喝,一大份用來做腐竹。
過濾出來的豆腐渣也好吃,加點蒜苗和辣椒炒一炒就是一道菜,用來拌飯比肉還香。
趙葉青把石膏兌上水,等豆漿煮好放涼一會後,在分幾次將石膏水倒入攪動起來的豆漿裏,看到裏麵逐漸變成絮狀,就蓋上蓋子燜著,十分鍾就能凝固成豆腐花。
穆奚在煮第二鍋豆漿,這一鍋是用來喝的,豆漿會假沸,得看到沸騰之後再多煮五分鍾才能盛出來喝。
這個天氣熱豆漿沒人喝,都得放涼了才行。
熱豆花燜好,趙葉青想吃又嫌它是熱的,盛出來了兩大碗豆花放進冰箱裏冰鎮降溫。
家裏沒有保鮮膜了,隻能另外拿兩個盤子來當蓋子用。
熱豆漿得放涼一會再拿進冰箱,等放涼的功夫,還得煮第三鍋豆漿。
這一鍋是用來做腐竹的,煮好的豆漿把溫度稍微降下去一點後再重新燒開,文火慢慢加熱,直到豆漿的麵上出現凝結的豆皮,過程有些像是冬天做奶皮子的時候。
火不能太大,太大了表麵的豆皮就會破裂,過程十分費時,每一張豆皮都得花費七八分鍾來製作,薄薄的豆皮用一根稍微粗的鐵絲撩起來懸掛在已經準備好的小竹竿上麵。
穆奚做腐竹的時候,趙葉青就在準備做豆腐。
豆腐模具是用前兩天穆奚砍樹迴來做菌房的時候剩下的木頭做的,眼看著就要打黃豆了,便趁著空閑的時候隨手釘了一個模具。
把紗布鋪在四四方方的模具裏麵,再將白花花的豆花倒進去,紗布收攏過來蓋上,再把上麵的蓋子用力按壓。
模具下麵有許多擠壓豆花出來的水分,趙葉青在上麵放了一個大石頭,等到豆花的水分都被壓出來,這豆腐才算是做成了。
趙葉青把豆腐做好,穆奚那邊的腐竹才出來了四五張,盆裏用來做腐竹的豆漿還有一大半,她又起了一鍋也一起做腐竹。
一斤半左右的黃豆最後做出來的腐竹隻有不到一斤,趙葉青這也是第一次上手實操,之前都是見爺爺奶奶在過年的時候會做。
第一次得了成功的經驗,下一次就能多做一些。
豆漿晾涼的差不多了,趙葉青倒了兩碗出來,剩下的都放進冰箱裏。
兩碗豆漿裏加上白糖,用豆漿的餘溫攪拌至融化後,再在碗裏加上兩顆冰塊。
幹完活,一人一杯冰鎮豆漿,剛才在火邊做腐竹出的一身汗都變得沒有那麽難受了,瞬間身體神清氣爽,唿出來氣都是冰冰涼涼的。
豆腐壓一個小時就差不多了,模具的尺寸不大,得做兩次才能做完所有的豆腐。
趙葉青把第一板豆腐給取出來,打開紗布,用手指輕輕戳了一下,qq彈彈的,不老不嫩,老家這邊管這種豆腐叫水豆腐。
用手掰了一塊豆腐放在碗裏,用筷子隨意戳爛一些,撒上蔥花芝麻辣椒油和生抽,就是最簡單的涼拌豆腐。
她之前還擔心石膏味會不會太濃,畢竟沒有廚房秤,沒辦法精準的稱重石膏的重量,她又沒有太多經驗,隻能迴憶著記憶中的畫麵嚐試製作。
沒想到意外的成功,豆腐入口豆香味十足,微乎其微的石膏味可以忽略不計,搭配著蔥香和一點點辣椒油提鮮,清淡爽口十分適合夏天。
隻可惜豆腐不能久放,放在冰箱裏也隻能放兩三天就會壞掉,以前奶奶都是把豆腐泡在水裏,能多堅持幾天。
水不能是打上來的井水,得是燒開過的涼白開,涼白開的細菌少,裏麵加一點鹽再泡豆腐,能保存一周以上。
可即使是這樣時間也不長,現在不像是以前,想吃隨時能買到,現在想吃就得磨豆子,再過濾,煮沸,點豆腐,壓豆腐後才能吃上。
兩斤半的黃豆得到了七斤半豆腐,趙葉青拿兩斤出來泡在水裏準備後續做菜吃,剩下的五斤半用來做油豆腐和豆幹。
第239章 蔬菜培育室
這天氣早晚都是燥熱的,沒有露水潮氣,腐竹放在屋簷底下晾曬著也不怕受潮。
一個晚上就完全幹透了。
一早起來,兩人把腐竹都收迴屋子裏去,就準備把昨天剩下的五斤半豆腐都做成油豆腐和豆幹。
做豆幹也得晾幹,隻是豆腐的水分要比豆皮多,想要快點晾幹,最好是上鍋蒸一會再晾曬。
趙葉青把豆腐都切成四四方方一厘米厚的豆腐塊,整齊的擺在蒸屜裏頭,每一塊豆腐都抹上少許食鹽。
水開蒸十分鍾拿下來,鋪上簸箕上再拿到外頭晾曬。
本想著要不要做點五香的豆幹,可家裏現在的香料不夠,還有兩三種香料還沒有去找迴來,每次說要出去找香料,總會被許多事情絆住手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