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劉慈被灌了一肚子甘甜的泉水,喉嚨的灼燒感不見了。
然後她發現自己頭也沒那麽暈了。當她聚精會神想要看見蓮池時,她就真的能“看見”。就算出身信仰家族,比普通聯邦人更了解一些世間的奇妙,劉慈還是首次遇見這種情況。
蓮池就躲在她眉心。
一個人的眉心那麽小,竟然能藏下一口池。如果執掌了神通術的劉紫苑在此,就能向妹妹解釋:那一處藏在眉心處的白霧彌漫的空間,叫做“識海”。
修士練氣入體,當修為突破先天,能夠內視時,識海就被打開,從而擁有了神識。
劉慈現在的狀態很玄妙。她從未修行過,也不懂得什麽內視,偏偏識海遙遙領先於自身被開辟,準確來說,在劉慈不能自主的情況下她的識海已經被白玉池搶先占據了。”
白玉池三米見方,深不過一米,蓄滿三分之二的池水,一片尚未完全舒展開的蓮葉皺巴巴浮在水麵上。那地方散發著令人身心愉悅的氣息,劉慈卻隻能“看見”無法進入,唯有裏麵的池水,能聽劉慈指揮,成功緩解了她的幹渴。
深秋的太陽沒多少熱力,劉慈也不知道自己在草地上躺了多久。她身旁的篝火堆完全沒有了溫度,裝了一肚子水,她不再口渴,卻感覺到了腹饑。
饑餓將她拉迴現實。劉慈很快意識到,過了這麽久,她居然還未毒發身亡,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難道池水還有解毒的功效?
劉慈顧不上再研究藏在她眉心的白玉池,扭動僵硬的脖子觀察自身,發現皮膚上冰藍的顏色沒有繼續擴散,可也沒有消失。
原來不是能解毒,而是能延緩毒液蔓延的速度?劉慈苦笑,她現在半身麻痹,就算池水能阻止蛇毒蔓延,她也是個行動不便的癱子。山林中危機四伏,別的不說,要是那飛蛇又遊迴來,她手裏可沒有火把能將它再驚走了。
劉慈很不甘心,眉心一口泉的奇異事情都已發生,總不能讓她剛發現自己不同與常人之處,又走到絕路吧。
“看”的久了,她感覺精神疲倦。閉目休息了片刻劉慈再凝神“看”去:白玉池還是那樣,蓮葉也沒什麽變化,然而她“視線”轉了個方向,在白玉池的另一麵兩尺寬的玉石邊沿上,發現了兩本厚厚的紙質線裝書。
宇宙時代信息大爆發,所有書籍知識都以光腦記錄,在地球聯邦紙質書籍都早被淘汰了幾千年,更別說劉慈發現的兩本厚書,還是老式的線裝書。
唯有新紀元前的古籍才是這樣……劉慈搞不懂白玉池突然出現也罷,為何還附送了兩本書。不過能出現在此處,應該不是啥遍地都有的白菜貨?
她試了下,兩本書都無法取出,卻能在蓮池邊翻閱。
《符籙大全》?什麽玩意兒,劉慈被開篇不分段的古文搞得頭昏。身為劉家嫡係,在星際通用語之外,劉慈自然學過華夏母語,甚至包括一些頗為偏僻的古華夏語言文字。但現在頭昏腦脹的她,顯然不適合進行如此有深度的研究。
反而是另一本《齊民要術新編》,翻開一看劉慈差點笑出來。
二十四節氣,種田,美食方子,造紙,織布紛繁雜多,簡直是本能全方位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百科全書,許多農作物還配有插圖,劉慈懷疑簡直是為了讓她安心當“野人”量身製作的知識體係。
這本書,放在地球新紀元前的農耕文明期,毫無疑問是瑰寶。但以生活在大宇宙時代,種田完全靠農業機器人,隻要願意隨時都能星際旅遊的劉慈看來,有些知識真是落後得“可愛”呀。
比如附錄中說將蒲公英搗碎,以其汁液敷在傷口處,可防止發炎。蒲公英的根係以水煎服,可消內部炎症,用於退燒有顯著效果。
如果以上還算古華夏正常醫療方式,那諸如將以草木灰灑在傷口處止血,就是劉慈完全不能接受的了。從前略微沾了些汙跡的衣服劉慈都不會再穿,髒髒的草木灰灑在傷口上,她簡直無法想象!
