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教皇陛下近來隱隱有向希夷帝國傾斜的跡象。發現這一秘密的人,無不是對教皇很了解的身邊人,或者能在一團亂麻的時局中整理出有用消息的聰明人。


    來自偏遠教區的執拗老祭司得益於自己的至交好友,在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雖然時不時犯二,嚴重影響了個人前途。但凡勃倫還真沒有頂風作案,犯下過什麽不可饒恕的錯誤。


    相反,他的思想根正苗紅,其實在教皇陛下的心中對他印象還不錯。教皇雖然號稱最接近光明神,但他本質上也是人,還是一個類似站在權利巔峰,高處不勝寒的孤家寡人。


    不是所有的神職人員都禁止婚姻。修道院中苦行僧侶,各大教區的光明祭司,大主教,包括教皇本人,唯有信仰虔誠,他們才能擔任這樣的職務。


    教廷是因為光明神的凝聚力而形成的組織機構,如水滴一樣,滲透在光明大陸每個角落。王朝會興盛衰敗,但人們的信仰存在,教廷就會一直存在。可如是手握重權的祭司、主教們,乃至於教皇本人,當他們有了直係的血親,教廷內部也就慢慢如同帝國一樣,會有家族操縱,會腐朽,會更替,甚至會沒落。


    所以早在教廷成立之初,就有了共識,哪些神職人員是禁止婚姻的。這樣代代以來,教廷內部的要職永遠不變,但擔任要職的人卻在流動。在他們任職期間,或許能替自己出身的家族謀取些福利,可一旦卸任,又沒有直係血親來接替自己位置的可能,誰也不會那麽無私,隻為家族的利益考慮。


    正因如此,祭司們喜歡自己的教子教女,連教皇陛下也不免俗。他對待自己的教女海柔爾·西德尼也是與眾不同的,特別是當自己的教女十分優秀,能被整個大陸認同時,這種喜愛無疑會更上一層樓。


    正是出於這種喜愛和縱容,教皇沒有在海柔爾提出那個膽大包天的提議時,立刻將她趕走。等她說完後,教皇雖然嚴厲斥責了海柔爾,卻不得不承認,海柔爾說提出的建議,真的有幾分可行度。


    凡勃倫祭司都能想明白的嚴重後果,教皇陛下當然不會如此短視。支持希夷帝國,將光明大陸的勢力整合,當然能不怕海外大陸和摩洛克山脈的蠢蠢欲動。


    但是之後呢?


    就算徹底將暗黑議會打垮,讓他們幾百年都恢複不了生機,將摩洛克山脈的魔獸們繼續壓製,得利最大的,會是誰呢?沒有信仰基礎,教廷不會選擇橫渡大海,前往海外大陸接收地盤。


    希夷帝國倒是多了一片大得超出想象的領土。然後神權和王權就衝突,王權實力暴漲,教廷穩如擎天大柱的地位將不複存在。


    至於基數最大的平民階級,他們能信仰光明神,自然能在有心人的引導性,去信仰自然神、暗黑之神……怎麽看,海柔爾的建議,都會導致教廷灰暗的未來。


    但是將她建議改改,不是全力支持希夷帝國,有一部提議還是可以利用的。高處不勝寒的教皇還沒有琢磨出具體的措施,下麵整天在揣度教皇心思的人們,自然患得患失,使聖地港的氣氛顯得詭秘難言。


    正在教皇陛下考慮,要不要抽空接見一下老實執拗的凡勃倫祭司,借此放鬆下緊繃的精神時。一輛塗了青漆的馬車,趁著夜色的掩護,悄悄停在了光明神宮的後門。


    居住在神宮中的教皇陛下,單獨接見了馬車主人,一番懇談,身邊的近侍都不在場,沒人知道馬車主人和教皇說了什麽。


    隻是等馬車主人如來時般悄悄離開後,教皇陛下就打消了麵見凡勃倫祭司的打算,


    他連夜讓摩西祭司進入神宮,詢問被看管著的愛德華主教的近況。


    “愛德華主教一直很配合我們的調查,苦行僧侶也沒有在他體內發現暗黑氣息,整件事或許隻是魔法協會為了轉移鄂爾多倫峰結界破裂的注意力……”


    路德·摩西和愛德華沒有私交,他的態度還算公正。雖然有傳言愛德華主教如果倒下,他很有可能會接任斯爾蒙教區主教一職,但摩西知道,越是有這種消息在流傳,教皇肯定越不願意聽到他中傷愛德華主教。


    誰知愛德華主教卻不置可否,“自從兩百多年前,暗黑議會出現一個天才後,暗黑法師身上的氣息,越來越難以察覺。愛德華·雷恩在之前的幾十年中,雖然以言行展現了對神的虔誠,但我們也不能鬆懈,這或許是暗黑議會埋在教廷最深的一枚釘子。”


