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的落地燈閃了閃,燈絲熔斷,整個房間陷入黑暗。柳茜茜說:「我當時想,是我跟錢方園不知好歹了,二十萬算什麽呀。」
她認認真真地迴答:「算我的救命稻草,算我的恩人。」
馬克給的錢確實不多,但這是陳斐自己提報的。她對應該開什麽價格毫無概念,簡單算了算叔叔治療五年需要的費用,除以她預估能為老闆打工的時間,再鬥膽乘一個相當保守的係數,報給他的時候還怕他覺得貴了,沒想到他一口應允。
坦率講,後來好長一段時間裏,她著實都有些後悔,但這無論如何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了。
梁馬克沒有要結婚的意思,應允的金額每季度按時到帳,隻不過從來不提漲薪。陳斐為他打了三年工,加上在本地工作領的薪水,撐起了叔叔的治療費用、媽媽的生活費、弟弟繼續升學念書的學雜費,還有信江邊上一套小公寓的首付。
那新房子距離盛嘉實家不過兩公裏,簽合同的時候她在心裏想,以後出門可千萬要小心,別出現「沒洗頭去買菜被前任和他老婆撞見一個人逛超市」的劇情啊。這擔憂隱約持續數年,要到兩三年後,那個晚風和煦、有夜來香盛開的春夜,她坐在大學時代好友的家裏,才會知道自己實屬杞人憂天:
盛嘉實的母親在他畢業一年後去世,他父親的新任妻子隨即搬來家裏。他與父親就母親的遺產打了半年官司,此後賣掉江畔的公寓,搬去上海,再也沒迴信川定居。
而她更是始終沒有迴到過信川。
叔叔在三年後的春天病逝,陳斐請了長假迴國奔喪。
他不是本地人。年輕時從內陸來此地打工,不幸和陳斐的父母一併捲入下崗潮,老婆說要南下打工,從此一去不返,好在身上還有手藝,撐起灶間的一片天地,也撐起了另一個新的家。陳斐記得媽剛同他結婚時的樣子,叔叔來家裏吃飯,媽嬌聲嬌氣地說:哎呀,胃口這麽大,把我們家吃窮了怎麽辦?
他很不好意思地說:吃窮了再掙。
遺像用的照片還是陳斐大學畢業那年,他們來參加畢業典禮時,在學校圖書館門口拍的,他笑得很高興。銀箔在指間上下飛舞,陳斐想:興許還是她弄錯了……兩個人之間怎麽可能從來沒有愛?媽很少那麽笑的,那是屬於熱戀中的人才有的表情。
媽的狀態比想像中好,忙上忙下照應賓客,外婆和陳斐相對而坐折元寶,冷不丁問她:「是不是談戀愛了?」
「媽?」
「十三點,當然是說你。」她嘆口氣,「不要像你媽一樣,十三點到頭了,這個年紀還是十三點。現在一把年紀了,還要供弟弟念博士。弟弟又不是親生兒子,又不會給她養老。」
陳斐要幫她說話:「以前是叔叔供我,現在是她供弟弟,這有什麽不好?」
外婆看了她一眼:「你也是十三點。」
媽從外麵走進來。忙了一天,氣還沒喘勻,臉上紅撲撲的,看起來很不像樣子,仿佛是因為死了丈夫而喜氣洋洋,坐下來歇了一會兒,從外婆手裏接過元寶,一邊疊一邊問:「你還迴來嗎?」
「不知道。」
媽隻低著頭做手工:「不迴來也可以。」
她其實是個挺搞不懂狀況的女人,本地人謂之十三點,愛美、好精緻、頭腦糊塗,偏偏吃不了苦、愛抱怨,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活不下去。年輕時隻看臉,千挑萬選挑中一個靠不牢的人;人到中年也沒長什麽心眼,硬要在盛嘉實的父母麵前幫女兒撐麵子、裝大小姐。陳斐說不知道的時候,心裏還有幾分忐忑,怕她又不分場合地捂住臉說女兒沒良心,卻沒想到收穫了這樣的迴答,一時間愣住了。
「不迴來也可以。說難聽點,現在家裏算是寬裕點了。我這輩子是跟男人過不去,男人的好也受過了,男人的虧也吃夠了。你自己一個人掙點小錢,我看就不錯。」
她從前做什麽都要讓女兒知道自己辛苦付出,卻萬萬受不了女兒同自己算帳。這帳日久天長、稀裏糊塗地積到現在,如今竟要一把火燒了,陳斐心裏五味雜陳。
「對不起。」
「對不起什麽?」
「那時候你給盛嘉實爸爸媽媽的糕點,後來都被我吃掉了。」
大約是盛嘉實這個名字太陌生,媽想了好一會兒,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吃了就吃了吧。吃在你肚子裏,肉長在你身上,又也不虧。」
這一年還發生另一件事。
馬克的父親突發中風,時日無多,她以女友的名義陪他前往溫哥華看望老人,他在病房外拿出一份補充協議。陳斐仔細閱讀條款:很多的金錢,可期的收益,但需要她永遠做他的花瓶妻、永遠聽話。
「我們可以各玩各的,我不介意。」
她合上文件:「但我不想要。」
「小斐,不要和錢過不去。」
「我現在有了一點錢,所以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已經很滿足,不需要投資更多成本、賺取更多迴報。」
他驚愕地看著她:「原來你想過二流人生?是我看錯了。」
她迴答:「二流上麵還有一流,一流上麵還有頂流。人生三萬天,我不想全花費在登山上。」
