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整個胡蘇姆被白色信仰之光照亮。
凡勃倫祭司甚至將自己雙手按著供桌,光魔源不斷往塑像上輸送。白光越來越亮,被教堂屋頂四處的菱花玻璃鏡折射出去,光線流轉時,尖頂教堂像個巨大的光影摩天輪。
由不規則石磚壘成房屋,高大漂亮的圓頂大樓,整個胡蘇姆美得讓人迷醉。
神說要有光,這世界就有了光。
凡火可以被熄滅,唯有信仰之光是亙古不變的。隻要一個人的信仰還在,信仰之光就能永遠燃燒。劉家就是信仰家族,劉慈雖然沒有被選為“信女”,從小到大也不知看過多少次信女調用信仰力的手段。
諸多神通術,說起來也不比凡勃倫祭司所展示的要差。但在這種讓人驚惶的情況下,凡勃倫祭司發起的信仰之光,還是讓劉慈為止震撼。
美是另一迴事,老祭司帶領著二十四騎士,要和一座古怪的城市作對。他們的身軀不比普通人更高大,當教堂屋頂的菱花玻璃將白光折射到胡蘇姆城各個角落時,老祭司和二十四光明騎士的身影在宏偉大城背景下,顯得更微不足道。
這種微不足道,如同勁風中搖擺的火苗,任風吹雨打,它就是堅韌地燃燒著,不容熄滅!
劉慈心情十分複雜,她覺得來異界越久,她就越無法再用局外人的視角來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不說與她自身的安危有關,她真正已經無法完全漠視這個世界——但她現在幫不上忙。
就算能幫忙,劉慈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上前幫忙。
她不是光明神的信徒,地球聯邦的絕大部分居民信仰“塵心仙子”,但是他們的信仰是輕鬆散漫的。除了要占領自己家園的外星域敵人,沒有人會因信仰不同而大開殺戒。
是文明照成了截然不同的差異。
劉慈在心中默默比對。
信仰之光照亮了胡蘇姆城的每個角落。這些乳白的白點根本不會被牆壁和鐵門阻隔,它們隨著凡勃倫祭司的心意,飄向胡蘇姆城的任意一個地方。
一開始胡蘇姆城並沒有什麽變化。
直到凡勃倫臉色發白,光明騎士們搖搖欲墜,那些忽然消失的居民,就如同他們消失時一樣快的速度又忽然出現在城中。
胡蘇姆城的居民好似剛從睡夢中被喚醒。
他們打量著家人和鄰居,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忽然又出現雜街上。
那些乳白色,落在身上暖洋洋的光點又是什麽呢?在意識到大家都站在街上後,眾人開始往光源方向望去。
信仰之光下,胡蘇姆市中心教廷聖潔而美麗。
這是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見過的美景。
“是什麽在發光?”
“是啊,發生什麽事了。”
“咦,那棟建築好眼熟,平時怎麽沒發現呢?”
“……那到底是什麽地方,太熟悉了。”
大家在街上低聲交談,漸漸就有人挪動腳步,往教堂方向走來。
教堂占地不小,高大的建築外唯有半人高的木欄杆。
鋪了石板的院子並沒有門,神從來不阻止別人靠近他。但湧向市中心教堂的人仍然在靠近教堂十幾米的街上停了下來。湧向市中心教堂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議論也停止。
沒有人在維持次序,也沒有阻止他們交談。
他們自動安靜下來,卻也不再邁動腳步前進。信仰之光是暖暖的,除了暗黑生物,教廷的光魔法很少有對人有攻擊性,所以他們止步的原因並不是信仰之光的威脅。
隻是心裏有種膽怯,讓眾人無法靠近。
教堂內,凡勃倫祭司已經將手從供桌上收迴來。
人群的議論聲,走動聲,整個胡蘇姆城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算他們不說話,衣料間的摩擦都是不小動靜。
“凡勃倫祭司,您真的要清除他們嗎?”
