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徵知道,他是畢月烏的人。
這個把守著天奎的騎督,曾親眼目睹了三年前離開時意氣風發的傅將軍,在迴來時滿麵病容。他做過二十四府府兵,進過四象營任參謀,也高升至一天關要塞之主,他本是個對謝氏王朝忠心不二的老將,如今,卻也忍不住生了二心。
「趙騎督,」傅徵收迴打量的目光,「情況如何?」
趙文武沉聲迴答:「偷襲要塞的北衛殘部人數不多,約莫三千左右,但是進攻手法奇詭,進攻方位不定。一個時辰前,一股差不多有五百人的騎兵衝進了天奎一側的官道,村鎮亭長來報,他們洗劫了軍戶和佃農家中的餘糧與金銀,沒有傷及平民百姓的性命。」
「果真,」傅徵一點頭,「就是虎無雙。」
「屬下的斥候迴報時,我起初並不相信,但在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不得不相信。」趙文武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屬下聽聞,在那通天山上,虎無雙被胡漠『鬼將軍』賀蘭鐵錚捉去了,這是真的嗎?」
「真的。」傅徵迴答。
趙文武吃了一驚:「那如今……」
「如今不要輕舉妄動,我們誰也無法判斷,外麵有沒有渾水摸魚的胡漠人。所以,先等四象營來了再說。」傅徵道。
趙文武隱隱後怕,就在方才,他差點下令要塞出兵。
「將軍,」趙文武忍不住發問,「若是那虎無雙背後的人真是賀蘭鐵錚,他眼下偷襲天奎,又是為何?」
傅徵眉頭越蹙越深,他半晌沒說話,不知過了多久,才開口道:「恐怕,有一場大戰要來了。」
老拔奴死了將近半年,如今的胡漠新拔奴,二王子攣鞮遲已穩坐王庭,跟在他身邊,正是當初怒河穀一戰時,和四象營糾纏不清的賀蘭鐵錚。
北塞已安穩了十年,傅徵曾說,胡漠與大興之間,必有一戰。
而這一戰,已近在眼前。
虎無雙是不是賀蘭鐵錚的先遣兵還未可知,但邊關風雲變幻轉瞬,或許明日、後日、大後日,胡漠人的鐵騎就會以壓城之勢逼近。
這也是傅徵絲毫不敢輕敵,執意要等四象營的原因。
隻是,天奎還未等來孟寰的大軍,首先等來了一個不詳的消息。
剛剛離開要塞不到四天的敦王失蹤了。
「在哪裏失蹤的?」趙文武快步走進講武堂,拿過親兵送上的戰報,一目十行看完,「到底是怎麽迴事?」
「在十八裏盤外,昨晚,一夥殘兵從那裏經過,敦王和禦史大夫的車駕被劫,至今……下落不明。」親兵的聲音有些發顫。
敦王是什麽人?敦王可是當今皇帝的長子。
且不論謝懸在不在意自己這個便宜大兒,就說他是皇親國戚這一條,就足以讓負責護送的天奎各位人頭點地。
趙文武出了一身冷汗,他站在一眾要塞都尉之間,六神無主。
這時,一個身著灰袍,看上去有些瘦弱的男人上前,從他哆嗦的手中抽走了戰報:「十八裏盤?」
親兵和都尉們看了他一眼,瞬間神色大變,唿唿啦啦跪了一地:「傅將軍。」
傅徵放下戰報:「都起來。」
都尉們噤若寒蟬,立在一旁低著頭。
「四天,從天奎到十八裏盤恰好需要四天,這場偷襲,是巧合,還是故意而為?」傅徵緩聲問道。
趙文武愣了愣:「故意而為?將軍,您的意思是……」
「二十四府和四象營中有家賊,」傅徵瞥了趙文武一眼,隨後視線從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掃過,「如果不是巧合,那麽泄露敦王行蹤的,可是要塞中人?」
如此會掀起軒然大波的話,就這麽被傅徵輕飄飄地說出了口。
四下將士們大驚,紛紛跪下發起毒誓。
傅徵笑了一下:「諸位不要恐慌,我的意思是,你們有沒有把敦王的行程告知什麽外人。若是有,但說無妨。」
趙文武心跳如雷,他仔細迴想了一番,上前道:「將軍,敦王的行程自然是要告知驛舍與下一個要塞的,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如何?」傅徵問道。
「除此之外,七天前,敦王殿下還在要塞時,孟少帥曾來信問過一些瑣事。屬下,屬下就在迴信裏提了一句。」趙文武謹慎措辭道。
傅徵微微一怔:「孟少帥?他問了什麽瑣事?」
「就是要塞防務,士兵操練之類的瑣事,還督促屬下要隔一段時間,整肅一次軍紀。」趙文武迴答。
傅徵一皺眉,他點點頭,應道:「這也正常,如此看來,泄露敦王行蹤的,或許不是要塞中人。諸位辛苦了,去堡壘上督戰吧,我還有些話要和趙騎督講。」
其餘人依次離開,趙文武覷著傅徵的臉色,小心翼翼問道:「將軍,您有什麽話要對屬下說?」
「誰領你進的畢月烏?」傅徵的聲音驟然冷了下來。
趙文武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將軍,這,這……」
「滾起來。」傅徵凜聲道。
趙文武默不作聲地起身:「將軍,屬下這麽做,也是為了……」
