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走了張氏,趙文武坐在講武堂中一陣長籲短嘆。
不多時,剛剛一直藏在屏風後的傅徵走了出來,他看著張氏離開的背影,輕聲道:「找幾個信得過弟兄跟著。」
「是。」趙文武忙應道。
第二日天亮,雨停。
薄似一層蒙紗的霧氣籠罩在天奎城下的廢墟上,來來往往的鎮戍兵整理著破碎的防線,傷兵營裏已有不少迴城的百姓自告奮勇,將要塞中仍然下不了地的傷兵轉移至南城外。
初升的陽光灑在殘垣斷壁中,迴暖了隨春雨而來的潮濕。
張氏也跟隨著幾個家僕,將趙文武手下負了傷的親信抬上馬車。
也正是這時,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阿芍,你怎麽在這裏?」張氏詫異地拉住一個在傷兵營中忙裏忙外的婦人。
這婦人看上去約莫已有四十多歲,但眉眼依舊動人——當然,也隻能看到眉眼,因為她的剩下半張臉被一層薄薄的絹布擋得嚴嚴實實。
這位名叫「阿芍」的婦人款款行禮,看上去竟還有幾分雍容的氣度。
「離開騎督府後,我在城中數日,卻沒能找到我兒。戰事來得急,我生怕他受了傷,無人照拂,於是來到要塞傷兵營,想看看,他是不是在這裏……」這婦人垂目說道。
張氏心有不忍,她拉住阿芍的手,憐憫道:「一會兒還是隨我迴家,這地方血腥氣太重,嚇人得很。」
阿芍笑了笑:「夫人不必擔心,我知道我兒就在這要塞中,眼下興許是被派去了別的地方,我在這裏等他就是。」
張氏不便多言,在好心交代了兩句後,帶著家丁和親信匆匆離開了。
這婦人輕輕唿出了一口氣。
而正在她準備轉身迴傷兵營時,身後忽然響起一道陌生的聲音:「這位娘子為何要以絹布掩麵?」
傅徵已注意到這個半遮半掩的女子很久了,他遠遠地看著這女子為傷兵換洗衣物,為軍醫整理藥箱,又看著她與張氏對話,在對話後,肩膀明顯一鬆的樣子。
女子眉眼有些眼熟,但傅徵卻不記得在何處見過她。
「你是……」剛剛才放下心的阿芍見到傅徵,又瞬間緊張了起來。
傅徵彬彬有禮地一拱手:「在下是要塞中的一個小參謀,方才見娘子與我家騎督的夫人交談,有些好奇而已。」
阿芍看著傅徵,心下疑慮不定,但還是說道:「流落塞外時,我的臉不慎被利器劃傷,毀了容貌,羞於見人,所以蒙上一塊絹布,以免……旁人恥笑。」
「原來如此,」傅徵略帶歉意道,「是我唐突了。隻是……不知這位娘子和我家騎督的夫人是怎麽認識的?」
「這……」阿芍有些吞吐,她順眉低目道,「十幾天前,張夫人好心,在街市口從人牙子手中將我的身契贖出,還許我在騎督府中養傷。傷好之後,我不便再留。」
「既然身契贖迴來了,那娘子為何不迴家呢?」傅徵一笑,「我絕非是要打探什麽私事,隻是覺得邊關戰事頻頻,還是迴家要好些。」
這話一出,阿芍的眼圈卻紅了,她掩麵泣道:「我並非是不迴家,而是迴不了家。我本不過是高門大戶中的妾室,家君多年前已逝,唯一的孩子也流落在外,所以才……」
傅徵聽了,也不免動容,他一拱手:「娘子心慈,願意留在要塞救助傷兵,也是我等之幸,方才唐突了。」
阿芍一行禮,低下頭轉身離開。
她沒有注意到,一個始終在暗處盯著自己的壯漢來到了傅徵身邊。
「將軍,是她嗎?」杭七低聲問道。
傅徵靜靜地站著,少頃後,一點頭:「是她,她臉上應當還留著打入奴籍時烙上的金印。」
「那我們要不要……」
「先不要輕舉妄動,再等等,看看她接下來的舉動。」傅徵緩緩道。
第44章 十三羽的探子
祁禛之一路疾馳趕到天軫要塞時正是中午,要塞內卻寂靜無聲,就連層層堡壘上的鎮戍兵都不知消失去了何處。
祁禛之牽著馬,在狹道口站了許久,不得已叩門道:「天奎要塞鎮戍兵白清平攜傅將軍手諭,求見四象營少帥!」
連喊三聲,要塞內依舊無人應聲。
祁禛之心急如焚,左右踱步。若是狹道閘門能一腳踹開,他此時早已奔進了要塞。
「孟少帥!孟少帥!」實在等不了了,祁禛之直接扯著嗓子喊道,「孟少帥,天奎要塞被虎無雙帶兵攻破,四象營為何躲在天軫閉門不出?孟少帥,不論怎樣,您起碼得出來給我一個解釋!孟少帥……」
「別喊了,」這時,一個疲憊的聲音從狹道上的瞭望塔中傳出,「沒用的。」
祁禛之後退幾步,仰起頭,就見聞簡站在那裏,神色懨懨地看著自己。
「這位將軍,」祁禛之壓低了聲音,「我是威遠侯祁奉之的親弟弟,你家少帥認得我,我求你去給他迴稟一聲,就說……」
「我知道你是誰,我也知道你來找孟少帥做什麽,但是我無能為力。」聞簡收迴目光,轉身就走。
「將軍!」祁禛之情急之下,大聲喊道,「就算您不在乎天奎城中的百姓和傷亡的鎮戍兵,您總不能不在乎留在天奎的傅將軍吧。他守在前線督戰已有數日,舊傷復發,快要扛不住了,您……」