見老祭司要往外走,劉慈忍不住開口說道。說實話她現在都沒看出來,他們到底哪裏不是活人了。
凡勃倫祭司沒說話,魔源力的大量輸出,是他看上去越發蒼老,咋一看整張臉真的是溝壑叢生,連皺紋都鮮明無比。
老祭司沉默著,帶領著二十四光明騎士走出教堂。
在看見他們的打扮時,圍在街角,爬上房頂圍牆的人群有了騷動。
“他們是什麽人?”
“不知道,城裏還有這樣的地方呀。”
“那些是騎士吧?”
“你們不覺得眼熟嗎?”
低聲的討論,匯聚成聲音的河流。浪潮一波一波襲向凡勃倫祭司,老人的心思也變來變去。
這些人,說是瀆神也不全是,他們好像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曾經的信仰。
認知出現了缺失,沒有“光明神”,沒有教堂,不認識光明騎士,也不認識光明祭司。所有的一切,隻在他們的意識深處有熟悉感,卻沒辦法真正想起來。
凡勃倫祭司為難了。
瀆神的定義,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居民,到底該算什麽呢?
沒有命令,光明騎士們也不會擅自行動。
年輕的騎士們也在心中嚐試著自己判斷。街角,圍牆,屋頂的人,他們不是醜陋的暗黑生物,不是怨靈,不是暗黑法師,也不是異端,不是刻意要褻瀆神明。他們隻是一群忘了過往,手無寸鐵的平民。
騎士精神裏沒有任何一條表示,他們可以屠殺平民。就算是罪犯,也要接受過審判,確認其有罪後,才能得到他應有的懲罰。
凡勃倫祭司迷茫了。光明騎士們何嚐不迷茫?
劉慈最後出來,一看這陣仗,得,凡勃倫祭司是沒辦法下令清除了。
一方麵劉慈覺得這群居民並沒有帶給光明大陸任何威脅,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既不作亂也不為惡,真沒有啥好清除的。
二來,這座城如此怪異,殺了裏麵的居民,劉慈真擔憂會被留下了當替補居民困住一輩子。
“現在怎麽辦?”劉慈看上去問的挺真誠,凡勃倫祭司偏偏認定她不懷好意。
劉慈聳肩,隻能自己溜迴教堂,把這難辦的場麵留給祭司和諸位英俊的騎士。
教堂還是那個教堂。
除了光明神的塑像被修複,其他東西依舊破破爛爛。劉慈按照格局,又重新找到了她住宿過的房間。高床軟被是想都別想,精美的燭台鏽跡斑斑。
劉慈仔細查看一番,房間裏的擺設和她居住過的地方大相徑庭,看得出在現實世界,胡蘇姆教堂的牧神們精心擺設過一行人住宿時的房間。
劉慈沒查出有用的線索,最後將視線落在了書桌上。
這張靠著窗戶的書桌,一如教堂的其他擺設。劉慈曾見過它低調大方帶著內斂美的模樣。一模一樣的書桌,一模一樣的擺放位置。
維斯曾說過,他會潛入自己房間,是因為胡蘇姆城對墨竹有了異動,被他所察覺——如果暗黑法師的話可信,一定是在這間屋子內,“夜晚的胡蘇姆”察覺到了墨竹。
劉慈現在還不確定胡蘇姆到底為何對墨竹感興趣。如果是為了墨竹裏麵的木靈氣,她隨時都能釋放些——釋放後呢,胡蘇姆所謂的感興趣,是不是要把她抓起來“吸收”啥的?
一想到會是類似可能,劉慈還挺後怕。
她雖然發動過神行符和五行攻擊符籙,索性那兩種符籙都不是木係。
是書桌的存在,搭起了現實世界和黑夜世界的橋梁,還是墨竹不論放在哪裏都會出現同樣的結果?
劉慈開始仔細琢磨靠窗的書桌。
它和教廷的家具擺設,風格同出一源,都是那種不會讓人感到輕浮的莊重奢華。
書桌四個腳底部包有一層銀,與木材的材質完美融合在一起,此外並無其他裝飾。抽屜的拉環也掉了,隻能看見一個圓頂的銀質底座。劉慈甚至艱難拉開了抽屜,卻什麽也沒發現。
凡勃倫祭司在教堂外,不知是否會向迷茫的居民們再次傳教。
劉慈不死心,在沒有挪動書桌的前提下,甚至整個人爬到書桌下進行檢查。
沒辜負她的不雅造型,劉慈在書桌底麵發現一行燙金小字。
字跡潦草,就像有人信手用希夷語寫下一句隨筆心情:我活在真實與虛妄之間。
真實與虛妄之間?!