“野外遇蛇襲,蛇出沒七步之內,有草藥能解其毒……”跳過草木灰一段,劉慈完全將附錄中的土方當趣味小說讀了。看到這一段時,她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等她明白了自己沒眼花,巨大的喜悅頃刻間就將劉慈淹沒。
不僅是農耕時代,這本書放在哪裏都是瑰寶!劉慈很快將自己的判斷糾正,“毒蛇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她好像不用去見劉家列祖列宗了。
會吐冰棱的飛蛇又如何,隻要它的唾液中含有毒素,本質上它也是毒蛇的一種。劉慈如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她隻能寄希望於《齊民要術》附錄中記載的偏方。
劉慈仔細閱讀了辨認解毒草的描寫,才開始挪動僵硬的身體沿著飛蛇襲來又逃走的方向尋找。
因她半身麻痹,在草叢中爬的甚是勉強,草叢中又是昆蟲螞蟻的樂園,劉慈被咬得滿身包,隻是又累又餓生命危機未解除,她連恨得牙癢癢的力氣都使不出來。
仔細在草叢中辨認比對,劉慈試吃了許多雜草,有的味同嚼蠟,大部分都苦澀怪異,讓她小臉都皺成一團。
一直到她將一株葉子像劍蘭的,掛著豌豆大小果實的草放到嘴裏嚼了兩下,她就知道自己找到了。
將劍蘭草放在嘴裏大嚼,劉慈此刻真覺得苦澀的草汁是無上的美味。
被飛蛇所傷的後遺症,讓劉慈虛弱了一整天。
早前剩下的核桃被她吃得幹淨,蜷縮在樹洞中的時間,劉慈都用來翻看《齊民要術新編》了。
左肩胡亂包紮的傷口仍然隱隱作痛,劉慈用蓮池水清洗過傷口,冰冰涼涼的十分舒服。蓮池水不單能飲用,還有延緩毒液和鎮痛的功效,劉慈直覺這些都非蓮池水最重要的作用,不過她此時沒有頭緒,也不知究竟該如何使用蓮池水。
讓人高興的是這夜飛蛇並未去而複返偷襲她,令人不太愉快的是對麵山頭此起彼伏的狼嚎一夜未絕,讓她睡得不太踏實。
第二天劉慈踏上了照著《齊民要術新編》按圖索驥,尋找食物之旅。
她覺得巨劍徒有威懾力,實則不能便利使用,而昨日被會吐冰棱的飛蛇咬傷,劉慈可不敢再將自己所在的地方當做普通森林來看。空著手出去極無安全感,劉慈選了個嬰兒手臂粗的結實木棍,在巨劍劍鋒處將一頭削的尖銳無比,立起來時剛比她人高可充當拐棍,提在手裏也十分趁手。
劉慈照著記憶練習了一遍體術一套基本動作,才喜滋滋提著“武器”上路。
還沒找到食物,她倒是發現一叢眼熟的植株:矮矮的鋸齒狀葉片,已經完全開敗的絨狀團種子,正是《齊民要術》附錄中所描述的蒲公英。
“毒蛇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的記錄太給力,普普通通的雜草能消炎倒有幾分可信度。前日裏磨破的掌心紅腫無比,今早開始流讓劉慈惡心的黃水,正是發炎的症狀無疑,她已用蓮池水清洗過,沒太大效果。劉慈蹲下身采了蒲公英葉子搗碎將汁液塗抹在掌心,蒲公英汁滲入傷口一片刺痛,過了一會兒卻涼悠悠很舒服。
還沒見到確切療效,並不妨礙劉慈將《齊民要術》再次拱衛到“聖經寶典”位置!
當然,沒有讓人惡心的以草木灰敷傷口,她會更信服這書。
知識就是力量,很快劉慈就嚐到了昨夜勤讀古籍的甜頭——
原來那紫黑紫黑的,掛在枯黃藤蔓上,密密麻麻成串的漿果,是山葡萄。摘下幾顆扔在嘴裏,甜中帶著微酸,除了個頭小點,皮厚了些,和劉慈從前吃得葡萄味道上並無兩樣。不錯,這個要多摘點!
