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頁
和離後,戰神前夫死皮賴臉求入贅 作者:弱水一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候,薑嬤嬤走上前,在太後的耳邊低語了兩句,太後臉色大變,「皇長孫還活著?!」
薑嬤嬤謹慎道,「皇長孫是不是還活著,尚不確定,隻能確定隱太子妃當年是把孩子生下來之後才死的。」
隱太子妃當年逃出宮了,沒將她抓到,她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再正常不過了。
隱太子妃的出逃一直是太後心底的一根刺,而且這根刺並未隨著皇上登基而消失,連薑嬤嬤都不明白,就算隱太子妃還活著,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了,又能怎麽樣呢,那孩子還能撼動皇上的帝位不成?
第417章 不安
蕭承易隻告訴蘇月那具屍骸是隱太子妃的,以及皇長孫還活著的事,別的沒多說。
到第二天,蘇月才知道蕭承易迴來的那麽晚,是裴國公府老夫人知道戒指的事,幾乎十幾年沒出過裴國公府的裴老夫人拖著病懨懨的身子骨,坐著破舊馬車忍受一路顛簸到了鶴棲湖。
隱太子的事已經過去二十年,知道隱太子妃曾經斷過胳膊的事更是寥寥無幾,一聽骸骨的胳膊有斷裂過的痕跡,裴老夫人就控製不住眼淚,朝骸骨撲了過去,抱著骸骨哭的在場所有人都於心不忍。
裴老夫人生生將自己哭暈過去,蕭承易和裴國公世子送她迴的裴國公府。
隱太子妃的屍骸則裝入棺槨,送去了刑部。
隱太子妃的安葬是個問題。
裴老夫人要將自己的女兒隱太子妃葬入裴國公府祖墳,但隱太子妃雖然是逃犯,但並未從皇家玉蝶上除名,而且先皇臨終前,除了把蘇月賜婚給蕭承易外,在這之前,還留下遺詔,赦免皇長孫,讓隱太子陪葬皇陵。
隱太子謀逆案是不是冤枉的,現在還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先皇後悔處死隱太子了,不然不會死前還留下讓隱太子陪葬皇陵的遺詔。
隱太子妃在隱太子捨命下逃離皇宮,她理應與隱太子合葬,但先皇隻赦免了皇長孫,並未赦免她,是以隱太子妃是不是與隱太子合葬,陪葬皇陵就成了個問題。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爭議這事,還沒爭議出個結果來。
屋內,蘇月坐在小榻上,芍藥蹲在地上給她揉小腿肚子,昨天路走多了,到現在都還沒完全緩過來,外麵十五進來稟告道,「王妃,太後傳召太妃進宮了。」
太後傳召太妃進宮的時候並不多,平常多是太妃自己進宮陪太後說話,蘇月還真有些好奇太後傳召太妃進宮所為何事。
永寧宮。
因為隱太子妃的事,太後翻來覆去幾乎一宿沒睡。
太妃邁步進去的時候,太醫正在給太後把脈,道,「太後有些心神不寧,臣給太後開張靜氣凝神的方子。」
太醫說完,就拎著藥箱子退下。
太妃見太後憔悴的樣子道,「太後這是怎麽了?」
太後沒有迴話,隻問道,「先皇在世的時候,你可曾聽先皇提起過皇長孫?」
先皇駕崩前幾年,後宮就沒添過人了,再加上最疼蕭承易,先皇後期最寵愛的就是太妃。
太妃沒想到太後找她是問皇長孫的事,搖頭道,「不曾,隱太子是先皇的禁忌,沒人敢在先皇麵前提起,太後又不是不知道,先皇都不許別人提,自己又怎麽會主動提起呢?」
