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這奇妙的形容,貝洛也微笑了一下。
他從包裏翻出材料袋,鋪在坐著輪椅的腿上,然後拔出手杖的尖刺:“那好,開始吧,先從做個簡單的收養契約開始。”
現在,尤裏緩步走下博物館的台階。
仿製品與原作品,首次正麵相見。
看著仿製品,知曉者愣在原地。
如果他願意,他可以立刻殺了仿製品。但不知為什麽,他不想動手……起碼目前還不想。
知曉者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仿製品,目光久久黏在他身上,恨不得叫他轉個圈看看背麵。
這幅長相……會是我原本應有的樣子嗎?
不,可能不是。
知曉者這樣告訴自己。
在嬰幼兒階段,換生靈和被替換者長得一模一樣,因為其精靈母親是故意這樣塑造它的;隨著換生靈長大,換生靈會越來越不像原本的那個人,越來越像精靈。
他們可能變成完全不似人形的東西,也可能繼續保持人形,但長相和被替換者毫不相似。
就像經過修剪的綠植一樣。綠植一開始被修建成栩栩如生的動物,等它繼續生長下去,它就會旁逸斜出,恢復原貌。
知曉者很了解精靈,對換生靈其實沒那麽了解。因為隻有人間才有換生靈,“裏麵”反而沒有。
這些關於換生靈外貌的小常識,是他從希錫嘴裏了解到的。
希錫是和提亞學的,提亞的知識則來自樹籬村。
除了希錫和提亞以外,知曉者的“換生靈知識”還有一部分來自極夜,是直接從極夜身上吸取到的。
極夜懂得的東西也來自提亞和貝洛——總之,都來自樹籬村。
“你一直盯著我看。”尤裏說。
知曉者這才從恍惚中迴過神,發現自己的思維越飄越遠了。
他定了定心,找到了走神的原因:眼前的替換者,這個被稱為“尤裏”的換生靈,他也學過很多關於換生靈的知識,他也受到過樹籬村的教育。
此時,原作品和仿製品成了同窗——他們都很“熟悉”尼撒大學,都從樹籬村學到過很多東西。
知曉者說:“你是幻境魔法的製作者。”這並不是疑問句。
“嗯,但我一直不太喜歡叫它‘幻境魔法’,”尤裏笑了笑,“聽著拿腔拿調的……有點難為情。”
知曉者在校園裏徘徊了那麽久,能一定程度上看穿幻境,能看到其他精靈,卻一直沒看見仿製品尤裏。
他想,原來如此……仿製品藏在了自己的魔法裏,二者波動一致,所以藏得天衣無縫。
知曉者還留意到,仿製品身上穿著一件有點眼熟的外套,那個很能打架的少年精靈之前穿的就是這件衣服。
“為什麽?”知曉者指了指尤裏。
這個問題問得很模糊,指代不明。但尤裏聽懂了。知曉者看出他和派利文互換了外套。
有時候低齡小孩說起話來就是這樣……比如一個小孩可能突然問“凱特怎麽了”,凱特是託兒所裏另一個小孩,大人並不知道誰是凱特,更不知道她怎麽了,而小孩還意識不到這些,他默認自己是一切的中心,自己認識的東西別人肯定也認識,想到什麽就問什麽。
尤裏拍了拍衣襟:“換外套不是為了別的,隻是我想把自己的衣服給他,我不穿也行。但他看我不穿不順眼,執意要給我衣服。”
其實,當時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尤裏把破破爛爛的外衣給了派利文,讓他穿上。這衣服寄託著尤裏的記憶與情感,尤裏可以操控它,而且不需要專門分心去操控,隻要派利文穿上這衣服,就可以在迷宮裏暢行無阻。
換言之,這衣服是派利文的導航儀,派利文穿著它給滯留的人類引路,就可以把他們全部帶出迷宮範圍。
派利文問尤裏,為什麽要這麽麻煩,你直接調整一下迷宮,直接把那些人放走不就行了嗎。
尤裏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不是我不願意,是技術問題。
本地傳說中提到過:穿堂風是仙靈的眼睛,黃昏後是仙靈的晨曦——精靈在昏暗的、有風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日落後,尤裏的幻境魔法自動增強了點,導致大部分普通人也走不出去了,可是尤裏又不能輕易削弱魔法,他擔心無法限製住知曉者。
知曉者還有很多疑問。他指向樹林方向:“那是什麽?”
尤裏知道他問的肯定不是樹。而是那道暗紅色的細網。
尤裏說:“是名為‘深紅解離’的魔法。幸好你沒有強行闖過去,如果你過去了,你會在經過的一瞬間全身粉碎。如果我們在‘裏麵’,這法術是傷害不到你的,因為你是虛體生物;但這是‘外麵’,如果你失去全部肢體,你就不存在了。”
“幻境魔法裏布滿了這樣的網。”知曉者說。
“是的,”尤裏說,“網的範圍比幻境略小一圈,是球形,天空和地下也有,所以飛走或者在地上打洞也不行。”
知曉者眯起眼:“這不像是你的魔法。”
尤裏坦誠道:“嗯,不是我的魔法,是人類的魔法。”
他從包裏翻出材料袋,鋪在坐著輪椅的腿上,然後拔出手杖的尖刺:“那好,開始吧,先從做個簡單的收養契約開始。”
現在,尤裏緩步走下博物館的台階。
仿製品與原作品,首次正麵相見。
看著仿製品,知曉者愣在原地。
如果他願意,他可以立刻殺了仿製品。但不知為什麽,他不想動手……起碼目前還不想。
知曉者上上下下地打量著仿製品,目光久久黏在他身上,恨不得叫他轉個圈看看背麵。
這幅長相……會是我原本應有的樣子嗎?
