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家主上卻不在意,隻見這人緩緩睜開了眼睛,看向祁禛之。
他的目光中,似乎有幾分期許,好像在等著祁禛之開口講些什麽,或者說,認出什麽。
但祁禛之隻是保持著抱拳弓腰的姿勢,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地瞧著他。
「坐吧。」那人收起了期許,說道。
祁禛之一聽這話,也不客氣,一步竄上小榻,坐到了這位「五哥」的對麵。
一坐下,祁禛之的心裏就樂開了花。
果真,養著太醫院前院首的家,飯菜也必不能差了。
一張不大的矮幾上擺了六個小玉盤,盤中隻有一丁點勉強夠祁禛之塞牙縫的量。可雖說量小,菜色卻相當精緻。
三塊蒸羊羔圍著一點槐葉梗子,淋上的醬汁豐潤清亮;燉鵝中撒著兩、三顆圓滾滾的青筍,把油汪汪的鵝子都襯得芬芳了不少……
祁禛之離開京梁已久,而桌上擺的都是讓他垂涎欲滴的京梁名菜。他咽了口唾沫,在心中嘖嘆道,那傳聞是尚食局掌勺一手創辦的酒樓雲桂閣裏的飯菜,也不過如此了。
「想吃什麽自己拿。」坐在祁禛之對麵的人看著他說。
祁禛之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優雅地在每一碟中隻輕輕地加一塊。等把每個碟子裏的菜都嚐了一個遍後,祁禛之又把目光投向了對麵那人手邊的粥碗上。
那人稍稍直起身,順著祁禛之的視線拿起粥碗,放到了他的麵前。
「這……」祁禛之的厚臉皮也終於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趕忙把碗放迴去,「您先吃,您剩下的給我留個底就行了。」
那人聽到這話,還真端起碗,拿著勺子隻吃了一口,然後又遞給了祁禛之。
祁禛之捧著碗,有少許不知所措。
「你叫什麽名字?」這時,對麵的人開口問道。
祁禛之趕緊把嘴裏東西咽淨,答道:「小人姓白,白清平。」
「白清平……」那人輕聲念道。
「清白的白,清白的清,平是……」祁禛之一清嗓子,「平平無奇的平。」
那人聽了這個解釋,仔細思索了好一會,最後點點頭:「好名字。」
祁禛之笑了一下,自覺自己吃了人家的飯,喝了人家的粥,也得做做自我介紹了,於是他不等那人問,便自顧自地開口道:「我在家裏排老三,上頭有同胞的大哥大姐,下頭有個小妹。我爹是做小本買賣的,可惜流年不利,把家底賠了個精光。我大哥被追債的人打死,小妹也被人販子買走。實在是揭不開鍋了,我這才北上,跑到天奎鎮充了軍。」
這話不過是他現場信口胡謅的,可那人卻聽得很認真,他怔怔地問:「你大哥……已經不在了?」
祁二郎正打算興致勃勃地去夾一塊羔羊肉,此時驟不及防對上了那人微帶錯愕和震驚的目光,頓時愣住了。
「我,我大哥……確實已經不在了。」祁禛之不懂一個陌生人為何會為自己而感到悲傷,他扯了扯嘴角,埋下頭繼續吃飯。
隻是,祁禛之並沒有注意到,坐在自己對麵的人緩緩看向了王雍,不明所以的王雍肩膀一顫,趕緊低下了頭。
「白護院,」那人收迴目光,「從軍是很辛苦的,來日若是戰事波及天奎,你們這些護院都要上戰場,你不怕嗎?」
祁禛之一笑:「有什麽好怕的?我求之不得呢!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窩縮在安樂鄉裏又算什麽?」
說完,他自覺不妥,趕忙亡羊補牢般地加了一句:「那個……我絕不是在說您。」
可那人渾然不覺,他答道:「你說得對。」
祁禛之沒想到這個似乎神智不大清醒的病秧子居然又隨和又好說話,不由犯了嘴裏愛跑馬的老毛病。
隻聽他道:「我來天奎鎮,不為別的,隻為能建立一番事業。就說當年那傅大將軍吧,十二歲從軍,十四歲就做了叱連城攻城戰的先登兵,一路青雲直上,二十年過去,如今已位極人臣。我呢,今年已二十有二,正是能大展身手的好年紀。若真打起仗來了,我必要像那傅大將軍一樣,縱馬疆場,將什麽北衛餘部、胡漠大王,統統趕到冰祀海裏去餵魚!」
這話說完,祁禛之還意猶未盡,結果一抬頭,就見對麵那人定定地看著自己,就連他身邊的王雍,神色都有幾分古怪。
怎麽?說錯話了嗎?祁禛之迷茫。
那人在祁禛之疑惑不解的目光下抬起了嘴角,用一種平和又近乎溫柔的語氣問道:「你說的,是傅徵?」
第4章 倘若那時我在
不是傅徵又是誰?