劉慈眼睛一亮,這行小字,恰到好處形容了她此時的處境——活在真實與虛妄之間!
她覺得小字肯定是某種提示,沒有誰會做如此惡作劇,說是巧合也幾率太小。劉慈試圖找出更多的異常,她爬起來打量房間,到處都髒兮兮的,幹脆私下一大塊裙擺,努力將書桌擦拭幹淨。
劉慈越擦越覺得不對勁。
隨著灰塵一起擦去的,似乎還有書桌的原色?詭異的是她停下來了擦拭的動作,卻發現書桌桌麵漸漸變得透明。
一張原本平凡無奇,此時卻顯得碩大扭曲的臉出現在鏡子的那一麵——維斯抬起頭,五官和臉型終於恢複到正常。
然後劉慈就看見了許多人。
維斯,斯特萊夫侯爵,曾熱情招待過他們的兩位牧師,以及她的小女仆桑曼。小姑娘緊緊抱著花盆,不肯將手中的墨竹交給維斯。
幾個人全部身處一室,劉慈在玻璃鏡子的這麵,窺見了現實中的同一個房間!
她看見維斯試圖說服桑曼,也看見了斯特萊夫侯爵幸災樂禍的目光,看了牧師們的擔憂。一切就像在放無聲電影,她能看見大家的嘴開合,和他們的肢體動作,卻不能聽見另一端的聲音。
終於,桑曼似乎被維斯說服了,抱著花盆將墨竹安放在了那晚的同一位置。
在花盆接觸到桌麵的瞬間,能窺見現實的鏡子消失了。劉慈心跳加速,趕緊上前兩步推開窗戶,衝著樓下的凡勃倫祭司和光明騎士們大喊:“快上來,這裏有異動!”
</p>
整個胡蘇姆被白色信仰之光照亮。
凡勃倫祭司甚至將自己雙手按著供桌,光魔源不斷往塑像上輸送。白光越來越亮,被教堂屋頂四處的菱花玻璃鏡折射出去,光線流轉時,尖頂教堂像個巨大的光影摩天輪。
由不規則石磚壘成房屋,高大漂亮的圓頂大樓,整個胡蘇姆美得讓人迷醉。
神說要有光,這世界就有了光。
凡火可以被熄滅,唯有信仰之光是亙古不變的。隻要一個人的信仰還在,信仰之光就能永遠燃燒。劉家就是信仰家族,劉慈雖然沒有被選為“信女”,從小到大也不知看過多少次信女調用信仰力的手段。
諸多神通術,說起來也不比凡勃倫祭司所展示的要差。但在這種讓人驚惶的情況下,凡勃倫祭司發起的信仰之光,還是讓劉慈為止震撼。
美是另一迴事,老祭司帶領著二十四騎士,要和一座古怪的城市作對。他們的身軀不比普通人更高大,當教堂屋頂的菱花玻璃將白光折射到胡蘇姆城各個角落時,老祭司和二十四光明騎士的身影在宏偉大城背景下,顯得更微不足道。
這種微不足道,如同勁風中搖擺的火苗,任風吹雨打,它就是堅韌地燃燒著,不容熄滅!
