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精靈都在“淺灘”裏等待著。這個精靈很有禮貌,它說要先取得樹籬村的同意,然後才會把同類帶來。
樹籬村同意幫忙。很多人跟著精靈一起去到特定的“淺灘”,見到了精靈所說的同伴,把它們挨個檢查了一遍,並且真的把其中一些留下來簽了契約。
也有幾個精靈不適合簽契約,但也被帶了迴去,關在穩妥的地方。
精靈說如果人類願意幫忙,它願意給出迴報。但樹籬村的人們沒有再要迴報。
人們表示,精靈簽的契約就是“迴報”的一部分,人們不會客氣,一定會充分借用它們的能力;另一部分精靈雖然不適合簽契約,但也具有很高的觀察研究價值。這些都是“迴報”,而且是樹籬村想要的那種迴報。
這批精靈是四月初來的,六月的時候,其中一批精靈狀態明顯好轉。
為首的精靈迴“淺灘”去看過一眼,它說這次“調律”應該快結束了。它的描述是:雜音都已變成歌聲,天空高高懸掛,風重新有了寒意和暖意。
其實人類仍然不太明白“調律”的相關細節。比如,什麽叫“蒼穹高歌舞動”,什麽叫“雜音變成歌聲”……這些話聽著像詩歌謎語似的,但其實並不是,精靈沒有打啞謎,它已經盡量精準用詞了。
精靈自動通曉人類語言,如果要表達某個特定含義,它用的肯定是人類語言中對應的詞。
精靈說的詞已經最接近原意了,它沒法再用別的詞解釋。如果用別的詞,反而成了比喻和修飾,其實是越說越遠的。
總之,根據精靈的描述和人類自己測得的數據,可以理解為“調律”是一種定期天災,會在精靈位麵引起巨大變動。
它也影響“淺灘”,但程度輕微;原則上它不影響人類位麵,但由於精靈圈數量會增加,精靈亂闖的現象也會增加,所以人類也會間接受到影響。
人們查閱樹籬村的古老手記,發現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現象,但那時沒有統一的名稱。現在,人類也開始使用“調律”一詞了。
當年的十月,“調律”結束了。有幾個精靈離開了樹籬村,也有一些繼續留下了。
後來沒什麽特殊的事發生,記錄裏就沒再提過它們。
也許它們一直留到人類母親逝世後才離開,也許過幾年它們就和人類協商解除了契約……這都不重要了。
十一月,最初來求助的精靈也離開了。
這是它第二次給人類做孩子。上次分離是因為人類母親死了,這次是因為母親想靠契約挽救一個換生靈,所以和那精靈商量了一下,解除了契約。
其實一個人類可以簽多個契約,但人類母親自述精力有限,不想簽下複數的子女。而且精靈給予樹籬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她說它該迴去了。
在樹籬村的古籍與近代記錄中,疑似或確認為“調律”的現象有四次,
第一次年代不詳,缺少詳實信息,不像信史,更像傳奇。大致是祖先兩姐妹還在世的時候,有一年精靈圈的位置劇烈變化,在有些地方減少,在有些地方激增,在北歐一些地區幾乎形成泛濫之勢。正是從此年代開始,各地開始流傳關於妖精的民間故事。
第二次是1190到1191年,發生在冬季,據說那一年的更迭之日受到了影響,當年和後一年沒有任何人完成易物儀式。
第三次是1460年,精靈圈的分布情況再一次出現明顯變化,北歐地區的精靈目擊事件減少,精靈的足跡開始向東、向南移動,民間開始出現“吸血鬼”“屍鬼”“狼人”等傳說。
最後一次是1908年,也就是精靈主動來求助的這一次。
“這是我對‘調律’的全部了解,”貝洛說,“從記錄上看,每次發生間隔很久,間隔的時間不固定,影響範圍也不固定。平時沒什麽人提它,畢竟它並沒有給我們的世界造成過嚴重災難。”
尤裏雙眼一亮:“但1908年真的發生了神秘的災難!”
“什麽?”