這個被當今天子譽為「下凡武曲星」的大將軍,別說發跡之處天奎鎮了,就是放眼大興、北衛、胡漠、南蠻,都無人不知曉他的大名。
盤踞在同州、冠玉八十載的北衛是傅徵趕出去的,南下進犯的胡漠是傅徵打跑的,北上作亂的南蠻十五國是傅徵剿滅的,走失在胡漠亂軍中的大皇子謝裴是傅徵救迴來的,就連當今皇帝謝懸都是傅徵扶上去的。
祁禛之雖然長在京梁,但他和大興千千萬萬個年輕男兒郎一樣,都是自小聽著傅大將軍一桿銀槍畫月、一柄長劍問疆,策馬征戰四方的故事長大的。
不止如此。
祁奉之,祁禛之的大哥,在還未繼承威遠侯爵之位前,曾在傅徵麾下歷練數載。祁禛之曾親眼見過他那從小讀書讀傻了腦子以至於誰也瞧不上的清高大哥有多敬佩傅徵。
他的目光中,似乎有幾分期許,好像在等著祁禛之開口講些什麽,或者說,認出什麽。
但祁禛之隻是保持著抱拳弓腰的姿勢,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地瞧著他。
「坐吧。」那人收起了期許,說道。
祁禛之一聽這話,也不客氣,一步竄上小榻,坐到了這位「五哥」的對麵。
一坐下,祁禛之的心裏就樂開了花。
果真,養著太醫院前院首的家,飯菜也必不能差了。
一張不大的矮幾上擺了六個小玉盤,盤中隻有一丁點勉強夠祁禛之塞牙縫的量。可雖說量小,菜色卻相當精緻。
三塊蒸羊羔圍著一點槐葉梗子,淋上的醬汁豐潤清亮;燉鵝中撒著兩、三顆圓滾滾的青筍,把油汪汪的鵝子都襯得芬芳了不少……
祁禛之離開京梁已久,而桌上擺的都是讓他垂涎欲滴的京梁名菜。他咽了口唾沫,在心中嘖嘆道,那傳聞是尚食局掌勺一手創辦的酒樓雲桂閣裏的飯菜,也不過如此了。
「想吃什麽自己拿。」坐在祁禛之對麵的人看著他說。
祁禛之笑了笑,小心翼翼地拿起筷子,優雅地在每一碟中隻輕輕地加一塊。等把每個碟子裏的菜都嚐了一個遍後,祁禛之又把目光投向了對麵那人手邊的粥碗上。
那人稍稍直起身,順著祁禛之的視線拿起粥碗,放到了他的麵前。
「這……」祁禛之的厚臉皮也終於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趕忙把碗放迴去,「您先吃,您剩下的給我留個底就行了。」
那人聽到這話,還真端起碗,拿著勺子隻吃了一口,然後又遞給了祁禛之。
祁禛之捧著碗,有少許不知所措。
「你叫什麽名字?」這時,對麵的人開口問道。
祁禛之趕緊把嘴裏東西咽淨,答道:「小人姓白,白清平。」
「白清平……」那人輕聲念道。
「清白的白,清白的清,平是……」祁禛之一清嗓子,「平平無奇的平。」
那人聽了這個解釋,仔細思索了好一會,最後點點頭:「好名字。」
