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作死的楊佑寧
工業興國,從初級工程師開始 作者:雞蛋番茄輪番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點頭,雖然這機器鬧出了很大的動靜,但在場的領導們現在都隻奉行一個概念,那就是眼見為實!
畢竟都被“躍進”弄的有點虛火。
打著火後,江夏招唿一眾人都登上板車,開始在廠區內轉悠起來。
轉悠完後,又是一腳油門把諸位大佬拉到軋鋼廠的露天堆料場。
任重遠早上的時候就從自己農機部的倉庫搬來了原先設計的鐵鏵犁。
本來這就是其中測試的一項內容,拖拉機拖拉機,不能犁地要來幹嘛?
隻不過半途跑偏,被江夏拐去遊街了。
看著江夏卸下板車,在拖拉機後方重新安上鐵犁子,一眾大佬的眼睛又亮了亮。
又是手搖曲柄,重新打燃發動機。
哎,不行,變速箱一定要弄出來,不能空轉的拖拉機不是好機器!
退掉了板車的拖拉機顯得小巧許多,加上後麵大大的鐵犁子,顯得有些腳重頭輕。
一拉油門,小蚱蜢前輪微微抬起,哼哧兩下後,竄了出去。
身後的犁頭紮進地裏,隨著機身的前行,破開的泥土沿著犁子的側麵翻滾,留下幾道豁口。
沒一會,十幾米的地麵就被犁了個遍,但由於沒有倒擋,沒有轉向離合器,江夏隻能拐了個大彎才把機器順了迴來。
但就是這,也讓大領導們有些激動了。
特別是楊部長,他可是去二毛家考察過的,當時二毛家大規模機械化作業,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迴來後就對禦花園廠抱著極高的期望,可惜自從一年前宣布第一台東方紅下線後,直到現在才拚出了十多台。
這十多台在北邊大地馳騁了半年後,趴窩了8台……
想到這,楊部長拍拍楊佑寧。
“楊廠長,你們這拖拉機從設計到實際落地,用了多長時間?”
楊佑寧掰掰指頭:“有點久,快一天了!”
“中午召集大師傅們預研圖紙,下午開始手搓零件,今天淩晨開始組裝,早上才組裝完成的。”
“嘖,還是有些慢了,要知道壓水井可是一上午就搞完了!”
楊佑寧咋咂嘴,顯得有些不滿意。
聽著楊佑寧的大言不慚,楊部長的手有點癢癢,不自覺的向自己皮帶摸去,臉色逐漸變青。
看著楊部長有些發青的臉龐,楊佑寧在心裏狂笑。他怎麽可能不知道拖拉機和壓水井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但看著大伯鐵青的臉龐,莫名其妙就很爽。
“啊哈哈,老頭子,勝過你了吧!”
兩人都沉默了一會,看著江夏“嗖的”從麵前經過,留下一片翻好的地麵。
“設計?設計不知道,江夏這小子搞出來的。反正他晚上經常在辦公室搗鼓,也許是前段時間就搞出來了?”
“誒嘿,就這麽搗鼓著,就搗鼓出來了唄!”
楊佑寧得意洋洋,一旁的李長福看看夏部長的臉色,不由的離他遠了點。
作死之人,自有取死之道。
兩句話,得罪兩個部長。
不愧是你啊,楊大廠長!
江夏又拐了個大彎,拖著背後的鐵犁子轟隆隆的從眾人麵前再次經過。
開多了,也熟練了。這次的速度有些快,直接把地上的雜草鏟得飛起。
一簇帶著泥巴的草根不偏不倚的落在楊大廠長頭頂。但楊佑寧仿佛沒什麽感覺一樣。
頂著雜草繼續大聲說著:
“哈哈哈哈,這才幾分鍾,犁了3分地了吧!”
“要不說還是我們軋鋼廠厲害,一天弄出來的機器就這麽牛!”
“一天一台,一年360台,那可比禦花園那個不下蛋的雞強多了吧!”
好的,這下子,連站在邊角記錄著數據的任重遠都向楊佑寧投來了刀子般的眼神。
……
站在前方的楊佑寧陡然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遠處傳來皮帶炒肉的響聲,間伴著幾聲討饒。
眾人不以為意,繼續目光灼灼的看著飛馳的小蚱蜢。
經曆了,才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華國國內,目前仍是人力為主。
眼前這塊地,十分鍾不到就被翻了個遍。
要知道這還是軋鋼廠的堆料場,那地麵早被壓得死死的,換做人工,一個生產組最少得四十分鍾往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是需要休息的,可這小蚱蜢隻要有油,有水就能一直跑下去!
