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誰敢拎壺砸人,唯我江夏師父
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 作者:雞蛋番茄輪番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早起床好不爽!
紅彤彤的朝陽今天吝嗇的藏在雲彩後麵,讓江夏感歎好大個炊餅的願望落了空。
溜下樓,買了十多個白菜包子。
“師父、師娘,吃早飯咯!今天菜包子裏居然有油渣!”
平日早起的師娘,今天晚起了許多。
等江夏喊完,過了一會才站在房間門口:“江夏啊,你自己吃了就去上班吧,今天自行車我不用,你騎了走!”
“妥!誒,師父那?他今天不是還要去化工部?我帶他去啊?”
小房間內傳來李長福的囫圇聲音:“等會有小車接,比坐你自行車吃一嘴風好多了!”
“切,師父,您這就不對了。教員都倡導節儉呐!上個月工資我可是被扣了4%。”
“滾蛋,那是捐獻!我還10%呐。別貧了,這幾天把拖拉機的事情理順,後麵還有得忙!”
江夏想起昨天的安排,也是有些急切,在塞了兩個包子後就急急出門。
“師父、師娘,那我先走了!”
師娘追到門口:“慢點!車鑰匙還沒拿!”
看著江夏折返迴來,又咚咚咚下樓,師娘歎了口氣:“都那麽忙!誒,忙點好啊~~”
等江夏走了後,李長福才一臉蒼白的走了出來。
“老婆子,給找片安乃近!等下還要去看圖紙,總覺的小鬼子圖紙裏有陷阱,但偏偏看不出來。”
“老不死的,還看啥圖紙。你這是感染了!得去醫院!”
“嗨,沒事!扛得住!這項目可不得了,不能出岔子!”
師娘抹了把淚,把安乃近塞進李長福嘴裏,噎得他直翻白眼。
“等下我陪你去!”
“你去幹啥,還要不要紀律了?區區小傷~~”
師娘挑挑眉:“去幹啥某人心裏不知道?”
“拿著熱水瓶,要給德意誌佬開瓢?”
“能耐了你啊!”
李長福諂笑:“不是沒打著嘛!用得著你出馬?我保證不動手就是了。再說,今天是看小鬼子的圖紙……”
師娘換好製服,白了他一眼:“部裏讓我去,是讓我護著點你。來的二鬼子挺壯實,怕你打不過。”
“嘖,你這拳腳。算了,今天我老實點,來的人別被你弄殘了……”
……
蹬了半小時的自行車,江夏才在預備鈴響前趕到軋鋼廠。
不是他蹬得慢,而是路上的自行車確實有點多。跟後世的早高峰沒啥兩樣了。
不是說自行車少的可憐嘛?這大街上的自行車流算啥!
後世有數據說,60年的時候,四九城自行車的保有量就在90萬輛左右。
也有人說65年的時候才有那麽多,反正是筆糊塗賬,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但大家別忘了,早在民國的時候,自行車就開始批量生產了。
甚至還有相應的自行車行駛規則:
“於日落後黎明前行駛,須於車前懸白光燈一盞”
甚至在民國時期,就有了“鬼火一族”。他們把自行車捯飭得漂漂亮亮的。
有的在車把上裝上反光鏡,有的給車把配上帶長穗兒的把套兒。
有的給車安上雙響的鈴鐺,一按鈴鐺把兒,就滴了當啷響個不停。
還有些幹脆把自行車輪子漆成紅色,登起來跟踏了個風火輪一樣。
那時四九城的街巷裏大多沒有路燈,所以不少車主都給自行車安上磨電燈。
到了晚上天黑時,一按開關,電滾子就和車輪摩擦生電,騎得越快,那車燈就越亮。
妥妥鬼火青年的老前輩。
在解放前一年,四九城的自行車就達到了17萬輛之多。
所以,現在有那麽多自行車好像也不足為奇。
進了廠區,先去技術科點個卯。
進了熟悉的辦公室,馬衛紅已經在裏麵整理資料了。所有的零件數據都被歸檔,滿滿一桌子,疊起將近2米高。
馬衛紅見了江夏點點頭:“小江,你師父昨天可是出了把風頭!”
“嘖,一胳膊的水泡也叫風頭?有幾個還破了!您不知道,昨晚小老頭疼的哦,酒都被師娘禁了!”
想起師父昨天饞酒的樣子,江夏很不尊老的笑了。
老泥罐汾酒,他自己喝了兩杯,可把老頭氣壞了。
“啥?總工胳膊那麽嚴重嘛?昨他就是走得急了,被地上的鐵料絆了下,才貼到發動機上的。”
江夏皺了皺眉,嘖,要不要推進下5s,最起碼得保持現場衛生,這次絆倒了,隻是貼了一胳膊水泡,下次跌到鐵屑堆裏該咋辦!
