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頁
投胎被讀心,我成皇朝團寵 作者:棠燦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那邊環境惡劣,能用作種植農作物的土地並不如盛安國多。
而且,那邊城池之間的距離頗遠,沙漠和沼澤就是城池之間天然的阻隔。
這般地方,得派信的過的人去治理才好。
之前那些城池便罷了,羅城不同,羅城的主官還負有收攏那些未被攻占的城池的責任。
「嗯,那兒臣明日再問父皇。」
楚承奕也沒多想,羅城以後就是盛安國在北境最重要的城池,派駐官員謹慎一些是對的。
所以,他給了永平帝一整日的時間。
「明日?此事怎可一日定下?朕不得同朝臣們商議一二嗎?」
永平帝正在心裏琢磨合適的人選,被楚承奕這句話整不會了。
都說了要思慮一番,一日時間哪能思慮周全?
「北境的事,不必朝臣插手,攻打北境時他們就沒有獻計獻策,治理北境時,也無需他們多言。」
楚承奕不管永平帝是什麽心思,北境是他和女兒合力拿下的,那些迂腐的朝臣有什麽資格指手劃腳?
「你......」
永平帝看著楚承奕,似乎是沒料到他會說這樣的話,一時有些不知該如何反駁。
朝臣迂腐嗎?他覺的還好吧。
至於獻計獻策,不是壓根就沒給過他們機會嗎?
「如果朝臣有能耐,為何盛安國到如今都沒有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為何年年都能抓出幾個貪墨的官員?為何細作猖獗到可以替代國師?為何......」
「罷了罷了,朕不與朝臣商議,朕自己想想總行了吧。」
永平帝被楚承奕問的有些頭大。
溫飽問題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貪墨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細作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怎麽到了自家兒子這裏,這些就是不可饒恕的罪孽了?
試問長興大陸五國,哦,如今應該是四國,哪個國家沒有這些問題?
這千百年來都存在的問題,怎麽就上升到朝臣沒能耐的事情上去了。
朝臣沒能耐,朝廷能錄用嗎?
「嗯,行。」
楚承奕見永平帝不再堅持,就點點頭,表示同意。
然後,就調轉輪椅,打算離開,「兒臣告退。」
「誒,怎的就著急走了,奏摺攢了好幾日,你不幫朕看,是想累死朕嗎?」
永平帝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在楚承奕麵前有些心虛,但活兒幹不完,他得硬著頭皮讓人留下幫忙呀。
「父皇,兒臣可沒有累死您的想法,相反,兒臣還希望您長命百歲呢,那些奏摺,您看不過來,翰林又不是擺設。」
楚承奕可沒有絲毫留下看奏摺的想法。
北境的事,炎剎國的事,還有赤靈國的事,哪一件不比看奏摺重要?
他可不能耽誤和女兒去開疆拓土的時間,至於他的老父親,看家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正在一旁看奏摺的翰林,默默的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他可不就是擺設嗎?
看的盡是些大臣問安的奏摺。
這些大臣,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言,沒什麽能耐。
寫個問安的奏摺,都寫的狗屁不通,害的他既要看還要批閱,真是難為死他了。
如果可以,他也想跟著太子殿下混。
第389章 親手推遠
「你......周翰林,這一筐奏摺,你今日務必看完。」
永平帝又被楚承奕堵的說不出話來了,今日來禦書房當值的周翰林首當其衝,承受帝王之怒。
「是,微臣領命。」
周瀚林忙跪下,恨不得直接跪到地縫裏,這樣,等太子殿離開之後,他就不必挨罵了。
自從安平郡主不來禦書房後,他們幾個輪值的翰林,幾乎日日都免不了被罵幾頓。
當然,起居令也躲不過。
所以,他們都挺想安平郡主的。
「兒臣和姝兒還有要事,便先告退了。」
楚承奕沒管翰林,隻看著永平帝,等他準了,就調轉輪椅自己撥著輪子往禦書房外走。
甚至還故意讓輪椅走的嘎吱作響。
也不知道永平帝聽了會是什麽心情,這可是他一心護著的那兩個兒子的傑作。
永平帝能有什麽心情,他這個嫡子不如以前聽話了,不如以前溫和了,不如以前貼心了......
可能是翅膀硬了,就不服管教了。
還有孫女那個小傢夥,他就偏袒了她二皇伯伯一迴,就讓她給看出來了。
養在身邊一年的小傢夥,對他這個皇爺爺可真是狠心。
以前口口聲聲說著『想他這個皇爺爺,想的都睡不著覺呢。』如今倒好,她怕是不僅沒有睡不著覺,還睡的想不起來他這個皇爺爺了吧。
他都這般年紀了,犯一次錯怎的就不能原諒了?