將山葡萄摘了許多用獸筋拴在一起提著繼續上路,不到一公裏的距離,劉慈又發現了《齊民要術》中所描述的野生獼猴桃,綠皮黃肉,這水果想是在地球新紀元前那場浩劫滅絕了,她從前都沒吃過。
獼猴桃比山葡萄要中吃,又不會因酸倒牙,劉慈敞開肚子一連吃了七八個。
她又在一堆爛木頭背後發現了一小兜幹木耳。野生木耳是美味的山珍,劉慈從前吃過無數次,第一次看見沒泡開的野生木耳,又小又幹,很難將它和肥厚脆美的炒木耳聯係起來。《齊民要術》上說天然木耳多生於夏季雨水充沛的山林中,潮濕的爛木是其生長的必需品。
發現一叢可使用的野生菌,可惜菌根都爛光了,劉慈臉上的喜色在用手去摘結果捏了一手爛汁後馬上凍結。
或許是她的壞運氣昨日差點命喪蛇口後暫時用光了,在太陽落山前,劉慈提著各種能吃的漿果平安迴到樹洞。中午時她曾隱隱綽綽看見了豹子的身影,被她屏住唿吸安全躲過,此外一天中她都沒再遇到類似飛蛇那樣的魔獸。
劉慈萬分慶幸,她所在的地方類似個三不管的安全區,方圓三四裏外並無大型野獸出沒。不太樂觀的消息是,正午山霧散去視線最好之時,她爬上一棵幾十米高的大樹上遠眺,不管從哪個方向看去都是綿延不絕的山脈,以她如今拖後腿的十歲身體,可能還沒翻過一座山,隨便遇到個比飛蛇厲害的魔獸就被秒殺了。
短時間內指望出山脈,希望渺渺呀。
今天收集的食物足夠三四天所吃,劉慈決定從明天開始正式勤練體術,以期早點走出森林。
睡之前翻了下另一本古籍《符籙大全》,依舊是三個字:看不懂。
</p>
劉慈被灌了一肚子甘甜的泉水,喉嚨的灼燒感不見了。
然後她發現自己頭也沒那麽暈了。當她聚精會神想要看見蓮池時,她就真的能“看見”。就算出身信仰家族,比普通聯邦人更了解一些世間的奇妙,劉慈還是首次遇見這種情況。
蓮池就躲在她眉心。
一個人的眉心那麽小,竟然能藏下一口池。如果執掌了神通術的劉紫苑在此,就能向妹妹解釋:那一處藏在眉心處的白霧彌漫的空間,叫做“識海”。
修士練氣入體,當修為突破先天,能夠內視時,識海就被打開,從而擁有了神識。
劉慈現在的狀態很玄妙。她從未修行過,也不懂得什麽內視,偏偏識海遙遙領先於自身被開辟,準確來說,在劉慈不能自主的情況下她的識海已經被白玉池搶先占據了。”
白玉池三米見方,深不過一米,蓄滿三分之二的池水,一片尚未完全舒展開的蓮葉皺巴巴浮在水麵上。那地方散發著令人身心愉悅的氣息,劉慈卻隻能“看見”無法進入,唯有裏麵的池水,能聽劉慈指揮,成功緩解了她的幹渴。
深秋的太陽沒多少熱力,劉慈也不知道自己在草地上躺了多久。她身旁的篝火堆完全沒有了溫度,裝了一肚子水,她不再口渴,卻感覺到了腹饑。
饑餓將她拉迴現實。劉慈很快意識到,過了這麽久,她居然還未毒發身亡,不得不說是個奇跡。
難道池水還有解毒的功效?