劉慈心情十分複雜,她覺得來異界越久,她就越無法再用局外人的視角來觀察身邊發生的一切。不說與她自身的安危有關,她真正已經無法完全漠視這個世界——但她現在幫不上忙。
就算能幫忙,劉慈也不確定自己會不會上前幫忙。
她不是光明神的信徒,地球聯邦的絕大部分居民信仰“塵心仙子”,但是他們的信仰是輕鬆散漫的。除了要占領自己家園的外星域敵人,沒有人會因信仰不同而大開殺戒。
是文明照成了截然不同的差異。
劉慈在心中默默比對。
信仰之光照亮了胡蘇姆城的每個角落。這些乳白的白點根本不會被牆壁和鐵門阻隔,它們隨著凡勃倫祭司的心意,飄向胡蘇姆城的任意一個地方。
一開始胡蘇姆城並沒有什麽變化。
直到凡勃倫臉色發白,光明騎士們搖搖欲墜,那些忽然消失的居民,就如同他們消失時一樣快的速度又忽然出現在城中。
胡蘇姆城的居民好似剛從睡夢中被喚醒。
他們打量著家人和鄰居,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忽然又出現雜街上。
那些乳白色,落在身上暖洋洋的光點又是什麽呢?在意識到大家都站在街上後,眾人開始往光源方向望去。
信仰之光下,胡蘇姆市中心教廷聖潔而美麗。
這是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沒見過的美景。
“是什麽在發光?”
“是啊,發生什麽事了。”
“咦,那棟建築好眼熟,平時怎麽沒發現呢?”
“……那到底是什麽地方,太熟悉了。”
大家在街上低聲交談,漸漸就有人挪動腳步,往教堂方向走來。
教堂占地不小,高大的建築外唯有半人高的木欄杆。
鋪了石板的院子並沒有門,神從來不阻止別人靠近他。但湧向市中心教堂的人仍然在靠近教堂十幾米的街上停了下來。湧向市中心教堂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的議論也停止。
沒有人在維持次序,也沒有阻止他們交談。
他們自動安靜下來,卻也不再邁動腳步前進。信仰之光是暖暖的,除了暗黑生物,教廷的光魔法很少有對人有攻擊性,所以他們止步的原因並不是信仰之光的威脅。
隻是心裏有種膽怯,讓眾人無法靠近。
教堂內,凡勃倫祭司已經將手從供桌上收迴來。
人群的議論聲,走動聲,整個胡蘇姆城的人聚集在一起,就算他們不說話,衣料間的摩擦都是不小動靜。
“凡勃倫祭司,您真的要清除他們嗎?”
見老祭司要往外走,劉慈忍不住開口說道。說實話她現在都沒看出來,他們到底哪裏不是活人了。
凡勃倫祭司沒說話,魔源力的大量輸出,是他看上去越發蒼老,咋一看整張臉真的是溝壑叢生,連皺紋都鮮明無比。
老祭司沉默著,帶領著二十四光明騎士走出教堂。
在看見他們的打扮時,圍在街角,爬上房頂圍牆的人群有了騷動。
“他們是什麽人?”
“不知道,城裏還有這樣的地方呀。”
“那些是騎士吧?”
“你們不覺得眼熟嗎?”
低聲的討論,匯聚成聲音的河流。浪潮一波一波襲向凡勃倫祭司,老人的心思也變來變去。
這些人,說是瀆神也不全是,他們好像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曾經的信仰。
認知出現了缺失,沒有“光明神”,沒有教堂,不認識光明騎士,也不認識光明祭司。所有的一切,隻在他們的意識深處有熟悉感,卻沒辦法真正想起來。
凡勃倫祭司為難了。
瀆神的定義,並不是這樣的。這些居民,到底該算什麽呢?
沒有命令,光明騎士們也不會擅自行動。
年輕的騎士們也在心中嚐試著自己判斷。街角,圍牆,屋頂的人,他們不是醜陋的暗黑生物,不是怨靈,不是暗黑法師,也不是異端,不是刻意要褻瀆神明。他們隻是一群忘了過往,手無寸鐵的平民。
騎士精神裏沒有任何一條表示,他們可以屠殺平民。就算是罪犯,也要接受過審判,確認其有罪後,才能得到他應有的懲罰。
凡勃倫祭司迷茫了。光明騎士們何嚐不迷茫?