雖然江夏很想往那個長蟲狀的島國種蘑菇,但那邊提出的5s管理法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特別是在軋鋼廠這種工作環境惡劣的地方。
後世每個大型工業企業,那一本厚厚的員工守則,裏麵一條條看似荒誕的禁令背後,可能都藏著一代人的血淚。
既然來了,那就讓這些血淚教訓少一些吧。
自己現在的威望,應該能先期推進下相關規則了。
江夏翻開破舊的筆記本,找到空白的一頁,端正寫下:
“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
“誒,對了,小本子現在提出這種管理方法了嘛?管他哪,我寫了就是我的!”
剛寫了個開頭,馬衛紅一拍桌子。
“嗨,想起來了。我家還有點燙傷膏,你等著,我迴去拿!”
“我昨給師父上了獾子油,應該比較有效!”
“哦,你挺能耐啊,這玩意可少見了。”
江夏點點頭,這還是上次在上窪村的時候,那個紅臉村長混在蘑菇裏給他的,挺大一罐。
江夏差點拿來燉小灰的外甥女,還好被奶奶攔了下來。
“嗨,死小孩。老是打岔,你師父差點把那個金絲猴開了瓢,你知道不?”
“啊?”
江夏有點懵,昨天小老頭沒提這事啊。就問著他對著化工部的比劃小指頭了。
再問具體點,小老頭就修閉口禪了。
“你姐夫迴來講的,說是咱總工可威風了,拎著水瓶從3樓一直把人追到了1樓。”
“大家都沒攔著……”
“誒?”
和馬衛紅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江夏理清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農業部牽頭,化工部參與引進的氮磷複合肥料這個項目,找到了兩個項目提供商。
一家是小日子,一家是西德意誌。
這時候華國和西方陣營國家的關係有所緩和,特別是現在華國和老大哥鬧得有些上火。
西方陣營覺得機會來了,便讓西德意誌的某家公司參與進來。想弄成個典範項目。
而且,為了展示他們的民主,還把小日子也加了進去。
二選一,咋樣我們夠大方吧!
比那個搭了一半戲台就跑的毛熊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紅彤彤的朝陽今天吝嗇的藏在雲彩後麵,讓江夏感歎好大個炊餅的願望落了空。
溜下樓,買了十多個白菜包子。
“師父、師娘,吃早飯咯!今天菜包子裏居然有油渣!”
平日早起的師娘,今天晚起了許多。
等江夏喊完,過了一會才站在房間門口:“江夏啊,你自己吃了就去上班吧,今天自行車我不用,你騎了走!”
“妥!誒,師父那?他今天不是還要去化工部?我帶他去啊?”
小房間內傳來李長福的囫圇聲音:“等會有小車接,比坐你自行車吃一嘴風好多了!”
“切,師父,您這就不對了。教員都倡導節儉呐!上個月工資我可是被扣了4%。”
“滾蛋,那是捐獻!我還10%呐。別貧了,這幾天把拖拉機的事情理順,後麵還有得忙!”
江夏想起昨天的安排,也是有些急切,在塞了兩個包子後就急急出門。
“師父、師娘,那我先走了!”
師娘追到門口:“慢點!車鑰匙還沒拿!”
看著江夏折返迴來,又咚咚咚下樓,師娘歎了口氣:“都那麽忙!誒,忙點好啊~~”
等江夏走了後,李長福才一臉蒼白的走了出來。
“老婆子,給找片安乃近!等下還要去看圖紙,總覺的小鬼子圖紙裏有陷阱,但偏偏看不出來。”
“老不死的,還看啥圖紙。你這是感染了!得去醫院!”
“嗨,沒事!扛得住!這項目可不得了,不能出岔子!”
師娘抹了把淚,把安乃近塞進李長福嘴裏,噎得他直翻白眼。
“等下我陪你去!”
“你去幹啥,還要不要紀律了?區區小傷~~”
師娘挑挑眉:“去幹啥某人心裏不知道?”
“拿著熱水瓶,要給德意誌佬開瓢?”
“能耐了你啊!”
