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王殿下?那個據說出生在北塞,一度走失在胡漠的大皇子?
祁禛之隱隱意識到了什麽,但又說不清自己這種奇異的推斷來源於何處。
他看著孟寰,聽這人繼續往下講道:「我朝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皇帝急於填補虧空,所以對南疆那成片的阿芙蘿藥田動了心思。那時,四象營就在京畿三衛停著。可是,傅徵不肯。他告訴皇帝,阿芙蘿這種能讓人用之成癮的藥,一旦流入市場,定將有損國祚。皇帝想要充盈國庫,但決不能幹傷天害理的事。」
說到這,孟寰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祁二郎,你可知傅大將軍是在什麽地方講出這等難聽話的嗎?」
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一向被人譏諷出身鄉野、對玩弄權術一竅不通的傅徵會在何等境遇下駁斥當朝皇帝。
大概,就是群臣具在,少長鹹集的大朝會上了。
「他觸怒了天子,也給了南越王可乘之機。」孟寰幽幽道。
而後,千理滅國,當今皇帝急不可耐灑出的雪花銀打了水漂,全國上下一起窮得叮噹響。
「北聞黨」順從君王之心,苛捐雜稅;「東山派」為主張民生,竭力反對,被軟禁在京梁的傅將軍則跪在太極宮外三天,求他寬宥當初和自己一起抵製「阿芙蘿入興」的敦王謝裴。
世人看到的隻有傅徵為國為民,據理力爭,卻看不到犧牲在飲冰峽的四象營將士,和含冤的威遠侯。
他們是傅徵忠心耿耿的追隨者,也是皇帝削兵權下的首選祭品。
孟寰說,他們死於對傅徵的絕對崇敬。
驀然間,祁禛之想起了楚天鷹,那個獨眼老兵臨死前釋然又解脫的眼神讓恍惚中的祁二郎狠狠一震。
他為什麽要殺了傅徵,已經不言而喻。
「二十四府和四象營中有人暗地裏扶持虎無雙,」在這場談話的最後,孟寰忽然說道,「傅召元很清楚這人是誰,但他卻向我瞞下了此事。他還任由……他招來的賀蘭鐵錚帶走了虎無雙。」
祁禛之下意識想反駁,但話到嘴邊,卻意識到自己哪有資格來反駁孟少帥。
孟寰深深地看了祁禛之一眼:「他在通天山上見了那人,知曉了那人做的醃臢事,但他默認了,同意了,他或許還……隱秘地支持了。上通天山前,他告訴我,四象營中有細作,有吞掉了冠玉幾十萬斛賑濟糧的家賊。可是,下了通天山,他卻對此事閉口不談。我絕不相信,他在山上什麽都沒查到。」
祁禛之有些艱難地開了口:「孟少帥,我……不相信傅將軍是這樣的人。」
「是不是這樣的人又有什麽所謂呢?」孟寰輕笑,「飲冰峽一戰中犧牲的將士們是因他而死,你大哥威遠侯也是因他而死,你覺得,他會不恨嗎?你覺得,他會不想嗎?你覺得,他甘願偌大一個四象營成為朝廷指哪打哪的傀儡嗎?更何況,那個與虎謀皮的人可是他的繼子,傅榮。」
小郡王傅榮,年逾二十還未襲爵,如今依舊隻是四象營中的一個小小參謀。
在親娘吊死將軍府的第二年,他便改了姓,成了傅徵名正言順的兒子。
也正是靠著他們母子,傅徵順理成章地收攏金城郡主前夫、傅榮親爹留在南蠻的五萬雄兵。很難說,那藏在四象營中的逆賊,有多少出身於伏波將軍章竣麾下。
所以,這場賊喊捉賊的戲碼,傅徵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祁禛之心亂如麻,他知道自己從未真正了解過傅徵,可他卻是第一次知道,自己也從未真正了解過傅小五。
被格殺在祥龍驛外的無辜村民,潛伏在宅子裏數月隻為要他命的楚天鷹,他們原來,都死於傅徵之手。
他們無辜嗎?他們不無辜。
可傅徵無辜嗎?祁禛之答不出。
孟寰沒有往下接著說,他注視著祁禛之,一字一頓道:「所以,祁二郎,你知道我想請你幫我做什麽嗎?」
祁禛之一詫,心底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孟老帥掛印後,傅徵按理接替了他的位子。而後傅徵一路高升,從中軍都督到驃騎大將軍,再到大司馬、柱國大將軍,他是名正言順的四境兵馬總帥。
但時至今日,不論是四象營還是二十四府,見了傅徵依舊隻稱將軍。這其中緣由,不過是因為,還有一個孟寰。
孟寰是孟老帥的獨子,是四象營的少帥。在旁人看來,有他在,傅徵永遠有顧忌。而有傅徵在,孟寰永遠隻能是少帥。
祁禛之從前不懂,而如今,也明白了許些門道。
他就聽孟寰自嘲一笑:「我知道,他傅召元向來看不上我,覺得我蠢笨,領兵打仗無能,但我是真心敬佩他,信任他,他卻如此辜負我。事已至此,哪怕他有千般萬般理由,我都不會允許他離間四象營的計劃成功。我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祁禛之一咬牙,答道:「我願意留下,做孟少帥帳下一員!」
「我不是要你留下,」孟寰打斷了祁禛之慷慨陳詞,他道,「我要你跟在傅徵身邊,替我盯好他。」
隔壁又傳來傅徵的咳嗽聲,聽得祁禛之莫名心焦。
他在想,傅徵怎麽就把自己搞成了這個樣子呢?
