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說:“打排球,被球給砸了。衣服是一個同學的,他來家裏玩了一會兒,走的時候忘穿了,我明天上學還給他。”
聽到這話,媽媽原本疲憊的雙眼亮了起來。
“噢,太好了。”她欣慰地說。
盧卡明白她的意思。她非常希望盧卡能在學校交到朋友。
盧卡想了想,問:“媽媽,這周五晚上你還要去餐館幫忙嗎?”
媽媽說:“這周五我要去伊夫大廈,”她是去做夜間周末保潔的,“怎麽,有什麽事嗎?”
盧卡說:“其實……其實我想請一些朋友來家裏玩……”
“那正好!”媽媽笑道,“我懂我懂,你們這些小孩才不希望家裏有大人呢,正好我本來就要工作到很晚,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抱歉媽媽……”
“唉我的寶貝,別抱歉呀,應該多和朋友玩玩的,”媽媽走過來,吻了一下盧卡的臉頰,“我愛你。”
註:
蕨花(fern flower)是斯拉夫民間傳說中的一種神奇花朵。傳說中,蕨類原本不會開花,如果有人能找到蕨花,就能實現願望,享受財富。
一些資料中認為,關於蕨花的傳說(大概是)起源於芬蘭,後來流傳於波羅的海各個國家,並在斯拉夫文化圈中進一步發展形成各種故事。
蘇那個聯曾經拍過一部電影,叫做《伊萬庫帕拉節前夜》(1968年),後來又以同一故事為藍本拍了個動畫,動畫就叫《蕨花》(1979年),兩部影片的故事主題差不多,都是原本平凡的主人公受到邪靈誘惑的故事。
第43章 另一處密林
43-另一處密林
“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年長的刑警說,“聖奧伯市從沒出過這麽奇怪的案子……不,恐怕整個國家也從沒出過這樣的事。”
瓦麗婭點點頭:“您放心,我有準備,沒問題。”
兩人戴上口罩與手套,提起黃色隔離線內,進入案發現場。
這是一家寵物店,位於聖奧伯市城西,開在一家購物中心的底商位置。
購物中心的位置不太好,再加上雜七雜八各種原因,今年宣布閉店了。商戶們陸續撤出大廈,隻有兩三家底商還在繼續營業,其中就包括這家寵物店。
幾周前,寵物店結束了一天的正常營業,在淩晨關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再開過門。
附近的人也沒當一迴事,認為是這家店也終於要從大廈搬走了。
寵物店關閉數日後,一天黃昏時分,附近道路空曠無人,幾個男孩路過店門前,發現店內竟然還有小動物。
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求助警方,或者先找找店主的聯繫方式。但這幾個孩子……最小的十二歲,最大的十四歲,正是衝動、愛逞英雄、缺乏常識又自以為無所不能的年紀,幾個人湊在一起,就更容易互相挑唆著幹傻事。
他們沒有嚐試正常手段,而是直接打破了玻璃門,自己進入了寵物店。
他們在店內發現了一窩倉鼠,兩隻天竺鼠,兩隻兔子,一隻貓。隻有這麽點動物了,其他的不知道是被帶走了還是被賣掉了。
這幾隻不知道挨餓了多久,幸好還活著。
貓沒在籠子裏,可以在店內走來走去,也許因為能找到水源吧,它看起來還算有精神。
孩子們想去抱貓,貓卻靈巧地避開了所有人,從玻璃破損處跑出去了。
其中一個孩子說要再往裏麵走走。後麵還有員工休息區域,他要看看裏麵還有沒有小動物。
其餘的孩子們在地板上坐下來,討論接下來該怎麽辦。
聊了一會兒,漸漸也沒什麽可說的了,大家都安靜下來。
這時他們意識到,那個同伴也去得太久了。
現在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他怎麽還不迴來?
有人喊了一句:“裏麵怎麽樣?”
“好沒意思啊。”裏麵的人說。
“員工區域嘛,還能有什麽意思。”外麵的小孩嘟囔了一句,又問:“裏麵還有別的小動物嗎?”
同伴沒有馬上迴答。停頓了片刻,他才說:“有!”
“啊?竟然還有?”孩子們紛紛站起身,“裏麵還有什麽?”
同伴迴答:“小貴賓!小貴賓!”
聽聞此言,孩子們都湧進員工區域。
裏麵黑燈瞎火的,他們一時找不到電燈開關,就用手機光線湊合照明。
他們看到了寵物美容台,幾個洗澡用的水池,還有疊起來的一排排玻璃門小屋,應該是寄養區。玻璃門全都是打開的,其中還有幾個碎掉了,裏麵沒有任何動物。
地方不大,孩子們找了一圈,完全沒有看到什麽小貴賓犬。
更奇怪的是,剛才那名說話的同伴也不見了。
孩子們打了電話,同伴的號碼不在服務區。
他們在疑惑中離開寵物店,竟然還是沒有趕緊報警。因為他們根本不覺得同伴會出事,而是覺得他自己先走了,故意嚇唬他們。
他們各自迴家,在網上描述這件事,並發出了一些照片和視頻。
有一位網友認出了寵物店的名字。她曾是這家店的員工,早就離職了,離職後她和店主互相保留了聯繫方式,隻是近期一直沒有聯絡過。她完全不知道寵物店停業了。
聽到這話,媽媽原本疲憊的雙眼亮了起來。
“噢,太好了。”她欣慰地說。
盧卡明白她的意思。她非常希望盧卡能在學校交到朋友。
盧卡想了想,問:“媽媽,這周五晚上你還要去餐館幫忙嗎?”