啪!傅徵一把拽下兵器架上的馬鞭,狠狠抽在了趙文武的胸前,趙文武一動不動,卻紅了眼眶。
傅徵氣得微喘,他指著趙文武道:「是不是傅子茂?你過去是他手下的參謀。」
這個把守著天奎的騎督,曾親眼目睹了三年前離開時意氣風發的傅將軍,在迴來時滿麵病容。他做過二十四府府兵,進過四象營任參謀,也高升至一天關要塞之主,他本是個對謝氏王朝忠心不二的老將,如今,卻也忍不住生了二心。
「趙騎督,」傅徵收迴打量的目光,「情況如何?」
趙文武沉聲迴答:「偷襲要塞的北衛殘部人數不多,約莫三千左右,但是進攻手法奇詭,進攻方位不定。一個時辰前,一股差不多有五百人的騎兵衝進了天奎一側的官道,村鎮亭長來報,他們洗劫了軍戶和佃農家中的餘糧與金銀,沒有傷及平民百姓的性命。」
「果真,」傅徵一點頭,「就是虎無雙。」
「屬下的斥候迴報時,我起初並不相信,但在看到這樣的情形,也不得不相信。」趙文武猶豫了一下,還是問道,「屬下聽聞,在那通天山上,虎無雙被胡漠『鬼將軍』賀蘭鐵錚捉去了,這是真的嗎?」
「真的。」傅徵迴答。
趙文武吃了一驚:「那如今……」
「如今不要輕舉妄動,我們誰也無法判斷,外麵有沒有渾水摸魚的胡漠人。所以,先等四象營來了再說。」傅徵道。
趙文武隱隱後怕,就在方才,他差點下令要塞出兵。
「將軍,」趙文武忍不住發問,「若是那虎無雙背後的人真是賀蘭鐵錚,他眼下偷襲天奎,又是為何?」
傅徵眉頭越蹙越深,他半晌沒說話,不知過了多久,才開口道:「恐怕,有一場大戰要來了。」
老拔奴死了將近半年,如今的胡漠新拔奴,二王子攣鞮遲已穩坐王庭,跟在他身邊,正是當初怒河穀一戰時,和四象營糾纏不清的賀蘭鐵錚。
北塞已安穩了十年,傅徵曾說,胡漠與大興之間,必有一戰。
而這一戰,已近在眼前。
虎無雙是不是賀蘭鐵錚的先遣兵還未可知,但邊關風雲變幻轉瞬,或許明日、後日、大後日,胡漠人的鐵騎就會以壓城之勢逼近。
這也是傅徵絲毫不敢輕敵,執意要等四象營的原因。
隻是,天奎還未等來孟寰的大軍,首先等來了一個不詳的消息。
剛剛離開要塞不到四天的敦王失蹤了。
「在哪裏失蹤的?」趙文武快步走進講武堂,拿過親兵送上的戰報,一目十行看完,「到底是怎麽迴事?」
「在十八裏盤外,昨晚,一夥殘兵從那裏經過,敦王和禦史大夫的車駕被劫,至今……下落不明。」親兵的聲音有些發顫。
敦王是什麽人?敦王可是當今皇帝的長子。
且不論謝懸在不在意自己這個便宜大兒,就說他是皇親國戚這一條,就足以讓負責護送的天奎各位人頭點地。
趙文武出了一身冷汗,他站在一眾要塞都尉之間,六神無主。
這時,一個身著灰袍,看上去有些瘦弱的男人上前,從他哆嗦的手中抽走了戰報:「十八裏盤?」
親兵和都尉們看了他一眼,瞬間神色大變,唿唿啦啦跪了一地:「傅將軍。」
傅徵放下戰報:「都起來。」
都尉們噤若寒蟬,立在一旁低著頭。
「四天,從天奎到十八裏盤恰好需要四天,這場偷襲,是巧合,還是故意而為?」傅徵緩聲問道。
趙文武愣了愣:「故意而為?將軍,您的意思是……」
「二十四府和四象營中有家賊,」傅徵瞥了趙文武一眼,隨後視線從在場的每一個人臉上掃過,「如果不是巧合,那麽泄露敦王行蹤的,可是要塞中人?」
如此會掀起軒然大波的話,就這麽被傅徵輕飄飄地說出了口。
四下將士們大驚,紛紛跪下發起毒誓。
傅徵笑了一下:「諸位不要恐慌,我的意思是,你們有沒有把敦王的行程告知什麽外人。若是有,但說無妨。」
趙文武心跳如雷,他仔細迴想了一番,上前道:「將軍,敦王的行程自然是要告知驛舍與下一個要塞的,除此之外……」
「除此之外如何?」傅徵問道。
「除此之外,七天前,敦王殿下還在要塞時,孟少帥曾來信問過一些瑣事。屬下,屬下就在迴信裏提了一句。」趙文武謹慎措辭道。
傅徵微微一怔:「孟少帥?他問了什麽瑣事?」
「就是要塞防務,士兵操練之類的瑣事,還督促屬下要隔一段時間,整肅一次軍紀。」趙文武迴答。
傅徵一皺眉,他點點頭,應道:「這也正常,如此看來,泄露敦王行蹤的,或許不是要塞中人。諸位辛苦了,去堡壘上督戰吧,我還有些話要和趙騎督講。」
其餘人依次離開,趙文武覷著傅徵的臉色,小心翼翼問道:「將軍,您有什麽話要對屬下說?」
「誰領你進的畢月烏?」傅徵的聲音驟然冷了下來。
趙文武一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將軍,這,這……」
「滾起來。」傅徵凜聲道。
趙文武默不作聲地起身:「將軍,屬下這麽做,也是為了……」
啪!傅徵一把拽下兵器架上的馬鞭,狠狠抽在了趙文武的胸前,趙文武一動不動,卻紅了眼眶。
傅徵氣得微喘,他指著趙文武道:「是不是傅子茂?你過去是他手下的參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