不多時,剛剛一直藏在屏風後的傅徵走了出來,他看著張氏離開的背影,輕聲道:「找幾個信得過弟兄跟著。」
「是。」趙文武忙應道。
第二日天亮,雨停。
薄似一層蒙紗的霧氣籠罩在天奎城下的廢墟上,來來往往的鎮戍兵整理著破碎的防線,傷兵營裏已有不少迴城的百姓自告奮勇,將要塞中仍然下不了地的傷兵轉移至南城外。
初升的陽光灑在殘垣斷壁中,迴暖了隨春雨而來的潮濕。
張氏也跟隨著幾個家僕,將趙文武手下負了傷的親信抬上馬車。
也正是這時,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阿芍,你怎麽在這裏?」張氏詫異地拉住一個在傷兵營中忙裏忙外的婦人。
這婦人看上去約莫已有四十多歲,但眉眼依舊動人——當然,也隻能看到眉眼,因為她的剩下半張臉被一層薄薄的絹布擋得嚴嚴實實。
這位名叫「阿芍」的婦人款款行禮,看上去竟還有幾分雍容的氣度。
「離開騎督府後,我在城中數日,卻沒能找到我兒。戰事來得急,我生怕他受了傷,無人照拂,於是來到要塞傷兵營,想看看,他是不是在這裏……」這婦人垂目說道。
張氏心有不忍,她拉住阿芍的手,憐憫道:「一會兒還是隨我迴家,這地方血腥氣太重,嚇人得很。」
阿芍笑了笑:「夫人不必擔心,我知道我兒就在這要塞中,眼下興許是被派去了別的地方,我在這裏等他就是。」
張氏不便多言,在好心交代了兩句後,帶著家丁和親信匆匆離開了。
這婦人輕輕唿出了一口氣。
而正在她準備轉身迴傷兵營時,身後忽然響起一道陌生的聲音:「這位娘子為何要以絹布掩麵?」
傅徵已注意到這個半遮半掩的女子很久了,他遠遠地看著這女子為傷兵換洗衣物,為軍醫整理藥箱,又看著她與張氏對話,在對話後,肩膀明顯一鬆的樣子。
女子眉眼有些眼熟,但傅徵卻不記得在何處見過她。
「你是……」剛剛才放下心的阿芍見到傅徵,又瞬間緊張了起來。
傅徵彬彬有禮地一拱手:「在下是要塞中的一個小參謀,方才見娘子與我家騎督的夫人交談,有些好奇而已。」
阿芍看著傅徵,心下疑慮不定,但還是說道:「流落塞外時,我的臉不慎被利器劃傷,毀了容貌,羞於見人,所以蒙上一塊絹布,以免……旁人恥笑。」
「原來如此,」傅徵略帶歉意道,「是我唐突了。隻是……不知這位娘子和我家騎督的夫人是怎麽認識的?」
「這……」阿芍有些吞吐,她順眉低目道,「十幾天前,張夫人好心,在街市口從人牙子手中將我的身契贖出,還許我在騎督府中養傷。傷好之後,我不便再留。」
「既然身契贖迴來了,那娘子為何不迴家呢?」傅徵一笑,「我絕非是要打探什麽私事,隻是覺得邊關戰事頻頻,還是迴家要好些。」
這話一出,阿芍的眼圈卻紅了,她掩麵泣道:「我並非是不迴家,而是迴不了家。我本不過是高門大戶中的妾室,家君多年前已逝,唯一的孩子也流落在外,所以才……」
傅徵聽了,也不免動容,他一拱手:「娘子心慈,願意留在要塞救助傷兵,也是我等之幸,方才唐突了。」
阿芍一行禮,低下頭轉身離開。
她沒有注意到,一個始終在暗處盯著自己的壯漢來到了傅徵身邊。
「將軍,是她嗎?」杭七低聲問道。
傅徵靜靜地站著,少頃後,一點頭:「是她,她臉上應當還留著打入奴籍時烙上的金印。」
「那我們要不要……」
「先不要輕舉妄動,再等等,看看她接下來的舉動。」傅徵緩緩道。
第44章 十三羽的探子
祁禛之一路疾馳趕到天軫要塞時正是中午,要塞內卻寂靜無聲,就連層層堡壘上的鎮戍兵都不知消失去了何處。
祁禛之牽著馬,在狹道口站了許久,不得已叩門道:「天奎要塞鎮戍兵白清平攜傅將軍手諭,求見四象營少帥!」
連喊三聲,要塞內依舊無人應聲。
祁禛之心急如焚,左右踱步。若是狹道閘門能一腳踹開,他此時早已奔進了要塞。
「孟少帥!孟少帥!」實在等不了了,祁禛之直接扯著嗓子喊道,「孟少帥,天奎要塞被虎無雙帶兵攻破,四象營為何躲在天軫閉門不出?孟少帥,不論怎樣,您起碼得出來給我一個解釋!孟少帥……」
「別喊了,」這時,一個疲憊的聲音從狹道上的瞭望塔中傳出,「沒用的。」
祁禛之後退幾步,仰起頭,就見聞簡站在那裏,神色懨懨地看著自己。
「這位將軍,」祁禛之壓低了聲音,「我是威遠侯祁奉之的親弟弟,你家少帥認得我,我求你去給他迴稟一聲,就說……」
「我知道你是誰,我也知道你來找孟少帥做什麽,但是我無能為力。」聞簡收迴目光,轉身就走。
「將軍!」祁禛之情急之下,大聲喊道,「就算您不在乎天奎城中的百姓和傷亡的鎮戍兵,您總不能不在乎留在天奎的傅將軍吧。他守在前線督戰已有數日,舊傷復發,快要扛不住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