他本該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戰無不勝的大將軍,有那樣多的人心甘情願為了他前赴後繼地送死,他合該被人供奉起來,永遠不落神壇。
祁禛之隱隱意識到了什麽,但又說不清自己這種奇異的推斷來源於何處。
他看著孟寰,聽這人繼續往下講道:「我朝連年征戰,國庫空虛,皇帝急於填補虧空,所以對南疆那成片的阿芙蘿藥田動了心思。那時,四象營就在京畿三衛停著。可是,傅徵不肯。他告訴皇帝,阿芙蘿這種能讓人用之成癮的藥,一旦流入市場,定將有損國祚。皇帝想要充盈國庫,但決不能幹傷天害理的事。」
說到這,孟寰露出了一個苦澀的笑容:「祁二郎,你可知傅大將軍是在什麽地方講出這等難聽話的嗎?」
不言而喻,可想而知,一向被人譏諷出身鄉野、對玩弄權術一竅不通的傅徵會在何等境遇下駁斥當朝皇帝。
大概,就是群臣具在,少長鹹集的大朝會上了。
「他觸怒了天子,也給了南越王可乘之機。」孟寰幽幽道。
而後,千理滅國,當今皇帝急不可耐灑出的雪花銀打了水漂,全國上下一起窮得叮噹響。
「北聞黨」順從君王之心,苛捐雜稅;「東山派」為主張民生,竭力反對,被軟禁在京梁的傅將軍則跪在太極宮外三天,求他寬宥當初和自己一起抵製「阿芙蘿入興」的敦王謝裴。
世人看到的隻有傅徵為國為民,據理力爭,卻看不到犧牲在飲冰峽的四象營將士,和含冤的威遠侯。
他們是傅徵忠心耿耿的追隨者,也是皇帝削兵權下的首選祭品。
孟寰說,他們死於對傅徵的絕對崇敬。
驀然間,祁禛之想起了楚天鷹,那個獨眼老兵臨死前釋然又解脫的眼神讓恍惚中的祁二郎狠狠一震。
他為什麽要殺了傅徵,已經不言而喻。
「二十四府和四象營中有人暗地裏扶持虎無雙,」在這場談話的最後,孟寰忽然說道,「傅召元很清楚這人是誰,但他卻向我瞞下了此事。他還任由……他招來的賀蘭鐵錚帶走了虎無雙。」
祁禛之下意識想反駁,但話到嘴邊,卻意識到自己哪有資格來反駁孟少帥。
孟寰深深地看了祁禛之一眼:「他在通天山上見了那人,知曉了那人做的醃臢事,但他默認了,同意了,他或許還……隱秘地支持了。上通天山前,他告訴我,四象營中有細作,有吞掉了冠玉幾十萬斛賑濟糧的家賊。可是,下了通天山,他卻對此事閉口不談。我絕不相信,他在山上什麽都沒查到。」
祁禛之有些艱難地開了口:「孟少帥,我……不相信傅將軍是這樣的人。」
「是不是這樣的人又有什麽所謂呢?」孟寰輕笑,「飲冰峽一戰中犧牲的將士們是因他而死,你大哥威遠侯也是因他而死,你覺得,他會不恨嗎?你覺得,他會不想嗎?你覺得,他甘願偌大一個四象營成為朝廷指哪打哪的傀儡嗎?更何況,那個與虎謀皮的人可是他的繼子,傅榮。」
小郡王傅榮,年逾二十還未襲爵,如今依舊隻是四象營中的一個小小參謀。
在親娘吊死將軍府的第二年,他便改了姓,成了傅徵名正言順的兒子。
也正是靠著他們母子,傅徵順理成章地收攏金城郡主前夫、傅榮親爹留在南蠻的五萬雄兵。很難說,那藏在四象營中的逆賊,有多少出身於伏波將軍章竣麾下。
所以,這場賊喊捉賊的戲碼,傅徵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呢?
祁禛之心亂如麻,他知道自己從未真正了解過傅徵,可他卻是第一次知道,自己也從未真正了解過傅小五。
被格殺在祥龍驛外的無辜村民,潛伏在宅子裏數月隻為要他命的楚天鷹,他們原來,都死於傅徵之手。
他們無辜嗎?他們不無辜。
可傅徵無辜嗎?祁禛之答不出。
孟寰沒有往下接著說,他注視著祁禛之,一字一頓道:「所以,祁二郎,你知道我想請你幫我做什麽嗎?」
祁禛之一詫,心底裏有了不好的預感。
孟老帥掛印後,傅徵按理接替了他的位子。而後傅徵一路高升,從中軍都督到驃騎大將軍,再到大司馬、柱國大將軍,他是名正言順的四境兵馬總帥。
但時至今日,不論是四象營還是二十四府,見了傅徵依舊隻稱將軍。這其中緣由,不過是因為,還有一個孟寰。
孟寰是孟老帥的獨子,是四象營的少帥。在旁人看來,有他在,傅徵永遠有顧忌。而有傅徵在,孟寰永遠隻能是少帥。
祁禛之從前不懂,而如今,也明白了許些門道。
他就聽孟寰自嘲一笑:「我知道,他傅召元向來看不上我,覺得我蠢笨,領兵打仗無能,但我是真心敬佩他,信任他,他卻如此辜負我。事已至此,哪怕他有千般萬般理由,我都不會允許他離間四象營的計劃成功。我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祁禛之一咬牙,答道:「我願意留下,做孟少帥帳下一員!」
「我不是要你留下,」孟寰打斷了祁禛之慷慨陳詞,他道,「我要你跟在傅徵身邊,替我盯好他。」
隔壁又傳來傅徵的咳嗽聲,聽得祁禛之莫名心焦。
他在想,傅徵怎麽就把自己搞成了這個樣子呢?
他本該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戰無不勝的大將軍,有那樣多的人心甘情願為了他前赴後繼地送死,他合該被人供奉起來,永遠不落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