車子停下,眼前的地塊已被翻的蓬鬆,深埋在地下的雜草都被翻了出來,就是顯得沒那麽橫平豎直。
江夏走到一邊,就已經有人忍不住躍躍欲試了。
想上就上,除了需要注意拐彎降油門,也沒啥難得了。就是沒空檔,還得搖檔把。
於是一眾領導們集體排隊,都要去體驗下當拖拉機駕駛員的威風勁。
都是戰爭年代出來的老人,骨子裏都有著那麽一絲破壞欲。看著平整的地麵,在自己手下被翻得蓬鬆起來,真是種莫名爽感。
就像江夏喜歡看挖挖機一樣,沒事的時候能看一下午。
嗬,男人~~
等了會,看了看領導們一個個撅著屁股搖檔把的模樣。江夏不想和他們耗了,昨晚答應了要幫下窪村打井。說好了迴來拖油料,言而無信可不行。
江奶奶的紅綢子扭吧扭吧就能成繩,抽上身可疼了!
想跑去和楊大廠長匯報下,結果楊大廠長單手捂臉,揮著手含糊不清的讓江夏自便,說完不理江夏自己尋了個角落蹲著。
無奈的江夏又跑去捅了捅師父,說自己想到了改進拖拉機的幾個地方,想馬上做幾個實驗。
李長福知道作為工程師,偶爾的靈光一現有多重要,揮揮手便讓他自行安排,迴來補報告就行了。
一路跑到小車間,進門就看著諸位大師傅還在兢兢業業的繼續著手裏的零件製作。
大師傅們也不是傻的,有了上午的經曆,都明白這拖拉機肯定是要上馬的。
拖拉機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了,發動機的零件又那麽難做,不先搶點時間製作一批,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拿不出來可不行!
於是大家吃完飯都不約而同的迴到這裏,繼續工作。
小車間的正中間,還擺著台備份機,和開出去那台幾乎一模一樣。
這也是華國的特色了,做什麽都要來個備份,心裏才踏實。
更不要說有些機構,雙備份,甚至三備份的都有。
一拉挎包,尋了個平整的地方,江夏就開始畫圖。
畢竟都被“躍進”弄的有點虛火。
打著火後,江夏招唿一眾人都登上板車,開始在廠區內轉悠起來。
轉悠完後,又是一腳油門把諸位大佬拉到軋鋼廠的露天堆料場。
任重遠早上的時候就從自己農機部的倉庫搬來了原先設計的鐵鏵犁。
本來這就是其中測試的一項內容,拖拉機拖拉機,不能犁地要來幹嘛?
隻不過半途跑偏,被江夏拐去遊街了。
看著江夏卸下板車,在拖拉機後方重新安上鐵犁子,一眾大佬的眼睛又亮了亮。
又是手搖曲柄,重新打燃發動機。
哎,不行,變速箱一定要弄出來,不能空轉的拖拉機不是好機器!
退掉了板車的拖拉機顯得小巧許多,加上後麵大大的鐵犁子,顯得有些腳重頭輕。
一拉油門,小蚱蜢前輪微微抬起,哼哧兩下後,竄了出去。
身後的犁頭紮進地裏,隨著機身的前行,破開的泥土沿著犁子的側麵翻滾,留下幾道豁口。
沒一會,十幾米的地麵就被犁了個遍,但由於沒有倒擋,沒有轉向離合器,江夏隻能拐了個大彎才把機器順了迴來。
但就是這,也讓大領導們有些激動了。
特別是楊部長,他可是去二毛家考察過的,當時二毛家大規模機械化作業,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迴來後就對禦花園廠抱著極高的期望,可惜自從一年前宣布第一台東方紅下線後,直到現在才拚出了十多台。
這十多台在北邊大地馳騁了半年後,趴窩了8台……
想到這,楊部長拍拍楊佑寧。
“楊廠長,你們這拖拉機從設計到實際落地,用了多長時間?”
楊佑寧掰掰指頭:“有點久,快一天了!”
“中午召集大師傅們預研圖紙,下午開始手搓零件,今天淩晨開始組裝,早上才組裝完成的。”
“嘖,還是有些慢了,要知道壓水井可是一上午就搞完了!”