祁禛之笑了一下,自覺自己吃了人家的飯,喝了人家的粥,也得做做自我介紹了,於是他不等那人問,便自顧自地開口道:「我在家裏排老三,上頭有同胞的大哥大姐,下頭有個小妹。我爹是做小本買賣的,可惜流年不利,把家底賠了個精光。我大哥被追債的人打死,小妹也被人販子買走。實在是揭不開鍋了,我這才北上,跑到天奎鎮充了軍。」
這話不過是他現場信口胡謅的,可那人卻聽得很認真,他怔怔地問:「你大哥……已經不在了?」
祁二郎正打算興致勃勃地去夾一塊羔羊肉,此時驟不及防對上了那人微帶錯愕和震驚的目光,頓時愣住了。
「我,我大哥……確實已經不在了。」祁禛之不懂一個陌生人為何會為自己而感到悲傷,他扯了扯嘴角,埋下頭繼續吃飯。
隻是,祁禛之並沒有注意到,坐在自己對麵的人緩緩看向了王雍,不明所以的王雍肩膀一顫,趕緊低下了頭。
「白護院,」那人收迴目光,「從軍是很辛苦的,來日若是戰事波及天奎,你們這些護院都要上戰場,你不怕嗎?」
祁禛之一笑:「有什麽好怕的?我求之不得呢!大丈夫當建功立業,窩縮在安樂鄉裏又算什麽?」
說完,他自覺不妥,趕忙亡羊補牢般地加了一句:「那個……我絕不是在說您。」
可那人渾然不覺,他答道:「你說得對。」
祁禛之沒想到這個似乎神智不大清醒的病秧子居然又隨和又好說話,不由犯了嘴裏愛跑馬的老毛病。
隻聽他道:「我來天奎鎮,不為別的,隻為能建立一番事業。就說當年那傅大將軍吧,十二歲從軍,十四歲就做了叱連城攻城戰的先登兵,一路青雲直上,二十年過去,如今已位極人臣。我呢,今年已二十有二,正是能大展身手的好年紀。若真打起仗來了,我必要像那傅大將軍一樣,縱馬疆場,將什麽北衛餘部、胡漠大王,統統趕到冰祀海裏去餵魚!」
這話說完,祁禛之還意猶未盡,結果一抬頭,就見對麵那人定定地看著自己,就連他身邊的王雍,神色都有幾分古怪。
怎麽?說錯話了嗎?祁禛之迷茫。
那人在祁禛之疑惑不解的目光下抬起了嘴角,用一種平和又近乎溫柔的語氣問道:「你說的,是傅徵?」
第4章 倘若那時我在
不是傅徵又是誰?
這個被當今天子譽為「下凡武曲星」的大將軍,別說發跡之處天奎鎮了,就是放眼大興、北衛、胡漠、南蠻,都無人不知曉他的大名。
盤踞在同州、冠玉八十載的北衛是傅徵趕出去的,南下進犯的胡漠是傅徵打跑的,北上作亂的南蠻十五國是傅徵剿滅的,走失在胡漠亂軍中的大皇子謝裴是傅徵救迴來的,就連當今皇帝謝懸都是傅徵扶上去的。
祁禛之雖然長在京梁,但他和大興千千萬萬個年輕男兒郎一樣,都是自小聽著傅大將軍一桿銀槍畫月、一柄長劍問疆,策馬征戰四方的故事長大的。
不止如此。
祁奉之,祁禛之的大哥,在還未繼承威遠侯爵之位前,曾在傅徵麾下歷練數載。祁禛之曾親眼見過他那從小讀書讀傻了腦子以至於誰也瞧不上的清高大哥有多敬佩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