馬克的中文很不靈光,聽是沒聽懂多少,轉而用英語問:「那你要去哪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認認真真地迴答:「算我的救命稻草,算我的恩人。」
馬克給的錢確實不多,但這是陳斐自己提報的。她對應該開什麽價格毫無概念,簡單算了算叔叔治療五年需要的費用,除以她預估能為老闆打工的時間,再鬥膽乘一個相當保守的係數,報給他的時候還怕他覺得貴了,沒想到他一口應允。
坦率講,後來好長一段時間裏,她著實都有些後悔,但這無論如何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了。
梁馬克沒有要結婚的意思,應允的金額每季度按時到帳,隻不過從來不提漲薪。陳斐為他打了三年工,加上在本地工作領的薪水,撐起了叔叔的治療費用、媽媽的生活費、弟弟繼續升學念書的學雜費,還有信江邊上一套小公寓的首付。
那新房子距離盛嘉實家不過兩公裏,簽合同的時候她在心裏想,以後出門可千萬要小心,別出現「沒洗頭去買菜被前任和他老婆撞見一個人逛超市」的劇情啊。這擔憂隱約持續數年,要到兩三年後,那個晚風和煦、有夜來香盛開的春夜,她坐在大學時代好友的家裏,才會知道自己實屬杞人憂天:
盛嘉實的母親在他畢業一年後去世,他父親的新任妻子隨即搬來家裏。他與父親就母親的遺產打了半年官司,此後賣掉江畔的公寓,搬去上海,再也沒迴信川定居。
而她更是始終沒有迴到過信川。
叔叔在三年後的春天病逝,陳斐請了長假迴國奔喪。
他不是本地人。年輕時從內陸來此地打工,不幸和陳斐的父母一併捲入下崗潮,老婆說要南下打工,從此一去不返,好在身上還有手藝,撐起灶間的一片天地,也撐起了另一個新的家。陳斐記得媽剛同他結婚時的樣子,叔叔來家裏吃飯,媽嬌聲嬌氣地說:哎呀,胃口這麽大,把我們家吃窮了怎麽辦?
他很不好意思地說:吃窮了再掙。
遺像用的照片還是陳斐大學畢業那年,他們來參加畢業典禮時,在學校圖書館門口拍的,他笑得很高興。銀箔在指間上下飛舞,陳斐想:興許還是她弄錯了……兩個人之間怎麽可能從來沒有愛?媽很少那麽笑的,那是屬於熱戀中的人才有的表情。
媽的狀態比想像中好,忙上忙下照應賓客,外婆和陳斐相對而坐折元寶,冷不丁問她:「是不是談戀愛了?」
「媽?」
「十三點,當然是說你。」她嘆口氣,「不要像你媽一樣,十三點到頭了,這個年紀還是十三點。現在一把年紀了,還要供弟弟念博士。弟弟又不是親生兒子,又不會給她養老。」
陳斐要幫她說話:「以前是叔叔供我,現在是她供弟弟,這有什麽不好?」
外婆看了她一眼:「你也是十三點。」
媽從外麵走進來。忙了一天,氣還沒喘勻,臉上紅撲撲的,看起來很不像樣子,仿佛是因為死了丈夫而喜氣洋洋,坐下來歇了一會兒,從外婆手裏接過元寶,一邊疊一邊問:「你還迴來嗎?」
「不知道。」
媽隻低著頭做手工:「不迴來也可以。」
她其實是個挺搞不懂狀況的女人,本地人謂之十三點,愛美、好精緻、頭腦糊塗,偏偏吃不了苦、愛抱怨,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活不下去。年輕時隻看臉,千挑萬選挑中一個靠不牢的人;人到中年也沒長什麽心眼,硬要在盛嘉實的父母麵前幫女兒撐麵子、裝大小姐。陳斐說不知道的時候,心裏還有幾分忐忑,怕她又不分場合地捂住臉說女兒沒良心,卻沒想到收穫了這樣的迴答,一時間愣住了。
「不迴來也可以。說難聽點,現在家裏算是寬裕點了。我這輩子是跟男人過不去,男人的好也受過了,男人的虧也吃夠了。你自己一個人掙點小錢,我看就不錯。」
她從前做什麽都要讓女兒知道自己辛苦付出,卻萬萬受不了女兒同自己算帳。這帳日久天長、稀裏糊塗地積到現在,如今竟要一把火燒了,陳斐心裏五味雜陳。
「對不起。」
「對不起什麽?」
「那時候你給盛嘉實爸爸媽媽的糕點,後來都被我吃掉了。」
大約是盛嘉實這個名字太陌生,媽想了好一會兒,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吃了就吃了吧。吃在你肚子裏,肉長在你身上,又也不虧。」
這一年還發生另一件事。
馬克的父親突發中風,時日無多,她以女友的名義陪他前往溫哥華看望老人,他在病房外拿出一份補充協議。陳斐仔細閱讀條款:很多的金錢,可期的收益,但需要她永遠做他的花瓶妻、永遠聽話。
「我們可以各玩各的,我不介意。」
她合上文件:「但我不想要。」
「小斐,不要和錢過不去。」
「我現在有了一點錢,所以覺得錢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已經很滿足,不需要投資更多成本、賺取更多迴報。」
他驚愕地看著她:「原來你想過二流人生?是我看錯了。」
她迴答:「二流上麵還有一流,一流上麵還有頂流。人生三萬天,我不想全花費在登山上。」
馬克的中文很不靈光,聽是沒聽懂多少,轉而用英語問:「那你要去哪裏?」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