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都能聽到“惡魔”的聲音。灰發男孩的聲音也很清楚。
(灰發男孩是指派利文。派利文對敘述者做了自我介紹,但對方顯然沒記住他叫什麽。至於“惡魔”,可能指的是其他精靈。)
他們經常突然睡著,記憶不連續,每次醒來都在不同的地方,每次醒來都會少幾個人。
起初他們被困在“地獄”裏,後來不知是誰先找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裏麵有螺旋樓梯。
他們從樓梯走下去,最終來到了一處森林中的大房子裏。
(從描述看,就是德拉甘家的湖邊小別墅。)
他們是從螺旋樓梯向下走進來的,這房子卻隻有兩層,顯然很不合理。但他們見了太多這樣的事,已經不驚訝了。
房子前有一大片花。他們想從正門走出去,走入花叢後,卻來到了一片森林。
(他們並不知道那片花是精靈圈。就是佩倫走過的那個。)
他們在陌生的森林裏漫無目的地遊蕩,見到了很多“惡魔”(精靈)。其中有些完全看不見他們,也有的會追著他們,會捕食他們。
不知過了多久,他們逐漸隻剩下四個人了。
在湖水附近,他們遇到了恐怖的巨大“惡魔”(即後來派利文命名的“龍”)。
四個人東躲西藏的時候,遇到了佩倫。
當時他們很激動,因為他們很久沒有看到清晰的、真正的人類了。
不知為什麽,一旦佩倫看向他們,他們就會消失。是無知無覺,完全沒有意識的那種消失。就像不停死去又不停出現。
他們隻好盡量躲避佩倫的“正麵”,這樣才能保留意識和行動能力。
盡管艱難,他們還是一路跟著佩倫。不為別的,就因為佩倫是個正常人類,他們覺得跟著他才有希望得救。
看完翻譯內容後,瓦麗婭眉頭緊鎖。
她問尤裏:“你能看清那四個人的臉嗎?跟我說說他們長什麽樣。”
尤裏挑挑眉:“我不僅能看清,甚至可以給你畫出來。”
於是他真的開始畫了。畫的過程中,他又身心分離了三次,去重新觀察那四個人。
四個黑影並不是煙霧狀虛影,而是類似將照片亮度調低的效果,隻要尤裏把“眼睛”貼得夠近,就能看清他們的五官。
畫的時候不需要多麽精細、多麽有藝術性,隻要能體現出那四個人大概的特徵就好。
幹這事讓尤裏很興奮。他想起了電視劇裏的刑偵素描:當事人一句句描述,畫家畫出嫌疑犯的臉,拿給警官看,警官驚嘆道:天哪!我見過這傢夥!
尤裏先畫了好其中一個。就是負責寫字的那個薩米。
看到畫,瓦麗婭驚嘆道:“天哪!我見過這傢夥!”
尤裏“噗呲”地笑了出聲。
瓦麗婭莫名其妙地瞟了他一眼。
“沒事沒事!我不是笑你。”尤裏抿著嘴擺擺手。
瓦麗婭沒心情和他逗著玩,就不多說什麽了。
她告訴大家,從名字、國籍和肖像特徵來看,畫中的“薩米”正是那個被攝像頭拍下來的那個少年,也是假護照相關案件中的偷渡者之一。
確認到這一點後,瓦麗婭暗暗有些難過。
之所以警方重點留意這個少年,是因為他的特徵最明顯,網際網路上到處是關於他的信息。
很多偷渡者身份難辨,聯繫不到家族與朋友,而這個少年比較特殊,他的家人一直在努力找他。
無論他和家人的關係是好是壞,無論他是因為什麽原因走到這一步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出了什麽事,應該會有人傷心吧。
少年捲入的顯然不是普通案件。而且“不普通”的程度超出了瓦麗婭的預期。
原本瓦麗婭認為:一定是偷渡人員誤入了與精靈相關的地點,隻要找到人,帶出去就好了。
可現在這麽一看……找到人了又如何?
恐怕事情才剛剛開始,而且大概率難以善終。
貝洛又看了幾遍譯文。他說:“那四個人從什麽樓梯下來,直接出現在德拉甘的房子裏。既然如此我們也去那邊吧,也許能原路返迴,找到德拉甘。”
尤裏問:“你是說……德拉甘就在他們住過的地方?。”
貝洛說:“我猜是。因為他們提到了‘醫院’‘農田’‘熔爐’,你看到過拱頂通道,還有通道盡頭的電梯……對我來說,這些畫麵有點眼熟。應該是同一個地方的不同區域。”
尤裏疑惑道:“你為什麽會眼熟?這些詞很抽象啊。”
“你沒去過,就會覺得抽象,”貝洛嘆了口氣,“如果你在類似的地方生活過很久,就會覺得熟悉了。”
瓦麗婭和佩倫對視了一下,他們已經聽懂了。
瓦麗婭問:“你說‘類似的地方’,是指以前‘長生果實基金會’的園區?”