劉慈顧不上再研究藏在她眉心的白玉池,扭動僵硬的脖子觀察自身,發現皮膚上冰藍的顏色沒有繼續擴散,可也沒有消失。
原來不是能解毒,而是能延緩毒液蔓延的速度?劉慈苦笑,她現在半身麻痹,就算池水能阻止蛇毒蔓延,她也是個行動不便的癱子。山林中危機四伏,別的不說,要是那飛蛇又遊迴來,她手裏可沒有火把能將它再驚走了。
劉慈很不甘心,眉心一口泉的奇異事情都已發生,總不能讓她剛發現自己不同與常人之處,又走到絕路吧。
“看”的久了,她感覺精神疲倦。閉目休息了片刻劉慈再凝神“看”去:白玉池還是那樣,蓮葉也沒什麽變化,然而她“視線”轉了個方向,在白玉池的另一麵兩尺寬的玉石邊沿上,發現了兩本厚厚的紙質線裝書。
宇宙時代信息大爆發,所有書籍知識都以光腦記錄,在地球聯邦紙質書籍都早被淘汰了幾千年,更別說劉慈發現的兩本厚書,還是老式的線裝書。
唯有新紀元前的古籍才是這樣……劉慈搞不懂白玉池突然出現也罷,為何還附送了兩本書。不過能出現在此處,應該不是啥遍地都有的白菜貨?
她試了下,兩本書都無法取出,卻能在蓮池邊翻閱。
《符籙大全》?什麽玩意兒,劉慈被開篇不分段的古文搞得頭昏。身為劉家嫡係,在星際通用語之外,劉慈自然學過華夏母語,甚至包括一些頗為偏僻的古華夏語言文字。但現在頭昏腦脹的她,顯然不適合進行如此有深度的研究。
反而是另一本《齊民要術新編》,翻開一看劉慈差點笑出來。
二十四節氣,種田,美食方子,造紙,織布紛繁雜多,簡直是本能全方位實現自給自足的生活百科全書,許多農作物還配有插圖,劉慈懷疑簡直是為了讓她安心當“野人”量身製作的知識體係。
這本書,放在地球新紀元前的農耕文明期,毫無疑問是瑰寶。但以生活在大宇宙時代,種田完全靠農業機器人,隻要願意隨時都能星際旅遊的劉慈看來,有些知識真是落後得“可愛”呀。
比如附錄中說將蒲公英搗碎,以其汁液敷在傷口處,可防止發炎。蒲公英的根係以水煎服,可消內部炎症,用於退燒有顯著效果。
如果以上還算古華夏正常醫療方式,那諸如將以草木灰灑在傷口處止血,就是劉慈完全不能接受的了。從前略微沾了些汙跡的衣服劉慈都不會再穿,髒髒的草木灰灑在傷口上,她簡直無法想象!
“野外遇蛇襲,蛇出沒七步之內,有草藥能解其毒……”跳過草木灰一段,劉慈完全將附錄中的土方當趣味小說讀了。看到這一段時,她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等她明白了自己沒眼花,巨大的喜悅頃刻間就將劉慈淹沒。
不僅是農耕時代,這本書放在哪裏都是瑰寶!劉慈很快將自己的判斷糾正,“毒蛇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她好像不用去見劉家列祖列宗了。
會吐冰棱的飛蛇又如何,隻要它的唾液中含有毒素,本質上它也是毒蛇的一種。劉慈如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她隻能寄希望於《齊民要術》附錄中記載的偏方。
劉慈仔細閱讀了辨認解毒草的描寫,才開始挪動僵硬的身體沿著飛蛇襲來又逃走的方向尋找。
因她半身麻痹,在草叢中爬的甚是勉強,草叢中又是昆蟲螞蟻的樂園,劉慈被咬得滿身包,隻是又累又餓生命危機未解除,她連恨得牙癢癢的力氣都使不出來。
仔細在草叢中辨認比對,劉慈試吃了許多雜草,有的味同嚼蠟,大部分都苦澀怪異,讓她小臉都皺成一團。
一直到她將一株葉子像劍蘭的,掛著豌豆大小果實的草放到嘴裏嚼了兩下,她就知道自己找到了。
將劍蘭草放在嘴裏大嚼,劉慈此刻真覺得苦澀的草汁是無上的美味。
