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偌大一個大興朝堂,裏麵真正把黎民百姓裝在腦子裏的人,又有誰呢?


    這日的清談還沒談出任何結果,吳府幕僚突然來報,說大司馬遞上了拜帖。


    圍坐在宴席上的眾人一陣驚詫,畢竟在過去,傅徵從來不會摻和這些世家官員們的清談雅集。


    但他當初到底是被謝懸本人推著坐上了大司馬之位的,眼下,說不好是帶著皇帝陛下旨意來的。


    吳忠歸趕緊把人請上上座。


    傅徵沒拒絕,他好似是天生不懂這些虛頭巴腦的禮儀,來見吳忠歸就是來見吳忠歸,跟此時坐在底下的那幫大小官員沒有絲毫關係。


    「司徒。」傅徵拱了拱手。


    吳忠歸也趕緊跟著迴了禮。


    「前一日陛下在思雲觀設醮,道長曾把祈福的香袋贈予了司徒,不知我現在能否看上一看?」傅徵說道。


    吳忠歸一怔,他本以為傅徵此時來是要說抗敵一事,但沒料到他居然不說抗敵,而是問起了昨日的香袋。


    「去把道長贈予的經書和福袋請來。」吳忠歸對下人說道。


    不多時,兩個小廝托著一個巨大的紅漆木盤來到了傅徵麵前,吳忠歸起身拿起了托盤上的一枚小小銅錢:「將軍,這也是道長贈予老夫的,不知……」


    「叩問幣?」傅徵撿起了那枚銅錢,笑道,「這是道長要司徒做事前,先叩問一下天地的意思嗎?」


    吳忠歸笑了笑。


    傅徵放了迴去,心知吳忠歸要說什麽,他繼續道:「罷了,我做事前隻問我自己,很少問天地。」


    等兩個小廝退去,吳忠歸重新落座,傅徵才再次開口,他道:「諸位可知,今日為了出趟門,我求了陛下多久嗎?」


    吳忠歸神色一僵,沒有說話。


    方季、張惠等人麵麵相覷,似乎是拿不定注意傅徵為何會突然這樣講。


    「不必緊張,」在看到眾人各異的表情後,傅徵笑了一下,「我不是來興師問罪的,我隻是有一個提議,想給諸位講講。」


    吳忠歸倏然坐直了身體,並屏退各色閑雜人等,又令陪在一側的小兒子吳琮放下捲簾,守在外麵。


    「將軍但講無妨。」這個三朝老臣低聲說道。


    傅徵從懷中摸出了虎符軍印,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能手握軍權者,才可手握皇權,我命雖薄,但如今虎符軍印仍在我手中,四境大軍也仍受我調遣,可若是來日我死了呢?」


    聽到這話,吳忠歸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


    若是來日傅徵死了,他的大印就要重新落迴謝懸手中,所謂能製衡皇權的軍權將不復存在。


    然而,謝懸是被傅徵推上位的皇帝,傅徵也是被謝懸推上位的大司馬,如此共軛的關係,倘若有一方先一步決定打破,那製衡之權也將握在這一方的手中。


    正如此時,傅徵拿出了虎符軍印。


    他說,他不願死後讓軍權落入謝懸之手。


    「那將軍有何打算?」吳忠歸斟酌道。


    傅徵平靜地迴答:「陛下是皇帝,是天命,他拿走虎符軍印是天命所歸,我手下的大軍不會因我死了而軍心離亂。但如果接手虎符軍印者不是陛下,要想穩住軍心,隻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由傅徵親自指定接任之人。


    吳忠歸看了一眼站在門邊的吳琮,又看了看廷尉張惠和太尉方季,他問道:「不知傅將軍準備怎麽辦呢?」


    傅徵淡淡一笑:「能在京師外扛住高車攻勢者,就是能持虎符軍印調天下大軍者。我會保證,到那時,皇帝陛下不再會是阻礙。」


    這話一出,眾人紛紛抽了口涼氣。


    傅徵給了他們一個無法拒絕的提議。


    二十年前,昏聵無能的太和皇帝被世家大族壓得抬不起頭,而謝懸,在十年前則憑藉著戰無不勝的傅徵奪下軍權,力壓一眾高門大戶、世代顯赫之族。


    此後,沒了軍權的世家成為傅徵手下走狗,哪怕是祁氏這等世代簪纓的軍侯也得聽傅徵的調令。


    但是現在,傅大將軍拿出了虎符軍印,並稱誰能守住京師,誰就將名正言順地從他手中接過虎符軍印。蠢蠢欲動的大族們不必擔心殺掉傅徵後會離軍心,也不必像孟寰那樣處心積慮地毀掉傅徵靠一場場大戰建立起來的威名,他們隻需要守住京師就好。


    是的,隻需要守住京師。


    ——起碼,不像方才那樣,準備南逃。


    「落閘!落閘!」閬都古城下,禁軍統領騎在馬上,高聲喊道。


    這日一早,他手下斥候就在城外三百餘裏的官道下看到了淩亂交錯的馬蹄印。京梁已戒嚴數十天,能往北走到官道上的絕不會是出城的百姓,可據前線軍報來算,此時金央大軍仍在北翟郡外,一時半刻也難以急行軍至京梁門下,因此就算是高車人來了,也頂多是先遣部而已,嚴珍沒放在心上。


    「統領!」這時,有屬下飛奔來報,「統領,渡口那頭有船隻隱隱出沒!」


    「渡口?」嚴珍皺眉「渡口早就封了,現在哪裏能有船隻出得去?」


    屬下迴答:「看方向,似乎是……從北邊來的。」


    嚴珍唿吸一緊,雙腿一夾馬肚,掉頭疾馳而去。


    很快,隨他一起出城巡檢的禁軍來到了西江江畔。嚴珍高登瞭望台,隻見在那遙遠的水天交接之處,有一模糊的帆尖現於薄霧之中,漸漸地,帆尖變得清晰起來,那竟是大興的官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把明月畫心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默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山並收藏我把明月畫心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