但太妃這話並沒有讓太後皺緊的眉頭舒展開,「你就不奇怪為何先皇要在臨終前赦免皇長孫?」
不奇怪才怪了。
太妃猜測道,「可能先皇臨死前迴顧一生,想起了最讓他驕傲也最讓他失望的隱太子吧,希望隱太子還留有血脈在這世上,先皇不赦免他,一旦皇長孫的身份暴露,他必死無疑。」
至於為什麽必死無疑,太後比她更清楚。
不過這個猜測,都不用太後,太妃自己就給否定了。
一個逃亡在外的皇長孫,就算先皇赦免了他,沒有自保能力,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先皇何等聰明,不會不知道赦免皇長孫沒什麽大用,卻偏偏在駕崩前提到皇長孫,讓滿朝文武宮裏宮外議論當年隱太子謀逆的案子,先皇這麽做必有深意,隻是他們眼下還捉摸不透罷了。
太妃想到這一層,太後自然也想到了,所以才越發不安,翻來覆去難就寢。
太妃將太後的忌憚收於眼底。
但這份忌憚並不來自皇長孫,而是蕭承易。
隻憑一個皇長孫,掀不起風浪來。
太後怕的是蕭承易和皇長孫聯手。
蕭承易和皇上已經徹底撕破臉了,隻是蕭承易手握兵權,再加上逮不到他什麽把柄,皇上也奈何不了他。
但皇上肯定會想方設法除掉蕭承易,蕭承易為了自保,會做什麽就不知道了。
宮女端藥過來,太後不想喝,薑嬤嬤勸了一通沒用,看著太妃,希望太後幫著勸勸,太妃道,「可惜常公公自先皇死後就失蹤了,先皇的心思他能猜個七七八八,若是能找到他,沒準兒能從他嘴裏問出來點什麽。」
太後若有所思,薑嬤嬤將藥端給她,太後接了。
等太後喝完藥,有了困意,太妃就告退了。
太妃走後,薑嬤嬤扶太後迴寢殿,太後道,「哀家醒來,要見到武國公。」
太妃坐軟轎迴府,進府時,道,「王爺迴府,讓他去見我。」
蕭承易迴府陪蘇月吃午飯,從馬背上下來,小廝就稟告他,「太妃讓王爺迴府去見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薑嬤嬤謹慎道,「皇長孫是不是還活著,尚不確定,隻能確定隱太子妃當年是把孩子生下來之後才死的。」
隱太子妃當年逃出宮了,沒將她抓到,她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再正常不過了。
隱太子妃的出逃一直是太後心底的一根刺,而且這根刺並未隨著皇上登基而消失,連薑嬤嬤都不明白,就算隱太子妃還活著,把肚子裏的孩子生下來了,又能怎麽樣呢,那孩子還能撼動皇上的帝位不成?
第417章 不安
蕭承易隻告訴蘇月那具屍骸是隱太子妃的,以及皇長孫還活著的事,別的沒多說。
到第二天,蘇月才知道蕭承易迴來的那麽晚,是裴國公府老夫人知道戒指的事,幾乎十幾年沒出過裴國公府的裴老夫人拖著病懨懨的身子骨,坐著破舊馬車忍受一路顛簸到了鶴棲湖。
隱太子的事已經過去二十年,知道隱太子妃曾經斷過胳膊的事更是寥寥無幾,一聽骸骨的胳膊有斷裂過的痕跡,裴老夫人就控製不住眼淚,朝骸骨撲了過去,抱著骸骨哭的在場所有人都於心不忍。
裴老夫人生生將自己哭暈過去,蕭承易和裴國公世子送她迴的裴國公府。
隱太子妃的屍骸則裝入棺槨,送去了刑部。
隱太子妃的安葬是個問題。
裴老夫人要將自己的女兒隱太子妃葬入裴國公府祖墳,但隱太子妃雖然是逃犯,但並未從皇家玉蝶上除名,而且先皇臨終前,除了把蘇月賜婚給蕭承易外,在這之前,還留下遺詔,赦免皇長孫,讓隱太子陪葬皇陵。
