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縣令冷笑:“府城那些大戶撈夠了,也該撤退去享福了。”
他已經看透這些人了。
平日一個個魚肉百姓,到真正需要為百姓做事時,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府城還沒淪陷,他們自己先跑了,還有誰守城?
“我們很快會孤立無援,要未雨綢繆。”
李初元嚴肅道。
陳小滿點點頭:“所以我們要努力賺錢,爭取接納更多難民。”
“最近逃到淮安縣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想要全安頓好很難,還好王縣令以前囤了很多救濟糧,能暫時應付。”
王縣令連連擺手:“我已經不是縣令了,以後就叫我王鈺吧。”
兩孩子對視一眼。
他們年紀那麽小,當然不可能直唿王縣令的名字。
“要不我們叫他鈺叔吧?”
陳小滿提議。
李初元不太樂意:“都是別人喊我爺爺叔叔,叫哥吧?”
“可是王縣令年紀大了,叫叔更合適,他又不是青石村的人。”
王縣令:“……我才二十二,年紀不大。”
“你跟我二哥差不多大,我二哥孩子都四歲了。”
陳小滿反駁。
王縣令:“……我還沒成親。”
“沒成親不能叫叔,叫哥吧,你當我們三哥好了。”
李初元似乎很大方。
王鈺:“我成你爹娘的晚輩了?”
“我爹娘被很多村裏人喊太公太婆,你隻比他們矮一輩,在青石村的輩分也很高了,大家見麵還是喊你爺爺。”
李初元努力勸說。
陳小滿想了想,覺得李初元的提議很好。
“縣太爺跟爺一樣嘛,沒變化。”
王鈺很無語。
兩個爺叫法上一樣,實際上完全不同啊。
不過他也不想再在這事兒上糾纏了,不然這兩孩子指定能扯出一堆歪理。
“你們要多少弩?”
“最好是人手一把!”
王鈺被陳小滿的野心嚇了一跳。
“礦山有三千多人,你們想做三千多把弓弩?咱們這兒隻有兩個木匠一個鐵匠,做不了這麽多!”
如今手頭這十把都是匠人們不眠不休趕工出來的。
“木匠鐵匠太少了。”
李初元皺眉。
人手根本不夠用。
“我們可以去買嘛,這麽多難民,也許就有鐵匠和木匠呢?”
陳小滿一點不怕。
好多被叛軍逼得活不下去的其他縣老百姓都往淮安縣跑。
肯定有各行各業的人。
“鐵匠工匠本來就少,願意賣身的更少。”
李初元覺得小滿想得太美好了:“他們有手藝,願意賣身的更少。”
“初元說得在理,手藝人無論如何都能養活自己,不用賣身。”
“你看我們買了這麽多人也隻買到兩個木匠和一個鐵匠,他們當時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也不會願意簽賣身契。”
陳小滿沉思起來:“實在不行,我們就讓人來學木匠活和工匠活?”
李初元雙眼發亮。
小滿的主意真好。
木匠和鐵匠需要幫手,先讓人來給他們打下手,那些人看多了,再練一練也就會了。
二哥不就是這麽偷師的嘛。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要去買人。
順帶著把已經做出來的十把弩和配套的箭都帶走了。
這些弩當然是先交給李二寶啦。
他們天天在淮安縣和府城來迴跑,最需要武器。
想要往京城開鋪子,還要買船買人,這些都要花時間,不用著急。
淮安縣是江南郡唯一安穩的縣,大多逃難的百姓都跑這兒來。
這麽多人要生存,卻壓根找不到活兒幹,更沒地方安頓。
也就靠著縣衙每天施粥才能活。
原本縣裏的大戶們便宜買人。
可人越來越多後,他們也不買了。
哪怕便宜把壯勞力買迴家,也沒那麽多糧食供他們吃喝。
李大寶過來,開出十兩買人時,難民們把他圍了個結實。
“我隻買五十個男子與五十個女子,用不了這麽多人!”
李大寶趕忙大喊。
“買我和我媳婦吧!我們都是幹活的好手!”
排在前麵的一個二十多的男子懇求李大寶。
李大寶卻搖頭:“不行,一對夫妻我們隻買一個人。”
男子立刻道:“可以買我妹妹,她乖巧懂事能幹活!”
“你妹子出閣了嗎?”
男子以為李大寶是想納妾,趕忙道:“沒有,她剛十五,還沒說人家!”
李大寶搖搖頭:“未出閣不要。”
“您可以買她當丫鬟的,隻要給口飯吃就成!”
男子急了。
以前丫人都是要買未出閣的丫頭,怎麽這位老爺還不願意?
“未出閣就入奴籍,以後好人家不要,隻能嫁給小廝,生的孩子也是奴籍,翻不了身。你們隻是一時困難,沒必要把往後都搭進去。”
李大寶耐心解釋。
“我們連命都快沒了,還在意什麽往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已經看透這些人了。
平日一個個魚肉百姓,到真正需要為百姓做事時,一個個跑得比兔子還快。
府城還沒淪陷,他們自己先跑了,還有誰守城?
