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又說到她家裏了?」
「終身大事,我和你爸爸當然要調研的。」
他心裏一動:「你們什麽時候去調研過了?怎麽調研的?」
謝雯精力不濟,寥寥幾句話便已耗盡力氣,含混不清地說:「去過那麽一趟。」
「我怎麽不知道?」
「那怎麽能讓你知道?」
「怎麽不能讓我知道?」
她慢慢閉上眼:「你懂什麽。我都是為了你好。」
媽在農曆新年前離世。正好春節放假,盛嘉實一天假都沒請,省心到了極點。她一輩子就想著給兒子鋪路,樣樣照顧得妥帖,連臨到頭這件事都不叫他煩擾,到最後隻留下一句話:「我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怎麽落到這個地步?」
盛嘉實握著她的手,一個問題幾乎到了嘴邊,卻到底沒說出來,隻有眼淚流出來,滴在母子交握的掌心。
兩個月後,父親與他商議,說住在這裏觸景生情,希望把這套房子買了,重新購置房產。盛嘉實心裏明鏡似的清楚,微笑著問:「這是你和媽媽共同持有的財產對不對?」
「是這樣。」
「賣可以,我要分割遺產。屬於媽的那一部分,你不能全拿走。」
他和父親打了半年官司,此後賣掉江畔的公寓,正式搬離信川。
買家是一對年輕夫妻,從外地來信川定居,要給自己置辦一個小家。其實按租售比來說,還是租房比較劃算,但他們還是想要一個自己的家。妻子撫摸著主臥的家具,說:「硬裝都挺好的,就是家具得再換換。」
心裏有根針隱隱刺痛,很久以前就在那裏了,長久不發作,他差點都忘了。盛嘉實微笑著說:「本來就是臨時用的……你們之後自己換吧。」
「房子真的挺不錯的,怎麽就要賣了?」
「不打算迴來了。」
這是二十多年人生裏第一個完全由自己拿的主意,不考慮經濟劃算,不考慮未來,隻想離開。他說到做到。
一切都像是騙局,都是短暫的假象。激情在這個時代一點都不罕見,都市裏的欲望男女來來去去,人心真假莫辨,沒有人再習慣說真話了。他在迴上海的火車上睡去,夢見一個人站在煙霧繚繞的浴室裏,細長的脖子,烏黑分明的頭髮,圓潤的肩膀,伶仃的鎖骨,粉紅色的膝蓋,鴿子般的乳,她梗著脖子說:「我會照顧你,你也會照顧我。」
現在想,那確實是陳斐的真心話。因為她這個人就是這樣,除此之外,她寧可沉默。
第22章 . 好好想想
到好幾年後,一個醉酒的初夏的夜晚,當陳斐說起她買房時生怕將來在家附近的超市裏碰見他的事情,盛嘉實才又恍恍惚惚地想起那間江邊的公寓,以及他們在那裏度過的所有時間。
也許他從根本裏就是個安於現狀的人,也許是被成長的環境塑造所成,但在二十歲出頭、剛離開她的那兩年,盛嘉實心裏隻有一個決定:成為誰都可以,隻要不是自己。
他幾乎沒有再迴過信川,除了去參加同學會和同學的婚禮,而從小到大的朋友又幾乎都留在那裏,上海是麵目陌生的他鄉,是江卉在此地的朋友圈構成了他新的社交網絡。她頗有幾個交往多年的同學,關係類似他之於常遠葉曉寧,周末常聚餐、出去爬山遠足。
離開信川的第三年夏天,江卉想去海邊度假。那是一次隨性而起的旅行,盛嘉實也順便叫上了常遠和葉曉寧,幾個人分頭北上,在葫蘆島碰頭。此地位於遼寧西南部,南接渤海遼東灣,海水澄澈、沿海遍布礫石灘,和東南沿海地區泥沙海量極高而呈土黃色的海景完全不同,江卉說:「我查了氣溫,飛機三個小時能到的地方,就數這裏涼快。」
