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真謙虛。


    “對,我們要收很多很多糧食!”


    陳小滿攥緊小拳頭,鬥誌滿滿。


    牛車到衛家莊時,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隔得老遠,就看到衛家莊的白牆黑瓦。


    第398章 金玉其外


    牛車在衛家莊走動,才發覺衛家莊有多大。


    光是水田就有一百五十多畝,水田旁邊還有旱地。


    老李頭粗略估摸了下,也有六十多畝地。


    沒有人照料,水田和旱地上遍布著裂紋。


    一個大水塘把田地和房屋隔開。


    “這水塘有咱們青石村水塘五個大啊!”


    老李頭驚唿一聲,轉頭就叮囑兩孩子:“你們可千萬別來這兒玩,太深了。”


    “都沒有水,掩不著我們。”


    陳小滿深不見底的水塘應道。


    水塘隻有底有點水,裸露出來的部分有兩個成人那般高。


    兩個對角埋著進出水的管子,如今也都裸露在外。


    “天旱太久,水都幹了。”


    李大寶道。


    還得想法子引水。


    他看向不遠處的水田,裏麵一點水都沒有,但是有不少雜草。


    “得抓緊來犁地,再想辦法引一些水來。”


    “明兒就把那些犯人拉一半過來忙活。”


    老李頭盤算著。


    張主簿提議去屋子轉轉。


    陳小滿和李初元積極響應。


    衛家莊的房屋比福軒莊好不少。


    衛家莊全是青磚大瓦房,沿著寬路兩邊修建,房屋都是正對著的,每間屋子都是黑漆木門,兩個圓形鍍銅把手上掛著大鎖。


    張主簿掏出一串鑰匙,按照編號找出一把鑰匙開鎖。


    “縣太爺為了防止有人把屋子裏的東西偷走,特意讓我們把門都鎖起來,鑰匙一直由我保管。”


    說話間推開大門。


    “屋子是亮的!”


    陳小滿驚奇地看向屋頂透進來的光。


    屋頂有一大塊透明的瓦,光就是從那兒透進來,照亮整個堂屋。


    “這是啥?”


    老李頭疑惑地指著屋頂。


    張主簿瞥了一眼,笑道:“這叫亮瓦,能透光,老爺們的屋子會用這個,不過衛家莊每棟房子都安裝了亮瓦。”


    “原來是老爺們才用的好東西,難怪我沒見過。”


    陳小滿好奇:“劉老爺家也沒有呀。”


    劉老爺家是靠窗戶和門透光。


    “就算大戶也不一定捨得用亮瓦,我當初買了一塊,跟這差不多大,花了五百多個大錢。”


    張主簿想到劉老爺,就連連搖頭。


    劉老爺最摳門,怕是捨不得用這麽好的東西。


    一聽到價錢,陳小滿就明白了。


    老李頭立馬道:“從窗戶和門透進屋子裏的光已經讓屋子很亮堂了,還要花錢買什麽亮瓦,那位衛老爺浪費錢吶。”


    “老丈您還真說對了,衛家就是外表光鮮。莊子裏的房子修得漂亮吧,誰來看了不得說句他家底子厚實。實際上,他家連一百兩都拿不出來。”


    說到這兒,張主簿嫌棄地連連搖頭。


    老李頭吃驚:“這麽大的莊子每年收成不少,他錢都花哪兒去了?”


    張主簿也不應話,手指著亮瓦。


    大家瞬間明白了。


    李初元懷疑道:“會不會是馬墜山的土匪把銀子搶走了?”


    “馬墜山的土匪在我們手裏,他們說起來衛家搶錢就哭,說是沒見過這麽窮的大戶。”


    張主簿神情複雜。


    實際上,馬墜山的土匪們話說得比這更難聽。


    “錢全拿出來裝門麵了啊。”


    老李頭明白過來。


    下一刻,他就高興了:“這下好了我們。”


    “這房子比咱們青石村的家還好。”


    李大寶感嘆。


    堂屋正中間放著一張八仙桌,旁邊是四把雕花的精緻木椅子。


    一看就價值不菲。


    老李頭試坐了下,當即決定找個空閑搬到青石村去。


    桌子也要搬迴去。


    這堂屋連著三個房間。


    每個房間裏都是滴水床。


    上麵精美繁雜的雕花看得老李家的人驚嘆連連。


    “難怪縣太爺要把門鎖起來,這些能賣不少錢吧?”


    老李頭摸著那些雕花感嘆。


    “衛家莊有八十多棟房子,前麵十棟房子都是這樣的家具,應該都是衛家的人住。後麵是下人們住的屋子,家具就要簡陋不少。”


    張主簿細細為他們講解:“要是拿出去賣,應該是能賣不少錢的。不過咱們縣城能買得起這些的人家都知道衛家莊的事兒,不會買。”


    他話音落下,就見四人齊齊露出失望的神情。


    果然是一家人吶。


    “那我們隻能留下來自己用了。”


    李大寶感嘆。


    “等太平日子來了,咱拉到別的縣去賣唄。”


    老李頭已經開始盤算上了。


    張主簿帶著他們在莊子裏粗略轉了一圈,看得老李家四個人連連感嘆。


    將張主簿送迴縣城後,牛車徑直去了福軒莊。


    人多幹活就是快,曬穀場堆滿了糧食。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漁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漁眠並收藏老李家的錦鯉童養媳最新章節