“我們很快會孤立無援,要未雨綢繆。”
李初元嚴肅道。
陳小滿點點頭:“所以我們要努力賺錢,爭取接納更多難民。”
“最近逃到淮安縣的難民越來越多了,想要全安頓好很難,還好王縣令以前囤了很多救濟糧,能暫時應付。”
王縣令連連擺手:“我已經不是縣令了,以後就叫我王鈺吧。”
兩孩子對視一眼。
他們年紀那麽小,當然不可能直唿王縣令的名字。
“要不我們叫他鈺叔吧?”
陳小滿提議。
李初元不太樂意:“都是別人喊我爺爺叔叔,叫哥吧?”
“可是王縣令年紀大了,叫叔更合適,他又不是青石村的人。”
王縣令:“……我才二十二,年紀不大。”
“你跟我二哥差不多大,我二哥孩子都四歲了。”
陳小滿反駁。
王縣令:“……我還沒成親。”
“沒成親不能叫叔,叫哥吧,你當我們三哥好了。”
李初元似乎很大方。
王鈺:“我成你爹娘的晚輩了?”
“我爹娘被很多村裏人喊太公太婆,你隻比他們矮一輩,在青石村的輩分也很高了,大家見麵還是喊你爺爺。”
李初元努力勸說。
陳小滿想了想,覺得李初元的提議很好。
“縣太爺跟爺一樣嘛,沒變化。”
王鈺很無語。
兩個爺叫法上一樣,實際上完全不同啊。
不過他也不想再在這事兒上糾纏了,不然這兩孩子指定能扯出一堆歪理。
“你們要多少弩?”
“最好是人手一把!”
王鈺被陳小滿的野心嚇了一跳。
“礦山有三千多人,你們想做三千多把弓弩?咱們這兒隻有兩個木匠一個鐵匠,做不了這麽多!”
如今手頭這十把都是匠人們不眠不休趕工出來的。
“木匠鐵匠太少了。”
李初元皺眉。
人手根本不夠用。
“我們可以去買嘛,這麽多難民,也許就有鐵匠和木匠呢?”
陳小滿一點不怕。
好多被叛軍逼得活不下去的其他縣老百姓都往淮安縣跑。
肯定有各行各業的人。
“鐵匠工匠本來就少,願意賣身的更少。”
李初元覺得小滿想得太美好了:“他們有手藝,願意賣身的更少。”
“初元說得在理,手藝人無論如何都能養活自己,不用賣身。”
“你看我們買了這麽多人也隻買到兩個木匠和一個鐵匠,他們當時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也不會願意簽賣身契。”
陳小滿沉思起來:“實在不行,我們就讓人來學木匠活和工匠活?”
李初元雙眼發亮。
小滿的主意真好。
木匠和鐵匠需要幫手,先讓人來給他們打下手,那些人看多了,再練一練也就會了。
二哥不就是這麽偷師的嘛。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要去買人。
順帶著把已經做出來的十把弩和配套的箭都帶走了。
這些弩當然是先交給李二寶啦。
他們天天在淮安縣和府城來迴跑,最需要武器。
想要往京城開鋪子,還要買船買人,這些都要花時間,不用著急。
淮安縣是江南郡唯一安穩的縣,大多逃難的百姓都跑這兒來。
這麽多人要生存,卻壓根找不到活兒幹,更沒地方安頓。
也就靠著縣衙每天施粥才能活。
原本縣裏的大戶們便宜買人。
可人越來越多後,他們也不買了。
哪怕便宜把壯勞力買迴家,也沒那麽多糧食供他們吃喝。
李大寶過來,開出十兩買人時,難民們把他圍了個結實。
“我隻買五十個男子與五十個女子,用不了這麽多人!”
李大寶趕忙大喊。
“買我和我媳婦吧!我們都是幹活的好手!”
排在前麵的一個二十多的男子懇求李大寶。
李大寶卻搖頭:“不行,一對夫妻我們隻買一個人。”
男子立刻道:“可以買我妹妹,她乖巧懂事能幹活!”
“你妹子出閣了嗎?”
男子以為李大寶是想納妾,趕忙道:“沒有,她剛十五,還沒說人家!”
李大寶搖搖頭:“未出閣不要。”
“您可以買她當丫鬟的,隻要給口飯吃就成!”
男子急了。
以前丫人都是要買未出閣的丫頭,怎麽這位老爺還不願意?
“未出閣就入奴籍,以後好人家不要,隻能嫁給小廝,生的孩子也是奴籍,翻不了身。你們隻是一時困難,沒必要把往後都搭進去。”
李大寶耐心解釋。
“我們連命都快沒了,還在意什麽往後?”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