李長福諂笑:“不是沒打著嘛!用得著你出馬?我保證不動手就是了。再說,今天是看小鬼子的圖紙……”
師娘換好製服,白了他一眼:“部裏讓我去,是讓我護著點你。來的二鬼子挺壯實,怕你打不過。”
“嘖,你這拳腳。算了,今天我老實點,來的人別被你弄殘了……”
……
蹬了半小時的自行車,江夏才在預備鈴響前趕到軋鋼廠。
不是他蹬得慢,而是路上的自行車確實有點多。跟後世的早高峰沒啥兩樣了。
不是說自行車少的可憐嘛?這大街上的自行車流算啥!
後世有數據說,60年的時候,四九城自行車的保有量就在90萬輛左右。
也有人說65年的時候才有那麽多,反正是筆糊塗賬,也不知道誰對誰錯。
但大家別忘了,早在民國的時候,自行車就開始批量生產了。
甚至還有相應的自行車行駛規則:
“於日落後黎明前行駛,須於車前懸白光燈一盞”
甚至在民國時期,就有了“鬼火一族”。他們把自行車捯飭得漂漂亮亮的。
有的在車把上裝上反光鏡,有的給車把配上帶長穗兒的把套兒。
有的給車安上雙響的鈴鐺,一按鈴鐺把兒,就滴了當啷響個不停。
還有些幹脆把自行車輪子漆成紅色,登起來跟踏了個風火輪一樣。
那時四九城的街巷裏大多沒有路燈,所以不少車主都給自行車安上磨電燈。
到了晚上天黑時,一按開關,電滾子就和車輪摩擦生電,騎得越快,那車燈就越亮。
妥妥鬼火青年的老前輩。
在解放前一年,四九城的自行車就達到了17萬輛之多。
所以,現在有那麽多自行車好像也不足為奇。
進了廠區,先去技術科點個卯。
進了熟悉的辦公室,馬衛紅已經在裏麵整理資料了。所有的零件數據都被歸檔,滿滿一桌子,疊起將近2米高。
馬衛紅見了江夏點點頭:“小江,你師父昨天可是出了把風頭!”
“嘖,一胳膊的水泡也叫風頭?有幾個還破了!您不知道,昨晚小老頭疼的哦,酒都被師娘禁了!”
想起師父昨天饞酒的樣子,江夏很不尊老的笑了。
老泥罐汾酒,他自己喝了兩杯,可把老頭氣壞了。
“啥?總工胳膊那麽嚴重嘛?昨他就是走得急了,被地上的鐵料絆了下,才貼到發動機上的。”
江夏皺了皺眉,嘖,要不要推進下5s,最起碼得保持現場衛生,這次絆倒了,隻是貼了一胳膊水泡,下次跌到鐵屑堆裏該咋辦!
雖然江夏很想往那個長蟲狀的島國種蘑菇,但那邊提出的5s管理法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特別是在軋鋼廠這種工作環境惡劣的地方。
後世每個大型工業企業,那一本厚厚的員工守則,裏麵一條條看似荒誕的禁令背後,可能都藏著一代人的血淚。
既然來了,那就讓這些血淚教訓少一些吧。
自己現在的威望,應該能先期推進下相關規則了。
江夏翻開破舊的筆記本,找到空白的一頁,端正寫下:
“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
“誒,對了,小本子現在提出這種管理方法了嘛?管他哪,我寫了就是我的!”
剛寫了個開頭,馬衛紅一拍桌子。
“嗨,想起來了。我家還有點燙傷膏,你等著,我迴去拿!”
“我昨給師父上了獾子油,應該比較有效!”
“哦,你挺能耐啊,這玩意可少見了。”
江夏點點頭,這還是上次在上窪村的時候,那個紅臉村長混在蘑菇裏給他的,挺大一罐。
江夏差點拿來燉小灰的外甥女,還好被奶奶攔了下來。
“嗨,死小孩。老是打岔,你師父差點把那個金絲猴開了瓢,你知道不?”
“啊?”
江夏有點懵,昨天小老頭沒提這事啊。就問著他對著化工部的比劃小指頭了。
再問具體點,小老頭就修閉口禪了。
“你姐夫迴來講的,說是咱總工可威風了,拎著水瓶從3樓一直把人追到了1樓。”
“大家都沒攔著……”
“誒?”
和馬衛紅一來一往的交流中,江夏理清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在農業部牽頭,化工部參與引進的氮磷複合肥料這個項目,找到了兩個項目提供商。
一家是小日子,一家是西德意誌。
這時候華國和西方陣營國家的關係有所緩和,特別是現在華國和老大哥鬧得有些上火。
西方陣營覺得機會來了,便讓西德意誌的某家公司參與進來。想弄成個典範項目。
而且,為了展示他們的民主,還把小日子也加了進去。
二選一,咋樣我們夠大方吧!
比那個搭了一半戲台就跑的毛熊好了不知道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