楊佑寧咋咂嘴,顯得有些不滿意。
聽著楊佑寧的大言不慚,楊部長的手有點癢癢,不自覺的向自己皮帶摸去,臉色逐漸變青。
看著楊部長有些發青的臉龐,楊佑寧在心裏狂笑。他怎麽可能不知道拖拉機和壓水井不是一個量級的東西。
但看著大伯鐵青的臉龐,莫名其妙就很爽。
“啊哈哈,老頭子,勝過你了吧!”
兩人都沉默了一會,看著江夏“嗖的”從麵前經過,留下一片翻好的地麵。
“設計?設計不知道,江夏這小子搞出來的。反正他晚上經常在辦公室搗鼓,也許是前段時間就搞出來了?”
“誒嘿,就這麽搗鼓著,就搗鼓出來了唄!”
楊佑寧得意洋洋,一旁的李長福看看夏部長的臉色,不由的離他遠了點。
作死之人,自有取死之道。
兩句話,得罪兩個部長。
不愧是你啊,楊大廠長!
江夏又拐了個大彎,拖著背後的鐵犁子轟隆隆的從眾人麵前再次經過。
開多了,也熟練了。這次的速度有些快,直接把地上的雜草鏟得飛起。
一簇帶著泥巴的草根不偏不倚的落在楊大廠長頭頂。但楊佑寧仿佛沒什麽感覺一樣。
頂著雜草繼續大聲說著:
“哈哈哈哈,這才幾分鍾,犁了3分地了吧!”
“要不說還是我們軋鋼廠厲害,一天弄出來的機器就這麽牛!”
“一天一台,一年360台,那可比禦花園那個不下蛋的雞強多了吧!”
好的,這下子,連站在邊角記錄著數據的任重遠都向楊佑寧投來了刀子般的眼神。
……
站在前方的楊佑寧陡然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不遠處傳來皮帶炒肉的響聲,間伴著幾聲討饒。
眾人不以為意,繼續目光灼灼的看著飛馳的小蚱蜢。
經曆了,才知道農業的重要性。
華國國內,目前仍是人力為主。
眼前這塊地,十分鍾不到就被翻了個遍。
要知道這還是軋鋼廠的堆料場,那地麵早被壓得死死的,換做人工,一個生產組最少得四十分鍾往上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人是需要休息的,可這小蚱蜢隻要有油,有水就能一直跑下去!
車子停下,眼前的地塊已被翻的蓬鬆,深埋在地下的雜草都被翻了出來,就是顯得沒那麽橫平豎直。
江夏走到一邊,就已經有人忍不住躍躍欲試了。
想上就上,除了需要注意拐彎降油門,也沒啥難得了。就是沒空檔,還得搖檔把。
於是一眾領導們集體排隊,都要去體驗下當拖拉機駕駛員的威風勁。
都是戰爭年代出來的老人,骨子裏都有著那麽一絲破壞欲。看著平整的地麵,在自己手下被翻得蓬鬆起來,真是種莫名爽感。
就像江夏喜歡看挖挖機一樣,沒事的時候能看一下午。
嗬,男人~~
等了會,看了看領導們一個個撅著屁股搖檔把的模樣。江夏不想和他們耗了,昨晚答應了要幫下窪村打井。說好了迴來拖油料,言而無信可不行。
江奶奶的紅綢子扭吧扭吧就能成繩,抽上身可疼了!
想跑去和楊大廠長匯報下,結果楊大廠長單手捂臉,揮著手含糊不清的讓江夏自便,說完不理江夏自己尋了個角落蹲著。
無奈的江夏又跑去捅了捅師父,說自己想到了改進拖拉機的幾個地方,想馬上做幾個實驗。
李長福知道作為工程師,偶爾的靈光一現有多重要,揮揮手便讓他自行安排,迴來補報告就行了。
一路跑到小車間,進門就看著諸位大師傅還在兢兢業業的繼續著手裏的零件製作。
大師傅們也不是傻的,有了上午的經曆,都明白這拖拉機肯定是要上馬的。
拖拉機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了,發動機的零件又那麽難做,不先搶點時間製作一批,到了國家需要的時候拿不出來可不行!
於是大家吃完飯都不約而同的迴到這裏,繼續工作。
小車間的正中間,還擺著台備份機,和開出去那台幾乎一模一樣。
這也是華國的特色了,做什麽都要來個備份,心裏才踏實。
更不要說有些機構,雙備份,甚至三備份的都有。
一拉挎包,尋了個平整的地方,江夏就開始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