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被他的話堵得一哽。


    劉明規的身份實在特殊。他的生父是先帝,生母是先皇後,一出生便是太子,可如今皇位卻並非由他繼承,而是落在了皇叔的頭上。


    多年前外族攻入都城,大臣抱著六歲的小太子外逃,後傳聞走投無路時選擇投海,隨行數萬軍民也跳海殉國。當今聖上自封地往援長安,帶兵平亂,後被擁護為新帝,次年小太子卻平安歸來。


    新帝手腕暴烈,卻也治國有方,自然無人敢提另擁護太子。小太子更是適時地「被驚了神」,很長一段時間不言不語,自然無法繼承大統。最後小太子被新帝賜名「明規」,封為宥王,由乳母帶著長居於長安城宥王府。


    劉明規之母薛熙是如今皇後的親姐姐。皇後從前還是賢妃時親子早夭,如今膝下隻撫養著已過世方嬪所出的三皇子劉玨。隻不過劉玨送來她宮裏時都已經十一歲了,半路母子自然沒多少情分,真論起來,還是親姐姐生的劉明規更得她真心相待。


    自家外甥聰慧過人,樣貌才學無一不佳,就算是宮裏的皇子也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偏偏如同身上掛了個小拖油瓶,兩人當真差上十幾、二十幾歲也就罷了,可年歲上又沒差多少,實在耽誤名聲。


    皇後又忍不住嘮叨:「你也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莫與那丫頭走得太近。她心智雖如孩童,到底已經十六歲了。」說到這兒,語氣難免又流露出兩份嫌棄,「就算你用心教她讀書寫字,她也記不住。」


    劉明規沒有頂撞姨母,也沒有應下,隻微微垂了眼。


    見他如此,皇後還有什麽不懂的?這意思便是她這一番苦口婆心根本沒說進他心裏。不由嘆道:「你並不欠她什麽,又何必總是心心念念想要補償。」


    南秀的母親永樂公主是太後唯一的女兒,懷胎八月時在太後宮中小住了一段時間。先皇後帶著四歲的劉明規去給太後請安,永樂公主拉著小太子摸自己的肚子,說裏麵是他即將出生的表妹。


    誰知劉明規湊近姑母的肚子,忽然說:「裏麵是個傻妹妹。」


    當時在場的眾人隻當童言無忌,一笑而過。這件事還兜兜轉轉傳進了先帝耳中,某一日宴上,先帝偶然想起這件事,笑稱永樂的孩子還未出生就被太子給得罪了,出生後要罰太子給妹妹賠不是才好。


    誰知後來南秀降生,隨著年齡漸長,竟真的是個心智不全的孩子,話說得比常人晚了許多,後來即便交流無礙,讀書識字卻異常艱難,腦袋裏一根筋,別人說話略一拐彎就聽不懂了,鬧出不知多少笑話來。


    長安城裏知曉此事的人都道劉明規有雙「神仙眼」,能透過皮肉看出南秀是個傻子。


    再後來,南將軍戰死,夫人傷逝。劉明規對南秀卻十分親近,還將她帶在身邊,教她讀書習字。


    第3章 悔婚的傻女配三


    不知是那做法事的大師當真是個有本事的,還是青銅鏡和桃木劍起了作用,南秀終於沒再繼續做噩夢了。但她還是在心底悄悄認為這是仙人在託夢提醒自己,不該和表哥在一起。


    用早飯時她頻頻走神,一向愛吃的雲吞都少吃了兩個,心裏一直惦記著去找謝江晝問個清楚明白。平翠見她坐不安穩,疑惑地靠近桌邊,才走近就聽她轉頭問:「表哥下學了麽?」


    「還早呢。」平翠答話說,「聽聞表少爺今日有半天學假,晌午便會歸家了。」


    紅香在一旁撇嘴,平翠餘光看到了,悄悄遞給她一個警告的眼神。


    紅香垂下眼自顧自生著悶氣。她是在心裏責怪表少爺最近一直刻意躲著她們姑娘,可姑娘倒是心裏始終念著他,當真是一腔真心空付了。


    其實南秀完全沒有察覺到謝江晝在故意避著她,因為隻要她想見,就總是能找到他。最近一段時間宥王府多了許多好玩的東西,她愛往那邊跑,這才一連多日沒時間惦記謝江晝了。


    自從南秀及笄,她與謝江晝的婚事也開始放在明麵上談論,這是府中長輩們早已經商定好的。謝江晝與母親沈寧住在南府多年,仰仗著南家庇護,在外人看來,確實沒有說「不」的權力。


    但沈寧是真心實意要兒子娶南秀報恩的。她本來隻是南老太君的遠房侄女,老太君念著幼時與她家的情分,聽聞她孤苦無依便發善心收容了她,從未苛待過她,非但將她好好養大,還備下了豐厚的嫁妝為她擇了合適的人家出嫁。這戶人家甚至同在長安,使她既不必受遠嫁之苦,還能繼續得南家做身後靠山。


    可惜她丈夫為人太過剛正,過剛易折,得罪政敵後又被先帝降罪下了大獄。幸有南家大小姐,南秀的姐姐南敏托夫家為她丈夫求來一個寬宥,保住了性命左遷延州。


    赴任路上婆母染病亡故,她丈夫因對亡母有愧加之被貶後鬱鬱不得誌,最終投江身死,留下她們寡母苦苦支持。沈寧性子懦弱,實在難以獨自支撐門戶,更無法為兒子延請名師教導,偏偏兒子又足夠爭氣,若能有更好的老師必然前途無量,這讓她這個做母親的如何能甘心?聽聞南朱喪夫歸家後,她鼓起勇氣擬信送往南家試探,同時深知自己的丈夫即便過去性命得保,也永遠是得罪過天子的失寵臣子,所以本沒敢報太大希望。誰知南家居然真的肯接納他們母子,也給了謝江晝入南家族學讀書的機會。


    南家兩個嫁出去的姑娘最後都因喪夫迴了娘家,這在長安城也算一樁奇聞,要不是南家和宮裏都能攀上親戚,南老太君又以廣施善舉出名,她家的姑娘們怕都會按上一個克夫的名聲。不過老太君並不在乎外麵的議論聲,一家子女人都是血脈親人,哪兒來的那些古板規矩,又何必散落在外頭受苦。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虐文女配的101種be[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噓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噓菊並收藏虐文女配的101種be[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