隱太子謀逆案是不是冤枉的,現在還不知道,但能肯定的是先皇後悔處死隱太子了,不然不會死前還留下讓隱太子陪葬皇陵的遺詔。
隱太子妃在隱太子捨命下逃離皇宮,她理應與隱太子合葬,但先皇隻赦免了皇長孫,並未赦免她,是以隱太子妃是不是與隱太子合葬,陪葬皇陵就成了個問題。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爭議這事,還沒爭議出個結果來。
屋內,蘇月坐在小榻上,芍藥蹲在地上給她揉小腿肚子,昨天路走多了,到現在都還沒完全緩過來,外麵十五進來稟告道,「王妃,太後傳召太妃進宮了。」
太後傳召太妃進宮的時候並不多,平常多是太妃自己進宮陪太後說話,蘇月還真有些好奇太後傳召太妃進宮所為何事。
永寧宮。
因為隱太子妃的事,太後翻來覆去幾乎一宿沒睡。
太妃邁步進去的時候,太醫正在給太後把脈,道,「太後有些心神不寧,臣給太後開張靜氣凝神的方子。」
太醫說完,就拎著藥箱子退下。
太妃見太後憔悴的樣子道,「太後這是怎麽了?」
太後沒有迴話,隻問道,「先皇在世的時候,你可曾聽先皇提起過皇長孫?」
先皇駕崩前幾年,後宮就沒添過人了,再加上最疼蕭承易,先皇後期最寵愛的就是太妃。
太妃沒想到太後找她是問皇長孫的事,搖頭道,「不曾,隱太子是先皇的禁忌,沒人敢在先皇麵前提起,太後又不是不知道,先皇都不許別人提,自己又怎麽會主動提起呢?」
但太妃這話並沒有讓太後皺緊的眉頭舒展開,「你就不奇怪為何先皇要在臨終前赦免皇長孫?」
不奇怪才怪了。
太妃猜測道,「可能先皇臨死前迴顧一生,想起了最讓他驕傲也最讓他失望的隱太子吧,希望隱太子還留有血脈在這世上,先皇不赦免他,一旦皇長孫的身份暴露,他必死無疑。」
至於為什麽必死無疑,太後比她更清楚。
不過這個猜測,都不用太後,太妃自己就給否定了。
一個逃亡在外的皇長孫,就算先皇赦免了他,沒有自保能力,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先皇何等聰明,不會不知道赦免皇長孫沒什麽大用,卻偏偏在駕崩前提到皇長孫,讓滿朝文武宮裏宮外議論當年隱太子謀逆的案子,先皇這麽做必有深意,隻是他們眼下還捉摸不透罷了。
太妃想到這一層,太後自然也想到了,所以才越發不安,翻來覆去難就寢。
太妃將太後的忌憚收於眼底。
但這份忌憚並不來自皇長孫,而是蕭承易。
隻憑一個皇長孫,掀不起風浪來。
太後怕的是蕭承易和皇長孫聯手。
蕭承易和皇上已經徹底撕破臉了,隻是蕭承易手握兵權,再加上逮不到他什麽把柄,皇上也奈何不了他。
但皇上肯定會想方設法除掉蕭承易,蕭承易為了自保,會做什麽就不知道了。
宮女端藥過來,太後不想喝,薑嬤嬤勸了一通沒用,看著太妃,希望太後幫著勸勸,太妃道,「可惜常公公自先皇死後就失蹤了,先皇的心思他能猜個七七八八,若是能找到他,沒準兒能從他嘴裏問出來點什麽。」
太後若有所思,薑嬤嬤將藥端給她,太後接了。
等太後喝完藥,有了困意,太妃就告退了。
太妃走後,薑嬤嬤扶太後迴寢殿,太後道,「哀家醒來,要見到武國公。」
太妃坐軟轎迴府,進府時,道,「王爺迴府,讓他去見我。」
蕭承易迴府陪蘇月吃午飯,從馬背上下來,小廝就稟告他,「太妃讓王爺迴府去見她。」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