同行的還有兩個江卉的高中同學,到假期最後一天,她提議去看日出,葉曉寧和常遠一貫是早起不了一點的,剩下兩位朋友一個幹脆拒絕,另一個說是加入,臨到出發又實在起不來床,到最後下樓的竟隻剩盛嘉實。
兩個人並肩走去海邊,天邊紅光初現,江卉說:「冷知識,在中國隻能看到海上日出,看不到日落;在美國西海岸呢,隻能看到日落,看不到日出。」
他還沒完全睡醒,立即想到一個人。
江卉側過頭看著他,不安好心地壞笑:「想到誰了?」
盛嘉實把她的鴨舌帽拉下來遮住眼睛:「你話怎麽這麽多啊?」
海天交接處,朝日初升,紅紅的一團火焰。江卉說:「我有問題。」
「你問。」
「為什麽太陽看起來這麽大?平時見到的,好像要小一點。」
「我也不知道。」
盛嘉實掏出手機搜索:日出時的太陽看起來會更大嗎?點開一個連結,還沒等頁麵加載完,便聽她說:「第二個問題,請聽題。」
「你說。」
「師兄,我們到底要不要交往試試?」
他愣住了:「我怕我沒有準備好。」
「那就先試試嘛。」
大約是在交往一個月後,常遠來上海出差,三人吃了頓飯。飯畢散步他迴酒店,他說:「我覺得你和江卉在一起更快樂。」
盛嘉實摸著後腦勺:「和什麽時候對比?」
他笑著解釋:「就是一種感覺,感覺你有錨了。」
他們總共交往三個月,每周見一次,周五下班後一起去吃飯,吃完飯散步去地鐵站。她是心理能量發育良好的人類社會標準優質產品,性格開朗外向、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你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江卉這樣講,說著捏緊拳頭。他們正坐在一家火鍋店外排位,久等不上,江卉擠到隊伍的前麵說:「拜託,我們可是有預約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終身大事,我和你爸爸當然要調研的。」
他心裏一動:「你們什麽時候去調研過了?怎麽調研的?」
謝雯精力不濟,寥寥幾句話便已耗盡力氣,含混不清地說:「去過那麽一趟。」
「我怎麽不知道?」
「那怎麽能讓你知道?」
「怎麽不能讓我知道?」
她慢慢閉上眼:「你懂什麽。我都是為了你好。」
媽在農曆新年前離世。正好春節放假,盛嘉實一天假都沒請,省心到了極點。她一輩子就想著給兒子鋪路,樣樣照顧得妥帖,連臨到頭這件事都不叫他煩擾,到最後隻留下一句話:「我沒有做過任何虧心事,怎麽落到這個地步?」
盛嘉實握著她的手,一個問題幾乎到了嘴邊,卻到底沒說出來,隻有眼淚流出來,滴在母子交握的掌心。
兩個月後,父親與他商議,說住在這裏觸景生情,希望把這套房子買了,重新購置房產。盛嘉實心裏明鏡似的清楚,微笑著問:「這是你和媽媽共同持有的財產對不對?」
「是這樣。」
「賣可以,我要分割遺產。屬於媽的那一部分,你不能全拿走。」
他和父親打了半年官司,此後賣掉江畔的公寓,正式搬離信川。
買家是一對年輕夫妻,從外地來信川定居,要給自己置辦一個小家。其實按租售比來說,還是租房比較劃算,但他們還是想要一個自己的家。妻子撫摸著主臥的家具,說:「硬裝都挺好的,就是家具得再換換。」
心裏有根針隱隱刺痛,很久以前就在那裏了,長久不發作,他差點都忘了。盛嘉實微笑著說:「本來就是臨時用的……你們之後自己換吧。」
「房子真的挺不錯的,怎麽就要賣了?」