劉慈最後出來,一看這陣仗,得,凡勃倫祭司是沒辦法下令清除了。
一方麵劉慈覺得這群居民並沒有帶給光明大陸任何威脅,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既不作亂也不為惡,真沒有啥好清除的。
二來,這座城如此怪異,殺了裏麵的居民,劉慈真擔憂會被留下了當替補居民困住一輩子。
“現在怎麽辦?”劉慈看上去問的挺真誠,凡勃倫祭司偏偏認定她不懷好意。
劉慈聳肩,隻能自己溜迴教堂,把這難辦的場麵留給祭司和諸位英俊的騎士。
教堂還是那個教堂。
除了光明神的塑像被修複,其他東西依舊破破爛爛。劉慈按照格局,又重新找到了她住宿過的房間。高床軟被是想都別想,精美的燭台鏽跡斑斑。
劉慈仔細查看一番,房間裏的擺設和她居住過的地方大相徑庭,看得出在現實世界,胡蘇姆教堂的牧神們精心擺設過一行人住宿時的房間。
劉慈沒查出有用的線索,最後將視線落在了書桌上。
這張靠著窗戶的書桌,一如教堂的其他擺設。劉慈曾見過它低調大方帶著內斂美的模樣。一模一樣的書桌,一模一樣的擺放位置。
維斯曾說過,他會潛入自己房間,是因為胡蘇姆城對墨竹有了異動,被他所察覺——如果暗黑法師的話可信,一定是在這間屋子內,“夜晚的胡蘇姆”察覺到了墨竹。
劉慈現在還不確定胡蘇姆到底為何對墨竹感興趣。如果是為了墨竹裏麵的木靈氣,她隨時都能釋放些——釋放後呢,胡蘇姆所謂的感興趣,是不是要把她抓起來“吸收”啥的?
一想到會是類似可能,劉慈還挺後怕。
她雖然發動過神行符和五行攻擊符籙,索性那兩種符籙都不是木係。
是書桌的存在,搭起了現實世界和黑夜世界的橋梁,還是墨竹不論放在哪裏都會出現同樣的結果?
劉慈開始仔細琢磨靠窗的書桌。
它和教廷的家具擺設,風格同出一源,都是那種不會讓人感到輕浮的莊重奢華。
書桌四個腳底部包有一層銀,與木材的材質完美融合在一起,此外並無其他裝飾。抽屜的拉環也掉了,隻能看見一個圓頂的銀質底座。劉慈甚至艱難拉開了抽屜,卻什麽也沒發現。
凡勃倫祭司在教堂外,不知是否會向迷茫的居民們再次傳教。
劉慈不死心,在沒有挪動書桌的前提下,甚至整個人爬到書桌下進行檢查。
沒辜負她的不雅造型,劉慈在書桌底麵發現一行燙金小字。
字跡潦草,就像有人信手用希夷語寫下一句隨筆心情:我活在真實與虛妄之間。
真實與虛妄之間?!
劉慈眼睛一亮,這行小字,恰到好處形容了她此時的處境——活在真實與虛妄之間!
她覺得小字肯定是某種提示,沒有誰會做如此惡作劇,說是巧合也幾率太小。劉慈試圖找出更多的異常,她爬起來打量房間,到處都髒兮兮的,幹脆私下一大塊裙擺,努力將書桌擦拭幹淨。
劉慈越擦越覺得不對勁。
隨著灰塵一起擦去的,似乎還有書桌的原色?詭異的是她停下來了擦拭的動作,卻發現書桌桌麵漸漸變得透明。
一張原本平凡無奇,此時卻顯得碩大扭曲的臉出現在鏡子的那一麵——維斯抬起頭,五官和臉型終於恢複到正常。
然後劉慈就看見了許多人。
維斯,斯特萊夫侯爵,曾熱情招待過他們的兩位牧師,以及她的小女仆桑曼。小姑娘緊緊抱著花盆,不肯將手中的墨竹交給維斯。
幾個人全部身處一室,劉慈在玻璃鏡子的這麵,窺見了現實中的同一個房間!
她看見維斯試圖說服桑曼,也看見了斯特萊夫侯爵幸災樂禍的目光,看了牧師們的擔憂。一切就像在放無聲電影,她能看見大家的嘴開合,和他們的肢體動作,卻不能聽見另一端的聲音。
終於,桑曼似乎被維斯說服了,抱著花盆將墨竹安放在了那晚的同一位置。
在花盆接觸到桌麵的瞬間,能窺見現實的鏡子消失了。劉慈心跳加速,趕緊上前兩步推開窗戶,衝著樓下的凡勃倫祭司和光明騎士們大喊:“快上來,這裏有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