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白淩是你織的。”


    那黑貓滿眼怒火和咬牙切齒,毛發根根紮起一副兇神惡煞的模樣仿佛是地獄裏爬出來的羅刹了。


    刹那間施展幻術,織布機上的針線被黑貓的爪子抓斷根根白線湧向宮女將他絞殺。


    當杜甫與白居易匆匆趕到現場時,他們目睹了老宮女倒臥在地,生命已然消逝。


    白居易滿腔憤怒,一腳踢向旁邊的織布機,發出沉重的聲響。


    “唉,我們來晚了!又一條生命就這樣隕落了!”白居易悲痛地歎息。


    杜甫同樣心中充滿了悲傷與遺憾,他蹲下身來,輕柔地用手合上了老宮女的雙眼,聲音低沉地說:“唉,我這一生最痛恨的就是無辜之人被牽連進天家的禍事之中!”


    就在兩位詩人於此地憤怒而感慨之際,這個世界的原著民——另一位白居易與空海也行察覺到了不對,急匆匆地返迴。


    他們見到眼前的慘狀,不禁震驚失色。


    在場之人皆無言以對,空海和尚步上前去,為這位老宮女念起了超度的經文。


    經過一段沉默的哀悼之後,四人交換了意見,最終達成了共識,決定一同追尋新的線索,以揭露背後的真相。


    此刻的原住民白居易和空海,隻想知道當年的真相。


    而我們的白居易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就是心裏不安,也想去了解和體會。


    如果說有目的的話,那麽說保護原住民白居易可能要勝過擊殺黑貓獲得龍珠。


    因為這個黑貓是真的不好抓。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這個副本也就是當年的那部電影,在拍攝的時候就是那麽的無序和沒有主線,全程有一種被牽著鼻子走的憋屈感,如今這種憋屈感也蔓延到了杜甫和白居易身上。


    即使王莽早已告訴他們這個故事的結局和一切的真相,他們仍然是有那麽一點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的迷茫感。


    而反觀李白蘇軾高適和王莽四人就玩嗨了。


    不去想,不去做,不去沾染因果就是快樂。


    他們四人來到平康坊,進了這裏最大的青樓。


    好是一番醉生夢死,又是唱,又是跳,又是舞。


    接著奏樂,接著舞。


    又是吟詩作賦,又是歌姬做伴。


    一時間好不快活。


    其中最有李白和蘇軾玩的最歡。


    唐宋時期匣妓,非常常見,包括大詩人也不能除外。


    甚至是文人雅士的標配。


    李白可是飲中八仙之一,當年在長安時常年留宿各個青樓雅閣。


    蘇軾就更不要說了,一生有三個妻子,尤其是晚年的王朝雲,可謂紅顏知己。


    ………………………


    話說兩個白居易加杜甫加空海一行人,幾番打探,終於找到了那個滯留在長安的倭國人阿布的後人。


    作為團隊中唯一的東瀛人,交涉的重任就交給了空海,空海也是巧舌,能辨沒幾下子,對麵的那個女人就同意了。請求將昔日的遣唐使阿布的日記奉給了一行人。


    幾個人立馬湊在了一起,閱讀這份日記。


    由於日本人在這個時期還沒有發展出自己的文字,隻有語言除了偶爾有一些語句不通外,需要空海翻譯,大多數情況眾人也能看懂。


    他們在這份日記中感受到了當年盛唐之時,極樂之宴的恢宏,感受到了萬國來朝,感受到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那是盛世大唐的輝煌,盛世需要美女來點綴,在這份日記中,眾人也感受到了這個小小的遣唐使對楊貴妃的尊敬以及愛慕,所有人都愛楊貴妃,沒有人不愛。


    因為那是唐明皇的女人,代表著盛世大唐的輝煌。


    而白居易和杜甫在日記中,也讀到了王莽所說的那個大騙子領的兩個小騙子,以及其他眾多人物,還有李太白的身影。


    眾人讀完日記後,得到了兩個重要信息。


    一個是當年的極樂之宴舊址,一個是楊玉環的真正埋葬之地。


    土著白居易,激動的道:“我們先去極樂之宴舊址吧,這本書上說我偶像李太白的毛筆還丟在極樂之宴的池子中,我要去撿迴來珍藏。”


    而對於真實曆史中的白居易,則是一臉的鄙夷。


    畢竟他剛剛見過真正的李白,而且明明他的偶像是杜甫。


    想著想著,白居易望向一旁的杜甫,眼中滿眼的都是崇拜。


    但最後,白居易還是妥協了,他打算跟著這個土著白居易先去極樂之宴一趟。


    不多時幾人便趕到了長安城外搭建的極樂之宴舊址,短短30年,這裏便破敗不堪。


    無人打掃,無人修繕,因為這裏不過是一次性的宴會用地罷了。


    就像這長安和洛陽的靈氣,也徹底被大唐耗得幹幹淨淨。


    武周帝國的萬國頌德天樞,明堂,也是一招被李隆基給拆了。


    而大明宮也是被燒了好幾次。


    大唐從不重視基礎建設,不修長城,抵禦外敵,但卻修了很多的佛窟,包括龍門石窟和樂山大佛,但是是及修及用,從來不重視和維修。


    佛窟和石像可以保存很多年,可這宮殿建築群可就是一朝就敗光了。


    幾人走進這年久失修,搖搖欲墜的地方。


    曾經的繁華是如今的滿目瘡痍。


    原住民白居易走著走著看見一塊長滿雜草的圓形坑,便跳了進去,從裏麵掃掃撿撿,找到了一根破爛的毛筆。


    “這就是那個注滿酒的池子啊。果然,李白的毛筆還在裏麵!”


    幾人都無視掉了,一驚一乍的土著白居易,參觀這裏的場景,體驗他曾經的輝煌。


    良久後也不見有npc刷新出來,更沒見到那個黑貓出來。


    幾人索然無味。


    我們的白居易提議道:“我看這裏也沒什麽意思,要不然去楊玉環的埋葬之地看看吧!”


    眾人點頭同意,就連土著白居易也點頭了,他也賺夠了,這個沒有什麽好東西的地方。


    楊玉環的埋葬之地在一片全是樹林的水沼澤中。


    通過阿布日記的指示,距離長安還有點距離。


    杜甫和白居易可不想舟車勞頓,慢慢的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李白開始:課本詩人陸續降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色倉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色倉鷺並收藏從李白開始:課本詩人陸續降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