「不打算迴來了。」
這是二十多年人生裏第一個完全由自己拿的主意,不考慮經濟劃算,不考慮未來,隻想離開。他說到做到。
一切都像是騙局,都是短暫的假象。激情在這個時代一點都不罕見,都市裏的欲望男女來來去去,人心真假莫辨,沒有人再習慣說真話了。他在迴上海的火車上睡去,夢見一個人站在煙霧繚繞的浴室裏,細長的脖子,烏黑分明的頭髮,圓潤的肩膀,伶仃的鎖骨,粉紅色的膝蓋,鴿子般的乳,她梗著脖子說:「我會照顧你,你也會照顧我。」
現在想,那確實是陳斐的真心話。因為她這個人就是這樣,除此之外,她寧可沉默。
第22章 . 好好想想
到好幾年後,一個醉酒的初夏的夜晚,當陳斐說起她買房時生怕將來在家附近的超市裏碰見他的事情,盛嘉實才又恍恍惚惚地想起那間江邊的公寓,以及他們在那裏度過的所有時間。
也許他從根本裏就是個安於現狀的人,也許是被成長的環境塑造所成,但在二十歲出頭、剛離開她的那兩年,盛嘉實心裏隻有一個決定:成為誰都可以,隻要不是自己。
他幾乎沒有再迴過信川,除了去參加同學會和同學的婚禮,而從小到大的朋友又幾乎都留在那裏,上海是麵目陌生的他鄉,是江卉在此地的朋友圈構成了他新的社交網絡。她頗有幾個交往多年的同學,關係類似他之於常遠葉曉寧,周末常聚餐、出去爬山遠足。
離開信川的第三年夏天,江卉想去海邊度假。那是一次隨性而起的旅行,盛嘉實也順便叫上了常遠和葉曉寧,幾個人分頭北上,在葫蘆島碰頭。此地位於遼寧西南部,南接渤海遼東灣,海水澄澈、沿海遍布礫石灘,和東南沿海地區泥沙海量極高而呈土黃色的海景完全不同,江卉說:「我查了氣溫,飛機三個小時能到的地方,就數這裏涼快。」
同行的還有兩個江卉的高中同學,到假期最後一天,她提議去看日出,葉曉寧和常遠一貫是早起不了一點的,剩下兩位朋友一個幹脆拒絕,另一個說是加入,臨到出發又實在起不來床,到最後下樓的竟隻剩盛嘉實。
兩個人並肩走去海邊,天邊紅光初現,江卉說:「冷知識,在中國隻能看到海上日出,看不到日落;在美國西海岸呢,隻能看到日落,看不到日出。」
他還沒完全睡醒,立即想到一個人。
江卉側過頭看著他,不安好心地壞笑:「想到誰了?」
盛嘉實把她的鴨舌帽拉下來遮住眼睛:「你話怎麽這麽多啊?」
海天交接處,朝日初升,紅紅的一團火焰。江卉說:「我有問題。」
「你問。」
「為什麽太陽看起來這麽大?平時見到的,好像要小一點。」
「我也不知道。」
盛嘉實掏出手機搜索:日出時的太陽看起來會更大嗎?點開一個連結,還沒等頁麵加載完,便聽她說:「第二個問題,請聽題。」
「你說。」
「師兄,我們到底要不要交往試試?」
他愣住了:「我怕我沒有準備好。」
「那就先試試嘛。」
大約是在交往一個月後,常遠來上海出差,三人吃了頓飯。飯畢散步他迴酒店,他說:「我覺得你和江卉在一起更快樂。」
盛嘉實摸著後腦勺:「和什麽時候對比?」
他笑著解釋:「就是一種感覺,感覺你有錨了。」
他們總共交往三個月,每周見一次,周五下班後一起去吃飯,吃完飯散步去地鐵站。她是心理能量發育良好的人類社會標準優質產品,性格開朗外向、該強硬的時候就強硬。你要維護自己的利益!江卉這樣講,說著捏緊拳頭。他們正坐在一家火鍋店外排位,久等不上,江卉擠到隊伍的前麵說:「拜託,我們可是有預約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