媽媽說:“這周五我要去伊夫大廈,”她是去做夜間周末保潔的,“怎麽,有什麽事嗎?”
盧卡說:“其實……其實我想請一些朋友來家裏玩……”
“那正好!”媽媽笑道,“我懂我懂,你們這些小孩才不希望家裏有大人呢,正好我本來就要工作到很晚,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抱歉媽媽……”
“唉我的寶貝,別抱歉呀,應該多和朋友玩玩的,”媽媽走過來,吻了一下盧卡的臉頰,“我愛你。”
註:
蕨花(fern flower)是斯拉夫民間傳說中的一種神奇花朵。傳說中,蕨類原本不會開花,如果有人能找到蕨花,就能實現願望,享受財富。
一些資料中認為,關於蕨花的傳說(大概是)起源於芬蘭,後來流傳於波羅的海各個國家,並在斯拉夫文化圈中進一步發展形成各種故事。
蘇那個聯曾經拍過一部電影,叫做《伊萬庫帕拉節前夜》(1968年),後來又以同一故事為藍本拍了個動畫,動畫就叫《蕨花》(1979年),兩部影片的故事主題差不多,都是原本平凡的主人公受到邪靈誘惑的故事。
第43章 另一處密林
43-另一處密林
“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年長的刑警說,“聖奧伯市從沒出過這麽奇怪的案子……不,恐怕整個國家也從沒出過這樣的事。”
瓦麗婭點點頭:“您放心,我有準備,沒問題。”
兩人戴上口罩與手套,提起黃色隔離線內,進入案發現場。
這是一家寵物店,位於聖奧伯市城西,開在一家購物中心的底商位置。
購物中心的位置不太好,再加上雜七雜八各種原因,今年宣布閉店了。商戶們陸續撤出大廈,隻有兩三家底商還在繼續營業,其中就包括這家寵物店。
幾周前,寵物店結束了一天的正常營業,在淩晨關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再開過門。
附近的人也沒當一迴事,認為是這家店也終於要從大廈搬走了。
寵物店關閉數日後,一天黃昏時分,附近道路空曠無人,幾個男孩路過店門前,發現店內竟然還有小動物。
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求助警方,或者先找找店主的聯繫方式。但這幾個孩子……最小的十二歲,最大的十四歲,正是衝動、愛逞英雄、缺乏常識又自以為無所不能的年紀,幾個人湊在一起,就更容易互相挑唆著幹傻事。
他們沒有嚐試正常手段,而是直接打破了玻璃門,自己進入了寵物店。
他們在店內發現了一窩倉鼠,兩隻天竺鼠,兩隻兔子,一隻貓。隻有這麽點動物了,其他的不知道是被帶走了還是被賣掉了。
這幾隻不知道挨餓了多久,幸好還活著。
貓沒在籠子裏,可以在店內走來走去,也許因為能找到水源吧,它看起來還算有精神。
孩子們想去抱貓,貓卻靈巧地避開了所有人,從玻璃破損處跑出去了。
其中一個孩子說要再往裏麵走走。後麵還有員工休息區域,他要看看裏麵還有沒有小動物。
其餘的孩子們在地板上坐下來,討論接下來該怎麽辦。
聊了一會兒,漸漸也沒什麽可說的了,大家都安靜下來。
這時他們意識到,那個同伴也去得太久了。
現在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他怎麽還不迴來?
有人喊了一句:“裏麵怎麽樣?”
“好沒意思啊。”裏麵的人說。
“員工區域嘛,還能有什麽意思。”外麵的小孩嘟囔了一句,又問:“裏麵還有別的小動物嗎?”
同伴沒有馬上迴答。停頓了片刻,他才說:“有!”
“啊?竟然還有?”孩子們紛紛站起身,“裏麵還有什麽?”
同伴迴答:“小貴賓!小貴賓!”
聽聞此言,孩子們都湧進員工區域。
裏麵黑燈瞎火的,他們一時找不到電燈開關,就用手機光線湊合照明。
他們看到了寵物美容台,幾個洗澡用的水池,還有疊起來的一排排玻璃門小屋,應該是寄養區。玻璃門全都是打開的,其中還有幾個碎掉了,裏麵沒有任何動物。
地方不大,孩子們找了一圈,完全沒有看到什麽小貴賓犬。
更奇怪的是,剛才那名說話的同伴也不見了。
孩子們打了電話,同伴的號碼不在服務區。
他們在疑惑中離開寵物店,竟然還是沒有趕緊報警。因為他們根本不覺得同伴會出事,而是覺得他自己先走了,故意嚇唬他們。
他們各自迴家,在網上描述這件事,並發出了一些照片和視頻。
有一位網友認出了寵物店的名字。她曾是這家店的員工,早就離職了,離職後她和店主互相保留了聯繫方式,隻是近期一直沒有聯絡過。她完全不知道寵物店停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