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生靈掌握了精靈魔法,他就會因使用魔法而感到充實、愉悅。無論魔法是什麽內容,無論是用於什麽事情。
不僅是魔法,當他們以非人的體質進行跑跳、格鬥等活動時,他們也會極為快樂。
這種快樂並不是基於“我很厲害”的成就感,而是一種沒有前提條件的快樂,是一種很直接的感受。
比起成就感,它更類似於痛感——被打了一下,身體直接感受到痛,而不是思考後得到“我痛”的結論。
出現此類情況,就說明換生靈的狀態已經脫離了“準前期”,開始進入人格崩毀的前期症狀。
因為正麵情緒比負麵情緒難識別,所以這一階段可能並不明顯。
貝洛與很多換生靈共處過,他們每個都出現過這個階段,但持續時長與表現形式有個體差異。
例如極夜。未覺醒前,它性格羞怯、陰沉、敏感,後來有一段時間,它變得特別喜歡出外勤,異常熱愛戰鬥,表達欲提升,其實這就是崩毀前期的典型表現。
還有貝洛的“妹妹”也是。在死前的半年裏,她的狀態比從前更平穩,情緒總是積極、愉快的、她每天頻繁且無意義地改變肢體形態,殺戮欲反而降低了很多。後來由於其他精靈引起事故,對她造成外部刺激,導致她的崩毀進程加速。
前些年,貝洛還養育過一個叫安塔的換生靈。她的“情緒積極”階段就非常短,隻出現了兩天多,接著她就迅速走向了下一階段:悲觀、多疑、偏執、喜怒無常、大悲大喜。
到這地步,人格崩毀的進程就會一路加速,基本無法緩解和幹涉了。
最終,換生靈會變成一個填滿了“殺意”的火藥桶,做出一係列非理性的攻擊行為,以各種方式自尋毀滅。
想到這裏,貝洛胸口發沉,唿吸有些不暢。
他想坐起來換個姿勢,側身時,正好看到床頭櫃上的一大包零食。
貝洛從塑膠袋裏摸索出一盒糖。是尤裏買了全部口味的那種潤喉糖。
沒開燈,貝洛看不清是什麽口味,就隨便吃了一顆。
糖在嘴裏緩緩融化。
貝洛在心裏迴憶著所有相處細節,估算尤裏還有多少時間。
也許尤裏不一樣,他很特殊,而且這種特殊絕不是錯覺,也不是幸運,而是有明確的背後原因的,隻是現在還未查明……也許現在的擔心是多餘的。
但貝洛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僥倖。
換生靈的變化常常猝不及防,意識的潰散可能就在一閃念間。
貝洛默默對自己說:如果最終連尤裏這樣的孩子都不行……那麽,也許我從一開始就錯了吧。
我對換生靈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把對“妹妹”的惋惜與不甘心投射在其他個體身上,一邊引導他們走向非人,又一邊教導他們違背天性。
我不是在培養他們,而是想用他們來證明自己的執念。
這次“結束”以後,將來就算了吧……就不做這樣的事了。
——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貝洛忽然感到一陣恐慌。
還沒到無法挽迴的時刻,怎麽能現在就想像“結束”以後的事……這樣不吉利。
引導換生靈的時候有個小技巧:當他們狀態不穩定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小事打斷他們的思維,把他們的意識拉迴“當下”。
比如讓他們去找某件物品,問他們一些需要輕度思考的問題,讓他們聽寫一段文字,讓他們迴憶並複述某件事等等。
雖然貝洛是人,但他決定用這種方式對待一下自己,中斷一下自己的思維。
他嚼碎了變小的糖,打開另一個口味的盒子,又吃了一塊。
然後他下了床,去坐到了窗前的椅子上。
小時候,他無數次像這樣坐在黑夜的房間角落裏、
不睡覺,不躺下,不看書和電視,隻是靜靜地發呆。
現在,他再次迴到熟悉的狀態中,感官卻完全不一樣了。
他的耳朵能聽見一些細微的響動,比如樹枝劃過窗欞,比如爪子摩擦劍麻貓抓板的聲音。這是午夜傳遞給他的細碎紛擾。
他的嘴裏有一股工業甜味,也許模仿花蜜,也許模仿莓果,其實哪個都不太像。這是尤裏留給他的小小關懷。
唯有眼前,望見的仍然是一片黑暗。
周三晚上,阿波羅的室友正好不在,他和盧卡打了一次視頻通話。
盧卡比之前瘦了太多,幾乎不像同一個人了。他自嘲地說是精靈吃掉了肥肉。
阿波羅配合地稍微露出笑容,其實他打從心底笑不出來。
現在盧卡已經出院了,和媽媽住在新租的房子裏。今天又是隻有盧卡一個人在家,媽媽仍然很忙,仍然要同時打好幾份工。
盧卡並不怪她,相反還很心疼她。當初媽媽也受了傷,她說都是皮肉傷,不嚴重,但盧卡見過她腿上的疤痕,能想像出肯定很疼。
談話間,盧卡提到以前他們住的房子。阿波羅告訴他房子被“相關人士”接管了,有人繼續交房租,房子裏的擺設都沒變。