貝洛說:“嗯。他們的科研園區就這風格。小時候我第一次看到超大可存續型蘑菇圈,就覺得它是‘農田’。尤裏見到的拱形隧道也很像他們的風格,那應該是緩衝區,兩邊有密閉門,能防止精靈逃逸,也防止外部精靈刺探。”
(灰發男孩是指派利文。派利文對敘述者做了自我介紹,但對方顯然沒記住他叫什麽。至於“惡魔”,可能指的是其他精靈。)
他們經常突然睡著,記憶不連續,每次醒來都在不同的地方,每次醒來都會少幾個人。
起初他們被困在“地獄”裏,後來不知是誰先找到了一條沒走過的路,裏麵有螺旋樓梯。
他們從樓梯走下去,最終來到了一處森林中的大房子裏。
(從描述看,就是德拉甘家的湖邊小別墅。)
他們是從螺旋樓梯向下走進來的,這房子卻隻有兩層,顯然很不合理。但他們見了太多這樣的事,已經不驚訝了。
房子前有一大片花。他們想從正門走出去,走入花叢後,卻來到了一片森林。
(他們並不知道那片花是精靈圈。就是佩倫走過的那個。)
他們在陌生的森林裏漫無目的地遊蕩,見到了很多“惡魔”(精靈)。其中有些完全看不見他們,也有的會追著他們,會捕食他們。
不知過了多久,他們逐漸隻剩下四個人了。
在湖水附近,他們遇到了恐怖的巨大“惡魔”(即後來派利文命名的“龍”)。
四個人東躲西藏的時候,遇到了佩倫。
當時他們很激動,因為他們很久沒有看到清晰的、真正的人類了。
不知為什麽,一旦佩倫看向他們,他們就會消失。是無知無覺,完全沒有意識的那種消失。就像不停死去又不停出現。
他們隻好盡量躲避佩倫的“正麵”,這樣才能保留意識和行動能力。
盡管艱難,他們還是一路跟著佩倫。不為別的,就因為佩倫是個正常人類,他們覺得跟著他才有希望得救。
看完翻譯內容後,瓦麗婭眉頭緊鎖。
她問尤裏:“你能看清那四個人的臉嗎?跟我說說他們長什麽樣。”
尤裏挑挑眉:“我不僅能看清,甚至可以給你畫出來。”
於是他真的開始畫了。畫的過程中,他又身心分離了三次,去重新觀察那四個人。
四個黑影並不是煙霧狀虛影,而是類似將照片亮度調低的效果,隻要尤裏把“眼睛”貼得夠近,就能看清他們的五官。
畫的時候不需要多麽精細、多麽有藝術性,隻要能體現出那四個人大概的特徵就好。
幹這事讓尤裏很興奮。他想起了電視劇裏的刑偵素描:當事人一句句描述,畫家畫出嫌疑犯的臉,拿給警官看,警官驚嘆道:天哪!我見過這傢夥!
尤裏先畫了好其中一個。就是負責寫字的那個薩米。
看到畫,瓦麗婭驚嘆道:“天哪!我見過這傢夥!”
尤裏“噗呲”地笑了出聲。
瓦麗婭莫名其妙地瞟了他一眼。
“沒事沒事!我不是笑你。”尤裏抿著嘴擺擺手。
瓦麗婭沒心情和他逗著玩,就不多說什麽了。
她告訴大家,從名字、國籍和肖像特徵來看,畫中的“薩米”正是那個被攝像頭拍下來的那個少年,也是假護照相關案件中的偷渡者之一。
確認到這一點後,瓦麗婭暗暗有些難過。
之所以警方重點留意這個少年,是因為他的特徵最明顯,網際網路上到處是關於他的信息。
很多偷渡者身份難辨,聯繫不到家族與朋友,而這個少年比較特殊,他的家人一直在努力找他。
無論他和家人的關係是好是壞,無論他是因為什麽原因走到這一步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出了什麽事,應該會有人傷心吧。
少年捲入的顯然不是普通案件。而且“不普通”的程度超出了瓦麗婭的預期。
原本瓦麗婭認為:一定是偷渡人員誤入了與精靈相關的地點,隻要找到人,帶出去就好了。
可現在這麽一看……找到人了又如何?
恐怕事情才剛剛開始,而且大概率難以善終。
貝洛又看了幾遍譯文。他說:“那四個人從什麽樓梯下來,直接出現在德拉甘的房子裏。既然如此我們也去那邊吧,也許能原路返迴,找到德拉甘。”
尤裏問:“你是說……德拉甘就在他們住過的地方?。”
貝洛說:“我猜是。因為他們提到了‘醫院’‘農田’‘熔爐’,你看到過拱頂通道,還有通道盡頭的電梯……對我來說,這些畫麵有點眼熟。應該是同一個地方的不同區域。”
尤裏疑惑道:“你為什麽會眼熟?這些詞很抽象啊。”
“你沒去過,就會覺得抽象,”貝洛嘆了口氣,“如果你在類似的地方生活過很久,就會覺得熟悉了。”
瓦麗婭和佩倫對視了一下,他們已經聽懂了。
瓦麗婭問:“你說‘類似的地方’,是指以前‘長生果實基金會’的園區?”
貝洛說:“嗯。他們的科研園區就這風格。小時候我第一次看到超大可存續型蘑菇圈,就覺得它是‘農田’。尤裏見到的拱形隧道也很像他們的風格,那應該是緩衝區,兩邊有密閉門,能防止精靈逃逸,也防止外部精靈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