唉,都是冤家,他怕是上輩子欠了這父女倆的。
如果楚沁姝知道他的想法,肯定要說,『對,你就是上輩子欠了我們父女倆的,你不僅欠了我們,還欠了東宮,欠了整個盛安國。』
楚承奕離開禦書房後,就直接迴了東宮自己院子的書房。
昨晚那幾本書,他還沒看完呢。
看完之後,還得好好和女兒探討一番,裏麵提到的好多冶煉方法,他都有些一知半解。
哦,還得讓人去通知一下馮文瀚,讓他收拾行李,羅城早一日讓他接管,也好早一日放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而且,那邊城池之間的距離頗遠,沙漠和沼澤就是城池之間天然的阻隔。
這般地方,得派信的過的人去治理才好。
之前那些城池便罷了,羅城不同,羅城的主官還負有收攏那些未被攻占的城池的責任。
「嗯,那兒臣明日再問父皇。」
楚承奕也沒多想,羅城以後就是盛安國在北境最重要的城池,派駐官員謹慎一些是對的。
所以,他給了永平帝一整日的時間。
「明日?此事怎可一日定下?朕不得同朝臣們商議一二嗎?」
永平帝正在心裏琢磨合適的人選,被楚承奕這句話整不會了。
都說了要思慮一番,一日時間哪能思慮周全?
「北境的事,不必朝臣插手,攻打北境時他們就沒有獻計獻策,治理北境時,也無需他們多言。」
楚承奕不管永平帝是什麽心思,北境是他和女兒合力拿下的,那些迂腐的朝臣有什麽資格指手劃腳?
「你......」
永平帝看著楚承奕,似乎是沒料到他會說這樣的話,一時有些不知該如何反駁。
朝臣迂腐嗎?他覺的還好吧。
至於獻計獻策,不是壓根就沒給過他們機會嗎?
「如果朝臣有能耐,為何盛安國到如今都沒有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為何年年都能抓出幾個貪墨的官員?為何細作猖獗到可以替代國師?為何......」
「罷了罷了,朕不與朝臣商議,朕自己想想總行了吧。」
永平帝被楚承奕問的有些頭大。
溫飽問題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貪墨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細作不是世代都存在的嗎?
怎麽到了自家兒子這裏,這些就是不可饒恕的罪孽了?
試問長興大陸五國,哦,如今應該是四國,哪個國家沒有這些問題?
這千百年來都存在的問題,怎麽就上升到朝臣沒能耐的事情上去了。
朝臣沒能耐,朝廷能錄用嗎?
「嗯,行。」
楚承奕見永平帝不再堅持,就點點頭,表示同意。
然後,就調轉輪椅,打算離開,「兒臣告退。」
「誒,怎的就著急走了,奏摺攢了好幾日,你不幫朕看,是想累死朕嗎?」
永平帝也不知道,自己為何在楚承奕麵前有些心虛,但活兒幹不完,他得硬著頭皮讓人留下幫忙呀。
「父皇,兒臣可沒有累死您的想法,相反,兒臣還希望您長命百歲呢,那些奏摺,您看不過來,翰林又不是擺設。」
楚承奕可沒有絲毫留下看奏摺的想法。
北境的事,炎剎國的事,還有赤靈國的事,哪一件不比看奏摺重要?
他可不能耽誤和女兒去開疆拓土的時間,至於他的老父親,看家就是他最大的作用。
正在一旁看奏摺的翰林,默默的擦了擦額頭上並不存在的汗,他可不就是擺設嗎?
看的盡是些大臣問安的奏摺。
這些大臣,果真如太子殿下所言,沒什麽能耐。
寫個問安的奏摺,都寫的狗屁不通,害的他既要看還要批閱,真是難為死他了。
如果可以,他也想跟著太子殿下混。
第389章 親手推遠
「你......周翰林,這一筐奏摺,你今日務必看完。」
永平帝又被楚承奕堵的說不出話來了,今日來禦書房當值的周翰林首當其衝,承受帝王之怒。
「是,微臣領命。」
周瀚林忙跪下,恨不得直接跪到地縫裏,這樣,等太子殿離開之後,他就不必挨罵了。
自從安平郡主不來禦書房後,他們幾個輪值的翰林,幾乎日日都免不了被罵幾頓。
當然,起居令也躲不過。
所以,他們都挺想安平郡主的。
「兒臣和姝兒還有要事,便先告退了。」
楚承奕沒管翰林,隻看著永平帝,等他準了,就調轉輪椅自己撥著輪子往禦書房外走。
甚至還故意讓輪椅走的嘎吱作響。
也不知道永平帝聽了會是什麽心情,這可是他一心護著的那兩個兒子的傑作。
永平帝能有什麽心情,他這個嫡子不如以前聽話了,不如以前溫和了,不如以前貼心了......
可能是翅膀硬了,就不服管教了。
還有孫女那個小傢夥,他就偏袒了她二皇伯伯一迴,就讓她給看出來了。
養在身邊一年的小傢夥,對他這個皇爺爺可真是狠心。
以前口口聲聲說著『想他這個皇爺爺,想的都睡不著覺呢。』如今倒好,她怕是不僅沒有睡不著覺,還睡的想不起來他這個皇爺爺了吧。
他都這般年紀了,犯一次錯怎的就不能原諒了?
唉,都是冤家,他怕是上輩子欠了這父女倆的。
如果楚沁姝知道他的想法,肯定要說,『對,你就是上輩子欠了我們父女倆的,你不僅欠了我們,還欠了東宮,欠了整個盛安國。』
楚承奕離開禦書房後,就直接迴了東宮自己院子的書房。
昨晚那幾本書,他還沒看完呢。
看完之後,還得好好和女兒探討一番,裏麵提到的好多冶煉方法,他都有些一知半解。
哦,還得讓人去通知一下馮文瀚,讓他收拾行李,羅城早一日讓他接管,也好早一日放心。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