盧卡非常吃驚,反覆問阿波羅是不是東西真的都在。
他媽媽說過,寧可放棄房子裏的東西,也不想迴去多看一眼;但以他家的經濟狀況來說,要放棄房子裏的所有物品,一切重新開始,其實還是相當肉疼的。
不僅是魔法,當他們以非人的體質進行跑跳、格鬥等活動時,他們也會極為快樂。
這種快樂並不是基於“我很厲害”的成就感,而是一種沒有前提條件的快樂,是一種很直接的感受。
比起成就感,它更類似於痛感——被打了一下,身體直接感受到痛,而不是思考後得到“我痛”的結論。
出現此類情況,就說明換生靈的狀態已經脫離了“準前期”,開始進入人格崩毀的前期症狀。
因為正麵情緒比負麵情緒難識別,所以這一階段可能並不明顯。
貝洛與很多換生靈共處過,他們每個都出現過這個階段,但持續時長與表現形式有個體差異。
例如極夜。未覺醒前,它性格羞怯、陰沉、敏感,後來有一段時間,它變得特別喜歡出外勤,異常熱愛戰鬥,表達欲提升,其實這就是崩毀前期的典型表現。
還有貝洛的“妹妹”也是。在死前的半年裏,她的狀態比從前更平穩,情緒總是積極、愉快的、她每天頻繁且無意義地改變肢體形態,殺戮欲反而降低了很多。後來由於其他精靈引起事故,對她造成外部刺激,導致她的崩毀進程加速。
前些年,貝洛還養育過一個叫安塔的換生靈。她的“情緒積極”階段就非常短,隻出現了兩天多,接著她就迅速走向了下一階段:悲觀、多疑、偏執、喜怒無常、大悲大喜。
到這地步,人格崩毀的進程就會一路加速,基本無法緩解和幹涉了。
最終,換生靈會變成一個填滿了“殺意”的火藥桶,做出一係列非理性的攻擊行為,以各種方式自尋毀滅。
想到這裏,貝洛胸口發沉,唿吸有些不暢。
他想坐起來換個姿勢,側身時,正好看到床頭櫃上的一大包零食。
貝洛從塑膠袋裏摸索出一盒糖。是尤裏買了全部口味的那種潤喉糖。
沒開燈,貝洛看不清是什麽口味,就隨便吃了一顆。
糖在嘴裏緩緩融化。
貝洛在心裏迴憶著所有相處細節,估算尤裏還有多少時間。
也許尤裏不一樣,他很特殊,而且這種特殊絕不是錯覺,也不是幸運,而是有明確的背後原因的,隻是現在還未查明……也許現在的擔心是多餘的。
但貝洛無法說服自己去相信僥倖。
換生靈的變化常常猝不及防,意識的潰散可能就在一閃念間。
貝洛默默對自己說:如果最終連尤裏這樣的孩子都不行……那麽,也許我從一開始就錯了吧。
我對換生靈懷著不切實際的期待,把對“妹妹”的惋惜與不甘心投射在其他個體身上,一邊引導他們走向非人,又一邊教導他們違背天性。
我不是在培養他們,而是想用他們來證明自己的執念。
這次“結束”以後,將來就算了吧……就不做這樣的事了。
——這個念頭剛一冒出來,貝洛忽然感到一陣恐慌。
還沒到無法挽迴的時刻,怎麽能現在就想像“結束”以後的事……這樣不吉利。
引導換生靈的時候有個小技巧:當他們狀態不穩定的時候,可以用一些小事打斷他們的思維,把他們的意識拉迴“當下”。
比如讓他們去找某件物品,問他們一些需要輕度思考的問題,讓他們聽寫一段文字,讓他們迴憶並複述某件事等等。
雖然貝洛是人,但他決定用這種方式對待一下自己,中斷一下自己的思維。
他嚼碎了變小的糖,打開另一個口味的盒子,又吃了一塊。
然後他下了床,去坐到了窗前的椅子上。
小時候,他無數次像這樣坐在黑夜的房間角落裏、
不睡覺,不躺下,不看書和電視,隻是靜靜地發呆。
現在,他再次迴到熟悉的狀態中,感官卻完全不一樣了。
他的耳朵能聽見一些細微的響動,比如樹枝劃過窗欞,比如爪子摩擦劍麻貓抓板的聲音。這是午夜傳遞給他的細碎紛擾。
他的嘴裏有一股工業甜味,也許模仿花蜜,也許模仿莓果,其實哪個都不太像。這是尤裏留給他的小小關懷。
唯有眼前,望見的仍然是一片黑暗。
周三晚上,阿波羅的室友正好不在,他和盧卡打了一次視頻通話。
盧卡比之前瘦了太多,幾乎不像同一個人了。他自嘲地說是精靈吃掉了肥肉。
阿波羅配合地稍微露出笑容,其實他打從心底笑不出來。
現在盧卡已經出院了,和媽媽住在新租的房子裏。今天又是隻有盧卡一個人在家,媽媽仍然很忙,仍然要同時打好幾份工。
盧卡並不怪她,相反還很心疼她。當初媽媽也受了傷,她說都是皮肉傷,不嚴重,但盧卡見過她腿上的疤痕,能想像出肯定很疼。
談話間,盧卡提到以前他們住的房子。阿波羅告訴他房子被“相關人士”接管了,有人繼續交房租,房子裏的擺設都沒變。
盧卡非常吃驚,反覆問阿波羅是不是東西真的都在。
他媽媽說過,寧可放棄房子裏的東西,也不想迴去多看一眼;但以他家的經濟狀況來說,要放棄房子裏的所有物品,一切重新開始,其實還是相當肉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