尤裏說:“通古斯大爆炸。”
瓦麗婭立刻笑出了聲。佩倫也笑了。
派利文大概沒聽說過這個詞,隻呆呆地眨了眨眼。
貝洛嘆氣:“也許有關吧,但現在也不重要了。總之我們知道‘調律’是什麽了,那‘調律池’又是什麽?字麵上看,它好像是‘實驗池’‘資金池’這類詞語,既然‘調律’會影響位麵穩定,那現在我們經歷的這一切,這些古怪地形、不該出現的精靈,還有位麵波動數據的異常……應該都是因為所謂的‘調律池’吧。”
瓦麗婭補充道:“而且從尤裏聽見的對話來看,這玩意還是人工製造的?而不是‘調律’那樣的自然現象。”
聽她說話時,尤裏心裏泛出一陣異樣。
“幸好德拉甘還活著,”瓦麗婭接著說,“我們得去找他……還有,既然尤裏看到他和希錫打視頻電話,那就說明希錫不在他身邊,這樣也好,最好別遇上那頭瘋鹿,太危險了。”
聽到這,尤裏終於明白了異樣感從何而來:瓦麗婭叫了他的名字,而不是像平時一樣叫他“大哥布林”……
樹籬村同意幫忙。很多人跟著精靈一起去到特定的“淺灘”,見到了精靈所說的同伴,把它們挨個檢查了一遍,並且真的把其中一些留下來簽了契約。
也有幾個精靈不適合簽契約,但也被帶了迴去,關在穩妥的地方。
精靈說如果人類願意幫忙,它願意給出迴報。但樹籬村的人們沒有再要迴報。
人們表示,精靈簽的契約就是“迴報”的一部分,人們不會客氣,一定會充分借用它們的能力;另一部分精靈雖然不適合簽契約,但也具有很高的觀察研究價值。這些都是“迴報”,而且是樹籬村想要的那種迴報。
這批精靈是四月初來的,六月的時候,其中一批精靈狀態明顯好轉。
為首的精靈迴“淺灘”去看過一眼,它說這次“調律”應該快結束了。它的描述是:雜音都已變成歌聲,天空高高懸掛,風重新有了寒意和暖意。
其實人類仍然不太明白“調律”的相關細節。比如,什麽叫“蒼穹高歌舞動”,什麽叫“雜音變成歌聲”……這些話聽著像詩歌謎語似的,但其實並不是,精靈沒有打啞謎,它已經盡量精準用詞了。
精靈自動通曉人類語言,如果要表達某個特定含義,它用的肯定是人類語言中對應的詞。
精靈說的詞已經最接近原意了,它沒法再用別的詞解釋。如果用別的詞,反而成了比喻和修飾,其實是越說越遠的。
總之,根據精靈的描述和人類自己測得的數據,可以理解為“調律”是一種定期天災,會在精靈位麵引起巨大變動。
它也影響“淺灘”,但程度輕微;原則上它不影響人類位麵,但由於精靈圈數量會增加,精靈亂闖的現象也會增加,所以人類也會間接受到影響。
人們查閱樹籬村的古老手記,發現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現象,但那時沒有統一的名稱。現在,人類也開始使用“調律”一詞了。
當年的十月,“調律”結束了。有幾個精靈離開了樹籬村,也有一些繼續留下了。
後來沒什麽特殊的事發生,記錄裏就沒再提過它們。
也許它們一直留到人類母親逝世後才離開,也許過幾年它們就和人類協商解除了契約……這都不重要了。
十一月,最初來求助的精靈也離開了。
這是它第二次給人類做孩子。上次分離是因為人類母親死了,這次是因為母親想靠契約挽救一個換生靈,所以和那精靈商量了一下,解除了契約。
其實一個人類可以簽多個契約,但人類母親自述精力有限,不想簽下複數的子女。而且精靈給予樹籬村的幫助已經夠多了,她說它該迴去了。
在樹籬村的古籍與近代記錄中,疑似或確認為“調律”的現象有四次,
第一次年代不詳,缺少詳實信息,不像信史,更像傳奇。大致是祖先兩姐妹還在世的時候,有一年精靈圈的位置劇烈變化,在有些地方減少,在有些地方激增,在北歐一些地區幾乎形成泛濫之勢。正是從此年代開始,各地開始流傳關於妖精的民間故事。
第二次是1190到1191年,發生在冬季,據說那一年的更迭之日受到了影響,當年和後一年沒有任何人完成易物儀式。
第三次是1460年,精靈圈的分布情況再一次出現明顯變化,北歐地區的精靈目擊事件減少,精靈的足跡開始向東、向南移動,民間開始出現“吸血鬼”“屍鬼”“狼人”等傳說。
最後一次是1908年,也就是精靈主動來求助的這一次。
“這是我對‘調律’的全部了解,”貝洛說,“從記錄上看,每次發生間隔很久,間隔的時間不固定,影響範圍也不固定。平時沒什麽人提它,畢竟它並沒有給我們的世界造成過嚴重災難。”
尤裏雙眼一亮:“但1908年真的發生了神秘的災難!”
“什麽?”
尤裏說:“通古斯大爆炸。”
瓦麗婭立刻笑出了聲。佩倫也笑了。
派利文大概沒聽說過這個詞,隻呆呆地眨了眨眼。
貝洛嘆氣:“也許有關吧,但現在也不重要了。總之我們知道‘調律’是什麽了,那‘調律池’又是什麽?字麵上看,它好像是‘實驗池’‘資金池’這類詞語,既然‘調律’會影響位麵穩定,那現在我們經歷的這一切,這些古怪地形、不該出現的精靈,還有位麵波動數據的異常……應該都是因為所謂的‘調律池’吧。”
瓦麗婭補充道:“而且從尤裏聽見的對話來看,這玩意還是人工製造的?而不是‘調律’那樣的自然現象。”
聽她說話時,尤裏心裏泛出一陣異樣。
“幸好德拉甘還活著,”瓦麗婭接著說,“我們得去找他……還有,既然尤裏看到他和希錫打視頻電話,那就說明希錫不在他身邊,這樣也好,最好別遇上那頭瘋鹿,太危險了。”
聽到這,尤裏終於明白了異樣感從何而來:瓦麗婭叫了他的名字,而不是像平時一樣叫他“大哥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