被飛蛇所傷的後遺症,讓劉慈虛弱了一整天。
早前剩下的核桃被她吃得幹淨,蜷縮在樹洞中的時間,劉慈都用來翻看《齊民要術新編》了。
左肩胡亂包紮的傷口仍然隱隱作痛,劉慈用蓮池水清洗過傷口,冰冰涼涼的十分舒服。蓮池水不單能飲用,還有延緩毒液和鎮痛的功效,劉慈直覺這些都非蓮池水最重要的作用,不過她此時沒有頭緒,也不知究竟該如何使用蓮池水。
讓人高興的是這夜飛蛇並未去而複返偷襲她,令人不太愉快的是對麵山頭此起彼伏的狼嚎一夜未絕,讓她睡得不太踏實。
第二天劉慈踏上了照著《齊民要術新編》按圖索驥,尋找食物之旅。
她覺得巨劍徒有威懾力,實則不能便利使用,而昨日被會吐冰棱的飛蛇咬傷,劉慈可不敢再將自己所在的地方當做普通森林來看。空著手出去極無安全感,劉慈選了個嬰兒手臂粗的結實木棍,在巨劍劍鋒處將一頭削的尖銳無比,立起來時剛比她人高可充當拐棍,提在手裏也十分趁手。
劉慈照著記憶練習了一遍體術一套基本動作,才喜滋滋提著“武器”上路。
還沒找到食物,她倒是發現一叢眼熟的植株:矮矮的鋸齒狀葉片,已經完全開敗的絨狀團種子,正是《齊民要術》附錄中所描述的蒲公英。
“毒蛇出沒七步之內必有解藥”的記錄太給力,普普通通的雜草能消炎倒有幾分可信度。前日裏磨破的掌心紅腫無比,今早開始流讓劉慈惡心的黃水,正是發炎的症狀無疑,她已用蓮池水清洗過,沒太大效果。劉慈蹲下身采了蒲公英葉子搗碎將汁液塗抹在掌心,蒲公英汁滲入傷口一片刺痛,過了一會兒卻涼悠悠很舒服。
還沒見到確切療效,並不妨礙劉慈將《齊民要術》再次拱衛到“聖經寶典”位置!
當然,沒有讓人惡心的以草木灰敷傷口,她會更信服這書。
知識就是力量,很快劉慈就嚐到了昨夜勤讀古籍的甜頭——
原來那紫黑紫黑的,掛在枯黃藤蔓上,密密麻麻成串的漿果,是山葡萄。摘下幾顆扔在嘴裏,甜中帶著微酸,除了個頭小點,皮厚了些,和劉慈從前吃得葡萄味道上並無兩樣。不錯,這個要多摘點!
將山葡萄摘了許多用獸筋拴在一起提著繼續上路,不到一公裏的距離,劉慈又發現了《齊民要術》中所描述的野生獼猴桃,綠皮黃肉,這水果想是在地球新紀元前那場浩劫滅絕了,她從前都沒吃過。
獼猴桃比山葡萄要中吃,又不會因酸倒牙,劉慈敞開肚子一連吃了七八個。
她又在一堆爛木頭背後發現了一小兜幹木耳。野生木耳是美味的山珍,劉慈從前吃過無數次,第一次看見沒泡開的野生木耳,又小又幹,很難將它和肥厚脆美的炒木耳聯係起來。《齊民要術》上說天然木耳多生於夏季雨水充沛的山林中,潮濕的爛木是其生長的必需品。
發現一叢可使用的野生菌,可惜菌根都爛光了,劉慈臉上的喜色在用手去摘結果捏了一手爛汁後馬上凍結。
或許是她的壞運氣昨日差點命喪蛇口後暫時用光了,在太陽落山前,劉慈提著各種能吃的漿果平安迴到樹洞。中午時她曾隱隱綽綽看見了豹子的身影,被她屏住唿吸安全躲過,此外一天中她都沒再遇到類似飛蛇那樣的魔獸。
劉慈萬分慶幸,她所在的地方類似個三不管的安全區,方圓三四裏外並無大型野獸出沒。不太樂觀的消息是,正午山霧散去視線最好之時,她爬上一棵幾十米高的大樹上遠眺,不管從哪個方向看去都是綿延不絕的山脈,以她如今拖後腿的十歲身體,可能還沒翻過一座山,隨便遇到個比飛蛇厲害的魔獸就被秒殺了。
短時間內指望出山脈,希望渺渺呀。
今天收集的食物足夠三四天所吃,劉慈決定從明天開始正式勤練體術,以期早點走出森林。
睡之前翻了下另一本古籍《符籙大全》,依舊是三個字: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