不,可能不是。
知曉者這樣告訴自己。
在嬰幼兒階段,換生靈和被替換者長得一模一樣,因為其精靈母親是故意這樣塑造它的;隨著換生靈長大,換生靈會越來越不像原本的那個人,越來越像精靈。
他們可能變成完全不似人形的東西,也可能繼續保持人形,但長相和被替換者毫不相似。
就像經過修剪的綠植一樣。綠植一開始被修建成栩栩如生的動物,等它繼續生長下去,它就會旁逸斜出,恢復原貌。
知曉者很了解精靈,對換生靈其實沒那麽了解。因為隻有人間才有換生靈,“裏麵”反而沒有。
這些關於換生靈外貌的小常識,是他從希錫嘴裏了解到的。
希錫是和提亞學的,提亞的知識則來自樹籬村。
除了希錫和提亞以外,知曉者的“換生靈知識”還有一部分來自極夜,是直接從極夜身上吸取到的。
極夜懂得的東西也來自提亞和貝洛——總之,都來自樹籬村。
“你一直盯著我看。”尤裏說。
知曉者這才從恍惚中迴過神,發現自己的思維越飄越遠了。
他定了定心,找到了走神的原因:眼前的替換者,這個被稱為“尤裏”的換生靈,他也學過很多關於換生靈的知識,他也受到過樹籬村的教育。
此時,原作品和仿製品成了同窗——他們都很“熟悉”尼撒大學,都從樹籬村學到過很多東西。
知曉者說:“你是幻境魔法的製作者。”這並不是疑問句。
“嗯,但我一直不太喜歡叫它‘幻境魔法’,”尤裏笑了笑,“聽著拿腔拿調的……有點難為情。”
知曉者在校園裏徘徊了那麽久,能一定程度上看穿幻境,能看到其他精靈,卻一直沒看見仿製品尤裏。
他想,原來如此……仿製品藏在了自己的魔法裏,二者波動一致,所以藏得天衣無縫。
知曉者還留意到,仿製品身上穿著一件有點眼熟的外套,那個很能打架的少年精靈之前穿的就是這件衣服。
“為什麽?”知曉者指了指尤裏。
這個問題問得很模糊,指代不明。但尤裏聽懂了。知曉者看出他和派利文互換了外套。
有時候低齡小孩說起話來就是這樣……比如一個小孩可能突然問“凱特怎麽了”,凱特是託兒所裏另一個小孩,大人並不知道誰是凱特,更不知道她怎麽了,而小孩還意識不到這些,他默認自己是一切的中心,自己認識的東西別人肯定也認識,想到什麽就問什麽。
尤裏拍了拍衣襟:“換外套不是為了別的,隻是我想把自己的衣服給他,我不穿也行。但他看我不穿不順眼,執意要給我衣服。”
其實,當時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尤裏把破破爛爛的外衣給了派利文,讓他穿上。這衣服寄託著尤裏的記憶與情感,尤裏可以操控它,而且不需要專門分心去操控,隻要派利文穿上這衣服,就可以在迷宮裏暢行無阻。
換言之,這衣服是派利文的導航儀,派利文穿著它給滯留的人類引路,就可以把他們全部帶出迷宮範圍。
派利文問尤裏,為什麽要這麽麻煩,你直接調整一下迷宮,直接把那些人放走不就行了嗎。
尤裏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不是我不願意,是技術問題。
本地傳說中提到過:穿堂風是仙靈的眼睛,黃昏後是仙靈的晨曦——精靈在昏暗的、有風的環境中如魚得水。
日落後,尤裏的幻境魔法自動增強了點,導致大部分普通人也走不出去了,可是尤裏又不能輕易削弱魔法,他擔心無法限製住知曉者。
知曉者還有很多疑問。他指向樹林方向:“那是什麽?”
尤裏知道他問的肯定不是樹。而是那道暗紅色的細網。
尤裏說:“是名為‘深紅解離’的魔法。幸好你沒有強行闖過去,如果你過去了,你會在經過的一瞬間全身粉碎。如果我們在‘裏麵’,這法術是傷害不到你的,因為你是虛體生物;但這是‘外麵’,如果你失去全部肢體,你就不存在了。”
“幻境魔法裏布滿了這樣的網。”知曉者說。
“是的,”尤裏說,“網的範圍比幻境略小一圈,是球形,天空和地下也有,所以飛走或者在地上打洞也不行。”
知曉者眯起眼:“這不像是你的魔法。”
尤裏坦誠道:“嗯,不是我的魔法,是人類的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