    路德·摩西一臉肅然。


    “是的陛下,我一定會繼續查證,決不允許任何人褻瀆神的信徒。”


    教皇唇邊露出一絲微笑,點頭道:“我聽說愛德華主教事件中的關鍵證人,已經從埃姆斯特來到了聖地港。接下來要怎麽處理,就交給你吧摩西祭司,希望你不會讓我失望,也要對得起自己的信仰,在神的見證下,不存私心,以公正的態度去查詢這件事的真相。”


    教皇言談顯得別有深味,摩西大祭司顯然另有領會。但摩西祭司有一點是猜對了,關於劉慈,教皇想要謹慎處理。


    雖然明麵上劉慈到聖地港是為了愛德華主教的事,摩西卻恰巧是少數了解真相的那部分。有關幾年前教廷為什麽會展開“驅魔”行動,這場行動又帶來什麽後果,摩西都一清二楚。


    馬刺帝國萊茵城的洛倫茲家族,本也是興盛數百年的魔法家族,卻因教廷的“驅魔”行動毀於一旦。“驅魔”行動波及越來越大,在洛倫茲家族事件後引起了魔法協會的劇烈反彈,不得不被迫中止。


    摩西不知教皇為何不提斯特萊夫侯爵檢舉劉慈是洛倫茲家族遺孤的事——如果此事是真,那劉慈就該是幾年前“驅魔”行動中應該被清除,卻幸存下來的“魔”。


    教皇陛下沒提,說明他對幾年前的“驅魔”行動態度在轉變。摩西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促使教皇處理一件事時判若兩人,可能當上光明祭司,摩西深知哪些不該問。


    摩西祭司離開光明神宮後,才開始著手調查劉慈的事。對方有一個在聖地港修道院的妹妹,還因為天資不俗,受到過教皇陛下的接見。


    在和修道院查爾斯理事交談後,摩西決定見見這個恰巧叫瑞秋,卻不姓洛倫茲的小姑娘。


    在聖地港第一修道院呆了一年的瑞秋,幾乎可以算是脫胎換骨。


    她依然不愛與陌生人交際,與劉慈在法師塔中第一次見她相比,瑞秋不僅身高猛然竄高,整個人的氣質也顯得明媚起來。


    她已經有了少女玲瓏的曲線,除了知道真相的劉慈,她所展現的一切,都像是一個真正的十四歲應有的模樣。


    比如摩西祭司看見瑞秋的第一眼,就在心中否認了她是瑞秋·洛倫茲的可能。驅魔行動的檔案中有記載,當年失蹤的瑞秋·洛倫茲正是十二歲,八年多時間,對方現在應該是個二十出頭的大姑娘。


    十四歲和二十歲,人的容貌會騙人,身高會騙人,眼神中所蘊含的人生經曆卻不會騙人,起碼騙不過摩西祭司的眼睛。


    “你叫瑞秋對嗎?不要緊張,把這當成一次普通的見麵吧,請坐。”


    摩西祭司麵見瑞秋,是在修道院的一個圖書館前。原木的長椅就安放在紫藤花架下,因為聖地港特殊的天氣,七月的紫藤還留戀著花期,開滿了整個走廊。


    圖書館的環境讓瑞秋感覺到安心。


    摩西祭司也不是一個特別嚴厲的人,他就如同修道院中一板一眼的神師,循序著教廷的守則辦事,有時不近人情,但顯然讓大部分感覺到公正公平。


    所以瑞秋並不害怕,她落落大方坐下來,暗暗猜測摩西祭司的目的。


    摩西祭司仔細打量這個女孩兒。她的動作端莊,體態輕盈,一看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不是在修道院短短一年能培養出來的,一定和她從小的生長環境有關。


    摩西祭司由此斷定,眼前的小姑娘應該是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家教良好的家庭。


    “聽查爾斯理事說,你來自馬刺帝國帝國對嗎?”


    瑞秋聞言,並沒有驚慌失措,相反,她那種懸掛在半空的擔心,終於落到了實處。有關身世來曆,早在前往聖地港,甚至前往埃姆斯特之前,居住在萊茵城的時,劉慈就與她一起編造了一個幾乎毫無破綻的背景。


    因為是瑞秋親自參與背景設定,她再講述出來,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是的,摩西祭司。我來自馬刺帝國一個邊陲小鎮,那裏與摩洛克山脈相鄰,最近的其他人類聚居地是加塞鎮……在幾年前,我們居住的小鎮遭受獸潮襲擊,除了我和姐姐,其他家人都在獸潮中遇難。之後我和姐姐兩人就在大陸流浪,直到我們遇到了加塞鎮的冒險小隊,結伴前往了埃姆斯特城,才決定在埃姆斯特定居。”


    摩西祭司點頭,“除了你與你姐姐,小鎮上還有其他居民幸存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法世界的女符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妝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妝成並收藏魔法世界的女符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